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高中语文_文言文整体阅读:逍遥游(节选)_练习(1) Word版含答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整体阅读:逍遥游(节选)课后练习(1)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觉今是而昨非。

是:对,正确。

B、彼且恶乎待哉恶:何。

C.感吾生之行休。

行:走路。

D、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斯:则,就。

2.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③之二虫又何知④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就:接近,这里是“担任”的意思。

B.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数数然:拼命追求的样子。

C.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自夸。

D.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表被动。

4.阅读课内文言文片段,完成1-3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冫食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愤怒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命名
C.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表判断
D.则芥为之舟为:动词,作
2.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知其几千里也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C.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3.翻译下列句子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译文:
5.(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小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圣人无名。

A.彼且恶乎待哉! B.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C.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D.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6.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问题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
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於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夫列子御风而行门虽设而常关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正色无所至极邪
谁悲失路之人若夫乘天地之正
2.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 B.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閼者。

D. 而刘夙婴疾病。

3.下列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B.眄庭柯以怡颜
C.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4.翻译下面句子: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
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愤怒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命名
C.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表判断
D.则芥为之舟为:动词,作
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朝菌不知晦朔②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③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④邹忌修八尺有余
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同。

B.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C.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也相同。

D.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也不同。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为动词的一项是(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之为舟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E.之二虫又何知
4.翻译: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
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比一乡比:合
B.而征一国者而:通“能”,才能
C.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劝:劝说
D.未数数然也数数然:拼命追求的样子
2.下面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木欣欣以向荣
B.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水浅而舟大也
C.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之二虫又何知?
D.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3.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勇气闻于诸侯/设九宾于廷
B.求人可使报秦者/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彼且恶乎待哉/复驾言兮焉求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而刘夙婴疾病
9.阅读《逍遥游》语段,回答21—23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而控于地而已矣控:投,落下我決起而飞決:疾速的样子
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适:去,往则芥为之舟芥:芥子
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奋发而后乃今培风培:凭
D.《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坳:凹陷不平
2.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水浅而舟大也
C.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南冥者,天池也
3.翻译文中画线句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B.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胶:粘住不动
C.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培:培育
D.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匹: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3.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言其行,言其意,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

B.“小”的蜩与学鸠以及朝菌与蟪蛄,不仅不及“大”的冥灵、“大椿”、“彭祖”,而且是“有所
待”的。

C.蜩与学鸠自以为得到逍遥,嘲笑鹏鸟南飞多此一举,它们自鸣得意的本身表现了它们的可笑和可怜,作者有力地批判了它们没有远大的志向。

D.文章大量使用寓言故事,如鲲之变化、海运鹏徙、蜩鸠讥笑等等,使文章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富有传奇色彩。

4.翻译(每题2分,共4分)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2)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
2.答案: C
解析:
3.答案: D
解析:
4.答案: 1.D 2.C
3.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能阻碍它,然后才打算往南方飞。

(宾语前置1分,“而后乃今”1分,“南”1分)
解析:
5.答案:1-3CDA
4、(1)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善行能够联合一乡的人,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啊。

(2)如果能够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而驾驭六气的变化,来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宇宙的人,他还需要凭借什么呢?
1.劝:劝勉
2、D 而:连词,表修饰
A.助词,的 /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介词,依靠,根据/介词,因为
C、副词,将要 / 连词,尚且,还
3、A
A、宾语前置句,BCD与例句都是省略句。

B.渔舟唱晚,响穷(于)彭蠡之滨;(省略介词)
C.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

D.足以(之)为酒(省略介词宾语)。

4、(1)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善行能够联合一乡的人,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啊。

(2)如果能够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而驾驭六气的变化,来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宇宙的人,他还需要凭借什么呢?
6.答案: 1.D 2.C 3.C
4.(1)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

(2)至于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边无际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
1.D均为助词“的”;A前者表修饰,后者表转折;B前者意为“对”“给”;后者意为“比”;C 前者为代词“它”;后者表选择“是……还是……”
2.C为宾语前置句,其余均为被动句
3.C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划船”,其余均为使动用法
7.答案: 1.D 2.A 3.B
4.(1)再说水聚积得不深,那么它负载大船就会浮力不足
(2)全社会的人责难他却不会更加感到沮丧
8.答案: 1.C 2.D 3.B
1.“劝”:劝勉
2.A因为;而,表并列。

B却,表转折;表并列。

C取消句子独立性;这。

D趁机
3.A状语后置;C宾语前置;D被动句式;B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9.答案: 1.B 2.C
3. (1)当大鹏鸟飞往南海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借助旋风盘旋直上九万里高空,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而飞去的。

(2)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能阻挡他,然后才图谋飞往南方。

1.芥:芥草,小草。

2. A它的,代词/表选择,是……还是……B表修饰/表转折C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助词,可译为……的/表判断。

3.(1)“徙”译为飞往;“扶摇”译为旋风;“以”译为凭借,乘着;“息”译为大风。

(2) “夭阏”为滞碍,“莫之夭阏”译作“无所滞碍”或者“没有什么能阻碍他”(宾语前置);“图”译作“图谋”;“南”为名作动,译作“向南飞”。

10.答案: 1.C (“培育”应为“凭”)
2.C (A前一个“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助词“的”,B前一个“于”翻译成“到”,后一个“于”意思“被”,C两个都是兼语词,D前一个“而”承接,后一个“而”修饰。


3.C(“批判它们没有志向”应为引出“小知不及大知”)
4.(1)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打算飞到南方去。

(2)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