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倔强(jiàng)膝盖(xī)差异(chā)草长莺飞(zhǎng)
B . 解剖(pōu)停泊(pō)粗犷(kuàng)茅塞顿开(sè)
C . 迸溅(bìng)褴褛(lǚ)汲水(xi)头晕目眩(xuàn)
D . 湛蓝(shèn)阔绰(chuò)裨益(bì)心旷神怡(yí)
2. (2分)(2020·北部湾模拟)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比较核心的部分。
因为______。
但是审美教育包含的内容要远远超过单纯的艺术教育,不但范围上超过它,而且指向也比它更宏阔。
虽然______,但艺术教育更多是要解决技术、方法和技巧的问题,而审美教育是教人如何认识美、创造美的精神性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______。
以绘画为例,审美教育不是说我会画画,要怎么画好,而是说我为什么要画,怎么通过画画提高自身境界,进而为这个世界创造美。
因此,______。
①审美是价值观、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②不能用艺术教育,特别是技术性的传授取代审美教育
③艺术是美的集中呈现,是美育的一个载体
④艺术教育也创造美
A . ③④①②
B . ①④③②
C . ①②③④
D . ④③①②
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中国印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由实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门类,受到文人、书画家和收藏家的推崇。
B . 生活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如果得不到你的欣赏,那不是它缺少美,而是你缺少发现。
C . 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
D . 30年来,中日关系发展最大的经验和教训是,中日人民之间能否相互理解,才是两国最终能够实现世代友好的根本保证。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
4. (4分)(2014·齐齐哈尔)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汉字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
汉字书法具有无与伦比的美感,或古朴或拙趣,或厚重或飘抑,或平正或险绝。
汉隶的笔画如鸟儿张开的翅膀,魏碑的方笔似古木________的神资,行草的线条像飞天________的飘带,楷书的结构如君子________的举止。
通过各地每年举行汉字书法比赛,引领人们追寻汉字书法的历史厚重和现代典雅。
cháng 徉于汉字的时光长廊,体验书写的敬意与喜悦,让汉字之美流连于指尖心上。
(1)给文段中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________cháng
拙趣________徉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 , ________改为________
(3)请为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选项填在________里。
A . 舞动端庄舒展
B . 端庄舒展舞动
C . 舒展舞动端庄
(4)文中语句有一处有语病,请把修改后的语句写在下边。
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
5. (2分)红军攻下了小城谢佩托夫卡,保尔的好朋友________参军了,当了团区委书记。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
6. (3分) (2019九上·长春期末) 按要求完成任务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
”青春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千的黄金时期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1)(好学)请用楷书把下面语句工整、准确地抄写下来。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勤学)下列词语中能体现勤学精神的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三更灯火五更鸡岳母刺字程门立雪悬梁刺股韦编三绝邯郸学步(3)(善学)结合下列语句中的一句,并合理引用,谈谈你认为怎样做是“善学”(字数不少于50字)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B.善学者其如海乎。
(袁枚)
C.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D.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五、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7. (4分) (2019七上·西城期中) 默写
(1)树木丛生,________。
(《观沧海》)
(2) 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秋思》)
(3) ________ ,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
(4)《<论语>十二章》中体现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学思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6)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
