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卷第6期2019年12月
潍坊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eifang University
Vol. 19 No. 6
Dec. 2019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王瑞兰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摘 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涵盖面广,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性。
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中,我们紧紧抓住产业发展新需求和人才培养新质量这两个关键问题,学习借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体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创新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机制,以产出为导向,大力推进和实施项目化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校企协同育人;项目化教学;以产出为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4288(2019)06-0067-04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涵盖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大主干学科。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技术人才,而该专业是一门知识密集、发展和更新十分迅速、具有很强工程应用背景的学科,既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实用性,又强调创新能力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当前该专业本科生普遍存在理论基础较好而动手能力较差、参与意识较强而工程素养不足、生搬硬套较多而创新意识薄弱等现象。
为了培养理论基础好、实践能力强、创新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突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电子信息专业工程技术人才,我们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使该专业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内研究和推进现状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并通过多边协议实现工程教育学位国际互认。
其中,《华盛顿协议》体系是国际上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四年制本科工程教育学位互认体系。
《华盛顿协议》对毕业生提出的12条素质要求中,不仅要求工程知识、工程能力,还强调通用能力和品德伦理,主要包括沟通、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工程伦理等方面的内容。
从实践来看,《华盛顿协议》体现“以产出导向为原则、以全体学生为中心、以质量持续改进为根本目的”三大基本理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
从2005年起,我国开始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成立了由76名教育界和产业界专家共同组成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以及机械、计算机、化工与制药、水利、环境、安全、电气信息等15个认证分委员会,分别负责组织开展相关专业领域的认证工作。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在推进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制订了我国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7个方面与国际标准紧密对接。
2016年6月2日,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
这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及其质量保障迈出了重大步伐。
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227所高等学校的117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教高司函〔2019〕31号文件要求“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扎实推动一流专业建设,增强“质量意识”,推动全国高校掀起一场“质量革命”,打造高等教育“质量中国”
* 收稿日期:2019-06-27
基金项目:2016年度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Z2016M084)
作者简介:王瑞兰(1967-),女,山东昌邑人,潍坊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
2019年12月潍坊学院学报
品牌”。
学习研究《华盛顿协议》的认证标准,探索基于“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树立教学标准意识,推进教学质量标准建设,规范教学活动。
我校通过“高校121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公共服务平台”,校企双方合作共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移动互联方向)。
紧紧抓住产业发展“新需求”和人才培养“新质量”两个关键问题,明确学生“就业有实力、双创有能力、发展有潜力”的新质量观,贯彻“传统专业与跨界技术、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单一学习与应用探究相融合”的改革理念,深入实施“改革课程结构体系与内容、改革育人平台、改革教学组织形式”三大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工程实践、创新创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1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标准意识和质量意识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始终坚持“以学科为导向、以投入为导向”,这个观念贯穿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实施、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
《华盛顿协议》体现了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7个方面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些标准和要求,树立了人才培养的标准意识。
OBE教学模式强调专业人才培养的“结果导向”,要求教师将学生的毕业要求分解对应到课程上去,并在课程教学中有效实施。
在OBE工程教育实践中,要求教师在提高第一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努力丰打造多样化的素质拓展平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和综合能力。
2.2 对接社会需求,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区域经济转型和电子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采用开放式的思维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重点,构建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社会有关部门等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我们依据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12条毕业要求,围绕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现代电子信息工程师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出发,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移动互联技术方面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2)知识、能力、素质等的毕业要求
知识结构要求:在注重学生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人文素养、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的培养,能够熟练运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信息获取、信号处理、信号传输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工程技能,具备电子设计、信息处理、电子设备APP应用开发和信息系统集成的能力。
能力结构要求:培养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能够在移动互联和信息工程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研究开发、组织管理和经营发展能力。
素质结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思想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知识素质。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有较宽的知识面,扎实的基本技能,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能用英语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或毕业设计论文。
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2.3 构建“三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突出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结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求和地方应用型本科专业教育的特点,根据专业培养标准,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分解成若干个指标点,每个指标点逐条地落实到每一门具体课程中。
合理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所占的比重(课程总学分为170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06.8学分,实践教学63.2学分),研究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分析各门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整合、优化、更新
