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男子汉教育案例2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一样的男子汉
【案例背景】
故事发生在我换校工作的第一年,那时,我接手小学四年级的一个班,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师。

期间就遭遇了这样一位行为过激的叛逆小男孩——小严。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中,这个孩子总是在犯错:
(一)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

上课时手脚不停,笔盒、尺子、橡皮……所有的东西都能当成玩具,在手里摆弄;有时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声响;做怪异表情和动作吸引其他孩子的注意力。

(二)以自我为中心,非常任性,缺乏规则意识、纪律观念。

不管什么事,只要不顺意,他就会大发脾气,不分场合,不论对象。

曾经有一次做错事,我批评他,事后他在自己的桌子上用铅笔大大地写下了:“××老师是个大笨蛋!”
(三)经常有攻击性行为,喜欢暴力游戏,人际交往困难。

他是个喜欢运动的孩子,可是每次的体育课,都有孩子来告他的状,他经常一劈腿就把别的孩子给踢了,每次的解释都是“我不小心才踢到的”……导致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对他“敬而远之”。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中,他也总是在认错:
有时是面无表情,有时是一脸诚恳与无辜,有时还眼泪汪汪,但是每一次都会跟老师保证:“我错了,我以后能改”。

结果却是,他在屡错屡改、屡改屡错……
【案例事件】
故事发生的过程,是这样的。

起因:
语文课上,我正在板书,一回头,发现班里的小严正把5支水彩笔插在一起后,当做宝剑戳向临桌小烁,并且一脸凶相;旁边孩子的注意力也全都被
这样的情境给吸引了……我一气之下,把小涵的彩笔暂时收在了讲台桌上。

发展:
下课后,小严主动找到我,一脸诚恳地承认了他的错误,并请求我归还水彩笔。

看到他犯错之后一脸的诚恳与无辜,我更加地生气和无奈:这个学期,他已经有太多次的这种情况了……所以这次,我不想再像以前一样跟他讲一堆大道理、然后顺理成章地把没收的东西还给他了。

我正在思考怎样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利用这次的事情转化他,谁知他开口了:“周老师,您就还给我吧?那不是我的水彩笔,那是我借小依的,男子汉要好借好还。

”“小依的?”我很意外。

“嗯,我忘记带,小依有两盒,就借我了一盒。

”话语中已经流露出了这个孩子的内疚。

其实,作为班主任,我也明白:小严并非道德败坏的孩子,他之所以会把彩笔当作宝剑去戳人,大概就是对武侠剧的一种简单模仿。

但是,我又不能姑息他的这种做法,而简单的处理,还会导致他下次的故伎重演。

想到他刚刚说过的“男子汉要好借好还”的话,又想到他平时老是以“男子汉自居”,一个想法在我脑中闪过。

我语重心长地说:“其实,在老师的心里,你还真是个小小的男子汉!”
这时,我看到小严的眼睛一亮,我的心中也一喜,紧接着说“你看,在学校的运动会上,你的表现就是男子汉!你不仅自己为班级争光,还主动帮老师去组织咱们班的接力赛,你作为男子汉的这种认真负责特别让老师喜欢!但是,男子汉也是要敢做敢当的,做错事情也是要负责任的……按照咱们班同学的公约,上课玩儿的东西是要放在‘储藏柜’(班级的整理柜)中至少两周才能归还的……”
小严的表情失望了,我继续说道:“这样吧?咱们约定以一周为期,一周之内,你如果不出现问题,可以拿回彩笔;可是,如果出现了问题,彩笔就要留在‘储藏柜’里,多待两周了……这样行吗?”小严想了想,表情有些迟疑。

我又鼓励他说:“彩笔,是你不好的行为让它去储藏柜的;现在,你再用自己的
好行为,把它挣回来,才能证明自己是个敢做敢当的男子汉,对吗?”这一次,我在小严的眼睛里看到了自信,似乎更是一周之后成功的喜悦。

接下来的一周,我细心地观察着小严的变化。

第一天,小严课上有几次想要摆弄文具,被我和其他科任老师眼神提醒之后,手迅速地放了下去。

看到小严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我的心里,满是窃喜和希望。

第二天,第三天,小严依旧有几次违反纪律的冲动,好在在老师的提醒下,控制住了自己。

我对小严的转变,似乎看到了曙光。

周末之后的第四天,周一数学课,小严终于没能控制住自己,在数学课上摆弄着铅笔发呆,被老师连叫了三遍名字都恍然不觉……
我失望地把小严找来,还没等我开口,他先哭了起来——这可是小严第一次因为犯错误在我面前哭泣。

