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新区一中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甲是一种黑色固体,常温下很稳定,则甲可能是碳,乙、丙组成元素相同,甲能转化为乙、丙,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丙转化成乙,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丙是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乙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丙转化成乙的反是化学方程式是2CO+O2 2CO2或2CO2+C 2CO;
【详解】
(1)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因此A是铁,化学式为 ;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因此C是氧化钙 。
(2)B是硫酸,硫酸可用于金属除锈等。
(3)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图中所涉及的反应没有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点睛】
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因此A是铁;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因此C是氧化钙;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份之一,其溶液为蓝色,因此E是硫酸铜。
苏州新区一中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推断题
1.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份之一,其溶液为蓝色,F为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回答:
【详解】
(1)生成无色气体的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化学反应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2)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补充恰当的实验,就是要进一步确定含有氯化钡还是硫酸钠。具体操作是向无色溶液b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固体粉末中有硫酸钠没有氯化钡,没有明显现象,说明有氯化钡没有硫酸钠。
【解析】
【分析】
固体样品加足量水得到白色固体和蓝色溶液,说明一定有氯化铜,氯化铜和氢氧化钠不能共存,一定没有氢氧化钠。白色固体加稀盐酸有气泡和无色溶液,说明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碳酸钙,一定没有硫酸钡,也就是说氯化钡和硫酸钠两种物质中只能有其中一种。综上所述,固体粉末中一定有氯化铜和碳酸钙、一定没有氢氧化钠,不能确定含氯化钡还是硫酸钠。
①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① CuSO4、Na2SO4;一定含有CaCO3、BaCl2。
②(3)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BaCO3。
考点:物质的推断及转化
6.有一包固体粉末,由 、 、 、 和NaOH中的三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写出生成无色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详解】
(1)E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则E是氧化钙,故E的化学式是 。
(2)C常用作建筑材料,则C为碳酸钙,E能生成D,D能生成C,则D是氢氧化钙,D转化为C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现象是出现白色沉淀。
(3)B能和D、C反应,则B是酸,则B是盐酸,A和B反应,则A是金属单质,A可以是铁,故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3)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答案】 出现白色沉淀 置换反应
【解析】
【分析】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C常用作建筑材料,则C为碳酸钙,属于盐,E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则E是氧化钙,属于氧化物,E能生成D,D能生成C,则D是氢氧化钙,属于碱,B能和D、C反应,则B是酸,则B是盐酸,A和B反应,则A是金属单质。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B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复分解反应BaCl2+ H2SO4= 2HCl + BaSO4↓补钙剂(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A是一种钠盐,C、D为氧化物,A、B、C、D、E中都含有氧元素,且物质C的固体俗称“干冰”,因此C是二氧化碳;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因此A是碳酸钠,B是碳酸钙,D是氧化钙,E是硫酸,F是盐酸。
4.图示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钠盐,C、D为氧化物,A、B、C、D、E中都含有氧元素,且物质C的固体俗称“干冰”。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分析后作答:
(1)物质C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补充恰当的实验,即可确定这包固体粉末的成分。需要充实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具体的操作步骤和依据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向无色溶液b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固体粉末中有硫酸钠没有氯化钡,没有明显现象,说明有氯化钡没有硫酸钠。向蓝色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至刚好不在产生蓝色沉淀。
【答案】引流碳酸钙、氢氧化镁BaCO3CaCO3+2HCl=CaCl2+H2O+CO2↑Mg(OH)2+2HCl=MgCl2+2H2O氯化镁
【解析】
【分析】
碳酸钙难溶于水,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反应会生成溶于酸的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水得到滤渣a1.5g和滤液,滤渣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全部溶解,生成无色气体0.44g,所以混合物中氯化钡和硫酸钠只能含有一种物质,一定含有碳酸钙,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①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
②写出(3)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SO4、Na2SO4CaCO3、BaCl2BaCO3
【解析】
【详解】
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说明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可能含有碳酸钙或硫酸钠和氯化钡;向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说明一定含有碳酸钙,硫酸钠和氯化钡不能同时存在;向实验(1)得到的滤液中通入CO2气体,得到白色沉淀。说明一定含有氯化钡,一定不含硫酸钠。
【点睛】
C常用作建筑材料,则C为碳酸钙,E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则E是氧化钙,E能生成D,D能生成C,则D是氢氧化钙。
3.甲、乙、丙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它们由H、C、O、Cl、Ca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5.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CuSO4、CaCO3、BaCl2、Na2SO4、KOH、K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证明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2)向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3)向实验(1)得到的滤液中通入CO2气体,得到白色沉淀。
(2)滤渣a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的名称);白色沉淀b是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现象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现象“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它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无法确定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用化学式表示:D______G______
写出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光合作用生成的淀粉在人体内变成葡萄糖 ,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同时放出热量,写出葡萄糖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为红色金属单质,A是铜,B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B是二氧化碳,C、D为黑色粉末,C是氧化铜,D是碳,E是硫酸铜,F为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F是氢氧化钙,G为难溶性物质,G是硫酸钡,H为难溶性蓝色物质,H是氢氧化铜。 用化学式表示:D是C,G是BaSO4。
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因此A是铁;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因此C是氧化钙;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份之一,其溶液为蓝色,因此E是硫酸铜;F为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因此B是硫酸;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因此D是氢氧化钙;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F是氢氧化钠。
【解析】
【详解】
(1)若甲、丙组成元素相同,甲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水与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其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能制取氧气,则甲为过氧化氢,丙为氧气,甲与丙都能产生乙,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能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则乙是O2(氧气),其主要用途有支持燃烧或供给呼吸;
(3)设计实验验证加入的NaOH恰好适量,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依据的现象:向蓝色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至刚好不在产生蓝色沉淀。
7.在如图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红色金属单质,B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C、D为黑色粉末,F为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G为难溶性物质,H为难溶性蓝色物质 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C______。
(2)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______。
(3)写出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图中所涉及的反应没有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答案】FeCaO金属除锈Ca(OH)2+Na2CO3=CaCO3↓+2NaOH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1)若甲、丙组成元素相同,甲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乙是______,其主要用途有______(写一点)。
(2)若乙、丙组成元素相同,甲是一种黑色固体,常温下很稳定。丙转化成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若甲、乙、丙均含有金属元素,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甲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O2(氧气)支持燃烧或供给呼吸2CO+O2 2CO2或2CO2+C 2COCaO+2HCl=CaCl2+H2O
(3)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丙为氢氧化钙,甲、乙、丙均含有金属元素,甲能转化为丙、乙,氧化钙与水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甲是氧化钙,乙为氯化钙。甲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为:CaO+2HCl=CaCl2+H2O。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1)物质C的固体俗称“干冰”,因此C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D是氧化钙,F是盐酸,反应①是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
(3)E是硫酸,F是盐酸,反应②是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反应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2HCl。
(4)B是碳酸钙,可作补钙剂(合理即可)。
2.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C常用作建筑材料,E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是_____。
(2)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现象是_____。
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葡萄糖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8.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Na2SO4、NaOH、CaCO3、BaCl2、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请完成下列各题。
(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