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语文赛课评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届“桃李杯”语文赛课个人评课
1、授课教师:郭雪宁
授课课题:《鱼游到纸上》
评语:教师基本功扎实,是一节一很有特色的语文课,语文味很浓,语言饱满富有特色。

注重培养学生在读文中悟情,学法渗透自然,评价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

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具有引领性,教师在课堂上的状态和角色意识定位准确,尽管学生表现不尽人意,相信在教师的努力下,会渐入佳境。

2、授课教师:马玫
授课课题:《识字4》
评语:教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朴实具有亲和力,很受孩子喜欢,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且方法巧妙,比如在教师范读课文后请学生对教师读文进行评价,实际是对学生读文提出要求及训练,使学生自然接受,乐于接受。

比较注重激发低段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检测生字时运用多种方法。

但本节课对教材解读不深,重难点的预设和处理均不到位。

3、授课教师:刘霞
授课课题:《夏夜多美》
评语:教师板书规范,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但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欠合理,教学设计过于呆板,未梳理出本课的主线,应在“夏夜多美”的“美”字上下足功夫,“什么美,怎样美,为什么美?”教师的表现也过于拘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时间安排上不合理,造成未完成教学内容。

4、授课教师:刘娟
授课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评语:教师板书有进步,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及归纳的能力,对于这样一篇内容简单,易于被学生理解的文章,应重在通过品词悟情的过程中引发学生深度的思考。

但在执教过程中,教师无激情,面面俱到但无起伏,教学设计陈旧,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没有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多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虽然将重点句子词语都理了出来,但都是教师的作品,朗读指导不到位,有赶课的感觉,无联系生活实际的课外拓展。

5、授课教师:王冰涵
授课课题:《上下结构》
评语: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写字课型的基本教法,在执教过程中能够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字兴趣,比如课前热身、唱写字歌、欣赏作品,摆一摆等,教学,以观察—归纳书写要领—练写—评价—再练写为主要方法进行教学,训练扎实但方法单一,未能够梳理出上下结构的不同字型的写法特点。

作为写字课,教师的板书示范性不强,大小不一,摆一摆字体未及时纠正,课堂评价略显单薄且专业性不强。

6、授课教师:田金梅
授课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评语:教师能够重视学生品词品句能力培养,但学生读的太少,老师引导过多,学生自主体悟机会太少,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过于肤浅,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很好地处理教材,教法陈旧。

7、授课教师:罗海燕
授课课题:童年趣事
评语:本节课能够紧紧抓住题眼“趣”字展开,教学重难点突出,教与学活动安排合理,写作训练有层次,教师指导有针对性,能够扎实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比如片断训练、提炼内容、关于立题。

但对于这样一个师生都很熟悉的话题,教师的语言、体态及与学生的交流还不够,更应具有“趣”感,教师在进行详略方法指导时,所凭借的教学内容与训练没有相关关联,有些牵强。

8、授课教师:张翠萍
授课课题:《刷子李》
评语:教师语言精炼,情绪饱满,能够吸引学生,师生之间交流自然和谐,具有小学高段课堂交流氛围,板书美观。

但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很好把握略读课文的教法,学生能力的培养有但不扎实,低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9、授课教师:赵宁
授课课题:《我想对***说》
评语:对于中段年级的习作指导,教师对教材及学段要求定位不准,导致预设不够合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习作指导的具体方法,过于浅表,对学生的要求与训练目的不明确。

比如教师所出示的习作要求与后面的指导不衔接,无片断训练、语言训练、关于内容提炼等,关键一处下水文的切入是否恰当值得商榷,本课下水文引导学生思维单一,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局限于教师既定的框架中,不够多元。

10、授课教师:姚雪英
授课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
评语:对于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师预设合理,能够依据本班学生情况做到以读悟情,学生表现极佳,平时扎实的学生能力培养和语文知识的积累可见一斑。

但在执教过程中,教师状态不佳,课前准备不足,对教材内容不熟,“背”教案,与学生交流不真诚,缺失课堂中最应具有的本真。

11、授课教师:刘爱华
授课课题:《扁鹊治病》
评语:教师有激情,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交流自然,尽管教师的表达不够规范,但能够得到学生的基本认可,达到了有效沟通的目的。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比较恰当,教学设计合理。

建议今后教师要加强基本功,力求做到语言规范,解读教材到位,在怎样“促教、促学、促思”上下功夫。

12、授课教师:许凤霞
授课课题:四个太阳
评语:教学设计新颖,教师语言富有童趣,与学生交流融洽,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合理想象能力,整节课设计巧妙,自然流畅,一气呵成,充满童趣的语言与真情交流无不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扎实。

13、授课教师:金晓燕
授课课题:《桥》
评语:教师对文本解读到位,能根据文本恰当处理教材,教学环节设计自然流畅,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师语言极富感染力,学生充满激情的语言情境中入文品读,本节课充分体现以读悟情、以情感人。

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未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学生关注不够,比如重点词句的梳理上,没有给学生充分感悟、发现的机会,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14、授课教师:郭宇昕
授课课题:《乡下人家》
评语: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表达能力的培养及习作方法的指导,但对于中高年级教法过于肤浅,泛泛而过,教师激情不够,评价平淡不饱满。

15、授课教师:杨霞
授课课题:《渔歌子》
评语:教学设计层次清晰,,教师教态自然,范读到位,语调适中。

但对于诗词这样体裁的教学,在品悟诗词意境上、如何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上还需进一步研究。

16、授课教师:高俊英
授课课题:《她是我的朋友》
评语:教师对教材研读到位,教师能够依据文本进行写作方法的有机渗透,对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度把握较准,学法指导自然渗透学生能力培养。