(《峨眉山月歌》)
(7)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
(《江南逢李龟年》)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8. (10分) (2019七上·北京期中)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曹操的这首诗以“________”字统领全篇,在描写沧海景象时,有动有静,如“水何澹澹”是动景,“________”(任选一句即可)则是静景。
诗人还通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想象,抒发了________伟大抱负。
(2)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诗人眼中大海、山岛的特点。
七、对比阅读 (共1题;共16分)
9. (1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谓岛曰:“‘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炼(锻炼)之未定。
B . 时韩退之权(代理)京兆尹。
C . 岛具(详细地)对所得诗句。
D . 神游(离开)象外。
(2)下面划线的“之”字的用法与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①炼之未定②引手作推敲之势③观者讶之
④退之立马久之⑤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A . ①③
B . ②⑤
C . ③④
D . ①⑤
(3)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翻译恰当的一项是()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A . 于是(贾岛)一下子就被官吏推搡到京兆尹(韩愈)面前。
B . 于是(贾岛),一下子就被左右两边围拥着的官吏阻拦在京兆尹(韩愈)面前。
C . 马上,担任左右护卫的官吏在京兆尹(韩愈)面前阻止了他(贾岛)。
D . 马上,担当护卫的官吏停下来并拥护在京兆尹(韩愈)面前。
八、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
10. (11分) (2017八上·东台期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第一次收快递的母亲
①儿子给母亲的关爱,哪怕像芝麻一样小,但在母亲眼中,那“芝麻”分明就是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幸福着她渐渐老去的岁月。
②夏日午后,母亲正在稻田里拔草,口袋里的手机忽然响了。
③“是王翠花吗?”电话那边是个陌生的声音。
④母亲愣了一下,才想到是叫自己。
“王翠花”是她的学名,这个名字最少有三十多年没被叫过了,最后一次被叫,大概还是在城里当临时工的时候。
再往后,她因为孩子小没人照顾,从厂里辞工回乡,一直在乡下务农,这个名字也渐渐被人淡忘了。
⑤母亲连忙答应,电话那边又说:“有你一个快递,快来拿吧,我在镇中学门口。
”“好哩。
”母亲喜滋滋地回答。
⑥前两天,儿子说给她寄了两盒点心,近期要留心电话。
她当时嗔怪儿子乱花钱,其实内心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这说明远行的儿子还在想着念着她。
看来现在是寄的东西到了——这还是她平生第一次收快递,心里不免有些小小的新奇和激动。
⑦母亲在溪水边洗了洗泥手,然后加快脚步,往小镇中学赶去。
⑧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稻田里,母亲灰灰的身影努力向前疾走。
她的笑容像蜜糖一样,眼角眉梢都流溢着甜滋
滋的意味。
因为走得太快,她花白的头发在风里飞扬起来,额上细密的汗珠纷纷摔落在夏日熏热的风中。
身上那件灰白色的布衫灌满了风,使她看上去体形又臃肿了许多。
⑨好在稻田就在小镇边上,不到十分钟,母亲就到了镇中学门口。
她拿起笔,歪歪扭扭地签字,然后拿到了属于她的快递。
那是一个好大的纸盒,抱在怀里沉甸甸的。
母亲把纸盒抱回家,小心翼翼地打开,原来是两盒包装精美的山药酥。
她拿起来,左看看、右看看,不舍得拆开。
再想想儿子肯定要问她味道,她才取出一块,轻轻咬一口,一种甜香的滋味在心里四溢开来。
⑩母亲给儿子打电话:“孩啊,快递收到了。
”儿子问:“味道怎么样?喜欢不喜欢?”母亲轻描淡写地说:“还行吧,和刚出锅的烤焦的烧饼差不多,以后别乱花钱买东西了,你在外边要照顾好自己。
”
儿子对母亲的回答有点失望,那么好吃的点心怎么和烧饼相提并论?他还以为母亲会赞不绝口呢。
母亲是天下最好的演员。
儿子不知道的是,母亲收到那盒点心,心里有多欢喜,一块山药酥拿在手里都不舍得立即吃完,还有那个精致的盒子,她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多遍。
后来,点心被母亲摆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只要扫上两眼,她就觉着很幸福。
那几天和村里人聊天,母亲总是笑眯眯地说:“俺儿从上海寄快递来啦!”
虽然那个快递,在外人看起来是那样微不足道,但母亲是最容易满足、要求最少的人。
儿子给母亲的关爱,哪怕像芝麻一样小,但在母亲眼中,那“芝麻”分明就是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幸福着她渐渐老去的岁月。
(选自2017年第3期《小品文选刊(精华版)》)
(1)文章开头写母亲的学名30多年没被人叫过有什么用意?
(2)自选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句。
(3)结合相关内容,说说儿子给母亲的礼物好不好?母亲为什么说“和刚出锅的烤焦的烧饼差不多”?
