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三套课件教案配套】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套课件教案配套版1大青树下的小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课目的】
1.会认“坝、汉”等10 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 个生字。

正确读写“早晨、娇艳、妆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认识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领会课文表
达的骄傲和赞叹之情,并遇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录描绘窗外寂静的句子,初步领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课要点】
指引学生经过对课文的整体掌握和对要点词句的理解,认识我国各民族少儿的友善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领会贯串全文的骄傲、赞叹之情。

【教课难点】
领会描绘窗外的寂静和小动物凑喧闹的句子的表达成效。

【教课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坝、汉”等 10 个生字,会写“晨、汉”等 13 个生字。

正确读写“清晨、娇艳、妆扮”等词语。

2.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整体掌握课文内容,初步认识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
福的学习生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课过程】
一、歌曲引入,介绍资料。

1.(课件出示 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中华》片段: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
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设计企图:以优美的音乐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感觉到了民族大团结的热情氛围。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2.指引沟通: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
大家庭。

不一样的民族有不一样的衣饰,更有不一样的民俗。


小朋友谈谈你找到的有关不一样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
解到的少量民族的状况。

3.学生展现介绍,教师提示学生侧重介绍少量民族的
衣饰特点、生活风俗。

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增
补介绍课文中波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
量民族的状况。

4.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域,有很多民族聚居在一同,共
同生活,和平共处。

不一样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
同学习。

今日,老师就带你们到此中一所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
2)板书课题: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5.请大家读题。

谁来谈谈课题该怎么读?我们再一同
把课题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所
大青树下的小学,去认识一群少量民族的孩子,去感觉这
所小学的魅力。

1.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勒出不认识的字,依据注音拼读,读不通畅的
地方频频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诵。

教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稳固。

学生感觉陌生的词语也出示让学生认读。

4.(1) (课件出示 3、4)本课生字构成的词语。

(第一组含有会写字,第二组含有会认字):
清晨绒球花汉族娇艳服饰妆扮朗诵寂静停
...........
在粗壮影子
..
坪坝飞扬摔交凤尾竹洁白
......
认读形式灵巧多样。

师生参加评论,要点重申生字“粗、族”为平舌音,【设计企图:先出
“晨、装、绒、摔”为翘舌音;前鼻音“汉、艳、扮” ,后示自读要求,再引鼻音“静、停、扬、凤”等。

导学生依据要求你以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频频读。

学生练读。

读课文的教课方(2)有关民族的词语。

(课件出示 5)法表现了“学生为景颇族傣族阿昌族汉族德昂族主体,教师为主注意读准“颇、傣、昌、昂”的字音。

导”的教课理念。

5. 词语我理解

温馨提示:(课件出示 6)
理解词语的方法:
1.查词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从理解要点字下手。

2.有的词语应当理解在文中指什么?
3. 有的词语不单要弄清它的意思,还要想想这个词
用在什么场合?
(1)小组沟通自己理解的词语。

(2)猜猜我是谁。

依据意思说出对应词语。

(课件出示
7)
①指旌旗随风摇动的样子。

()
②形容色彩华美。

()
③山间平坦的场所。

()
④边防,边疆。

()
⑤两人徒手较量, 以把敌手跌倒为胜的竞技运动。

()
6. 生字我会写
(课件出示 8:生字田字格课件)
晨绒球汉艳服饰扮读静停粗影
(1)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着这些字?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装、晨” :“衣、日”是形旁,表
义;“壮、辰”是声旁,表音。

加一加:“氵 +又=汉”“扌 +分 =扮”“讠 +卖 =读”“米 +
且 =粗”“青 +争 =静”“丰 +色=艳”。

换一换:“报”把“扌”换成“月”就是“服” 。

【设计企图:指引学生运用多种方
(2)谈谈本课每个字,提示大家写时要注意什么?(课法去自学词语,既件出示 9)锻炼了学生的主
写好生字四步走: 1. 说一说。

2. 看一看。

3. 写一写。

4. 对动性,又加深了学一对。

生对词语的理
说一说:整体构造上要注意什么。

上下构造,“晨、装” 解。


上窄下宽。

“汉、扮、读、停”——左右构造,应写得左窄右宽。

“艳、服、静、粗”——左右构造,应写得左右等宽。

看一看:要点笔划的写法。

巧记字形:“丰”“色”艳。

写一写:老师范写 , 要点指导“晨、装”,学生练写。

“晨”和“装”二字均为上下构造,但要注意整个字
不要写得过长,此中“晨”字要注意“日”和“曰”的差别,“装”字的“壮”要写得扁一些,按正确笔顺规范书写。

对一对:再和课本比较一遍,写不漂亮的地方,下
一遍实时更正。

(1)学生练写 , 教师巡视指导。

(2)投影展现书写正确、雅观的字词,互相借鉴。

师小结:汉字是世界上最漂亮,最奇特的文字,是我
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宝,拥有集形象、声音和意思三者
于一体的特征,掌握了汉字这一特点去学习,能帮助我们
更轻松地认读、识写。

