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奇书——遵生八笺《前言》及目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生奇书——遵生八笺《前言》及目录
养生奇书——遵生八笺《前言》
●前言
《遵生八箋》是明代著名養生學著作。

書凡十九卷,目一卷,按內容分為八類,每類一箋,故名八箋。

計有清修妙論箋、四時調攝箋、起居安樂箋、延年卻病箋、燕閑清賞箋、飲饌服食箋、靈秘丹藥箋、塵外遐舉箋。

對養生延年的論述,從身心修養,起居飲食,吐納導引,靈方妙藥,到琴棋書畫,花草魚鳥,無所不及,切於實用。

故自刊行之後,即受到廣泛的注意。

作者高濂,字深甫,號瑞南道人,湖上桃花漁。

錢塘人(一作仁和人,均在今浙江省杭州市),生卒年不詳,活動約在明嘉靖、萬曆間。

《明史》無傳,但據有關文獻記載,其生平大致有三個方面。

首先,高濂是個著名的藏書家。

高氏“家世藏書”,“博學宏道,鑒裁玄朗”(《遵生八箋》屠隆序)。

“少志博習,得古今書最多,更善集醫方書”(葉昌熾《藏書紀事詩》卷三)。

“嘗築山滿樓於跨虹橋,收藏古今書籍。

其印記曰妙賞樓藏書,曰高氏鑒定宋刻版書,曰高深父妙賞樓藏書。

又有五岳真形圖,每冊首皆用之”(丁申《武林藏書錄》卷中高瑞南)。

其次,高濂又是一個著名的文學家。

高氏工詩和戲曲,傳世有《雅尚齋詩草》、《芳芷樓詩》,以及傳奇《玉簪記》、《節孝記》。

《武林藏書錄》謂“《雅尚齋詩草》頗得自然之雅趣。

”而《四庫全書總目》則認為《大旨主於得乎自然以悅性情,故往往稱心而出,無假乎鍛煉之功”。

第三,高濂一生,頗好養生,高氏自謂“余幼病羸,復苦瞶眼,癖喜談醫。

自家居客游,路逢方士,靡不頓首傾囊,以索奇方妙藥,……自治羸疾頓壯,矇疾頓明。

用以治人,應手奏效。

”又服“延齡聚寶酒”,“年三十九歲服起,於六十四歲,鬚髮如漆,齒落更生,精神百倍,耳目聰明,比前大不同矣”。

甚得養生之益。

作為一個養生家,高氏對養生延年袪病有著系統的認識,表現出
鮮明的特點。

高氏認為生命是十分寶貴的,每個人都應該十分珍惜生命,而不當輕易損害。

所謂“尊生者,尊天地父母生我自古,後世繼我至今,匪徒自尊,直尊此道耳。

不知生所當尊,是輕生矣。

輕生者,是天地父母罪人乎!”但是怎樣去尊生呢?人生活在世間,生命是有限的,由於六淫外襲,七情內擾,飲食失節,勞逸過度,加之世事煩擾,名利縈心,有限的生命必將受到損耗,因此,養生首先要去害,去害才能“畢數”,才能“盡終其天年”。

而去害又先要培養德行,以保持心境的安寧,恬寂清虛,使“形神合同,故能長久”。

從這一認識出發,高氏廣泛搜集了儒釋道中有關修身養性的名言確論三百五十餘條,撰成清修妙論箋次於書首。

傳統的養生觀認為,人不是孤立地生活在世間的,而是與周圍的環境,與天地四時密切相關。

一年之中,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氣候變化,生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榮枯衰旺,是由於陰陽二氣相互消長進退而致。

人生活在這樣的狀況下,陽氣的出表入裏,臟腑的寒熱生旺,也都會出現相應的周期性變化。

表現出春日陽氣升,肝氣旺,木氣盛;夏日陽氣旺,出表,陰寒內伏,心氣旺,火氣盛;長夏陽氣蒸陰,脾氣旺,土氣盛;秋日陽氣收,陰陽兩平,肺氣旺,金氣盛;冬日陽氣潛藏,腎氣旺,水氣盛。

