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戊唑醇.井冈霉素.咪酰胺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戊唑醇.井冈霉素.咪酰胺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研究
摘要研究20%戊醇·井冈霉素·咪酰胺防治水稻纹病的效果,结果表明:其对水稻安全,在水稻破口前施用750 kg/hm2效果最好,防效达76.1%,水稻产量为6 552.08 kg/hm2。
关键词20%戊唑醇·井冈霉素·咪酰胺;水稻纹枯病;防治
为探索20%戊唑醇·井冈霉素·咪酰胺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该药的最佳使用浓度和施用方法,于2010年9—10月在立新乡代西宝家双季晚稻田进行了该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效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田概况
试验田为壤土,土壤pH值5.5,肥力中等,排灌方便;供试作物品种为岳优286,作双季晚稻栽培。
7月2日播种,8月1日移栽,移栽前施25%复混肥375 kg/hm2作底肥,8月9日施尿素和氯化钾各150 kg/hm2作追肥,同时施12.5%精克草星375 kg/hm2进行田间化学除草,试验田全生育期只用杀虫剂杀虫,不用杀菌剂防治病害。
1.2供试药剂
20%戊唑醇·井冈霉素·咪酰胺,由南京惠宇农化有限公司提供;80%戊唑醇,由淄博新农基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3试验方法
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20%戊唑醇·井冈霉素·咪酰胺450 g/hm2(A)、600 g/hm2(B)、750 g/hm2(C);80%戊唑醇90 g/hm2(D);以清水作对照(CK)。
小区面积96 m2,2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试验区水稻长势良好,田间管理一致。
9月16日水稻破口前打1次药,10:00施药,11:00结束。
采用2次稀释法配药,即先将药剂加少量清水配制成母液,充分摇匀,再按所需浓度加清水配成药液。
使用电动喷雾器进行喷药,药液用量为675 kg/hm2,打药时天气晴朗,气温30 ℃。
对照区喷清水675 kg/hm2。
1.4调查统计
试验区10月20日收割,各处理分别收割、验产,每处理随即抽取10丛稻株进行考种,调查结实率和千粒重。
试验区于9月16日进行纹枯病药前病指调
查,10月9日(药后23 d)第2次调查各处理发病情况,由于该次试验田间没有发生稻曲病,只对水稻纹枯病展开调查。
调查方法:每小区平行跳跃式五点取样,每点查4丛,共调查20丛,记载总株数、发病株数和严重度,根据田间调查结果计算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计算公式如下[1-2]:
病株率(%)=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防治效果(%)=
调查分级按全国农技中心制定的统一标准[3-4]。
0级:全株未发病;1级:第4片叶及以下各叶片、叶鞘发病(剑叶开始,下同);2级:第3片叶及以下各叶片、叶鞘发病;3级:第2片叶及以下各叶片、叶鞘发病;4级:剑叶片及以下各叶片、叶鞘发病;5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2结果与分析
2.1防病效果
由表1可见,处理A、B、C、D和CK药后纹枯病病株率分别为:39.64%、32.71%、28.32%、32.28%和86.75%;药后病情指数分别为:15.5、12.7、11.2、16.2和40.6。
药后防病效果按从高到低依次为:20%戊唑醇·井冈霉素·咪酰胺750 g/hm2处理(76.1%)、20%戊唑醇·井冈霉素·咪酰胺600 g/hm2处理(69.2%)、20%戊唑醇·井冈霉素·咪酰胺450 g/hm2处理(63.5%)和80%戊唑醇90 g/hm2处理(60.1%),各处理防效较CK均达极显著水平。
2.2不同药剂处理对水稻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见,各处理对稻谷千粒重没有直接影响,对水稻产量的增产幅度为5.1%~9.1%之间,以20%戊唑醇·井冈霉素·咪酰胺750 g/hm2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达到9.1%,其增产作用主要通过增加稻谷结实率来实现。
2.3不同药剂处理对水稻生长其他方面的影响
据调查,所有参试药剂对水稻正常生长无负面影响及药害,对水稻的其他方面(促进成熟,刺激生长等)也无影响。
(下转第151页)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20%戊唑醇·井冈霉素·咪酰胺于水稻破口前施用,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优于80%戊唑醇乳油,生产实践中推荐使用20%戊唑醇·井冈霉素·咪酰胺750 g/hm2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最佳。
由于该次试验田间没有发生稻曲病,其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研究。
4参考文献
[1] 陈运康.水稻纹枯病药剂防治技术改进研究[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1(4):11-12.
[2] 王桂玲.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农学通报,2002(4):121-122.
[3] 黄文坤,朱宏建,高必达.几种药剂在再生稻栽培方式下防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J].农药,2003(5):31-32.
[4] 李汉一.用分类法预测陕南晚熟水稻纹枯病[J].安徽农业科学,2008(11):4561-456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