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D二聚体与疾病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D二聚体与疾病的关系
D二聚体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
D-二聚体就会升高,许多疾病的发展会导致D二聚体升高,现结合我院例D二聚体升高病例,浅谈D二聚体与疾病的关系
1.一般资料
对2016.05-2017.05月我院内科住院及门诊患者D二聚体检查,发现D二聚体升高患者50例,年龄40-92岁,平均年龄72,男24例,女26例,男女比率1:1,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10例,急性胃肠炎3例,肺部感染5例,脑梗死5例,后循环缺血6例,冠心病8例,高血压3例,肺炎7例,肾病综合征1例,心律失常1例,心肌梗死1例。

2.正常人纤溶酶和抑制酶之间保持了动态平衡,使血液循环能正常进行,人体的纤溶系统,
对保持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维持血液的流动状态和组织修复,起着重要作用;D-二聚体是
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
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

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D二聚体主
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

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D-二聚体就
会升高。

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手术、肿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
染及组织坏死等均可导致D-二聚体升高。

特别对老年人及住院患者,因患菌血症等病易引起
凝血异常而导致D-二聚体升高。

D二聚体升高常使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使用过
程中需注意是否有不良反应,如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出血情况,注射部位是否出现瘀点、瘀斑及坏死,血小板是否减少,转氨酶是否升高。

3.结果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确诊D二聚体升高与疾病的关系。

1)恶性肿瘤的关系:大量的文献表明,恶性肿瘤患者中血栓发生率约10-30%,其中以腺癌
并发血栓的发生率最高,其中包括前列腺癌、结肠癌、肾癌、膀胱癌、恶性组织细胞瘤等,
一般情况下,恶性肿瘤时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肿瘤,而形成的血栓多为静脉血栓。

2)心肌梗死关系:患者急性发病时不仅表现为心肌酶升高、特异性心电图表现,而且常伴
有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D二聚体检测不仅可作为观察心肌梗死病情的一项指标,而
且也是观察溶栓治疗的一种理想检测方法,
3)脑梗死关系:脑梗死时患者查血浆D二聚体常偏高,尤其时脑血栓形成,患者纤溶系统
激活,导致血浆D二聚体明显升高,并与患者梗死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头颅CT及头颅
MRI可确诊梗死面积及严重程度。

4)与肝脏疾病的关系:肝脏疾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并与肝脏疾病的严重
程度呈正相关,对于病情判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腹部B超及腹部CT、肝功能检查可诊断评
价肝脏疾病严重程度。

5)与肾脏疾病的关系:肾功能减退时常伴有低白蛋白血症,患者更容易形成栓塞,如出现
栓塞时,伴明显D二聚体升高,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值,可评估患者肾功能不全程度,肾功
能不全时形成栓塞,最常见于肾静脉血栓,表现为寒战、发热、剧烈腰肋部疼痛、腹痛,肋
脊角压痛、肾区叩击痛,血尿、肾病的功能急剧衰竭,泌尿系彩超及腹部CT可见肾脏肿大。

6)与感染的关系:严重感染导致全身凝血激活,导致血栓形成,引起血浆D二聚体升高,
血栓可形成与人体的任何部位,特定的部位可引起相应的体征,如引起肺栓塞,患者可出现
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常伴有氧饱和度下降,心电图可表现电轴右偏,右心前导联T波倒置,顺钟向转位,完全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到阻滞;胸部X线可正常,肺血管造影可确诊。

结语:
血浆D二聚体升高,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拓展诊疗思路,根据患者症状、临床特征及相关医技检查,综合分析谨慎判断,合理解释D二聚体升高原因,结合患者生命体征,重点评估患者肺栓风险,必要时予抗凝治疗,在使用抗凝药物时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参考文献:
[1]王晓峰、孙桂军,D二聚体与老年性脑梗死的关系(中国医药指南)2013(33),183-184
[2]常静侠、蔡少华,D二聚体与肺部感染的关系,《临床内科杂志》2006,23(10):719-7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