養生者必須順應自然,法則陰陽,按四時的周期變化,採用相應的保養之法。

高氏高度重視這一點,將四時調攝置於清修妙論之後,廣泛輯錄邱處機《四時攝生消息論》、陳元靚《歲時廣記》、瞿佑《四時宜忌》、許遜《靈劍子》等大量資料中的有關論述,分列於春夏秋冬各季,構成了包括氣功導引,呼吸吐納,藥物服食,乃至飲食起居宜忌,四時賞心樂事,全面的四時攝養的基本格局。

衣食住行,這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一刻也離不開的基本要素。

怎樣在這最平常的事中,尋求養生延年之效,是養生家隨時都在留意的。

“吾生起居,禍患安樂之機也。

”怎樣在日常起居中,握其機而避危求安呢?高氏認為:無論行住坐臥,賓朋交接,不當求其奢,而當尚其簡;不求榮華顯達,唯取適性安逸。

所謂“知恬逸自足者,為得安樂本;審居室安處者,為得安樂窩;保晨昏恬養者,為得安樂法;閑
溪山逸游者,為得安樂歡;識三才避忌者,為得安樂戒;嚴賓朋交接者,為得安樂助。

”於是高氏取日用生活中的居處建築、日用器具、衣冠服飾、游具香方等,敘其規模,錄其備制,撰成起居安樂箋。

靜以養生,這是大多數養生家的基本觀點。

這是因為人的神氣是易動難靜的,而神氣的躁動則產生精氣的漏泄。

所謂動則損耗,靜則增益,又是人命壽夭的重要因素。

因此,“致虛極,守靜篤”一直作為養性安神的最高境界,而為大多數養生家所遵從。

高氏作為一個養生家,當然也會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但在具體對待“靜”這個問題上,他卻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什麼是靜?他說:“心無馳獵之勞,身無牽臂之役,避世逃名,順時安處,世稱曰閑。

