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经腧穴主治要点辅修课件24页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经腧穴主治要点辅修课件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2.消化:腹胀,暴泄——大肠俞;
3. 生殖:妇人阴痛,带下,阴挺;遗精。
4. 膝关节痛——阳陵泉
-----水液、妇科、脾胃
刺灸法:直剌0.5~0.8寸;可灸。
阴陵泉配伍、文献
1. 《百症赋》:阴陵、水分,去水肿之脐盈。
*血海 SP 10 别名白虫窠
属性: 定位取法: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 2
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三阴交 SP 6属性及定位
属性:肝、脾、肾三阴经交会 定位取法: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 3寸,
胫骨内侧缘后方。
三阴交主治
1.生殖:妇科-月经不调,痛经,崩漏,赤白带下,经闭, 瘕,阴挺,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尽,久不成孕。 男科-遗精(气海),阳痿,阴茎痛,疝气,睾丸缩腹,
定位取法: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 6肋 间隙处。
主治:1. 全身疼痛,
2. 四肢无力。
3. 胸胁痛,气喘。
刺灸法:斜剌0.5~0.8寸;可灸。
宜忌:禁直刺深刺,以防损伤内脏。
脾经歌诀
S P二一是脾经,起于隐白大包终, 脾胃肠腹泌尿好,五脏生殖血舌病, 隐白大趾内甲角,大都节前陷中寻, 太白节后白肉际,基底前下是公孙, 商丘内踝前下找,踝上三寸三阴交, 踝上六寸漏谷是,陵下三寸地机朝, 膝内辅下阴陵泉,血海股内肌头间, 箕门髌底冲门连,髌上三分之一见, 冲门腹沟动脉外,冲外斜七府舍连, 横下寸三是腹结,脐旁四寸大横穴, 腹哀建里旁四寸,中庭旁六食窦全, 天溪胸乡周荣上,四肋三肋二肋间, 脾之大络大包穴,腋中线上六肋间。
2.泌尿、水液:小便不利(中极),遗尿(志室),尿 闭,水肿(配阴陵泉等);
3.消化:腹胀,胁下痛,肠鸣,泄泻---足三里; 4.血分:瘾疹,疮疡; 5.神志:失眠(自灸三阴交内关,神志),眩晕(高血
压等) 6.足痿,肌肉疼痛; ---妇科病、生殖病、水液病、全身病、皮肤病、血份病、下
肢病
* 属性:络,通冲脉 公孙SP 4
定位取法: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主治:
1.胃肠:胃痛,呕吐,堵闷,消化不良,腹胀如鼓,腹中 切痛,痢疾,便血,霍乱
2. 心胸神志:心烦失眠,体重嗜睡,发狂妄言。心痛,心 悸,胸闷气短,奔豚气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3.水肿、脚气
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主治:
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 2.湿疹,瘾疹,湿疮,丹毒。 3.局部膝股小便涩痛,气逆腹胀。 ---妇科病、皮肤病、脾胃病 刺灸法:直剌0.8~1寸;可灸。
*大横 SP 15 别名脾舍
属性: 定位取法:在腹中部,距脐中 4寸
主治:1.腹寒痛, 2. 洞泄,便秘,痢疾。
SP二十一是脾经, 起于隐白大包停。 脾胃肠腑作用好, 五脏生殖血舌病。 -----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 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重点穴
•最重:隐白、太白、 公孙、三阴交、阴 陵泉、血海
•次重:商丘、地机、 大横、大包
属性:井木 *隐白 SP 1
定位取法: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根角0.1寸(指 寸)。
----脾胃病、局部病 刺灸法:直剌0.8~1.2寸;可灸。
脾经胸部诸穴定位
定位取法: 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分别平第5、 4、3、2肋间隙,都距离前正中线 6寸
主治:局近部、相应脏腑病症 刺灸法:斜剌0.5~0.8寸;可灸。 宜忌:禁直刺深刺,以防损伤内脏。
*大包 SP 21
属性:脾经大络
三阴交刺灸法及灸刺宜忌
刺灸法:直剌0.5~1寸;可灸。 灸刺宜忌:合谷、三阴交孕妇禁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阴交主治文献选录
《胜玉歌》;阴交针入下胎衣。 《天星秘诀》;胸膈痞满先阴交。 《杂病穴法歌》:呕噎阴交不可饶,死胎阴交不可缓。
属性:郄
*地机SP 8
定位取法: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 阴陵泉下 3寸。
脾经腧穴主治
qin
脾经循行
上接胃经,下接心经; 从头走足; 起足大趾内侧,上内踝前----胫骨后----腹
部第三侧线---至胸胁;内属脾络胃;连 舌本散舌下 络属脏腑:脾胃、心中
联系器官:舌(舌根、舌下)、咽(食 管)
脾经腧穴概述
穴位分布在足大趾,内踝,下肢内侧,腹胸部 第三侧线。起于隐白止于大包。左右各21穴;
主治:
1.腹痛,呕吐,泄泻;
2.月经不调,痛经,女子带下,癥瘕,
3.小便不利,水肿
4. 腰痛、下肢痿痹。
----健脾渗湿,调理月经
刺灸法:直剌0.5~0.8寸;可灸。
宜忌:
属性:合水
*阴陵泉 SP 9
定位取法: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
1.泌尿:小便不利,水肿,尿失禁;
---脾胃神志、妇科病 刺灸法:直剌0.3~0.5寸;可灸。 直剌0.5~0.8寸;可灸。 宜忌:
公孙文献
1. 《八脉八穴主治症歌》:九种心痛涎闷, 结胸翻胃难停,酒食积聚胃肠鸣,水食 气疾膈病,脐痛腹疼胁胀,肠风疟疾心 疼,胎衣不下血迷心,泄泻公孙立应。
商丘 SP 5
属性:经 金穴 定位取法: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
主治:
1.血症:崩漏,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妇科病。 2.腹胀,暴泄,暴呕---脾胃病。 3.尸厥,中风,偏瘫,癫狂,梦魇,疝气,慢惊风、烦心 善悲---神经精神疾患; 4.咳喘,胸痛---肺系病症。 ----妇科病、血证、全身病、精神病 刺灸法:斜剌0.1寸,或用三棱针点剌出血;可灸。 宜忌:
*太白 Taibai SP 3
属性:输、原 定位取法: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 1跖趾关节)
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主治:
1.胃肠:胃痛呕吐,腹胀腹中切痛,肠鸣泄泻,便秘, 痢疾,便脓血。 2. 心胸:心痛脉缓,胸胁胀满,肺虚诸症(异经子母补泻 太白补法) 3. 肢体:体重节痛、脚气 4. 转胎:灸法 ---脾胃病、全身病 刺灸法:直剌0.3~0.5寸;可灸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