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专业给-病理考试最终版 (老师说标黄的是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适应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2. 血栓形成条件: 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凝固性增高
3.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变质,渗出,,增生
4. 急性炎症的类型(一)浆液性炎(二)纤维素性炎(三)化脓性炎(四)出血性炎
5. 肿瘤的生长方式: 1.膨胀性生长2.外生性生长3.浸润性生长
6. 肿瘤的扩散途径:1)直接蔓延2)转移
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 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
7. 心绞痛类型: 1. 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3. 变异型心绞痛
8. 心肌梗死类型(1)心内膜下心肌梗死(2)透壁性心肌梗死
9. 溃疡底部从内到外可分四层: (1)炎性渗出物层 (2)坏死层 (3)肉芽组织层 (4)瘢痕层
溃疡并发症: 出血, 穿孔, 幽门狭窄, 癌变
10.大叶性肺炎是纤维素性炎, 阑尾炎是化脓性炎, 肺出血是出血性炎。
11细胞坏死的标志核固缩、碎裂、溶解;
12栓塞的类型: (一)血栓栓塞(二)脂肪栓塞(三)气体栓塞(四)羊水栓塞
13.结核性肉芽肿包括的成分干酪样坏死上皮样细胞朗罕巨细胞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14常见的肉芽肿性病变有:阿少夫小体、硅结节、结核结节、伤寒小体、异物肉芽肿、麻风肉芽肿、梅毒树胶样肿、血吸虫虫卵结节。
三.简答
2
3
试以纤维瘤和纤维肉瘤为例详述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4
简述癌与肉瘤的区别
9可引起肠道溃疡的主要疾病有哪些?如何鉴别?
主要疾病: 消化道溃疡, 肠伤寒, 肠结核, 肠阿米巴病, 肠血吸虫病, 肿瘤性溃疡, Crohn's disease, 溃疡性结肠炎。
鉴别:
(1)消化道溃疡: 好发于十二指肠球部及胃幽门管小弯侧。
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2cm, 边缘整齐, 底部平坦, 深浅不一, 切面斜漏斗状, 周围粘膜皱襞呈放射状排列。
镜下可分为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瘢痕层。
(2)肠伤寒: 好发于回肠下端的孤立或集合淋巴小结。
髓样肿胀期可见肠粘膜淋巴组织肿胀呈脑回样结构, 镜下可见伤寒小结, 伤寒细胞内可见吞噬的淋巴细胞、红细胞。
坏死期中央淋巴组织凝结成灰白或者黄白的干燥痂皮, 周围可见围堤样隆起, 溃疡的长轴与肠管长轴平行, 椭圆形。
(3)溃疡型肠结核: 多位于回盲部, 长轴与肠管长轴垂直, 溃疡边缘不齐, 底部为干酪样坏死, 浆膜层可见灰白色成串结节, 镜下为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
(4)急性肠阿米巴病: 多位于盲肠和升结肠, 溃疡呈口小底大烧瓶状, 镜下在溃疡边缘可见阿米巴滋养体。
(5)肠血吸虫病: 多位于乙状结肠、降结肠、直肠。
褐色微隆起的斑片状病灶上有大小不等的溃疡, 镜下可见急慢性虫卵结节。
(6)肿瘤性溃疡: 包括溃疡型食管癌、胃癌、大肠癌。
溃疡面大(d>2cm), 溃疡边缘不整, 有隆起, 镜下见溃疡底部及周边均为癌组织。
(7)Crohn's disease: 主要累及结肠末端。
肉眼观: 肠粘膜节段性增厚呈铺路石状, 有纵行溃疡和裂隙, 肠壁可粘合成团;镜下: 黏膜下可见扩张的淋巴管和淋巴滤泡, 非干酪样坏死性结核肉芽肿。
(8)溃疡性结肠炎: 累积结肠各段。
肉眼: 浅表溃疡融合成大的溃疡, 假息肉形成;镜下: 隐窝囊肿继而广泛溃疡, 急性血管炎。
10哪些疾病可引起肠腔狭窄, 并写出其病理变化?
