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地层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2)残坡积土
主要表现为红土碎石层
下更新统
东西湖组
Qp1d
(3-4)
(3—4-1)黏性土
Q1al+pl
棕红色,硬塑
(3-4—2)黏性土夹碎石
棕红色,含碎石,含量多少不一,局部表现为碎石土
阳逻组
Qp1ydl
(3-5)
(3-5-1)含砾黏土
棕红色,偶夹砂层
(3-5-2)中粗砂砾石
浅灰色,局部夹细砂及粉质黏土
T1d
(5—3—3)灰岩
灰白、浅灰色,厚层状砂屑灰岩、颗粒灰岩、白云质灰岩,中-厚层状,具溶蚀现象,溶洞较发育,
汉口、汉阳江边及武昌沙湖南部
(5—3-4)泥灰岩
灰白色,局部夹黄绿色页岩,钻孔见洞率较低,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古生界
二叠系P
上统
大隆组
P3d
二叠系岩层
(5-4-1)硅质岩
浅灰—深灰色,强度高,裂隙发育,夹炭质页岩,局部夹灰白色页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Ql
富含有机质,具腐臭味
主要分布于湖、塘底分布
全新统
走马岭组
Qhz
(2)单元层
(2-1)一般黏性土、淤泥质土
(2—1-1)粉土
Q4al
褐黄色,中密,分布于硬壳层以上
主要分布于一级阶地
(2-1—2)黏性土
褐黄色,可塑,表层硬壳层
(2-1—3)黏性土
灰黄—灰褐色,软塑
(2—1-4)淤泥质土、淤泥
灰色,流塑,含有机质
侏罗系
下统
王龙滩组
T3J1w
侏罗系岩层
(5-2a)砂岩
厚层状不等粒和中细粒石英杂砂岩、含炭泥质粉砂岩
中生界
三叠系T
下统
蒲圻组
T2p
三叠系岩层
(5-3-1)粉砂岩
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黄绿色含钙粉砂岩
嘉陵江组
T1j
(5—3-2)白云岩浅灰、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夹“岩溶角砾岩”,局部为白云质灰岩
大冶组
梁山组
P2l
(5—4-5)炭质页岩
深灰、灰黑色炭质页岩夹煤线,局部夹灰岩透镜体,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下统
船山组
P1c
(5—4-6)灰岩
浅灰、灰色球粒灰岩,局部夹泥质灰岩
石炭系C
上统
黄龙族
C2h
石炭系岩层
(5—5—1)灰岩
深灰、灰色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泥灰岩、块状泥灰岩
汉口、汉阳江边及武昌沙湖南部
大埔组
C2d
(5—5-2)白云岩
灰色,生物碎屑微晶白云岩、泥晶白云岩,局部底部为白云质角砾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下统
和州组
C2h
(5-5—3)粉砂岩
灰黄、灰绿色,中厚层状,含菱铁矿结核,局部夹生物碎屑灰岩透镜体,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高骊山组
C2g
(5-5—4)粉砂质泥岩
浅黄色,含菱铁矿、铁锰结核结核,夹煤线,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古新统—上统
公安寨组
K2—E1gz
白垩系—古近系岩层
(5—2-1)泥岩
褐黄色、灰绿色,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主要分布于汉阳南部、武昌西局部及汉口西北部
(5—2—2)砂岩
棕红色、灰绿色,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5—2-3)砂砾岩
杂色,泥砂质胶结,局部地区灰岩胶结具有溶蚀现象,可能发育有溶洞,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4)单元层
(4—1)坡积土
Qdl
含岩石碎屑
(4—2)残积土(含红黏土)
Qel
可—硬塑,红黏土主要分布于灰岩之上
主要分布于基岩之上
新近系N
上—中新统
广华寺组
N1g
(5)单元层
(5-1)泥岩
灰绿色,主要表现为半成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主要分布于汉阳、岳家嘴等地区
新生界-中生界
白垩系-古近系K-E
二○一二年十二月
(3-1-4)黏性土与砂土过渡层
软硬不均
主要分布于二级阶地
中更新统
辛安渡组
Qp2x
(3-2)
(3-2-1)黏性土
Q2al+pl
褐黄-棕红色,硬塑
主要分布于剥蚀堆积垄岗地区
(3—2-2)砂土
褐黄色,以中粗砂为主
(3-2-3)砾卵石
灰白色,混黏性土
王家店组
Qp2w
(3—3)
(3-3-1)红土
棕红色,网纹状、斑块状、含铁锰结核红土,偶夹砾石
武汉市岩土地层表(讨论稿)
界
系
统
组
代号
地层编号及岩土名称
成因
特征
分布范围
第四系Q
新近堆填
(1)单元层
(1-1)杂填土
Qml
成份杂乱,各向异性明显,力学性质不稳定
主要分布于场地表层
(1-2)素填土
Qml
堆填成份相对较单一,力学性质不稳定
(1—3)冲填土
以粉土、粉砂为主
主要分布于河漫滩地区
(1-4)淤泥(塘泥)
志留系岩层
