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10届高三历史考前全真模拟(二) 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兴起于古代的农村庙会习俗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著名的某某泰山庙会、白云观庙会等经久不衰。
庙会习俗体现了古代
A.草市与儒家信仰的统一B.草市与某某习俗的结合
市坊制度向农村的扩展D.农村市镇兴旺发达
13.《美的历程》作者李泽厚先生认为“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
……那些似乎是纯形式的几何线条,实际是从写实的形象演化而来,其内容(意义)已积淀(溶化)在其中,于是,才不同于一般的形式、线条,而成为有意味的
形式。
”根据此论断,下列图中艺术作品审美倾向体现汉唐时期积极的时代精神的是
A马踏匈奴B 《游春图》C颜氏家庙碑D 《清明上河图》
14.某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下列事件与某某传播无关的是
A.《洛神赋图》
B.《佛国记》
C.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
D.义和团运动
15.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
而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则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
造成其二人观点针锋相对根本原因是
A.两人代表的阶级不同B.两人官民身份不同
两人所处时代不同D.以上观点都不对
16.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中的农业政策曾经受到中国古代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当时的农业部长华莱士以中国古典经济学为样板开始初步的常平仓实验,国家成立了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和商品信贷公司,前者出于保护消费者利益,收购过剩农产品分发给城市贫民,后者是对农场主投放信贷。
据此可看出美国的农业新政主要是受王安石变法中哪些法令的影响:①方田均税法②青苗法③募役法④农田水利法⑤市易法⑥保甲法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①③④⑥D.②⑤
17.有人称清朝1901—1905年的新政是“第二次洋务运动”,这是因为
A.新政的措施仅涉及军事问题B.新政促进了清朝政治经济的现代化新政措施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改革D.新政没有提出发展实业的措施
18.下列成果中体现人类先进的政治思想与中国某某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是:①X观应提出“与外国进行商战”的早期维新思想②宋教仁改组同盟会,参加国会选举③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④蒋介石颁布训政纲领,宣布进入训政时期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②③D.①③
19.1929年末,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来华访问某某政府就尖锐指出:“在相互对立的政府、党派、军阀的争夺中,最终获胜的那一方并非因为用武力取得了统一,而是因为赋予了人民其内心深处最想要得到的那些东西。
”从汤因比的话中可得出的准确信息是
A.汤因比大力支持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B.汤因比对某某政府的所作所为深感失望汤因比对某某政府的所作所为歌功颂德
D.国民政府统一中国即是“人民其内心深处量想要得到的那些东西”
20. 1950的1月5日杜鲁门对国务院起草的某某声明稿作了修改,从“美国无意在某某获取特别权利或特权,建立军事基地或使某某脱离中国”一句中删去无意使某某脱离中国的字样,同时把“无意”变成“目前无意”。
从杜鲁门的修改中可以看出
A.他为将来美国干涉某某、分裂中国“留有余地”
B.美国害怕卷入中国内战美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D.美国为进行朝鲜战争而急于从某某问题脱身
21. 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期间,参会代表们能做到的事情是①对“大跃进”中的“左”倾错误进行批评②对苏联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协议的行为进行谴责③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进行斗争④为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中受迫害的同志恢复名誉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①②D.③④
22.“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使民族工业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B.反动派是真正维护民族基础的力量
挖掉“民族基础”,开拓“世界市场”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进步
D.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暴露了它的自私与短见
23.全球经济从未像今天这样把人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人们似乎都能嗅出全球化的气息,更能体验到它裹挟而来的威力:跨国公司兼并大潮一浪高过一浪,互联网络触角已把世界浓缩成一个“村落”,国际金融资本比人体的血液流动还快……各国经济就在这种来来往往中互通着有无。
下面关于全球化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全球化乃大势所趋,我们惟有因势利导,积极推动全球化向前发展,舍此别无良策②高科技迅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络的普及为现在经济全球化注入了新鲜活力③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团结,积极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④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37.(3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根据《某某条约》,清朝政府开放了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虎门条约》允许英商及其家属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