而閑者,匪徒尸居肉食,無所事事之謂。

”也就是說,所謂閑靜,并非是那種心如死灰,形同槁木樣的絕對閑靜,而僅僅是指免除對名利的追逐,對權勢的企求。

而在這種追逐和企求之外,不妨對一些清心樂志之事,好之稽之,敏以求之,使心有所寄,庶不外馳。

這也是閑靜,而這樣的閑靜可以養性,可以悅心,可以怡心安壽。

據此,高氏對鐘鼎卣彝、?玉古玩、文房器具、焚香鼓琴、栽花種竹,纖悉究心,撰成燕閑清賞箋,充分體現出這一獨特見解。

人的生命,是由可見可感知的實在人體,即形,和可悟而不可見、不可聞的精神意識,即神,相互依存,共同作用的結果。

如果形神相離,神氣皆去,形骸獨居,就是生命的終結。

因此,養生者在重視精神修養的同時,還必須重視形體的保養,使形神相親,表裏俱濟。

《黃帝內經》指出:形體的健康,表現在“五臟堅固,血脈和調,肌肉解利,皮膚致密,營衛之行,不失其度,呼吸徐微,氣以度行,六腑化穀,津液布揚,各如其常,始能長久”。

也就是說,只有五臟和平,氣血充旺,氣機通暢,骨正筋柔,才是健康的形體。

因此,從養生者看來,養形就是養生。

而養形則須從固精護氣,袪除疾病二方面著手,一者保持形體內精氣旺盛,一者避免對形體健康的損害。

延年卻病箋正是在這兩個方面,輯錄服氣、胎息、吐納、導引諸法,掇取天地英華,以補助體內精氣;運動形體,宣暢經絡,流通氣血,袪除疾病。

是本書的精粹部分。

高氏認為:“飲食,活人之大本也。

是以一身之中,陰陽運用,五行相生,莫不由飲食。

故飲食進則穀氣充,穀氣充則血氣盛,血氣盛則筋力強。

”“由飲食以資氣,生氣以益精,生精以養氣,氣足以生神,神足以全身,相須以為用者也。

”飲食作為滋養形體的主要手段,而由於飲食不節又常常是造成疾病的重要原因。

加之任何食物都有寒熱溫涼,升降浮沉,酸苦辛甘鹹的不同氣味屬性,服食不當,養生者適足以害生。

因此,在養生家看來,飲食的目的不在於追求口腹之樂,玉盤珍饈,色香味之感官快樂,而在於通過飲食或藥餌的調養,來補益人體的精氣神明,調整人體內部陰陽關係,使人體內臟腑功能協調,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這就是高氏所提出的:“日用養生,務尚淡薄,勿令生我者害我,俾五味得為五內賊,是得養生之道也。

”鑒於此,高氏博集茶泉、湯品、熟水、粥麋、果實麵粉、脯鮓、家蔬、野蔌、醞造、曲、甜食、法製藥品,共十二大類,計五百五十餘種食品飲料的配伍備製,惟人量已陰臟陽臟之殊,選擇服食。

可謂集古代服食品類之大成。

在我國古代,養生家往往就是醫學家,醫學家又多兼明養生之理。

雖然二者在目的上有所不同,醫學家以治病救人為目的,養生家則更多地在於追求延年益壽,但是,在針對疾病狀態下的人體怎樣恢復健康這一問題上,卻是完全一致的。

這是因為疾病本身就是危害人體,夭人壽命的重要原因。

高氏由於自身遭遇,自幼多病體羸,因此特別留心醫藥,因將歷驗所得,匯成靈秘丹藥箋。

首丹藥,用以填精補髓,強壯筋骨,治諸虛百損,五勞七傷;次列痰證、眼目、風證,癆證、噎膈、瀉痢、痔漏、癰癤瘡瘍,以及烏鬚髮、口齒、時瘡諸方;再次客談經驗奇方,并解毒諸法,四方珍異藥品。

內容十分豐富,是極有研究價值和實用價值的醫藥資料。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是儒家作人的準則。

看起來,高氏一生仕途不顯,因此,在不得志之時,怎樣才能“堅貞以全吾形,保其餘年”,是高氏所極為關心的。

故取“或隱居以求其志,或去危以圖其安,或曲避以守其道,或庇物以全其清”者,共二百人,據皇甫謐《高士傳》加以增損,撰成塵外遐舉箋。

表明自己退閑隱居生活
中,心無所營,而神氣清朗;物無容擾,而志閑身逸,養壽怡年的心志。

綜上所述,《遵生八箋》一書,正是從八個方面系統全面地總結了我國古代養生學。

書中反映出高氏對養生延年的認識是十分鮮明的,他所提出的修德養神,恬寂清虛;順應自然,與時消息;尚簡求適,起居安樂;心有所寄,庶不外馳;養氣保精,運體卻病;服食養生,務尚淡薄;靈藥填精,袪病延年;隱居求志,去危圖安等觀點,在我國養生學發展中,是具有深遠影響的。

正是因為如此,我們認為《遵生八箋》是我國古代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集明以前養生學大成的代表著作。

