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篇寓言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寓言故事(五个主题各十篇)
一、中国寓言故事:勤惰
1、向日葵和石头
种子成熟了,落到土里,以后又发芽,生长,这件事本来很自然,很合理,没想到有一粒种子却因此触犯了一块石头。

那是一块古老的石头,据说它最爱安静,它的行动十分稳健。

多少年来,不论世界上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它都能沉住气,保持一个一动也不动的姿态。

不用说,它认为自己很有见解,也很有涵养。

因此它打算著书立说。

它的计划当中有一部哲学,据说里面包括这样一些伟大而深刻的专题,比方:论不变动是宇宙的规律;论黑暗的永恒性和美;论石头对于存在的决定性;论安静与平静之为幸福,等等。

有一天,当它正在思考哲学计划的时候,忽然有一粒种子,未经它的许可,大模大样地闯进它的世界来了,而且从此留下不走。

这使得它大为恼火。

不仅它的安宁受到了扰乱,而且,最糟糕的是,它的哲学体系被破坏了。

石头决心改变这种局面。

可是这很不容易。

它既不能完全否认种子的存在,又没有力量把种子驱逐出去。

它想来想去,最后想到了一个办法。

它决心在自己的哲学里添上这么一章,题目叫做:论种子的丑陋及其对宇宙安宁的破坏,很快必将自行毁灭,等等。

“等着瞧吧!”有涵养的石头自言自语说,“就算你也是一种存在,可是你生出来没几天,个儿小,又不结实,看你还能活几天!”
种子当然没有理会这些。

它不但继续留下来,而且越来越不安分。

它居然还呼吸,居然还唱歌。

它喜欢唱一些关于生长和发展的歌。

歌里面老是什么温暖啦,春天啦,这一类的话,乐观得很,自信得很。

有涵养的石头变得非常激动:
“等着瞧吧!马上就会刮风的。


于是素来欢喜安静的石头居然一心盼望起刮风来了,它认为刮风会冻坏柔弱的种子,而它认为自己是既不怕冷也不怕热的。

风倒是刮起来了,而且是一阵风接一阵风。

先是冷风,后是热风。

或者说,
是冷风带来了热风,寒冷带来了温暖,冬天带来了春天。

终于,春天在风声里出现了。

不安分的种子不但没有冻死,反而发了芽,生了根。

它的根从石头下面穿过去,它的芽从石头旁边挤出来,露出了地面。

“先别忙得意,等着瞧吧!”石头还是不服输。

于是石头又盼望下雨。

虽然,严格说来,它不怎么喜欢这一类事情。

可是它认为雨水会淹死种子,而它自己好像是既不怕潮湿又不怕干燥的。

不久,真的下雨了。

电闪雷鸣,地动山摇。

这种景象使得那盼望下雨的石头也不禁战栗起来。

可是,嫩芽不但不畏惧,反而快乐地迎接雨水,旺盛地生长起来。

接连几场大雨以后,嫩芽变成了一棵完美的向日葵。

“等着瞧吧!”不服输的石头还是这样一句话。

它想:也许小向日葵不能长大。

也许,它再长高,就支持不住自己的重量,会突然倒下来的。

小向日葵并不因这些诅咒而停止生长。

它的根一天天往深处扎,它的茎一天天变得更粗壮更结实,它的叶子一天天长得更茂盛。

终于有一天小向日葵变成了大向日葵,开了一朵很大很大的金黄色的花。

花向着太阳,不知疲倦地随着太阳转,以后结了许多种子。

接着,新的种子又开始了新的成熟,准备落到新的土壤里去,长出新的向日葵来。

至于那块伤心的石头呢,他的哲学著作当然永远不会完成了,但他的结局倒不完全是悲剧的。

他在冷和热不断交战,在潮湿和干燥不断更替,在植物根不断穿透以后,终于破裂了,变成了植物的养料。

故事寓意及我们能学到:石头以为自己是非常有涵养、很有见解,可是它却无法容忍与其他生物共生,还盼着种子早日死去,当然强大的向日葵是不会轻易妥协,它茁壮成长,最后长出了很多种子,充满生命力,所以我们要像向日葵一样,在逆境下生长,绝对不妥协,长成最美好的模样。