比如在体悟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文本的重点词句的理解,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的文字表现力,尤其是练写的设计较为精彩,师注重朗读指导,教师情感饱满,过渡自然,但学生的状态不佳,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17、授课教师:董晶
授课课题:《和田的维吾尔族》
评语:教学设计层次清晰,教师能够把握略读课文的基本教法,重难点把握较准,课件制作较为贴切实用,学生学习状态好,思维活跃,学习达成率高。

但教师对教案不熟,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不自然,教师的语言表达功底较弱,不够准确,精炼,与学生形成对比,未有表达方法的指导,未能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品悟文本。

18、授课教师:朱爱华
授课课题:《绝招》
评语:教师语言规范简炼,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语调适中,能够与学生有效沟通,但预设与生成处理不当,在教案的预设上,教师有抓住文本的三个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在教学过程中师对略读课文的教法把握不准。

19、授课教师:马晓乐
授课课题:《22*牧场之国》
评语:教师本人的基本素质较好,教态自然亲切。

但对教材的挖掘不深,把握不准。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在结构上很有特点,全文是总到分,每一个段落又是分到总,是一篇很好的习作指导范文,在课堂上没有这方面的学法指导。

阅读教学的第一要素是读,通过指导小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积累性阅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有兴趣地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老师在教学中读的引导浅、读的方式少,引导时没有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

建议阅读课引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读懂课文。

今后要多研读教材,多向同组教师请教,根据年级学情找准处理教材。

20、授课教师:崔敏
授课课题:《23三个儿子》
评语:教师教态有亲和力,粉笔字有进步,本课上的比较扎实,对词语的解读形式多样:换词法、演示法、举例法,使学生乐于学习,记忆深刻。

但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有些太满,使得每个环节都不够深入。

过渡语、评价语也比较生硬、匮乏。

今后要注意丰厚自己的积累,是语文课堂美丽生动。

21、授课教师:李玲
授课课题:《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评语:教师教态亲切,范读有进步。

但心理素质较弱,一紧张就忘记了教案流程。

对教材的处理有些呆板,基本上在串讲课文,其实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抓住主要词句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课文既可,朗读感悟指导的也有些欠缺。

今后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与训练,多培养学生的语感。

22、授课教师:刘娇娇
授课课题:《8*各具特色的民居》
评语:此节课已经有了阅读教学的模式,导课采用课件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各种特色民居,使学生一目了然且紧扣文章主题,教学环节也缓缓相扣,把学习、质疑、解疑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该班的合作学习进行有序。

但教学时间的安排前进后松,预设内容没有进行完,还应该结合当地民情拓展思维,进行写作训练。

今后加强课堂收放的能力,教学情绪随问而变的能力。

23、授课教师:刘娇娇
授课课题:《8*各具特色的民居》
评语:此节课已经有了阅读教学的模式,导课采用课件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各种特色民居,使学生一目了然且紧扣文章主题,教学环节也缓缓相扣,把学习、质疑、解疑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该班的合作学习进行有序。

但教学时间的安排前进后松,预设内容没有进行完,还应该结合当地民情拓展思维,进行写作训练。

今后加强课堂收放的能力,教学情绪随问而变的能力。

24、授课教师:彭诗雪
授课课题:《词语大检阅》
评语:教师教学语言精炼,教态充满阳光,教学过程能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学生参与热情高,主动探究欲望强。

只是形式还缺少些新意,课时重点不很突出,同时对四年级一句话的口语练习要求太低,听与复述的训练应该加强。

25、授课教师:高敏
授课课题:《28小伙伴》
评语:教师很有精神,板书书写有一定的进步。

但心理素质教弱,上场为忘教案。

教学过程没有关注学生的学情,没有考虑到单元训练重点:强化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完全可以围绕“小伙伴”来引导学生谈、读、演、议,诱发学生的生活体验,把道理内化为孩子的感情需要。

对一年级孩子来说读懂一篇课文,老师还缺乏方法的指导、朗读的引导。

26、授课教师:丁文静:
授课课题:《春天的脚步》
评语:教学目标的确定具体体现在三维方面模糊,阶段性目标指向不明确;教学环节中显然教师的评价语过于单一,且没有针对性、导向性与激励性,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因为目标指向不明确,因此不清“怎么教”,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显得沉闷,没有充分调动学生思维。

建议认真研读阶段性目标,理清“教什么”及“为什么教”;教学设计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精心设计深入浅出的梯度教学。

再者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并力图使评价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此外,发展多元化的学习方式,科学地组织教学,着力于创设积极的课堂气氛,以规范的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引领一个准确、健康、积极的课堂。

27、授课教师:何翠林
授课课题:《9和田的维吾尔》
评语:教师语言简练明了,教学环节清晰。

学生学习得充分,读得充分。

利用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略读教学的尺度把握不准确,教师“牵”着走的现象多,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体现不够;教学中教师对于课件的创作不够严谨,在多媒体的选择上欠妥;课堂上,读得不充分,没有给学生足够自学的空间与时间,以至于积淀太多,生成太少,学生理解显然浮于表面,表达得也零乱,缺乏条理。

应紧紧把握略读教学的尺度,立足于学生进行教学设计,此外课件作为学生直观感知具有重要作用,应精心设计,严谨制作;“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多给学生读的机会,
28、授课教师:曹静
授课课题:《画家和牧童》
评语:教学中在理解词意上通过直观的展示,使学生更易于掌握,板书设计能把握住文章中心。

但在后鼻音的指导上方法不够准确,教学形式较为刻板,多为问答式,学生朗读的语调也不够准确。

因此今后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处理教材。

把新课改理念渗透到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平时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