云南省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19高二上·鞍山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②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⑤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暂停与名古屋市官方交往的决定。

⑥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A . ①③⑥
B . ①④⑤
C . ②③④
D . ②⑤⑥
2. (2分) (2015高一上·贵阳期中) 下列语句中划线熟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评选文化名人,或许旨在鼓励文化人。

然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必先有心无旁骛的大境界,方才有不孚众望的大手笔。

B .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的《火烧赤壁》一回中,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

C . 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那首《诸葛亮》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D . 任公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

3. (2分) (2018高三下·黄陵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领导干部理当有闻过则喜的雅量,有接受监督的意识和行动自觉,让严的标准、实的精神根植心灵深处。

②季老光明磊落,胸无城府,不求名,不为利,不媚上,不畏权,即使处在政治的漩涡中,他也丝毫没有改变。

③教育专家就“如何打造美妙课堂”的问题坐而论道,不少一线教师听后非常激动,觉得收获颇丰。

④钱钟书爱看电视剧《西游记》,与众不同的是,他边看边学,口中振振有词,“老孙来也”“猴哥救我”,乐此不疲。

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是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准则,尽管它仅为只言片语,却有着能深入人心的无形力量。

⑥今年的冬天来得很突然,之前还秋阳杲杲,可刹那间寒流狼奔豕突,气温一下子降了好几度。

A . ①②⑤
B . ①③⑥
C . ②④⑤
D . ③④⑥
4. (2分) (2020高二上·静宁月考) 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员径八尺②不顾恩义,畔主背亲③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④验之以事,合契若神⑤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⑥形似酒尊⑦精思傅会,十年乃成⑧召有司案图⑨陵始降时,忽忽如狂
A . ①②③⑤⑦⑧
B . ②③④⑥⑦⑨
C . ①②③⑤⑥⑧
D . ④⑤⑥⑦⑧⑨
5. (2分) (2020高一上·呼和浩特月考)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烛之武)辞曰(辞:推辞)②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接济)
B . ①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②(两军)相去四十里(去:离开)
C .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②(晋军)亦去之(去:离开)
D .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如果)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济:渡过)
6. (2分) (2020高一上·呼和浩特月考) 下列句子中“因”字的含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因人之利而敝之,不仁
B . 因击沛公于坐
C . 不如因而厚遇之
D .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7. (2分) (2018高一上·台州月考)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的用法与示例不同的一项是()
示例:吾从而师之
A . 不耻相师
B . 孔子师郯子
C . 耻学于师
D . 积善成德
8. (2分) (2020高二下·天津期末) 下列句式中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五章)
B . 烧成火墨,其炎更烈于煤(《天工开物》两则)
C . 有损于己,无益人(《日知录》三则)
D .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大学》节选)
9. (2分) (2020高二下·温州期中)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 .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 .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10. (2分)(2020·苏锡常镇模拟) 下列诗句描写的民间风俗,不是迎接新春的一项是()
A .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B .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C .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
D .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二、其他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20高一下·珠海开学考) 请将下列课内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刺秦王》)
(2)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过秦论》)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
12. (1分) (2018高二上·玉溪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一文中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出作者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老百姓迎神赛会热闹场面的一句是:“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13. (6分)(2017·扬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闲是福气,无聊却是痛苦
周国平
叔本华把无聊看作欲望满足之后的一种无欲望状态,可说是知其一不知其二。

完全无欲望是一种恬静状态,无聊却包含着不安的成分。

人之所以无聊不是因为无欲望,而是因为不能忍受这无欲望的状态,因而渴望有欲望。

无聊的前提是闲。

一般来说,只要人类在求温饱之余还有精力,无聊的可能性就存在了。

席勒用剩余精力解释美感的发生。

其实,人类特有的一切好东西坏东西,其发生盖赖于此,无聊也不例外。

所谓闲,是指没有非做不可的事,遂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闲的可贵就在于此。

闲了未必无聊,闲着没事干才会无聊。

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却找不到兴趣所在,或者做不成感兴趣的事,剩余精力茫茫然无所寄托,这种滋味就叫无聊。

