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质量调查(二模)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动朝鲜战争;发动越南战争;扶植日本。(任答3点,得3分)
(3)原因:原有长期压抑矛盾的爆发;两极格局解体后出现新矛盾、新冲突;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6分)
(4)启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任答2点,得4分)
结论:
总之,只有史学关注社会现实,才能发挥史学价值,推动社会进步。
和平区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
历史学科试卷参考答案
Ⅰ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3Leabharlann 456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B
C
C
C
B
A
B
B
D
C
A
D
C
15.A.0分;B.1分;C.3分;D.1分
Ⅱ卷共3题,共55分。
16.(20分)
(1)设置行政机构管理;津冀地区拱卫北京,津冀地区服务北京;水陆相通,交通便捷;商务联系密切。(4分)
18.(15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正确)
示例一
观点:
梁启超认为“传统史学是为封建帝王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国家利益”,此观点正确。
论证:
中国传统史学发达,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仅成为帝王总结统治经验,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传统史忽视了近代民族观、国家观,进而忽视了国家利益.19世纪末20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派掀起变法运动,由于脱离群众,变法失败.为唤醒民族国家意识,1902年梁启超写出了《新史学》,抨击旧史学,提出史学革命,以维护国家利益。
(2)新变化:形成以京津为中心的网络体系;天津成为金融商贸中心;对外联系加强;城市化和近代化进程加快.(4分)
原因:列强对华经济入侵;天津开埠的影响;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推动;商品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任答3点,6分)
(3)改革开放初期:单一的政府主导型;地方政府自发倡导协同发展。(2分)21世纪初: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国家战略;市场体制的主导作用在不断增强。(任答2点,4分)
结论:
总之,只有通过新史学培养国民精神,才能维护国家利益,实现民族的振兴。
示例二
观点:
梁启超认为“传统史学主要记录过去的史实,忽视当下社会的责任",此观点正确。
论证:
中国传统史学发达,如二十四史的编写,一般来说后一朝代写前一朝代的历史,即传统史学主要记录过去的史实,忽视当下社会的责任,传统史学脱离社会现实。19世纪末20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派掀起变法运动,由于脱离群众,变法失败。为唤醒国民意识,就要发挥史学的社会作用,因此,1902年梁启超写出了《新史学》,抨击旧史学,提出史学革命。
17. (20分)
(1)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相互猜疑。(3分)
(2)措施:苏联:与中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东欧诸国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建立华约。(任答2点,得2分)
美国:主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关贸总协定。(2分)
(3)原因:原有长期压抑矛盾的爆发;两极格局解体后出现新矛盾、新冲突;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6分)
(4)启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任答2点,得4分)
结论:
总之,只有史学关注社会现实,才能发挥史学价值,推动社会进步。
和平区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
历史学科试卷参考答案
Ⅰ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3Leabharlann 456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B
C
C
C
B
A
B
B
D
C
A
D
C
15.A.0分;B.1分;C.3分;D.1分
Ⅱ卷共3题,共55分。
16.(20分)
(1)设置行政机构管理;津冀地区拱卫北京,津冀地区服务北京;水陆相通,交通便捷;商务联系密切。(4分)
18.(15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正确)
示例一
观点:
梁启超认为“传统史学是为封建帝王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国家利益”,此观点正确。
论证:
中国传统史学发达,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仅成为帝王总结统治经验,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传统史忽视了近代民族观、国家观,进而忽视了国家利益.19世纪末20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派掀起变法运动,由于脱离群众,变法失败.为唤醒民族国家意识,1902年梁启超写出了《新史学》,抨击旧史学,提出史学革命,以维护国家利益。
(2)新变化:形成以京津为中心的网络体系;天津成为金融商贸中心;对外联系加强;城市化和近代化进程加快.(4分)
原因:列强对华经济入侵;天津开埠的影响;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推动;商品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任答3点,6分)
(3)改革开放初期:单一的政府主导型;地方政府自发倡导协同发展。(2分)21世纪初: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国家战略;市场体制的主导作用在不断增强。(任答2点,4分)
结论:
总之,只有通过新史学培养国民精神,才能维护国家利益,实现民族的振兴。
示例二
观点:
梁启超认为“传统史学主要记录过去的史实,忽视当下社会的责任",此观点正确。
论证:
中国传统史学发达,如二十四史的编写,一般来说后一朝代写前一朝代的历史,即传统史学主要记录过去的史实,忽视当下社会的责任,传统史学脱离社会现实。19世纪末20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派掀起变法运动,由于脱离群众,变法失败。为唤醒国民意识,就要发挥史学的社会作用,因此,1902年梁启超写出了《新史学》,抨击旧史学,提出史学革命。
17. (20分)
(1)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相互猜疑。(3分)
(2)措施:苏联:与中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东欧诸国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建立华约。(任答2点,得2分)
美国:主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关贸总协定。(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