《遵生八箋》始刊於明萬曆十九年辛卯(1591年),其後,明崇禎間,清嘉慶、光緒間曾多次翻刻,但流傳至今,已經保留不多了。

一九八五年,巴蜀書社加以標點,分冊印行。

出版後,即受到廣大讀者喜愛,很快搶購一空。

一九八八年,為滿足讀者需要,修訂後合訂成一冊再次印行,很快又告售罄。

其間,不少讀者對書中內容有所刪節感到遺憾。

於是接受巴蜀書社的委託,重新校訂。

此次整理,採取明萬曆十九年高氏原刊雅尚齋本為底本,以傳世各本及書中涉及的其它書籍詳加校勘,訂正錯訛,加以標點。

對原所作刪節部分,一依底本,不作改動,全部補入。

限於水平,整理中的錯誤和疏漏當難於避免,切望讀者隨時指出。

王大淳一九九○年八月十七日
●正文
遵生八箋序
夫人生實難,有生必滅,亭毒虔劉,遞相推霣。

何晝弗晦?何流弗東?朝市喧囂,舟車雜沓,轉盼之間,悉為飛塵。

若朝花之謝夕英,後波之推前浪。

無問韶姱醜姿,王侯廝養,同掩一丘,大期既臨,無一得免者。

智士作達,委而任之,順自然之運,聽必至之期,靡貪靡怖,時到即行。

或縱娛樂,取快目前;或寶榮名,不朽身後,命曰曠達,亦庶幾賢於火宅煎憂,土灰泯沒者矣。

然若曹必無可奈何,而姑為此託寄,語雖近似,理則未然。

不知命有可延之期,生有可尊之理,
人患昧理而不能研討,知其理矣,又或修持而不能精堅,卒之命先朝露,骨委黃壚,良可邑邑。

夫藏寶於篋者,揮擲則易空,吝嗇則難盡,此人所共識也。

人稟有限之氣神,受無窮之薄蝕,精耗於嗜欲,身疲於過勞,心煩於營求,智昏於思慮。

身坐幾席而神馳八荒,數在剎那而計營萬?,攬其所必不任,覬其所必不可得。

第動一念,則神耗於一念;第著一物,則精漏於一物。

終日營營擾擾,翕翕熠熠,塊然方寸,迄無刻寧。

即雙睫甫交,魂夢馳走,四大稍定,丹府驛騷。

形骸尚在,精華已離,猶然不省,方將為身外無益之圖,勞擾未已也。

譬之迅飆之振槁籜,沖波之泐頹沙,烈火之燎鴻毛,初陽之晞薤露,性命安得不傷,年齡安得不促乎!
至人知滔淫之蕩精,故絕嗜寡欲以處清靜;知沉思之耗氣,故戒思少慮以宅恬愉;知疲勞之損形,故節慎起居以寧四大;知貪求之敗德,故抑遠外物以甘蕭寥。

畏侵耗如利刃,避傷損如寇仇,護元和如嬰兒,寶靈明如拱璧,防漏敗如航海,嚴出入如圍城。

而觀竅妙,明有無,媾陰陽,煉神氣,成聖結丹,抱元守一,以至混沌如綿,虛空粉碎而後已,如是乃謂之尊生。

自軒後柱下以來,維三光而後天地者,代有其人,寧可盡目之為誕謾不經乎!
虎林高深父,博學宏通,鑒裁玄朗。

少嬰羸疾,有憂生之嗟,交游湖海,咨訪道術,多綜霞編雲笈,秘典禁方。

家世藏書,資其淹博,雖中郎至賞,束晢通微,殆無以過。

乃念幻泡之無常,傷蜉蝣之短晷,悟攝生之有道,知人命之可長,剖晰玄機,提拈要訣,著為《遵生八箋》。

恬寂清虛,道乃來舍,故有清修妙論;陰陽寒暑,妙在節宣,故有四時調攝;養形以無勞為本,故有起居安樂;學道以治病為先,故有延年卻病;消煩去悶,丹境怡愉,故有燕閑清賞;戒殺除羶,臟腑澄澈,故有飲饌服食;補髓還精,非服藥不效,故有靈秘丹藥;調神去殼,非脫塵不超,故有塵外遐舉。

繼之修身煉性,養氣怡神,以了道還元,長生度世,洵人外之奇書,玄中之寶篆也。

或謂大道以虛無為宗,有身以染著為累,今觀高子所敘,居室運用,游具品物,寶玩古器,書畫香草花木之類,頗極煩冗。

研而討之,
馳擾神思;聚而蓄之,障閡身心,其於本來虛空,了無一法之旨,亦甚戾矣,何遵生之為?余曰不然,人心之體,本來虛空,奈何物態紛拏,汩沒已久,一旦欲掃而空之,無所栖泊。