第6期王瑞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了“三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结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根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需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移动互联方向)新开设的课程有:Android程序设计、Java Web程序设计、Android特色应用开发、Cortex-M3/4开发、DSP 技术与应用、SOPC技术与应用、Linux-C程序设计、IOS程序设计、Object C编程基础等,突出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2.4 创新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机制,注重能力培养
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具有知识更新快、工程实践性强等特点, 校企协同育人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
采用“121工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学生大一在校学习通识课程,大二、大三在校学习专业课程,大四到山东英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一年的项目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在加强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教学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意识、职业精神为核心,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即“专业基本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就业竞争能力培养—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2.5 确定教学策略,探索和创新项目化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确定教学策略方面,OBE 特别强调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老师教了什么”。
我们积极探索和创新项目化教学方法,以提升综合实验与工程训练质量为目标,坚持项目真实性、综合性、探究性、可评价性的原则,构建以“三层次(课程群项目—专业综合训练项目—工程化训练项目)、三体现(工程性 —课程的关联性—技术方法的创新性)、三类型(必做项目—选做项目—开放项目)”为核心的系列化项目载体。
项目主要来源于企业横向课题、教师纵向科研课题、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科竞赛项目等,给学生以真实感和工程感。
项目设计以专业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为导向,综合考虑工程项目对多学科知识、综合素质等要求,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项目教学,促使学生通过质疑、调研、探究等环节,实现知识的自我构建和创新能力提升。
形成目标明确、环环相扣、逐层提升、能力递进的项目组合,使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从业的完备训练。
2.6 加强师资培养,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实施高水平和高质量的OBE工程教育模式,对教师教育教学素养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是要求教师具备与工程教育相适应的工程实践能力;二是要求教师明确所教课程对培养目标的贡献;三是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各种信息化教学来实现培养目标;四是要求教师掌握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法,动态地把握每一位学生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发展水平。
目前,高校从事工程教学的教师受用人制度的制约,普遍缺乏工程经历。
为了构建与工程教育模式相适应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的培训是很重要的手段。
近三年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共有六批次教师(共38人次)参加了山东英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的新开课程和项目的集中培训。
通过培训,教师更新了理论知识,提升了工程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了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需要。
2.7 创新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
传统教育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标准,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不能有效地衡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为了全面衡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果,注重“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采用多样性的评价方法,包括作业评价、试卷测评、学生自评、小组内互评、实际操作等方式。
同时,加强过程考核,例如学习小结、专题报告、电路仿真、创新设计、论文写作、学习兴趣调研等方式。
这种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结果。
3 结束语
总之,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产业发展新需求和人才培养新质量这两个关键问题,创新并实施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机制。
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以产出为导向,遵循“学、做、创一体”的改革思路,大力推进系列化、工程性项目教学,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使项目教学成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更好
潍坊学院学报
2019年12月地提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敏,孔难难.中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分析与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32): 268-269.
[2]张红燕.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36(5):167-169,175.
[3]汪燕,徐义晗.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9, 28(2):25-30.
[4]朱海荣,吴瑜.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器人创新实验平台开发[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 35(11):32-37.
[5]张振林.地方本科高校开展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思考[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9,39(4):44-48.
[6]张义,唐友名,孙贵斌,等.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建设持续改进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 (32):159-160.
[7]孙晶,张伟,崔岩,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8,(7):71-73,86.
[8]刘丙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自动化专业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与实践: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9, 18(4):104-106.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WANG Rui-lan
(Weifang University, Weifang 261061, China)
Abstract: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covers a wide range of fields and has strong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In the talents training and teaching reform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we firmly grasp the two key issues of new demand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new quality of talents training, learn from the standard system of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embody the idea of "student-centered", innovate the new mechanism of school-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nd take outcome-based education, vigorously promote and implement project-based teaching, focusing on train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engineering ability, innovation a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Keywords: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roject-based teaching, outcome-based education
(责任编辑:肖恩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