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竹枝词简短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禹锡竹枝词简短赏析
1. 如何赏析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竹枝词》
[简析] 这首诗摹拟民间情歌的手法,写一位初恋少女听到情人的歌声时乍疑乍喜的简单心情.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即景起兴.这是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江边杨柳依依,柳条轻拂着水面;江中流水平缓,水平如镜. 次句“闻郎江上唱歌声”叙事.在这动人情思的环境中,这位少女突然听到了江面上飘来的声声小伙子的歌声.这歌声就像一块石头投入安静的江水,溅起一圈圈涟漪一般,牵动了姑娘的感情波涛. 三、四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写姑娘听到歌声后的心理活动.她心中早就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明确表态.今日从他的歌声中多少听出了点情意,于是她觉得:这个人的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却又出着太阳.“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奇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担心的微妙感情. 这首诗语言平易,诗意清爽,情调憨厚,历来遭到读者宠爱.。
2. 竹枝词刘禹锡赏析
竹枝词二首(其一)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竹枝词是巴渝(今四川省东部重庆市一带)民歌中的一种。
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
声调含蓄动人。
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依调填词,写了十来篇,这是其中一首摹拟民间情歌的作品。
它写的是一位沉醉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
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的确晓得对方的态度,因而既抱有盼望,又含有疑虑;既高兴,又担忧。
诗人用她本人的口吻,将这种微妙简单的心理胜利地与以表达。
第一句写景,是她眼前所见。
江边杨柳,垂拂青条;江中流水,平如镜面。
这是很美妙的环境。
其次句写她耳中所闻。
在这样动人情思的环境中,她突然听到了江边传来的歌声。
那是多么熟识的声音啊!一飘到耳里,就晓得是谁唱的了。
第三、四句接写她听到这熟识的歌声之后的心理活动。
姑娘虽然早在心里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什么表示哩。
今日,他从江边走了过来,而且边走边唱,好像是对本人多少有些意思。
这,给了她很大的劝慰和鼓舞,因而她就想到:这个人啊,倒是有点象黄梅季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又还出着太阳,可真有点捉摸不定了。
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道是无晴还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还有情”。
通过这两句极其抽象又极其朴实的诗,她的迷惘,她的眷恋,她的忐忑担心,她的盼望和等待便都刻画出来了。
这种依据汉语语音的特点而构成的表现方式,是历代民间情歌中
所习见的。
它们是谐声的双关语,同时是基于活跃联想的生动比方。
它们往往取材于眼前习见的景物,明确地但又委婉地表达了微妙的感情。
如南朝的吴声歌曲中就有一些使用了这种谐声双关语来表达恋情。
如《半夜歌》云:“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
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
”
(欢是当时女子对情人的爱称。
梧子双关吾子,即我的人。
)
又:“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
(的的,阴沉貌。
由豫,迟疑貌。
芙蓉也就是莲花。
见莲,双关见怜。
)
《七日夜女歌》:“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
”(由于会少离多,所以朝思暮想。
悬丝是悬思的双关。
)这类用谐声双关语来表情达意的民间情歌,是源远流长的,自来为人民群众所宠爱。
作家间或加以摹仿,便显得新奇可喜,引人留意。
刘禹锡这首诗为广阔读者所爱好,这也是缘由之一。
其二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正文] 1. 竹枝词:巴渝(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的民歌。
歌词杂咏当地风物和男女爱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味。
这一美丽的民间文学形式,曾引起一些诗人爱好并仿制。
刘禹锡仿作的《竹枝词》现存十一首。
2. 晴:与“情”同音,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表面上说天气,实际上是说这歌声似乎“无情”,又似乎“有情”,难以捉摸。
[简析] 这首诗摹拟民间情歌的手法,写一位初恋少女听到情人的歌声时乍疑乍喜的简单心情。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即景起兴。
这是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江边杨柳依依,柳条轻拂着水面;江中流水平缓,水平如镜。
次句“闻郎江上唱歌声”叙事。
在这动人情思的环境中,这位少女突然听到了江面上飘来的声声小伙子的歌声。
这歌声就像一块石头投入安静的江水,溅起一圈圈涟漪一般,牵动了姑娘的感情波涛。
三、四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写姑娘听到歌声后的心理活动。
她心中早就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明确表态。
今日从他的歌声中多少听出了点情意,于是她觉得:这个人的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却又出着太阳。
“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奇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担心的微妙感情。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尘.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意思是:不要说流言蜚语犹如急浪一样深得使人无法脱身,不要说被贬谪的人似乎泥沙一样永久下沉。
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要淘尽了泥沙,才会显露闪亮的黄金。
诗人屡遭贬谪,历尽坎坷,但斗志不衰,精神乐观,
胸怀旷达,气概豪迈,在边远的贬所虽然经了千辛万苦,到最终终能显示出本人不是无用的废沙,而是光亮的黄金。
诗句通过详细抽象的比方,概括了从自我经受获得的深刻感受,深信被谗言所害的人,终有一天会真相大白,洗清罪名。
后两句也可以用来比方做学问要细心筛选,去其糟粕,才能取其精华。
3. 刘禹锡的简短的诗和赏析
双关
晴谐音情
道是无晴还有晴