1845年11月29日,英国第一任领事故意曲解《虎门条约》,以“华洋分居,避免纠纷”为诱饵,迫使某某道台签订了《某某租地章程》。
划定洋泾浜(1916年填没成为爱多亚路,即今某某东路)向北到李家庄(今东路)的一片荒滩——外滩,准租与英国商人,为建筑房舍及居住之用。
这份土地章程被视为某某租界存在和运作的依据法理。
某某开埠的第一年,除了商人和领事以外,属于伦敦会的英国传教士也迅速进入某某
——摘编自王文泉、X天璐主编《中国近代史(1840——1949)》材料二:由于资本主义列强在租界强行拥有了自己的行政、立法、司法自主权,致使某某成为华界(中国管辖地区)、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三界”分治的城市。
其次,由于某某在五个通商口岸中最早设立租界,且充分利用了特殊的交通枢纽的条件,因此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飞速发展,一跃为全国商业中心。
商业的发展推动了某某城市的近代化。
租界的市政管理和建设、教育和工商业管理等制度,对某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工人阶级不断的成长,某某的产业工人最为集中,他们是革命的主力军;某某交通便捷,“国中之国”的租界不受中国政府管辖,便于革命者进行活动;另外,某某文化事业发达,聚集了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
革命者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进行各种活动,某某遂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基地。
———摘编自马长林《某某的租界》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在某某设立租界的依据是什么?又是哪些英国人最先进入某某的?(8分)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一大在某某召开的原因(12分)(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租界对中国的影响(12分)
39.(60分)依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古代的徽商主要指的是明清时期徽州府(今某某省南部的某某市)籍商人集团,它与北方的晋商构成明清时期雄踞南北的两大商人集团。
材料三:以下是史籍记载的明清时期徽商经营活动的一些情况:徽商又被人称为“儒商”。
他们普遍受过儒学教育的熏陶,既重利又重义,以“买卖不成仁义在”、“宁奉法而折利,不饰智而求赢”、“人宁贸诈,吾宁贸信”作为经商活动的信条。
徽商“出吴会(某某),尽松江,走维杨,抵幽燕,以故贾之所入,视旁郡信厚”。
徽商除从事商业贩卖外,还在江南苏杭等地投资兴办丝织、制茶、采矿等产业。
清代徽商兴办的丝织工场织工达数百人之多。
徽商荻利最大的是盐业。
徽商通过结交官府权贵在南方许多地区获得食盐的专卖权,依靠垄断性经营获得巨额利润。
材料四:进入晚清,商业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
徽商因恪守旧的经营传统日益走上衰败道路。
与此同时新兴的江浙商人集团(又称江浙财阀)由于享受越来越多的商业特权而日益强大,最终取代徽商成为中国势力最强的商人集团。
(3)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徽商经营活动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
(12分)(4)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徽商衰败的原因。
(8分)
参考答案
12-16BCACD 17-21CCBAC 22-23CA
37(1)《某某条约》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虎门条约》允许英商及其家属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英商第一任领事故意曲解《虎门条约》,以“华洋分居,避免纠纷”为诱饵,迫使某某道台签订《某某租地章程》。
最先进入某某的是英商、领事和传教士。
(8分)(2)当时的某某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阵地,工人运动蓬勃发展(2分);某某是文化发达地区,是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3分);某某交通发达,便于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2分);某某最早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对建党有指导示X作用(2分);某某租界比较集中,租界是“国中之国”,有一定的便利条件,利于革命活动的进行(3分)(共12分)
(3)影响:一方面,租界是不平等条约的产物,是近代以来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掠夺和殖民统治的基地,是近代中国耻辱标志;列强在租界对中国民众的歧视和伤害,给中华民族的历史留下难以弥补的创伤。
另一方面,租界也是了解和引进西方文明的窗口,租界里的外国洋行、银行、轮船公司等在掠夺中国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租界内的市政设施和城市管理,成为旧中国城市建设的榜样;租界内特殊的政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12分,每点2分)
39 (3)特点及影响:①信奉仁义诚信的商业道德,获得良好的社会信誉,有利于扩大市场销路。
(4分)②从事长途贩运,获利丰厚;(2分)③投资兴办手工业,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分)④背靠官府,实行垄断性经营,对自身的壮大起了推动作用,但对于整个商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4分)
(4)原因:①西方资本主义的压迫;②失去了清政府的保护(或受到清政府的压迫);③江浙财阀的挤压;④自身没有适应形势改变旧的经营理念。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