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排水规划新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排水规划新思考
发表时间:2019-07-31T13:48:48.323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24期作者:董长柏[导读]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市政工程的数量在逐渐增加,工程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在排水设计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雨水多发的季节,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对人们的生活及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
董长柏
天津市排水管理处天津 300202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市政工程的数量在逐渐增加,工程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在排水设计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雨水多发的季节,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对人们的生活及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我国对市政排水设计的有效性、实用性越来越重视,不断完善其科学合理性,保证市政排水设计的渗透性,为城市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排水;规划 1海绵城市理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通过使用一系列景观与工程手法,使城市的整个排水系统能模拟自然对雨水的吸收、储存、蒸发,城市的排水体系能遵循雨水循环规律。
但是,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海绵体”的角色十分重要,城市中的河、湖、湿地、建筑、绿地、可渗透路面等均可以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和回收利用,担负起“海绵体”的重任。
2传统城市道路排水现状既往的城市道路排水主要采用管道排水的方式,通过建设明沟、暗沟以及管式排水系统收集雨水、污水,而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自然水系中,主要体现出快速、高效的排水理念。
但是,随着城市不断发展,不透水路面占比逐渐提高,特别是雨季或下暴雨时,短时间内的大量雨水会因无法及时排出而积存在城市道路上,十分容易形成城市内涝。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排水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与排水管道设计标准过低、相应的配套组件不齐全、中小城市排水系统设施落后、排水系统管理工作落后等有直接关系。
对于急剧增加的人口、逐渐恶化的城市环境、环境问题突出的当下社会而言,以科学的理念建立起一个完善、高效的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十分重要。
3现阶段海绵城市理念使用的重要程度 3.1可以显著改善现阶段的排水设施
如今在进行城市建设的时候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在各个层面来分析问题,如今社会持续进步,出现了比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在排水设计方面,而且设计得不到综合性的指导。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属于一种综合型较高的指导理念,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需要充分联系自然环境以及人工建设,这样的一种设计理念能够充分显示出生态环保理念。
通过比较海绵城市建设和传统的排水系统能够看出,主要就是借助生态本身的特征来进行落实。
其中针对城市地址和水文特点,还是过度以来城市生态系统,确保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横向发展,使得城市建设能够得到保障。
3.2可以显著提升恶劣天气的抵抗能力
现阶段出现了比较多的极端天气,在夏季和秋季存在较多的降雨天气,比较多的城市开始出现内涝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环境。
在这个时期,我们国家的季风气候是比较特殊的,如此各个城市在气候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今要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够灵活,就很难发挥城市的基础设施作用。
海绵城市理念是比较灵活的,如此就需要充分联系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城市的特征,确保城市在应对各种恶劣天气的时候可以及时地采取措施来进行应对,在我们国家的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容易产生暴雨天气,这样就更需要重视海绵城市理念。
如今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而且在排水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这样可以显著改善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建设。
3.3完善城市环境,防止产生水污染的问题
如今我们国家的城镇化速度持续增快,城镇中的人口数量持续增多,城镇的压力也在持续增加,如此就会直接影响到城镇之前的生态系统,如今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多,城镇的基本环境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现阶段在各个城镇里面存在自己的排水系统,不够在排放污水以及进行管理控制的时候,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会使得城市的水体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主要就是为了完善城市中的排水系统,确保能够显著改善排水系统,如此就需要充分掌握城镇的实际情况,确保能够显著改善城市的水体环境,这样也可以增强对于污染水体的控制和管理。
海绵城市在城市排水设计中的使用属于一个良好的实践工作,可以显著完善城市的水体环境,并且能够促进绿色城市建设,确保社会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状态,如此也能够保障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4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 4.1人行道设计
在实践调查中可知市政工程在进行路面施工与处理时,其防水路面在雨天容易出现路面湿滑问题,在部分地面不平整或排水效果较差位置甚至出现积涝情况,给人们的正常出行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出行安全。
而海绵城市理念的引入则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
例如,在选材上可选择透水性较高的混凝土,在原料环节上做到加强渗透,使得雨水能够通过材料渗到地下,避免出现路面雨水积涝问题。
同时这种材料施工与路面处理也能够使人行道实现合理的湿度处理,保障地下水补充到位。
工程实践证明若由于特殊原因使得实证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土质的透水性不够,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通过施工进行排水管道安装。
基层施工对管道进行安放,保证其纵向角度控制在20%以内,横向角度基于1-2%以内,也能够避免人行道出现雨水积涝的问题。
4.2车行道设计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大多选用硬化的不透水路面,虽然这样保证了路面的使用时间,但会导致路面积水严重并且造成地下水给予不足,易产生热岛效应。
在城市路面的计划工程发展中,采用海绵城市观念,有利的改善了路面积水和地下水易产生的问题。
在现实道路施工实践中,车行路面的上方需要铺设透水沥青混泥土,中部和下部选择采用透水性胶乳或非透水性构造材料,为防止大量降雨对路面基层造成的损坏。
使用了透水性材质的材料后路面积水会顺着路面斜坡流入盲沟。
接着进入绿化带或流入污水井到达地下,有效的解决路面积水问题。
4.3多功能蓄水池的设计
在市政排水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应做好相关的顶层设计,因为海绵城市的建设工程是综合性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以及资金,所以在市政排水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应借鉴一定的先进经验。
如日本建设的多功能蓄水池,日本将“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到市政排水设计中,创建了可以调节雨水,具有景观及绿化功能的多功能蓄水池。
我国在进行市政排水设计时应借鉴相关经验,在城市中实现多功能蓄水池的建设。
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城市需求的蓄水池,借助排水管道将雨水排放到蓄水池中,之后通过一定的净化功能将蓄水池中的水转变为城市用水。
4.4绿化带的设计
在“海绵城市”理论的基础上,设计绿化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1)多雨季节的降雨量较大,应做好相应的雨水渗透工作,保证对雨水进行充分过滤,保证雨水的清洁度能够满足二次用水的要求。
在进行排水设计时,可以在适当的位置建设绿色植被,满足其生态水的供应。
(2)建设绿化带对雨水的收集有一定的好处,借助渗水性能好的建设材料,可以让雨水流向绿化带。
(3)在对绿化带进行设计过程中,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制定导流方案,确保雨水流动具有规律性。
此外,还应合理设置雨水入口位置,保证雨水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5结语
通过使用海绵城市理念,可以促进我们国家的城市化建设,在市政给排设计工作中使用海绵城市理念,能够显著消除雨水堆积的问题,而且能够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样不仅能够促进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城市建设进场,并且可以使得我们国家市政排水工程获得更加深入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刘闪军.市政排水设计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实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6):164-165.
[2]吴胜举.“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7,43(11):210+212.
[3]周荣开.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排水设计探索[J].河南建材,2017(02):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