(5—7-1)泥岩
灰绿色,粉砂质泥岩夹薄层状粉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汉口南部、汉阳西部及武昌南部
(5—7—2)砂岩
灰色、灰绿色,薄层细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5—8—1)玄武岩
属侵入岩,沿湘广断裂分布
主要分布武湖附近
(5—8—2)凝灰岩
属侵入岩,沿湘广断裂分布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编制
(2—2)黏性土、粉土、砂土互层
灰色,土质不均匀,黏性土、粉土、砂土含量比多少不一
(2-3)砂层
(2—3-1)粉砂
灰色,稍密
(2-3-2)粉细砂
青灰色,中密
(2-3—3)粉细砂
青灰色,密实
(2—3a)
(2-3a)黏性土
灰色,可—软塑,一般分布于砂层底部
(2—4)砾卵石层
(2-4-1)中粗砂夹砾石
灰色,以中粗砂为主,含少量砾石
(2-4—2)砾卵石
灰白色,以圆砾为主,含卵石及少量中粗砂
上更新统
青山组
Qp3q
(3)单元层
(3—1)
(3-1-1)黏性土
Q3al+pl
褐黄色,可—硬塑,属过渡层
主要分布于三级阶地
(3-1-2)黏性土
褐黄色,硬塑-坚硬,含高岭土
(3—1—3)黏性土夹碎石
褐黄色,含碎石,含量多少不一,局部表现为碎石土
汉口、汉阳江边及武昌沙湖南部
龙潭组
P3l
(5-4—2)粉砂质泥岩
灰黄色,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夹炭质页岩,偶夹杂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中统
孤峰组
P2g
(5—4—3)硅质岩
灰、浅灰色,薄层状,夹硅质泥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栖霞组
P2q
(5-4-4)灰岩
深灰色,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燧石结核灰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泥盆系D
上统
皇家蹬组
D3h
泥盆系岩层
(5-6-2)砂岩
灰色,中厚层状,局部含赤铁矿,局部夹石英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汉口、汉阳江边及武昌沙湖南部
云台观组
D2-3y
(5—6-1)石英砂岩
灰黄、浅灰白色,油脂光泽,强度高,局部底部含砾石,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志留系S
下统
坟头组
S1f
主要表现为红土碎石层
下更新统
东西湖组
Qp1d
(3-4)
(3—4-1)黏性土
Q1al+pl
棕红色,硬塑
(3-4—2)黏性土夹碎石
棕红色,含碎石,含量多少不一,局部表现为碎石土
阳逻组
Qp1ydl
(3-5)
(3-5-1)含砾黏土
棕红色,偶夹砂层
(3-5-2)中粗砂砾石
浅灰色,局部夹细砂及粉质黏土
T1d
(5—3—3)灰岩
灰白、浅灰色,厚层状砂屑灰岩、颗粒灰岩、白云质灰岩,中-厚层状,具溶蚀现象,溶洞较发育,
汉口、汉阳江边及武昌沙湖南部
(5—3-4)泥灰岩
灰白色,局部夹黄绿色页岩,钻孔见洞率较低,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古生界
二叠系P
上统
大隆组
P3d
二叠系岩层
(5-4-1)硅质岩
浅灰—深灰色,强度高,裂隙发育,夹炭质页岩,局部夹灰白色页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Ql
富含有机质,具腐臭味
主要分布于湖、塘底分布
全新统
走马岭组
Qhz
(2)单元层
(2-1)一般黏性土、淤泥质土
(2—1-1)粉土
Q4al
褐黄色,中密,分布于硬壳层以上
主要分布于一级阶地
(2-1—2)黏性土
褐黄色,可塑,表层硬壳层
(2-1—3)黏性土
灰黄—灰褐色,软塑
(2—1-4)淤泥质土、淤泥
灰色,流塑,含有机质
侏罗系
下统
王龙滩组
T3J1w
侏罗系岩层
(5-2a)砂岩
厚层状不等粒和中细粒石英杂砂岩、含炭泥质粉砂岩
中生界
三叠系T
下统
蒲圻组
T2p
三叠系岩层
(5-3-1)粉砂岩
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黄绿色含钙粉砂岩
嘉陵江组
T1j
(5—3-2)白云岩浅灰、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夹“岩溶角砾岩”,局部为白云质灰岩
大冶组
梁山组
P2l
(5—4-5)炭质页岩
深灰、灰黑色炭质页岩夹煤线,局部夹灰岩透镜体,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下统
船山组
P1c
(5—4-6)灰岩
浅灰、灰色球粒灰岩,局部夹泥质灰岩
石炭系C
上统
黄龙族
C2h
石炭系岩层
(5—5—1)灰岩
深灰、灰色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泥灰岩、块状泥灰岩
汉口、汉阳江边及武昌沙湖南部
大埔组
C2d
(5—5-2)白云岩