(4)结合全文阅读,分析结尾段画线句的作用。
11. (1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面相与品相
①人啊,露得最多的是这张脸,最爱遮掩的,也是这张脸。
击剑运动员训练比赛,先得把脸罩起来。
江洋大盗与窃贼,都爱扮成蒙面人,只露两眼。
人害臊,不好意思,失态掩饰的也都是脸。
②可见,人在面孔这张脸之外还有一张脸,一张显露道德和觉悟、自尊和自律的脸。
如此说来,人就有了两张脸,一张面孔的脸,一张德行的脸。
面孔脸是爹妈给的,不可改变,他人不能说三道四,我叫它面相;德行脸是后天自修来的,可以改变,可予以道德褒贬和舆论监督,我称其为品相。
③若再谛视,发现人们对两张脸的重视程度大不一样。
具体分三种情况:一日“面相与品相并重”;二日“面相第一,品相第二”;三日“为了面相,不惜品相”。
以当今某些成年人的基本倾向而言,若说“重面相,轻品相”,至少不离大谱。
④个人愚见,第一,第二种情况都属可以理解,第三种若不危害社会不违法也管不着。
但若就“重面相,轻品相”说道说道,该不算“狗拿耗子”。
⑤有种说法叫“读书是女性的深度美容”,是从提高修养、改变气质意义上讲美的塑造的,说的主要就是品相。
其实,不只女性,男性也如此。
可无论人数还是程度上,人们往往更注重表层,不大关注“深度”。
不信睁眼看看,没病也动刀,无恙也花钱,还有种种膜、霜、膏、素、水儿……投入的就是这张脸。
可你若问问他们在“深度美容”上投入了多少,恐怕自己都脸红。
或许,这是个别,可一谈表层美容就津津乐道就来神,一说“深度美容”就打不起精神就犯困,一本书捧一年读不完,却断不是个别的现象。
⑥现实中,“重面相,轻品相”以至“有面相,无品相”的戏剧不时上演。
莫看西装革履,珠光宝气,人五人六,照样脸拾掇得很光鲜,事做得很难看。
他们不讲公义、不讲公德、不讲规则,损人利己、贪占便宜,不尽义务、只享权利。
像某些人,洋溢着满满的优越感,啥事都一“抢”字。
抢倒是抢到了,可脸却没有了。
⑦《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后来,曹丕在《与王朗书》中进一步阐发:“人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
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
”无疑,这里说的是人的品相,且是事关身后的品相。
现今有句时语叫“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终于人品”,说脸决定了能否第一眼就喜欢这个人,才华决定了能否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然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人品内涵。
古言时语,何其一致!
(1)揣摩第④段画线句子,品析这句话的语言表达效果。
(2)研读第⑤段,指出文段最主要的一种论证方法并简析其作用。
(3)如果将下面的材料放到文中作为论据,你认为放到哪一段合适?
某女明星长相漂亮,拥有众多“粉丝”,拿着巨额片酬,却很少承担社会责任,偶尔参加公益活动,也只是蹭热点,还弄出诈捐、逃税的丑闻。
(4)第⑦段引用“古言”“时语”,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5)有人从文中发现了商机,准备开一家“深度美容院”,请你为这家美容院写一句广告词。
九、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写毕业寄语。
同学们马上就毕业了,很快就要离开母校,离开老师,离开同学,去寻找更美好的生活。
在这个时刻,你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一定有许多话要说,那就拿起手上的笔痛痛快快地把心里的话倾吐出来写一写毕业寄语吧!
寄语、赠言是双方思想感情交流的形式,要写得情真意切、要有针对性,写作对象既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老师,还可以写给母校。
字数不限。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
答案:4-1、
答案:4-2、
答案:4-3、
答案:4-4、
考点:
解析: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答案:5-1、
考点:
解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答案:6-1、
答案:6-2、
答案:6-3、
考点:
解析:
五、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答案:7-1、
答案:7-2、
答案:7-3、
答案:7-4、
答案:7-5、
答案:7-6、
答案:7-7、
考点:
解析: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答案:8-1、
答案:8-2、
考点:
解析:
七、对比阅读 (共1题;共16分)答案:9-1、
答案:9-2、
答案:9-3、
考点:
解析:
八、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答案:10-1、
答案:10-2、
答案:10-3、
答案:10-4、
考点:
解析:
答案:11-1、
答案:11-2、
答案:11-3、答案:11-4、
答案:11-5、考点:
解析:
九、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2-1、
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