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后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度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后练习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西伯利亚高压是冬季存在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对流层下部稳定的强大冷高压,一般选择气压场中1025hpa等压线作为其特征线.读“1951—2003年西伯利亚高压特征线变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1951-1969年相比,1970-1980年我国()
A.夏季旱灾多B.冬季多低温冻害C.夏季洪涝多D.冬季较为温暖
2.与西伯利亚高压的形成具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A.海陆温差B.洋流性质C.距海远近D.地表起伏
3.气候受西伯利亚高压特征线变动影响较小的是()
A.俄罗斯B.哈萨克斯坦C.中国D.朝鲜
4.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曲线。
裸子植物繁盛时代为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时代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
A.暖湿B.冷干C.冷湿D.暖干
巴尔喀什湖是中亚干旱地区的内陆湖泊,伊犁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该河流海拔531米~6038米。
据统计,伊犁河每年汛期内洪峰和洪量相对平稳,但偶见小范围洪水发生,下图为“巴尔喀什湖的年平均水位变化过程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关于巴尔喀什湖的水位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湖泊水位变化与降水量变化无关B.湖泊水位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关
C.20世纪80年代后水位持续下降D.19世纪80年代后水位持续上升
6.巴尔喀什湖的水位变化导致( )
A.气候趋于干旱B.冰川面积缩小
C.河流水量减少D.水循环受影响
7.有关伊犁河洪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5000米以上是洪水多发地带B.洪水发生在12月至次年2月
C.大气降水可能是洪水的最主要水源D.河流落差大是洪水形成的主要诱因返青期是指植物的幼苗移栽或越冬后,由黄色变为绿色,并恢复生长的一段时间。
下图为西藏地区高原植被返青期距平和春季气温距平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据图可知,1982-2011年西藏地区
A.返青期与春季温度变化成正比
B.返青期与春季温度变化成反比
C.植被返青期整体提前
D.植被枯黄期整体提前
9.根据材料推测,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西藏地区气候的变化趋势是()
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
10.图示要素的变化,可导致西藏地区青稞()
A.种植海拔下降B.种植范围缩小
C.品质下降D.产量增加
为了缓解全球变暖,英国科学家提出将足球场大小的氦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的温度。
据此并结合下图(数码代表各种辐射),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辐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能量最强的是紫外线B.②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C.③一般只出现在夜晚D.④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紫外线
12.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会使()
A.到达地面的①减弱B.被大气吸收的②减弱
C.到达地面的③减弱D.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增强
1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
主要原因是()
A.光照增强B.水土流失加剧C.气候变暖D.降水减少
2017年11月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3届缔约方大会在德国波恩召开,远在1.6万千米之外的太平洋小岛屿国家斐济是本次大会的主席国。
完成下面小题。
14.斐济等小岛屿国家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是()
A.臭氧层变薄B.全球变暖C.酸雨扩散D.土地荒漠化
15.为拯救小岛屿国家,下列做法值得倡导的是()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②开发清洁能源③禁止CO2的排放④追求绿色GDP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云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西双版纳野象谷是亚洲象在我国的唯一栖息地。
材料二下表为云南省西双版纳气候资料统计表。
注:气温(℃),降水(mm)
(1)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
从大气环流看,夏季给西双版纳带来降水的主要是
____________风(填风向)。
(2)亚洲象曾广泛地分布在长江流域甚至黄河流域,由于气温_______________(升高/降低),亚洲象被迫-路南迁,现在,西双版纳是亚洲象在中国的唯一栖息地。
说出人类活动对野象栖息地造成的不利影响。
(3)从道路建设的角度,提出保护野象栖息地的措施。
17.读巴基斯坦地形图和气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巴基斯坦的地形、地势特点。
(2)比较卡拉奇和伊斯兰堡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简述全球变暖对巴基斯坦环境主要影响。
(4)巴基斯坦有东方的“水果篮”之美称。
水果种类多,从热带的香蕉、芒果到温带的桃子、柿子等均有生产。
分析巴基斯坦水果种类多、品质好的自然原因。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是全球高山冰川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
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坡,山谷冰川上发育形态多姿的冰塔林,冰塔高度为数米至30多米不等,其形貌如丘陵或金字塔,东段南坡却没有冰塔林分布。
据统计,过去30年间,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冰川面积由5.3万平方千米缩减至4.5万平方千米,退缩幅度达15%。
下面两图分别示意青藏高原上主要山脉分布(图甲)和冰塔林景观(图乙)。
(1)说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坡山谷冰川上的冰塔林的发育过程。
(2)分析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没有冰塔林分布的原因。
(3)从气温角度分析近30年青藏高原冰川消融速度加快的原因。
(4)指出青藏高原冰川消融初期对周边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参考答案
1.D2.A3.B4.D5.B6.D7.C8.C9.A10.D11.B12.A13.C14.B15.C
16.(1)热带季风气候西南
(2)降低人类修建公路使野象栖息地分布碎片化;人类砍伐植被会破坏野象栖息地,使野象栖息地面积减少。
(3)合理规划道路,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如必须通过野生动物栖息地,可建设地下通道或桥梁穿越;道路修建时,应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建好后,应完成对原有地貌植被的还原和恢复。
17.(1)西部高原山地、东部平原;西北高东南低
(2)差异:卡拉奇终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终年少雨;降水量季节变化小(或伊斯兰堡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大,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原因:卡拉奇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高,年变化较小,所以终年高温,气温年变化小;卡拉奇位于沿海,海拔低,冬季气温高;卡拉奇冬季受东北风影响,降水少;夏季风抬升作用弱,降水终年较少(或伊斯兰堡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较大,气温年较差大;伊斯兰堡位于内陆,海拔高;伊斯兰堡冬季受东北风影响大,气温低,降水少;伊斯兰堡地处西南风迎风地带,夏季多地形雨,年降水量大)
(3)蒸发量增加,干旱、荒漠化加剧;导致季风变异,增加洪水风险;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等。
(4)种类多:纬度较低且南北跨度较大;地形起伏大,垂直差异显著(或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自然环境差异大)。
品质好: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水果含糖量高;土壤肥沃,矿物质丰富。
18.(1)冰川运动使冰层产生裂隙;极强的太阳辐射使冰面的温度升高,冰川的融水侵蚀、下切作用强。
末端被分制成--个个冰块,称为冰塔,成群出现的冰塔为冰塔林。
(2)受西南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
冰川累积速度快:南坡为阳坡,温度较高,冰川消融速度快。
(3)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冰川消融地,面反射率下降,区域增温迅速,冰川消融加速。
(4)水资源增加,生物生存条件改善;改善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河流径流量增大,导致泥石流、滑坡、洪涝等自然灾害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