我的心中,也满是怜悯——他不是一个坏孩子,只是一直以来的坏习惯没能让他控制住自己。

所以,我把他揽了过来,关切地问他:“你还想把彩笔‘挣’回去吗?”“想。

”他怯怯地说。

“可是你又违反了纪律,怎么办呢?其实,老师特别高兴看到你前几天的进步,所以想再给你一次机会。

”当我说到这时,小严意外地抬起了头,我继续说到:“我们把时间再延长两天,你用实际行动来履行自己对老师和小依的诺言,好吗?”小严使劲地点了点头。

第五天,午饭后,班里的孩子就跑到办公室跟我报告:“小严和小宁因为在班里打起来了。

”想到小宁是一个女孩子,而小严又练跆拳道,我焦急地赶到了教室,却发现是小宁在摁着小严暴打。

我把他们拉开,又了解到是因为小宁的蛮横引发了冲突,而且是从始至终都是小宁在打小严,小严从未还手。

当我询问小严不打小宁的想法时,这个孩子给了我一个很坚定的回答:“我爸说过,男子汉一辈子都不能打女人”。

这,又是一个教育的机会。

于是,我利用班会,针对这次的冲突在班里展开了讨论,全班同学几乎都站在了小严的这边,甚至几个被他打过的孩子还
站起来为小严说话,说小严能够管住自己没有打对方很值得他们学习……说着说着,很少得到同学认可的小严却满脸通红,我也趁热打铁地重点表扬了小严。

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小严的表现一天比一天好,不仅上课玩弄东西的现象没有了,走神的次数也越来越少,还能积极地发言。

并且,经过那次班会同学们对他的认可,他课下也喜欢和其他孩子做一些文明游戏了。

几位任课老师在我面前,也对小严的进步赞不绝口。

第七天放学之前,我把小严叫到办公室,郑重其事地把彩笔放在他的面前,说:“男子汉同学,你用实际行动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这些彩笔,你可以拿回去了。

”小严高兴地拿起了彩笔,脸上的表情像见到久违的宝贝那样欣喜。

我趁热打铁说:“你已经做了七天的‘男子汉’,努力地改掉了一些不好的习惯,老师和同学们对你这七天的表现特别地佩服,那你喜欢这种被大家‘佩服’的男子汉的感觉吗?”“嗯。

”小严使劲地点点头。

我继续鼓励他说:“那我们就继续努力,将现在的这种状态保持住,别让那些坏习惯再来找我们,让自己一直都被老师和家长喜欢,好吗?”小严使劲地点了点头。

我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说:“老师相信你能够做得到!”
结果:
此后的日子,在我和其他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下,小严一点一点地在变化着:虽然上课偶尔还会有走神和摆弄东西的现象,偶尔也会有小脾气发作的情况,但是越来越少了;不仅不打架了,班级活动也爱参加了,还在班里带了两个“徒弟”练习跆拳道,并在新年联欢会中进行了精彩的展示;在期末考试中,他的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我还特别组织同学们给他评了学期的“进步之星”。

现在,一年过去了,如今的小严已经脱去了叛逆的精神外衣,再也不是让老师们头疼、让同学们排斥的“捣蛋鬼”了。

他变得越来越阳光、友爱、自制……成为了一个“不一样的男子汉”。

【案例反思】
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在成长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犯一些
错误。

作为班主任,如果一味地空口说教,忽视了孩子成长的需求,弱化了个性的差异,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果把学生犯的错误作为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良好契机,正视孩子的错误,发掘孩子差异之处的进步点,激发孩子潜在的能量,这样的教育是艺术化的教育。

在本案例中,小严是一个在班集体中非常个性的孩子,与群体的差异较大;在曾经的集体生活中,他更多暴露的是负面的能量:他脾气暴躁,他经常扰乱课堂,他和集体的相处不够和谐,他的心理似乎也不够健康……但是,这个孩子还有着很深的“男子汉”情结——男子汉要好借好还,男子汉要敢做敢当,男子汉一辈子都不能打女人(女孩儿)……
在之前的教育中,“男子汉”情结是一个被忽视的教育点;但是,在本案例中,教师却因为孩子关于男子汉的一句话,抓住了孩子的“男子汉”情结,相信孩子是“男子汉”,理解与关注、并且最终促成了孩子能有“男子汉”的表现。

在本案例中,尊重孩子的“男子汉”情结,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孩子个性差异的表现,并因此唤醒与激发了这个孩子正义、包容、自制、担当等潜能,借此契机,促进了孩子在后期中循序渐进的健康发展,成为了一个“不一样的男子汉”。

“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我们的教育或许就能焕发出异样的生命的光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