7.再次稳固字词:
把表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的图片和
相应的词语连线。

(课件出示 10)
8.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在读中稳固识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次序。

1.小组合作,逐段朗诵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议论:
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2.学习反应(课件出示 11)(填空):【设计企图:分步骤指引学生学习会写字,降低学生学习会写字的难度,使学生完整、完全地掌握会写字书写。


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到达学校);再写(上课,下课);最后写(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四、自主品读,自我感悟。


是啊,这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堂
一所如何的小学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





计】
1.看拼音写汉字。

z ǎo chén hàn zú xiān y àn fú zhu ānɡ()()()()d ǎ bànān jìnɡcū zhu ànɡ
()()()
2. 我国有()个民族 , 此中少量民族有()个。

3.填词练习。

( ()
)
的服饰
的国旗
(
(
)
)
的小鸟
的铜钟
参照答案
1.清晨汉族娇艳服饰妆扮寂静粗壮
2.56 55
3. 娇艳欢唱飞扬古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认识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领会课文表达的骄傲和赞叹之情,并遇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2.抄录描绘窗外寂静的句子,初步领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课过程】
一、讲话引入,惹起思虑。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近接触。

这节课,我
们要深入认识课文,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成为最贴心的
朋友。

此刻就请同学们持续品读课文,思虑:“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如何的小学呢?(课件出示 13)
学生品读。

二、自主学习,深入研究
(一)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漂亮。

1.方才同学们再次品读了课文,那么,“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如何的小学呢?哪个小朋友最英勇,敢第一个站起来,把
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漂亮的小
学?
(学生讲到哪句,教师就趁势指导哪句。

视讲堂生成状况
灵巧地驾御讲堂。


预设 1:
(1)生:我是从这里看出的。

(课件出示 14)“那娇艳
的服饰,把学校妆扮得绚烂多彩。

” 各式各种的服饰娇艳醒目,使学校更为漂亮。

(板书:服饰:娇艳绚烂多彩)
(2)你知道句子里哪个词直接说了然它的漂亮吗?(绚烂
多彩)(课件突出显示 15)“绚烂”的近义词就是——漂亮(3)让我们一同读出它的美。

(假如此时学生不可以正确地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
一所漂亮的小学,教师可这样办理:
老师来读一句话:“那娇艳的服饰,把学校妆扮得绚烂
多彩。

”你们感觉这句话写出了学校的什么呢?
句子里哪个词直接说了然它的漂亮?(绚烂多彩)“绚烂”的近义词就是——漂亮。

让我们一同读出它的美。

3.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漂亮?【设计企图:运用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起到了纲要挈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设计企图:抓住要点词,理解要点句,从而过渡到对课文的理解,再把理解经过读表达出来,层层递进,
2:学生文的
(1)生:我从里看出“大青下的小学”很美。

(理解会更为透件出示 16)。

】“古老的,挂在大青粗壮的枝干上。

尾竹的影子,
在白的粉上晃⋯⋯”
(2)句在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其余同学赞同他的
点?那我一同来。

(3)能来,后边的省略了然什么?那么你
校园里有哪些光景呢?
(4)在我着眼睛,一听老念,一想象校园
的美景:操中有一棵高大粗壮的大青,粗壮的枝干上挂
着古老的。

校园的周围是婀娜多姿的尾竹,尾竹的脚
下是五彩、千姿百的各种野花,蜜蜂在花中采蜜,蝴
蝶在花中舞。

一吹来,尾竹的影子,在白的粉
上晃⋯⋯
(5)同学,的校园美?你想不想去看看?那就
着美的大青下的小学的神往,再句。

(板
:校园美)
(6)教学生的朗行价。

4. 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青下的小学的美?
3:
(1)生:我从里看出“大青下的小学”很美。

“早
晨,从山坡上,从坪里,从一条条开着球花和太阳花的小
路上,走来了多小学生⋯⋯”(件出示 17)
(2)什么句也写出了大青下的小学的美
?(学生述)
(3)我听理解了,句明大青下的小学耸立在山
花漫的境中,因此它很美。

我把它的美出来吧!(板
:山花漫)【意:体
5. 小,渡。

会省略的作用,
确,校园外山花漫,校园内高大粗壮的大青,婀娜填文空白,
多姿的尾竹,千姿百的各种野花,载歌载舞的蝴蝶,有睁开想象的翅在校园里各式各的的服饰构成了一幅妙的美景。

膀,使学生一
(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步体会到了校
1.课文只是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漂亮吗?你以为“大青园的漂亮。