闲是福气,无聊却是痛苦。

在自由状态下,多半可以找到法子排遣无聊。

排遣的方式因人而异,最能见出一个人的性情。

愈浅薄的人,其无聊愈容易排遣,现成的法子有的是。

“不有博弈者乎?”如今更好办,不有电视机和互联网乎?面对屏幕一坐几个钟点,天天坐到头昏脑胀然后上床去,差不多是现代人最常见的消磨闲暇的方式——或者说,糟踏闲暇的方式。

时间就是生命。

奇怪的是,人人都爱惜生命,不愿其速逝,却害怕时间,唯恐其停滞。

我们好歹要做点什么事来打发时间,一旦无所事事,时间就仿佛在我们面前停住了。

我们面对这脱去事件外衣的赤裸裸的时间,发现它原来空无所有,心中隐约对生命的实质也起了恐慌。

无聊的可怕也许就在于此,所以要加以排遣。

人生中有些时候,我们会感觉到一种无可排遣的无聊。

我们心不在焉,百事无心,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

并不是疲倦了,因为我们有精力,只是茫无出路。

并不是看透了,因为我们有欲望,只是空无对象。

这种心境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昙花一现,却是一种直接暴露人生根底的深邃的无聊。

当一个人无所事事而直接面对自己时,便会感到无聊。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仍会找些事做,尽快逃脱这种境遇。

但是,也有无可逃脱的时候,我就是百事无心,不想见任何人,不想做任何事。

自我似乎喜欢捉迷藏,如同蒙田所说:“我找我的时候找不着;我找着我由于偶然的邂逅比由于有意的搜寻多。

”无聊正是与自我邂逅的一个契机。

这个自我,摆脱了一切社会的身份和关系,来自虚无,归于虚无。

难怪我们和它相遇时,不能直面相视太久,便要匆匆逃离。

可是,让我多坚持一会儿吧,我相信这个可怕的自我一定会教给我许多人生的真理。

(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2)文章花了一定的笔墨写“闲”,这对阐述“无聊”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最后一段中划线句的含义。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
14. (13分) (2019高二下·莆田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罗喻义,字湘中,益阳人。

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改庶吉士,授检讨。

请假归。

天启初还朝,历官谕德。

六年擢南京国子祭酒。

诸生欲为魏忠贤建祠,喻义惩其倡者,乃已。

忠贤党辑东林籍贯,湖广二十人,以喻义为首。

庄烈帝嗣位,召拜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

寻充日讲官,教习庶吉士。

喻义性严冷,闭户读书,不轻接一客。

喻义见中外多故,将吏不习兵,锐意讲武事,推演阵图献之。

帝为褒纳。

以时方用兵,而督抚大吏不立军府,财用无所资,因言:“武有七德,丰财居其一。

正饷之外,宜别立军府,朝廷勿预知。

飨士、赏功、购敌,皆取给于是。

”又极陈车战之利。

帝下军府议于所司,令喻义自制战车。

喻义以战车营造职在有司,不肯奉诏。

帝不悦,疏遂不行。

进讲《尚书》,撰《布昭圣武讲义》。

中及时事,有“左右之者不得其人”语,颇伤执政;末陈祖宗大阅之规,京营之制,冀有所兴革。

呈稿政府,温体仁不怿。

使正字官语喻义,令改。

喻义造阁中,隔扉诮体仁。

体仁怒,上言:“故事,惟经筵进规,多于正讲,日讲则正多规少。

今喻义以日讲而用经筵之制,及令删改,反遭其侮,惟圣明裁察。

”遂下吏部议。

喻义奏辨曰:“讲官于正文外旁及时事,亦旧制也。

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吏部希体仁指,议革职闲住,可之。

喻义雅负时望,为体仁所倾,士论交惜。

濒行乞恩,请乘传,帝亦报可。

家居十年,卒。

(选自《明史·罗喻义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
B . 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
C . 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
D . 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

B . 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官员考核等职事,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C . 有司,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某些官员。

D . 经筵为皇帝听讲书史之处,宋代明代凡侍读、侍讲学士等官均称经筵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罗喻义反对阿谀奉承。