大肠癌, 肠腺瘤, 慢性肠阿米巴病, 慢性肠血吸虫病, 肠结核增生型和溃疡型, Crohn's disease。
(1)大肠癌: 直肠多见, 结肠各段可见;肉眼可分为隆起型或浸润型, 可见坏死、表面溃疡;镜下主要以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和组织学来源分型。
(2)肠腺瘤: 肉眼为绒毛状或息肉状, 表面光滑, 少见坏死和溃疡;镜下腺体不规则增生, 但细胞异型性不明显。
(3)慢性阿米巴病: 多位于盲肠和升结肠: 因局限性上皮组织、肉芽组织增生形成肿瘤样包块, 多见于盲肠, 易误诊为结肠癌。
(4)肠血吸虫病: 多位于乙状结肠、降结肠、直肠。
褐色微隆起的斑片状病灶上有大小不等的溃疡, 镜下可见急慢性虫卵结节。
(5)肠结核: ①溃疡性肠结核: 溃疡型肠结核: 多位于回盲部, 长轴与肠管长轴垂直, 溃疡边缘不齐, 底部为干酪样坏死, 浆膜层可见灰白色成串结节, 镜下为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
溃疡愈合收缩后引起肠腔狭窄。
②增生性肠结核: 多位于回盲部, 肠壁高度肥厚, 肠腔狭窄, 右下腹可扪及包块, 需与肠癌鉴别;镜下可见大量结核结节和纤维增生。
(6)Corhn's disease: 主要累及结肠末端。
肉眼观: 肠粘膜节段性增厚呈铺路石状, 有纵行溃疡和裂隙, 肠壁可粘合成团;镜下: 黏膜下可见扩张的淋巴管和淋巴滤泡, 非干酪样坏死性结核肉芽肿。
11. 举例肉芽肿性病变的病理特点(大体、光镜改变)。
硅结节:
大体: 境界清楚, 直径3~5mm, 呈圆形或椭圆形, 灰白色、质硬, 触之有沙砾感。
光镜: 细胞性结节(巨噬细胞) →纤维性结节(胶原纤维呈同心圆状排列) →玻璃样变结节, 中央往往可见内膜增厚的血管和硅尘→融合,中央坏死→硅肺性空洞。
结核结节:
肉眼: 单个结核结节不易看到(φ0.1mm), 三、四个结节融合起来才能看到。
境界分
明, 约粟粒大小, 呈灰白色半透明状, 有干酪样坏死时略呈微黄色, 可隆起于器官表面。
镜下: 中央:干酪样坏死, 周围:呈放射状排列的类上皮细胞 + Langhans巨细胞+纤维母细胞+淋巴细胞
特征性病变, 灰白色、大小不一, 质韧有弹性。
仅见于第三期梅毒, 最常见于皮肤、粘膜、肝、骨、睾丸。
梅毒树胶样肿 :
镜下: 类似结核结节(凝固性坏死+上皮样细胞+Langhans巨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纤维化→→瘢痕收缩→→器官变形
后期可被吸收、纤维化, 最后器官变形, 但绝少钙化。
12.何谓癌前病变?常见有那些?其对应的恶性肿瘤举例
答: 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病变, 如长期存在即有可能转变为癌。
早期发现与及时治疗癌前病变, 对肿瘤的预防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常见的癌前病变有:
a 粘膜白斑: 常发生在口腔, 外阴和阴茎等处粘膜, 主要病理改变是粘膜的磷状上皮过度增生和过度角化, 并出现一定的异型性, 肉眼观呈白色斑块状。
长期不愈就有可能转变为磷状细胞癌;
b 慢性子宫颈炎伴子宫颈糜烂, 在慢性子宫颈炎的基础上子宫颈阴道部的磷状上皮被来自子宫颈管内膜的单层柱状上皮所取代, 形成子宫颈糜烂, 病变反复发生, 少数病例可变为子宫颈磷状细胞癌;
c 乳腺增生性纤维囊性变, 由内分泌失调引起, 常见于40岁左右的妇女, 当伴有导管内乳头状增生者较易发生癌变;
d 结肠, 直肠的息肉状腺瘤, 较为常见, 可以单发或多发, 均可发生癌变, 多发者常有家族史, 更易发生癌变;
e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 慢性萎缩性胃炎时, 胃粘膜腺体可有肠上皮化生, 如久治不愈可发生癌变, 慢性胃溃疡时溃疡边缘的粘膜因受刺激而不断增生, 可能转变为癌;
f 肝硬化, 由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病人, 相当的一部分进展为肝细胞性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