及至馳驟漂蕩而不知止,一切藥物補元,器玩娛志,心有所寄,庶不外馳,亦清凈之本也。

及至豁然縣解,躍然超脫,生平寄萬之物,并劃一空,名為舍筏,名為甩手,嗟乎,此惟知道者可與語此耳。

抱樸子、陶都水得道至人,咸究心古今名物,陰陽術數,醫卜方藥,一事不知,以為深恥,不聞障心而累道,何疑於深甫乎!
昔蔡邕秘王充《論衡》以為至寶,今觀《論衡》,間有名言,未關至理,頗事搜獵,終屬冗猥。

令中郎得見深甫八箋,當何以云。

余恐寶《論衡》者,雖得《八箋》,未必知寶也。

萬曆辛卯孟夏之吉弢光居士屠隆緯真父撰
瑞南道人高濂深甫隸古
遵生八箋敘
不佞束髮探壁中科斗,旌陽師八誡,神魂寄之。

辛未,叨一第,官欽州,去家萬里而遙,島夷猖狂,歲坐烽火中,調兵食,即往來勾漏,悠然會心,而有生之樂無幾矣。

已而官爽鳩氏,載書乞南官,水廳無事,閉影息交,日取二藏書服習之,其於遵生旨稍稍窺一斑。

庚辰春三月,夢陶貞白,坐語良久,即上書,不待報,歸武林。

斯時也,五柳依依,與張緒爭少年矣。

壬午春,坐圜中百日,大悟遵生口訣,以省中風塵起,未竟此緣,至今殊怏怏也。

年來上武夷,過雁蕩,求出塵如管涔童子、靈威丈人者,冀旦莫遇之,而龍沙八百尚在渺茫間。

庚寅秋杪,自白岳歸,有天際真人之想,適瑞南高子詣余曰:子虛往而實歸矣。

吾所集《遵生八箋》,皆生平所得實際語,子為我彈射之。

余挑燈夜讀,如入五都之市,畢陳眾寶,如睟盤示兒,種種咸在,洛陽紙貴自今始矣。

余謝玄晏,烏能為子重,余癖嗜《抱樸子》,勤力著十萬言,今千載又獲睹遵生大編,且得嘗禁臠焉。

其一曰《清修妙論箋》,出入乎二氏,而耀寶珠以照濁世者也。

其二曰《四時調攝箋》,貫徹乎陰陽,而運殺機以全生機者也。

其三曰《起居安樂箋》,蘧廬乎天地,而借幻境以養真詮者也。

其四曰《延年卻病箋》,橐鑰
乎三寶,以壽天命者也。

其五曰《飲饌服食箋》,化工乎群品,以完天倪者也。

其六曰《燕閑清賞箋》,遨游乎百物,以葆天和者也。

其七曰《靈秘丹藥箋》,借軒岐之梯航,以渡無量眾生乎?其八曰《塵外遐舉箋》,樹箕潁之風聲,以昭儒家功令乎?瑞南子良苦心矣。

余筮仕□□,即五嶺八桂,盡入奚囊,歸來無歲不出□,□□洞府,足跡殆遍,未得窺二酉以印證了了於胸中者,幸而得《八箋》咀嚼之,洋洋灑灑,然遵生之旨大備矣。

試展《清修妙論》,所以羽翼許師八誡者,功豈淺淺乎哉,他可知矣。

余不敏,敢終身誦之,且乞壽之梓,以公天下具只眼者。

高子曰:唯唯。

萬曆辛卯歲仲夏之辛卯日貞陽道人仁和李時英撰
遵生八箋自敘
自天地有生之始,以至我生,其機靈自我而不滅。

吾人演生生之機,俾繼我後,亦靈自我而長存。

是運天地不息之神靈,造化無疆之竅,二人生我之功,吾人自任之重,義亦大矣。

故尊生者,尊天地父母生我自古,後世繼我自今,匪徒自尊,直尊此道耳。

不知生所當尊,是輕生矣。

輕生者,是天地父母罪人乎!何以生為哉?然天地生物,鈞窮通壽夭於無心,俾萬物各得其稟。

君子俟命,聽富貴貧賤於賦畀,順所適以安其生。

彼生於富貴者,宜享榮茂之尊矣,而貧賤者,可忘閑寂之尊哉?故余《八箋》之作,無問窮通,貴在自得,所重知足,以生自尊。

博採三明妙論,律尊生之清修;備集四時怡養,規尊生之調攝;起居宜慎,節以安樂之條;卻病有方,導以延年之術;虞燕閑之溺邪僻,敘清賞,端其身心;防飲饌之困膏腴,修服食,苦其口腹;永年以丹藥為寶,得靈秘者乃神,故集奇方於二藏;隱德以塵外為尊,惟遐舉者稱最,乃祿師表於百人。