有人打算为魏忠贤建祠堂,罗喻义惩罚了带头的人,魏忠贤的同伙把他列为湖广地区东林党人的首领。

B . 罗喻义关注军事。

他建议完善军队的财务制度;他提出制造战车的好处,皇帝把他的意见下到有关部门,有关部门不予执行。

C . 罗喻义不惧权贵。

罗喻义讲义中的有些话得罪了当权者,惹得温体仁不高兴,温体仁派人转告罗喻义,要罗喻义修改,结果却被罗喻义讥讽。

D . 罗喻义享有声望。

他对温体仁指责自己的言论进行辩白,结果还是被温体仁打倒,罗喻义有声望,很多人对他的遭遇表示惋惜。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5. (7分)(2018·东莞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吴中书事
杨乘①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

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

香径②自生兰叶小,响廊③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注】①杨乘,晚唐诗人。

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

宣宗大中元年(847年)登进士第,官终殿中侍御史。

②香径:苏州香山旁小溪,吴王种香花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

③响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长廊。

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而造。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首联以“十万人家”写出当年吴国的繁华,以“管弦台榭”指当年吴国歌舞升平的景象。

B . 颔联“名归范蠡五湖上”指的是范蠡献计于勾践,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吴被灭之后归隐一事。

C . 颈联描写想象之景,意蕴丰富,“自”重在表现香径荒凉冷落,“空”意在渲染响廊空寂无人。

D . 尾联“谁与同”和范仲淹的“吾谁与归”的意思相同,表现了诗人欲辞官归隐却无人理解的无奈。

E . 这首七言律诗,以景起笔,以愁收结,感情深沉,语言含蓄;颔颈两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愁”?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七、名著阅读 (共2题;共7分)
16. (2分) (2020高一下·聊城期末) 下面文段选自《红楼梦》第十五回中北静王(水溶)与贾政的对话,认真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水溶见他语言清楚,谈吐有致,一面又向贾政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风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

”贾政忙陪笑道:“犬子岂敢谬承金奖。

赖藩郡余祯,果如是言,亦荫生辈之幸矣。

”水溶又道:只是一件,令郎如是资质,想老太夫人,夫人辈自然钟爱极矣,但吾辈后生,甚不宜钟溺,钟溺则未免荒失学业。

昔小王曾蹈此辙,想令郎亦未必不如是也。

若令郎在家难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

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

是以寒第高人颇聚。

令郎常去谈会谈会,则学问可以日进矣。


(1)对《红楼梦》和以上文段的解说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 《红楼梦》是章回体小说,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其艺术成就独步千古。

B . 贾赦袭任荣国公,贾政通过科举获得官职,他看重读书,不因宠爱宝玉而使其“荒失学业”。

C . 世翁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令郎是对对方儿子的敬称。

犬子则是称自己的儿子。

D . 北静王以自己曾走的歧途来警示宝玉不要重蹈自己覆辙,助人之心可谓诚也。

(2)你从北静王的话中获得了哪些启发?
17. (5分) (2019高一下·驻马店期末) 请根据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填空。

①“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这句话出自《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________之口。

②七夕,农历七月七日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也称________节。

③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是在朝堂上安设“________”。

④《苏武传》“稍迁至移中厩监”中的“稍”字的含义是________。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8. (5分) (2019高二下·四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8年11月30日,乐清一位11岁男孩走失,其父发布寻子启事,悬赏一路升至50万。

事情经过网络发酵后引发极大关注,热心民众或参与搜寻,或积极转发,至12月5日,乐清警方发布通告,男孩系其母藏匿,目的在测试在外经商的丈夫对其及其子是否关心重视。

事件的翻转再次引发热议。

有人说男孩母亲浪费了公众资源,消耗了社会良知,加剧了社会诚信危机;有人说男孩母亲模糊了道德与法律的边界;有人开始反思个人对公众事件发言审慎的必要性;有人则依然给网民的热心大大地点赞;有人则联系当下中国实际,感慨理性公民社会的建设任重道远……
对于这个事件,你有什么看法,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论述文。

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二、其他 (共1题;共5分)
答案:11-1、
答案:11-2、
考点:
解析: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答案:12-1、
答案:12-2、
答案:12-3、
考点:
解析:
四、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答案:13-1、
答案:13-2、
答案:13-3、
考点:
解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答案:14-1、
答案:14-2、
答案:14-3、
考点:
解析: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答案:15-1、
答案:15-2、
考点:
解析:
七、名著阅读 (共2题;共7分)答案:16-1、
答案:16-2、
考点:
解析:
答案:17-1、
考点:
解析: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答案:18-1、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