2、三个人爬山
有那么三个人,共同去爬一座很高很高的山;他们可也正像你说的呢:各人有各人的作风。

那第一个人,喜欢爬一步回头看一步。

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相当看重自己的成绩,所以他随时都想知道自己究竟已经爬到什么地方啦。

这样,他爬了一段,觉得的确已经很高了,心里想道:“大概离山顶也差不多了罢。

”就仰起头来向上看看,可是山顶简直看都还看不见呢。

这个人忽然觉得很无聊,好像自己是在做些毫无意思的事情。

他说:“我爬了这半天,还是在山脚,那么我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山顶呀?既然如此,我又爬它干么!不如及早回头罢。

”所以他就回头下山了。

那第二个人,可是一口气就爬到了半山;这真是不容易的,不但别人羡慕他,就是他自己也有点惊讶自己会爬得这样快。

所以他就坐了下来,向下半山看看,也向上半山看看,心里着实有些满意。

他说:“乖乖,老子一下子就爬到了半山!总还算得不错罢。

然而老子已经爬得这样多了,也够辛苦的;说到功绩,老子自估了一下,也不能算少。

那么,这以后的一半山,老子就是要你们用小轿子来抬,也不算过份罢。

这点资格,老子是应该有的。

”这话并非开玩笑,他是真的这样想,并且这样做了,所以他老坐着休息,等人家用小轿子去抬了他上山顶。

可惜的,似乎并未有人去抬他;假如他自己没有上山去或下山来,也许他今天都还坐在那儿等呢。

只有那第三个人,似乎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大概因为他是平常人罢,他觉得爬山可并不是那么容易,然而也并不太艰难,而以为别人能够爬,他也就能够爬,所以不必把自己看得一无用处,也不必忽然又把自己看得如何如何地了不起。

这样,我们看见,他只是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也就一步一步地接近那山顶;而最后,他可真的爬上了山顶了。

故事寓意及我们能学到:山象征人生方面的问题,代表希望和困难。

仰望着山,象征着必须克服一重重障碍,也可以被解释为愿望的成就。

寓意着一旦奋斗目标明确后,要不怕困难,坚持到底才会成功。

3、乌鸦兄弟
乌鸦兄弟俩同住在一个窠里。

有一天,窠破了一个洞。

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


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


结果谁也没有去修。

后来洞越来越大了。

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窠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小乌鸦想:“这一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窠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

一直到了严寒的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雪纷纷地飘落。

乌鸦兄弟俩都蜷缩在破窠里,哆嗦地叫着:“冷啊!冷啊!”
大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二一定耐不住,它会去修了。