八者出入玄筌,探索隱秘,且每事證古,似非妄作。

大都始則規以嘉言,繼則享以安逸,終則成以善行。

吾人明哲保身,息心養性之道,孰過於此?謂非住世安生要徑哉?是誠出世長生之漸門也。

果能心悟躬行,始終一念,深造道妙,得意忘言,俾妙論合得,調攝合序,所居常安,無病可卻。

謝清賞玩好,俾視空幻花;辟飲饌腥膻,而味餐法喜。

丹藥懷以濟人,遐舉逸吾高尚。

向之藉窺尊生門戶者,至則登其徑奧矣。

到此則心朗太虛,眼空天界,
物吾無礙,身世兩忘。

坐致岡陵永年,鮐龐住相。

逍遙象外,游息人間,所謂出塵羅漢,住世真仙,是即《八箋》,他日證果。

諺云:得魚忘筌。

文字其土苴哉?箋帙當為覆瓿矣。

故知尊生之妙者,毋於此過求,亦毋以此為卑近也,乃可與談道。

湖上桃花漁高濂深甫瑞南道人撰
养生奇书——遵生八笺《目录》
遵生八箋
●關于
(明)高濂撰
王大淳校點
成都:巴蜀書社1988
●目錄
前言
屠隆序
李時英敘
自敘
清修妙論箋〔上〕
日抄玄經秘典聖賢教戒省心律己格言計二百條
清修妙論箋〔下〕
日抄玄經秘典聖賢教戒省心律己格言計一百五十八條
四時調攝箋〔春〕
春三月調攝總類
臟腑配經絡圖
經絡配四時圖
肝臟春旺論
春月氣數主屬圖
肝神圖
相肝臟病法
修養肝臟法
六氣治肝法
黃帝制春季所服奇方
肝臟導引法
春季攝生消息論
三春合用藥方
細辛散
菊花散
惺惺散
神效散
墜痰飲子
延年散
黃蓍散
黍粘湯
太上肘後玉經八方
王君河車方
青精先生蕣米飯方
攝生圖方
升麻子散
正月事宜
屠蘇酒方
正月事忌
正月修養法
《靈劍子》導引法
陳希夷孟春二氣導引坐功圖勢二月事宜
二月事忌
二月修養法
《靈劍子》導引法
陳希夷仲春二氣導引坐功圖勢三月事宜
三月事忌
三月修養法
《靈劍子》導引法
陳希夷季春二氣導引坐功圖勢膽神圖
膽腑附肝總論
修養膽腑法
相膽病法
膽腑導引法
六氣治膽法
春時逸事
探春鬥花
移春檻
繫煎餅
食生菜
戴春燕
貼宜春字
五辛盤
爆竹驚鬼
飲椒柏酒
桃符畫神
畫雞貼戶
畫鍾馗
除窮鬼
造彩勝
七種菜羹
造面璽
天街觀燈
送社飯
孤山看梅
斷橋踏雪
清明祭掃
蘇堤觀柳
祓除
曲水流觴
踏青鞋履
杏酪棗糕
青精飯
駐馬飲
取紅花
裝花獅
護花鈴
括香
吞花臥酒
紅餤雙
釀梨花
錦帶羹
憐草色望杏花占草驗歲
占雨霧
折松索葦
登山眺遠
泛粥祠膏
花蓋葉幄
花褥草裀
浴沂褉洛
三月社會
高子春時幽賞〔十二條〕孤山月下看梅花
八卦田看菜花
虎跑泉試新茶
保俶塔看曉山
西溪樓啖煨筍
登東城望桑麥