灰色,生物碎屑微晶白云岩、泥晶白云岩,局部底部为白云质角砾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下统
和州组
C2h
(5-5—3)粉砂岩
灰黄、灰绿色,中厚层状,含菱铁矿结核,局部夹生物碎屑灰岩透镜体,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高骊山组
C2g
(5-5—4)粉砂质泥岩
浅黄色,含菱铁矿、铁锰结核结核,夹煤线,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古新统—上统
公安寨组
K2—E1gz
白垩系—古近系岩层
(5—2-1)泥岩
褐黄色、灰绿色,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主要分布于汉阳南部、武昌西局部及汉口西北部
(5—2—2)砂岩
棕红色、灰绿色,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5—2-3)砂砾岩
杂色,泥砂质胶结,局部地区灰岩胶结具有溶蚀现象,可能发育有溶洞,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4)单元层
(4—1)坡积土
Qdl
含岩石碎屑
(4—2)残积土(含红黏土)
Qel
可—硬塑,红黏土主要分布于灰岩之上
主要分布于基岩之上
新近系N
上—中新统
广华寺组
N1g
(5)单元层
(5-1)泥岩
灰绿色,主要表现为半成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主要分布于汉阳、岳家嘴等地区
新生界-中生界
白垩系-古近系K-E
二○一二年十二月
(3-1-4)黏性土与砂土过渡层
软硬不均
主要分布于二级阶地
中更新统
辛安渡组
Qp2x
(3-2)
(3-2-1)黏性土
Q2al+pl
褐黄-棕红色,硬塑
主要分布于剥蚀堆积垄岗地区
(3—2-2)砂土
褐黄色,以中粗砂为主
(3-2-3)砾卵石
灰白色,混黏性土
王家店组
Qp2w
(3—3)
(3-3-1)红土
棕红色,网纹状、斑块状、含铁锰结核红土,偶夹砾石
武汉市岩土地层表(讨论稿)
界
系
统
组
代号
地层编号及岩土名称
成因
特征
分布范围
第四系Q
新近堆填
(1)单元层
(1-1)杂填土
Qml
成份杂乱,各向异性明显,力学性质不稳定
主要分布于场地表层
(1-2)素填土
Qml
堆填成份相对较单一,力学性质不稳定
(1—3)冲填土
以粉土、粉砂为主
主要分布于河漫滩地区
(1-4)淤泥(塘泥)
志留系岩层
(5—7-1)泥岩
灰绿色,粉砂质泥岩夹薄层状粉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汉口南部、汉阳西部及武昌南部
(5—7—2)砂岩
灰色、灰绿色,薄层细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5—8—1)玄武岩
属侵入岩,沿湘广断裂分布
主要分布武湖附近
(5—8—2)凝灰岩
属侵入岩,沿湘广断裂分布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编制
(2—2)黏性土、粉土、砂土互层
灰色,土质不均匀,黏性土、粉土、砂土含量比多少不一
(2-3)砂层
(2—3-1)粉砂
灰色,稍密
(2-3-2)粉细砂
青灰色,中密
(2-3—3)粉细砂
青灰色,密实
(2—3a)
(2-3a)黏性土
灰色,可—软塑,一般分布于砂层底部
(2—4)砾卵石层
(2-4-1)中粗砂夹砾石
灰色,以中粗砂为主,含少量砾石
(2-4—2)砾卵石
灰白色,以圆砾为主,含卵石及少量中粗砂
上更新统
青山组
Qp3q
(3)单元层
(3—1)
(3-1-1)黏性土
Q3al+pl
褐黄色,可—硬塑,属过渡层
主要分布于三级阶地
(3-1-2)黏性土
褐黄色,硬塑-坚硬,含高岭土
(3—1—3)黏性土夹碎石
褐黄色,含碎石,含量多少不一,局部表现为碎石土
汉口、汉阳江边及武昌沙湖南部
龙潭组
P3l
(5-4—2)粉砂质泥岩
灰黄色,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夹炭质页岩,偶夹杂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中统
孤峰组
P2g
(5—4—3)硅质岩
灰、浅灰色,薄层状,夹硅质泥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栖霞组
P2q
(5-4-4)灰岩
深灰色,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燧石结核灰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泥盆系D
上统
皇家蹬组
D3h
泥盆系岩层
(5-6-2)砂岩
灰色,中厚层状,局部含赤铁矿,局部夹石英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汉口、汉阳江边及武昌沙湖南部
云台观组
D2-3y
(5—6-1)石英砂岩
灰黄、浅灰白色,油脂光泽,强度高,局部底部含砾石,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
志留系S
下统
坟头组
S1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