小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大还耐得住吗?它一定会去修了。


可是谁也没有动手,只是把身子蜷缩得更紧些。

风越刮越凶,雪越下越大。

结果,窠被风吹到地上,两只乌鸦都冻僵了。

故事寓意及我们能学到:那就是当遇到问题时,不要总是把问题推给别人,期待别人去解决。

我们应该主动想想对策,自己动手处理问题,这样才能既解决问题,也锻炼了自我。

4、野猪和家猪
一天,一只野猪不知怎的闯进了农民的猪圈。

野猪看见猪圈里躺着的几只家猪,不禁诧异地问道:
“看你们的样子多么像我,你们都是猪吗?”
一只家猪打了个呵欠,懒洋洋地回答说:“是啊,我们都是猪。

这点还用怀疑吗?”
野猪说:“你们怎么变得这样懒懒散散,没精打采的,丝毫没有猪的气势和精神。

我们在山林里并不是这样的呀!”
家猪道:“我们在这儿,吃了睡,睡了吃,有人伺候我们,舒服极了。

还要到山林里去干嘛?朋友,你也留在这儿享福吧!”
野猪听了,叹道:“哦,原来如此!我得赶快离开这儿,不然我也要变成和它们一样的懒货了!”
故事寓意及我们能学到:家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野猪具有抗敌求生的技能,
是具有思想的;而家猪腿牙退化,整天只知道吃睡,在那等死.而家猪之所以这样,是人类带给它饭来张口的惯养.所以说,人要勤奋刻苦,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朵,不要对子女溺爱,不然象家猪一样任人宰割!
5、石磨
石磨老是埋怨自己的生活:“啊,真是忙得我透不过气来了,每天不停地转了又转,没有给我一个休息的机会。

这样的生活,又乏味,又单调,真会压死人的,我再也不愿过下去了。


石磨嘟着嘴,仿佛对谁都生着很大的气。

推磨的驴听见,走过来说:“石磨老兄,你不过替人们做了。

一点点工作,就这样叫苦叫忙了,好意思吗?来,开始工作吧!”
石磨说:“什么?你这个折磨鬼,又来逼我工作吗?我连休息还没有休息呢!”
驴推着石磨走动了。

石磨大叫:“别推!别推!”
驴说:“有什么办法呢?你是不是推不动的呀?”
故事寓意及我们能学到:不要让自己去陷入抱怨的死循环之中,不要去抱怨,抱怨只会让结果更加影响你的情绪,出现问题的时候,先去在自己身上找不足,不要一遇到问题就让自己被情绪所控制,那样只会让自己更加的疲惫,变得非常的狼狈。

去用平静的心看待每件身边发生的事情,你冲动的时候几乎你所有的决定都是错误的,一个人只有在平静的时候才能做出真正的抉择,而许多人总是忘记了这一点。

6、麻雀的评论
麻雀叽叽喳喳,遇事爱发表评论,有什么法儿?它历来如此。

这天,麻雀看见地面冒出了一个嫩绿的小点儿,把附近的泥土都拱了起来,便好奇地飞近问道:“你是什么?”
“竹笋。

”一个细弱的声音应道:“我想冒出来……”
“冒出来?叽喳喳。

”麻雀笑得前仰后合,“你有多大能耐?我屙一兜屎就可以盖上你。

识趣点,乖乖儿地躺着吧!”
麻雀飞到一株桃树枝丫上,见一只蜜蜂“嗡嗡”地在花间飞动,还从花蕊里钻进钻出。

“咦,这是干什么?”
“我想采集花蜜,和大伙酿成一缸子蜜糖……”
“喳喳,叽!小鸭子想生大鹅蛋哩!”麻雀边叫边笑,“这肯定是灯草搭桥白费劲儿,有眼前烂漫的春光,你何不趁机逛一逛,乐一乐,而去干这等蠢事儿?”
它评论一番以后,又快快活活地飞走了。

飞着飞着,快靠近屋檐边的时候,猛地见一个灰团儿从鸽子笼边掉了下去。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麻雀扑下去急问。

“我想飞上蓝天,”一只羽毛没长满的小鸽子回答,“哎,没想到……”
“叽,喳喳,叽叽叽!”麻雀的喉咙里顿时滚出了一阵大笑:“傻小子,慢慢地走着玩好了,喳喳,想飞上蓝天,幸亏没有把屁股摔成两半儿,快死了这条心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有一天,麻雀又经过这一带。

它见到了什么?——一根新竹挺立着指向天空;一只灰鸽在白云间翻飞;还有,在蜂巢边摆着一缸才取出的蜂蜜,那只小蜜蜂飞在缸边甜甜地笑呢!
“叽喳喳,这难道是事实?”麻雀睁着圆溜溜的小眼睛嚷道:“你们莫不是在玩什么魔术,用来戏弄我这老实巴交的麻雀吧?”
故事寓意及我们能学到:每个人的童年都不一样,是欢、是喜、是悲、是哀.我们都应该从中有所收获,有所领悟.当然,也一定要学会成长、学会自强!只要心中有梦想,再大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不要被周围那些琐碎的事情而动摇了追逐梦的信心和勇气,因为那不是你。