】树
下的小学”仍是一所如何的小学呢?
(方法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漂亮”近似。


预设 1:
(1)生:我以为“大青树下的小学”仍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我是从这里看出的。

“清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
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道上,走来了很多小学生,有汉族的,
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大家穿着不一样,
到达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课件出示18)(板书:多民族)
(2)其余同学找到了这句话吗?我们一同来读读。

(3)为何从这句话中能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仍是一
所团结的学校?
(4)生:由于这句话说明各个民族的孩子,固然“大家穿
着不一样,到达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

因此说这是一所团结
的学校。

(5)讲得好。

谁来读这句话?
(6)他读得怎么样?
(7)我们一同超出他,好吗?
2.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预设 2:
(1)生:我还从这里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很团结。

“上课了,不一样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
同朗诵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课件出示 19)
(2)找到这句话了吗?我们一同来读读。

(3)听老师怎么读。

(师范读)
(4)谈谈“不一样民族”“同一间教室”“一同”这几个
词语,老师为何要读重音?(这几个词说明孩子们固然民族不
一样,但他们团结友善,相互不分。


(5)你们可不可以够像老师同样再读这句话?
3.小结,过渡。

是啊,固然民族不一样,穿着不一样,但他们团结友善,不分
相互,是货真价实的一家人。

这是一所多么团结的小学啊。

其实,小作者为我们表现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不只是是漂亮、团结,它还拥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持续读课文,你必定会有所发现!
(三)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喜。

预设 1:
(1)生:我以为“大青树下的小学”仍是一所欢喜的学
校。

我是从这里看出的。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
摔交、做游戏,招引来很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喧闹。

”(课件出示 20)(板书:唱歌、跳舞)
(2)你真是个会念书的孩子。

我们一同来读读。

(3)大青树下有多喧闹?请同学们用以下句式来谈谈:
(课件出示 21)大青树下多喧闹啊!有(),有(),还有()。

他们的欢笑声把()都吸引过来啦。

(4)谁能把孩子们的欢喜读出来?他读得怎么样?以为
比他读得好的站起来读。

(四)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祥和。

1.这是一所多么欢喜的学校啊!还有谁有新的发现?
预设 1:
(1)生:我以为“大青树下的小学”仍是一所祥和的学
校。

我是从这里看出的。

“大家一同朗诵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寂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仿佛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风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课件出示22)
(板书:寂静学习)
(2)好,我们一同读这段话。

(3)你们以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是如何上课的?
(4)他们是如何读课文的?
(5)假如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许一只
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仔细,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
怎么做,怎么想?
(6)为何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仔细,而要写“窗外十
分寂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仿佛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侧面衬托孩子仔细学习。

——意思讲到就行)
(7)是啊,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学习仔细、书声动听,人与动物,人与环境和睦相处,怎么不是一所祥和的学校呢?
怎么不令人赞口不停呢?让我们带着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赞
美再读这段话。

三、总结课文,指导朗诵
1.(课件出示 23)“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
小学。

”中的“这”指的是什么?能不可以把它带进句子中去?
2.师生沟通,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 24)“漂亮的学校、
团结的学校、欢喜的学校、祥和的学校” 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3.同学们,你喜爱这样一所“漂亮的、团结的、欢喜的、
祥和的大青树下的小学” 吗?你愿意赞叹它吗?那就让我们带
着赞叹读这句话!
4.若是你是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你会对这样的学
校产生如何的感情?(骄傲、骄傲)
5.请骄傲地读这句话!
6.请骄傲地读这句话!
7.请同学们再看课题,你们以为该怎么读?(“大青树下的”读重音。

)为何?(为有这样的大青树下的小学而骄傲,为
自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一员而骄傲。


8.请同学们带着赞叹,带着骄傲,带着骄傲美美地把课题
再读一遍。

资料不错吧,请搜关注:好老师好童学教课团队
四、联系实质,课外延长。

1.为何一个边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会这样漂亮,这样团【设计企图:经过要点词的重音范读,指引学生领会词语的意思,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朗诵的方法。


【设计企图:在充足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再次指引学生去朗诵课文,能使学生深刻领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读出这类感情。


结,这样祥和,这样欢喜?(民族之间团结互帮,是一家人。


2.是啊,“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
姐妹是一家”。

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永久是一
家人!正由于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
活才会这样幸福,这样欢喜!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这样漂亮,
这样团结、祥和!
3.让我们一同再听《爱我中华》。