竹枝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孤独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际。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还有许多.这里就不说了,参见《刘禹锡全集》。
4. 谁能赏析一下刘禹锡的竹枝词
这首《竹枝词》含思含蓄,清爽活泼,音节和谐,语语可歌。
特殊是把比兴揉而为一,此诗兴中有比,比中有兴,颇富情韵。
诗中刻画了一个热恋中的农家少女抽象。
恋爱给她带来了幸福,也带来了忧愁。
当她看到眼前的自然景象的时候,这种藏在心头的感情顿被触发,因而托物起兴:“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描绘出一幅山恋水依的图画。
山桃遍及山头,一个“满”字,表现了山桃之多和花开之盛。
一眼望去,山头红遍,象一团火在烧,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而山下呢,一江春水拍山流过,一个“拍”字,写出了水对山的依恋。
这两句写景,却又不单纯写景,景中蕴涵着女仆人公简单的情意。
但这种托物起兴,意图隐微,不易看出,于是诗人又在兴的基础上进而设喻,使这种情意由隐而显。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让女仆人公对景抒情,直接吐露热恋中少女的心绪。
“花红易
衰似郎意”照应第一句,写她的担忧。
一个“红”字,说明鲜花怒放,正如小伙子那颗热闹的心,让人兴奋;但小伙子的爱情能否也象这红花一样易谢呢?“水流无限似侬愁”,照应其次句,写少女的烦忧。
既相恋,又怕他变心,这一缕淡淡的清愁。
就象这绕山流淌的蜀江水一样,无尽无休。
诗所表现的是初恋少女微妙、细腻而又简单的心理,非常传神。
诗的格调也阴沉、自然,就象所描绘的红花绿水一样明丽动人。
而诗的情境的制造、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却恰恰是靠了这个最明显、最奇妙的手法──比兴。
5. 竹枝词赏析
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是巴渝(今四川省东部重庆市一带)民歌中的一种。
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
声调含蓄动人。
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依调填词,写了十来篇,这是其中一首摹拟民间情歌的作品。
它写的是一位沉醉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
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的确晓得对方的态度,因而既抱有盼望,又含有疑虑;既高兴,又担忧。
诗人用她本人的口吻,将这种微妙简单的心理胜利地与以表达。
第一句写景,是她眼前所见。
江边杨柳,垂拂青条;江中流水,平如镜面。
这是很美妙的环境。
其次句写她耳中所闻。
在这样动人情思的环境中,她突然听到了江边传来的歌声。
那是多么熟识的声音啊!一飘到耳里,就晓得是谁唱的了。
第三、四句接写她听到这熟识的歌声之后的心理活动。
姑娘虽然早在心里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什么表示哩。
今日,他从江边走了过来,而且边走边唱,好像是对本人多少有些意思。
这,给了她很大的劝慰和鼓舞,因而她就想到:这个人啊,倒是有点象黄梅季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又还出着太阳,可真有点捉摸不定了。
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道是无晴还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还有情”。
通过这两句极其抽象又极其朴实的诗,她的迷惘,她的眷恋,她的忐忑担心,她的盼望和等待便都刻画出来了。
这种依据汉语语音的特点而构成的表现方式,是历代民间情歌中所习见的。
它们是谐声的双关语,同时是基于活跃联想的生动比方。
它们往往取材于眼前习见的景物,明确地但又委婉地表达了微妙的感情。
如南朝的吴声歌曲中就有一些使用了这种谐声双关语来表达恋情。
如《半夜歌》云:“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
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
”
(欢是当时女子对情人的爱称。
梧子双关吾子,即我的人。
)
又:“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
(的的,阴沉貌。
由豫,迟疑貌。
芙蓉也就是莲花。
见莲,双关见怜。
)
《七日夜女歌》:“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
”(由于会少离多,所以朝思暮想。
悬丝是悬思的双关。
)这类用谐声双关语来表情达意的民间情歌,是源远流长的,自来为人民群众所宠爱。
作家间或加以摹仿,便显得新奇可喜,引人留意。
刘禹锡这首诗为广阔读者所爱好,这也是缘由之一。
6. 如何赏析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竹枝词》
[简析] 这首诗摹拟民间情歌的手法,写一位初恋少女听到情人的歌声时乍疑乍喜的简单心情。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即景起兴。
这是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江边杨柳依依,柳条轻拂着水面;江中流水平缓,水平如镜。
次句“闻郎江上唱歌声”叙事。
在这动人情思的环境中,这位少女突然听到了江面上飘来的声声小伙子的歌声。
这歌声就像一块石头投入安静的江水,溅起一圈圈涟漪一般,牵动了姑娘的感情波涛。
三、四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写姑娘听到歌声后的心理活动。
她心中早就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明确表态。
今日从他的歌声中多少听出了点情意,于是她觉得:这个人的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却又出着太阳。
“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诗人用谐音
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奇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担心的微妙感情。
这首诗语言平易,诗意清爽,情调憨厚,历来遭到读者宠爱。
7. 竹枝词的赏析,翻译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赏析]
《竹枝词》是巴渝一带的民间歌谣,刘禹锡在任夔州刺史时,依照这种歌谣的曲调写了十来首歌词,以本篇最为闻名。
自古以来,人们就喜爱用歌声来传情,这或者是单方面的,或者是双方之间的。
细想起来,这一种歌声真是很微妙的。
它不像一般的语言表述,需要合适的气氛,恰当的处理,并且要考虑肯定的后果;它可以凭空而来,轻妙地游动着,闪耀着,忽远忽近,似是而非;它如同心情的触须,彼此摸索,相互端详,或一触而退,或纠缠不休。
你不能够简洁的把歌词视为明确的商定,却也不能说它只是虚情假意的嬉戏——歌不过是一个开头,后面的故事还有待双方来编写。
爱情是难以言说也难以长久的东西,当它正处在朦胧形态,正处在有情无情之间时,或许是最令人心动的吧?已经相恋的人,最终反目成仇的自不必说,就是结成了夫妻的,日子亦大抵是趋向了平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回想起来,真是缥缈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