7、松鼠和松鸡
见松鼠忙忙碌碌地采集核桃、松籽、蘑菇,松鸡忍不住说道:“朋友,你爸爸、妈妈留给你那么多好吃的,你还费这么大的劲,瞎忙乎啥?”
“父母留下的,总有一天会吃完。

”松鼠说,“我还得靠自己贮备食粮,不敢有半点儿偷懒。


松鸡“格格”发笑,笑松鼠有福不会享,说自己的生活过得潇洒又自在。


鸡在吃食方面从来都是挑挑拣拣的,非常讲究,再好的果子,它也是这儿叮几口,那里啄几下,就丢在一边不再理会;许多果实被它糟蹋了。

松鸡不但不心疼,还得意地宣称:“这是我的福分;松鼠那穷命,甭想沾边儿。


不久,下了几场暴雨,树林里的野果被冲洗一空,很难寻到充饥的食物。

这天黄昏,松鼠冒雨采蘑菇归来,见自己树洞贮藏室外,吊着一只鸟儿。

赶近一瞧,竟是松鸡!
原来,松鸡肚饿难挨,趁松鼠不在家,便把脑袋伸进洞里偷吃,一时啄得太猛,嘴里叼的食物太多,吞不下喉咙,头又抽不出来,便活活卡死在小洞口了。

故事寓意及我们能学到:做什么事都不能依靠别人,不然就可能发生本来不应该发生的祸患。

8、金苹果
天神宙斯与天后赫拉结婚时,古老的地神该亚送给他们一株金苹果树。

宙斯把金苹果作为最高奖赏。

有一天,他想到下界的人类,便召集众神开会,讨论应该把金苹果奖给哪个行业的人。

海神说:“应该奖给那些勤劳的船夫,他们出没波涛,沟通水陆。


战神说:“应该奖给那些勇敢的军人,他们出生入死,不惜牺牲。


火神说:“应该奖给那些灵巧的工匠,他们制造器械,造福人类。


缪斯说:“应该奖给那些天才的艺术家,他们沟通心灵,美化生活。


宙斯说:“是谁哺育了这些勤劳、勇敢、灵巧、天才的人们呢?”
他把金苹果奖给了教师。

故事寓意及我们能学到:我们不能贪得无厌。

9、快乐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但是,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老师苏格拉底询问,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年轻人们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
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成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般下水了,年轻人们把老师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

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学生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忙于做别的事情时突然来访。


故事寓意及我们能学到:就是刻意去寻找快乐是找不到的。

人只有在自己的随意生活中快乐才会出现,也就是要时常留心自己的身边,其实到处都充满快乐。

10、猪们的评议
一年有春夏秋冬之分,四季有阴晴雨雪之别,但是,猪们打发日子的方法却永恒不变:吃了睡,睡了吃,吃饱喝足,便在院子里溜达溜达。

一日如此,天天如此。

这样的生活太没意思了。

一头不愿这样混过一生的白猪独自跑到田里,用嘴帮助水牛耕地。

它辛辛苦苦地拱呀,拱呀,直累得大汗淋漓。

傍晚,猪们倾巢出动,开始对白猪的劳动进行评议:
“嘿!这里还有一根草没拱掉呢!”
“看啦,田里的水都叫它搞浑了。

浑水里怎么能长庄稼呢!”
“你们闻闻,它把汗水都流到田里了。

那汗水里是有盐的,田里掺进盐肯定会变成盐碱地!”
……
猪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白猪,意思只有一个:白猪帮助水牛耕地,没有一点功劳,纯粹是帮倒忙。