【讲堂作业新设计】
1.连线。

必定要仔细
dǎiz ú景颇族
déánɡz ú阿昌族
āch ānɡz ú傣族
j ǐnɡp ōz ú德昂族
h àn z ú汉族
2. 我能填。

p íng dài hú
()坝()果()等()表
()领
爱()
()蝶
二()
()水
3.我会选:把括中不适合的词语划掉。

(1)下学了,操场上十分(寂静寂静沉静)。

(2)想着妈妈期望的眼光,他的心情久久不可以(寂静寂静沉静)。

4.想想谈谈:这所小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 我要和小伙伴谈谈。

(1)我喜爱大青树下的小学,由于()。

(2)我喜爱大青树下的小学,由于()。

(3)我喜爱大青树下的小学,由于()。

参照答案
1. d ǎiz ú jǐnɡpōzúāchānɡzú déánɡzú hàn zú
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汉族
2.坪苹平代带戴蝴胡湖
3.(1)寂静沉静
(2)寂静寂静
4.(1)这是一所漂亮的小学
(2)这是一所团结的小学
(3)这是一所欢喜的小学【板书设计】
1 大青树下的民族
服饰娇艳
漂亮:山花绚丽
团结:多民族好朋友欢喜:唱歌跳舞
祥和:寂静学习
【课后反省】
成功之处:
在教课时,让学生充足念书,谈念书感觉,来充足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
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

如在学习窗外十分寂静一句时,教师为学生创建了一个情境,“ 假如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许一只猴
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仔细,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怎么想?”这个
情境的创建,让学生更为深刻地领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不足之处:
教师应当相信学生,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要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
指导,教给学习方法,表现学生的学。

这一点是我在此后的教课中一定要改良的。

备课素材
【教材剖析】
课文经过描绘西南边疆的一所小学,反应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表现了祖国
各民族之间的友善和团结。

这是一所漂亮的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
着娇艳的服饰,把学校装点得绚烂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加了学校的
农村气味和民族特点。

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不一样的民族,穿着不一样,语
言不一样,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娇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
一间教室里学习。

这是一座充满了欢喜、祥随和氛的学校:孩子们课上仔细念书,课
下尽兴嬉戏,连小动物也来倾听念书和来看喧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
慕。

【作者介绍】
吴然( 1946~ ),原名吴兴然,云南宣威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
会常务理事兼少儿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春城晚报社高级编写。

1973年在《云南日
报》发布第一篇少儿文学作品《海花》。

曾获中国作协第二、五届全国优异少儿文学
奖,以及宋庆龄少儿文学奖、冰心少儿图书奖等多项。

作品选入上百种选本,此中《新年礼品》《珍珠泉》《杨梅会》等被编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

已第一版散文、散文诗集《歌溪》、《一碗水》、《我的小马》(台湾版)、《小鸟在歌唱》、《天使的花房》等 10 多部。

他在高中毕业后当过工人和小学教师。

后调《春城晚报》作编写,1985年起主编该报《小橘灯》少儿副刊。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少儿文学委员会副主
任。

80 年月以来主要致力于少儿散文和散文诗创作,第一版有散文、散文诗集《歌溪》《凉山的风》《风雨集》《珍珠雨》《小鸟在歌》。

【与文章有关的资料介绍】
中国有 56 个民族:
汉族阿昌族白族保安族布朗族布依族朝鲜族达斡尔族傣族
德昂族侗族东乡族独龙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高峰族仡佬族哈尼族哈萨克族赫哲族回族基诺族京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拉祜族
黎族僳僳族珞巴族满族毛南族门巴族蒙古族苗族仫佬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羌族撒拉族畲族水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土族土家族
佤族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锡伯族瑶族彝族裕固族藏族壮族【其余资料】
我公民族种类巧记:
五十六族细细数,朝鲜布依回蒙古。

土家哈尼黎傈僳,毛南撒拉布朗土。

基诺仡佬门巴壮,高峰锡伯京阿昌。

乌孜别克傣满畲,柯尔克孜侗佤藏。

纳西东乡水拉祜,景颇赫哲仫佬怒。

鄂伦春瑶哈萨克,维吾尔苗鄂温克。

俄罗斯白塔塔尔,达斡尔羌塔吉克。

珞巴得昂彝保安,普米裕固独龙汉。

课后作业
基础累积大稳固
一、划去不正确的汉字读音。

绒摔洁
l ónɡróshu āi jié
n ɡsu āi ji ē
二、读拼音,写词语。

xi ān y àn yī fu zhuānɡb àn
阅读能力大提高
三、课文整体梳理。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的学校。

四、要点段落品析。

大家一同朗诵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寂静,树枝不摇了,鸟儿
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仿佛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风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交、
做游戏,招引来很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喧闹。

1.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2. 这段文字是说,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的学校。

思想创新大拓展
五、你们学校是什么样的?你们都在学校干什么?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

上课了,我们在教室里(),下课了,我们在()做游戏。

参照答案:
一、 l ónɡ su āi jiē
二、鲜艳衣服装扮
三、漂亮团结欢喜祥和
四、 1. 寂静——喧闹 2.祥和欢喜
五、祥和的学校静静地听讲操场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