三塔基看春草
初陽台望春樹
山滿樓觀柳
蘇堤看桃花
西泠橋玩落花
天然閣上看雨
四時調攝箋〔夏〕
夏三月調攝總類
臞仙月占主疾
夏月氣數主屬圖
心神圖
心臟夏旺論
相心臟病法
修養心臟法
六氣治心法
黃帝制夏季所服奇方
心臟導引法
夏季攝生消息論
五枝湯方
傅身香粉方
夏三月合用藥方
豆蔻散
訶子散
棱朮散
四順丸
橘紅散
太上肘後玉經八方
龜台王母四童散方
彭君麋角粉方
四月事宜
四月事忌
四月修養法
《靈劍子》導引法
陳希夷孟夏二氣導引坐功圖勢五月事宜
太倉公避瘟丹方
五月事忌
五月修養法
《靈劍子》導引法
陳希夷仲夏二氣導引坐功圖勢六月事宜
六月事忌
六月修養法
《靈劍子》導引法
陳希夷季夏二氣導引坐功圖勢脾神圖
脾臟四季旺論
修養脾臟法
相脾臟病法
六氣治脾法
脾臟四季食忌
脾臟導引法夏時逸事
洗筆池
入水避暑
河朔夏飲
高臥北窗
避暑涼棚
造百索粽
捕蠅虎蟾蜍佩九子粽
射粉團
菖蒲酒
五彩線
蒲人艾虎
鬥草浴蘭
鳧車
伏閉不出
暑飲碧筒
琢冰山
分龍節
櫻筍廚
臨水宴
霹靂酒
寒筵冰
壬癸席
澄水帛
冰絲茵
招涼辟暑
白龍皮
溜激涼風
按轡木陰
讀隨樹陰
浮瓜沉李
踏草競渡
辟兵續命
勞酒薦瓜
環爐交扇
嘯風嗽霧
避暑感涼
寺院浴佛
開煮迎新
高子夏時幽賞〔十二條〕蘇堤看新綠
東郊玩蠶山
三生石談月
飛來洞避暑
壓堤橋夜宿
湖心亭採蓴
湖睛觀水面流虹
山晚聽輕雷斷雨
乘露剖蓮雪藕
空亭坐月鳴琴
觀湖上風雨欲來
步山徑野花幽鳥
四時調攝箋〔秋〕
秋三月調攝總類
臞仙月占主疾
秋月氣數主屬之圖
肺神圖
相肺臟病法
修養肺臟法
六氣治肺法
肺臟導引法
黃帝制護命茯苓丸
秋季攝生消息論
秋三月合用藥方
七寶丹
攝脾丸
葳靈仙丸
保救丹
二仁膏
太上肘玉經八方
風後四扇散
夏姬杏金丹
七月事宜
七月事忌
七月修養法
《靈劍子》導引法
陳希夷孟秋二氣導引坐功圖勢八月事宜
八月事忌
八月修養法
《靈劍子》導引法
陳希夷仲秋二氣導引坐功圖勢九月事宜
九月事忌
九月修養法
《靈劍子》導引法
陳希夷季秋二氣導引坐功圖勢秋時逸事
風起鱖肥
圍棋爭勝
彩絲續命
菊花稱壽
思蓴鱸
登南樓
懷故里
曝犢鼻褌
曬腹中書
穿針乞巧
占蛛絲
盂蘭盆供
廣陵觀濤
梯雲取月
登高避厄
佩萸食餌
孟嘉落帽
登戲馬台
摘菊盈把
賜菊延壽
尚食棗糕
滿城風雨
中元大獻
登山坐湖
月帳風幃
霜階風隙
服黃佩赤
高子秋時幽賞〔十二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