根本不如睡觉,睡觉有益无害。

白猪被说得灰心丧气,从此随大流,吃了睡,睡了吃,猪们也就再没有对它说“不”字的了。

水牛叹息道:“干事的,总可以挑出毛病;不干事的,则保留充分的批评权。

一个集体若形成这样的风气,这个集体也就完了。


故事寓意及我们能学到: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且有耐心才会成功,不要总是听别人的。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山寻路,却是一种学习过程,应当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笃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二、中国寓言故事:诚诈
1、盲人坠桥
一个瞎子过桥的时候不慎把脚踩出了桥面。

他身体一倾,几乎栽倒在桥下。

幸好桥栏杆上的横木挡了他一下,于是他用双手抓住了栏杆,而身体却悬在半空中。

瞎子以前曾不止一次在这座桥上走过。

尤其是在那春雨过后、山洪暴发的日子,他过桥时听到桥下哗哗作响的流水声,真有点毛骨悚然、胆战心惊。

可是这一次瞎子过桥,正值秋高气爽、小河断流的季节。

一般的人过桥看得见桥下干涸的河床,走在桥上有走旱路的感觉。

然而瞎子却没法看到河中的情形,他凭以往的经验判断,认为桥下必定是水流湍急的深渊。

因此,他失脚以后使出了浑身的力气抓住桥栏杆不放,一边奋力挣扎着试图爬上桥去;一边急切地希望得到他人的救助。

当时从桥上经过的人,看到瞎子抓着桥栏杆有惊无险、盲目恐慌的情景,既好笑又怜悯地指点他说:“用不着害怕,你双脚离地不远,松手就可以着地。

”瞎子不相信这话。

他心里想:“不肯拉我一把,却要我松手掉下去,这不是存心坑人吗?”想到这里,他不禁绝望地大哭起来。

不一会儿,瞎子力气耗尽,两手一滑,身体坠了下去。

出乎瞎子想像的是,他还没有来得及感受空中失重、丧魂落魄的投河悲哀,顷刻之间双脚就触到了地。

以至于他落地以后身体打了一个踉跄才站稳了脚跟。

原来这桥下真如那路人说的一样,一点水都没有。

瞎子这时才松了一口气。

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早知道这桥不高,下面没有水,我就不会吊在栏杆上吃苦头了。


瞎子因看不见路而坠桥,并不是一件可笑的事。

瞎子心目中关于坠桥危险和人们会扶危济困的合理想法被桥不高、河已干的特殊环境所扭曲,这才成了虚惊一场的笑料。

这一现象告诉我们,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完全信赖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事。

故事寓意及我们能学到: 1.要勇敢尝试,不要被自己凭空设想的困难所吓倒。

2.走出思维定势,战胜自己。

3.不要固执己见,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

2、藏贼衣
有个小偷,想去偷点东西来换些吃食。

一天夜里,他找来找去,那些大户人家的门上都上着大锁,结实极了,他怎么也弄不开。

转来转去,这小偷终于找到一户人家,两扇门板破破烂烂的,不费多大工夫,小偷就打开门进到屋里了。

他东翻翻、西看看,到处寻找值钱的东西。

可是这一家实在是一贫如洗,除了些破桌椅烂抹布,简直找不出一样可以换钱的东西。

小偷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暗自叫苦:唉,我的天!我怎么倒霉成这样,这家人简直太穷了,根本没什么可偷的,叫我白费了这么多工夫和力气!
要空手回去,小偷实在是不甘心,他继续四下里仔细搜寻,一双贼眼滴溜溜乱转。

过了一会儿,他果然有所发现——床头放着一坛米。

小偷思忖道:没法子,就把这米拿回去煮饭吃吧。

可是连坛子抱回去太重了,既不方便又可能拿不动,还容易让人起疑心……哎,对了,不如这样……
小偷一拍脑袋,计上心来。

他脱下外衣铺在地上,然后回过身子去取米,想把米倒在衣服上包走。

小偷闹腾了这许久,将床上睡着的丈夫吵醒了。

借着照进屋里的月光,丈夫瞧见了企图偷米的小偷,生气极了:这个坏蛋,我家里这么穷,他竟然连唯一的一坛米都不放过。

本想大声叫抓贼,又怕贼一时急了伤人,怎么办呢?丈夫悄悄一伸手,把小偷铺在地上的衣服拿起来,藏进被子里面。

小偷取了米回头,却发现衣服不见了,又急又恼。

这时,妻子也醒了,惊慌万分地问丈夫:“房里窸窣(xisu)作响,是不是有贼呀?”丈夫回答说:“我醒了半天了,哪里会有贼呢?”小偷听见这夫妻俩的对话后,忙高声喊道:“我的衣服,才放在地上,就被贼偷了,怎么还说没有贼呢?”这时邻居们全被吵醒了,听到这家喊“贼”的声音,纷纷跑过来抓,小偷来不及逃跑,只得束手就擒。

小偷竟然忘了自己的身份,贼喊捉贼,暴露了目标,终于被擒。

凡是丧尽良心算计别人的人,到头来只会算计了自己。

故事寓意及我们能学到:凡是丧尽良心算计别人的人,到头来只会算计了自己。

3、柳季与岑鼎
从前,鲁国有个宝贝,叫作岑鼎。

这只岑鼎形体巨大,气势宏伟雄壮,鼎身
上还由能工巧匠铸上了精致美丽的花纹,让人看了有种震慑心魄的感觉,不由得赞叹不已。

鲁国的国君非常看重和珍爱岑鼎,把它看作镇国之宝。

鲁国的邻国齐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国力很是强盛。

为了争夺霸权,齐国向鲁国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进攻。

鲁国较弱,勉强抵挡了一阵就全线溃败了。

鲁国国君只得派出使者,去向齐国求和,齐国答应了,但是有个条件:要求鲁国献上岑鼎以表诚意。

鲁国的国君很是着急,不献吧,齐国不愿讲和;献吧,又实在舍不得这个宝贝,如何是好呢?正在左右为难之际,鲁国有个大臣出了个主意:“大王,齐人从未见过岑鼎,我们何不另献一只鼎去,量他们也不会看得出来。

这样既能签订和约,又能保住宝贝,难道不是个两全之策吗?”“妙啊!”鲁国国君拍手称是,大喜道,“就照你说的这么办!”
于是,鲁国悄悄地换了一只鼎,假说是岑鼎,献给了齐国的国君。

齐国国君得了鼎,左看右看,总觉得这只鼎虽也称得上是巧夺天工,但似乎还是不如传说中那样好,再加上鲁国答应得这样爽快,自己又没亲眼见过岑鼎,这只鼎会不会是假的呢?又能用什么方法才能验证它的真伪呢?要是弄得不好,到手的是一只假鼎,不仅自己受了愚弄,齐国的国威也会大大受损。

他思前想后没有法子,只得召集左右一块儿商量。

一位聪明又熟悉鲁国的大臣出点子说:“臣听说鲁国有个叫柳季的人,非常诚实,是鲁国最讲信用的人,毕生没有说过半句谎话。

我们让鲁国把柳季找来,如果他也说这只鼎是真的,那我们就可以放心地接受鼎了。

”齐王同意了这个建议,派人把这个意思传达给了鲁国国君。

鲁国国君没有别的路可走,只得把柳季请来,对他把情况讲明,然后央求他说:“就请先生破一回例,说一次假话,以保全宝物。

”柳季沉思了半晌,严肃地回答道:“您把岑鼎当作最重要的东西,而我则把信用看得最为重要,它是我立身处世的根本,是我用一辈子的努力保持的东西。

现在大王想要微臣破坏自己做人的根本,来换取您的宝物,恕臣不可能办到。


鲁国国君听了这一番义正辞严的话,知道再说下去也没有用了,就将真的岑鼎献给了齐国,签订了停战和约。

故事寓意及我们能学到:柳季如此守信用,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好品质。

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诚实信用是无价的,任何宝贝都不能与之相比。

无论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