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简介——精选推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菜】
白菜俗称大白菜,别名胶菜或绍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或二年生的草本植物,由芸薹演变而来,以柔嫩的叶球、莲座或花茎食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食用的一种蔬菜。

白菜原产于我国北方,后引种南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现现南北各地均有栽培,栽培面积和消费量居各类蔬菜之首;并且种类丰富,具有很多的优良品种,如山东胶州大白菜、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阳城的大毛边等为北方的优良品种;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是南方的优良品种。

白菜喜气候温和耐冷凉,莲座期和结球期要求光照充足,以利于中球充实。

在生长环境上对水分要求严格,全生育期适宜的土壤温度为80%~90%,低于70%对生长不利,高于95%以上脱帮多,病害重;适农宜的空气相对温度为65%~80%,温度过大易发生病害。

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较宽,在弱酸性至微碱性条件下均可正常生长,但要求土壤保水、保肥性强,最好选用肥沃的土壤,粉砂土壤和黏土为宜。

栽培上忌重茬、连作,应实行3~4年轮作,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茬或邻作,可选择瓜类、茄果类、葱蒜类、豆类及小麦等作物的茬口。

据实践经验,与葱、蒜、套作可减轻小菜蛾菜青虫的发生,对软腐病发生较重的地块采用高畦栽培,将白菜与玉米等高秆作物间套种可减轻病毒发生。

(1)白菜的养分需求特点及规律
白菜生长迅速,生长量大,需养分多,充足的养分供应对白菜的丰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白菜一生中对氮、磷、钾的吸收数量以苗期较少,莲座期较多,结球期最多。

从苗期到莲座期养分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20%~30%,结球期约占70%~80%。

其中,幼苗期吸收氮多,钾次之,磷最少;莲座期、结球期则吸收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据测定,每生产1000kg白菜约需吸收纯氮(N)1.8~2.6kg、磷(P2O5)0.9~1.1kg,钾(K2O)3.2~3.7kg、钙(CaO)1.61kg、镁(MgO)0.21kg,,其吸收比例大致为2:1:3.5:1.6:0.2。

可见,白菜对三要素的需求以需钾量最多,其次为氮,需磷量最少,对钙的需求量也较大,而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以铁最多,锌、硼、锰较少,铜最少。

氮是影响白菜产量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一定用氮量范围内,白菜产量随用氮量的增加而相应提高,增产原因主要是增加了叶面积和厚度,而不是增加叶片数。

磷能加速分化新叶,形成莲座,也能加速主根分生须根,扩大与土壤的接触面,吸收更多水分和养分。

磷充足,根尖细胞和心叶生长快,有利于叶球形成。

磷的增产率比氮低,但在施足氮肥的基础上再施磷肥,可增加净菜率和提高叶球坚实度。

钾能增加白菜含粮量,提高糖/氮比例,加快结球速度。

在叶球形成期,为了使有机质转运至产品器官而形成硕大充实的叶球需要很多钾,若缺钾,叶球尚未充实莲座叶就逐渐黄化,光合效率大为降低,植株抗病能力也减弱。

除氮、磷、钾三要素外,白菜还需要其他营养元素,目前生产上表现最突出的是钙和硼。

在白菜结球期、收获期和储藏期中,常常会有叶球内部嫩叶的边缘由褐变干枯(无腐烂和臭味)的现象,菜农称为“干烧心”,这主要是因土壤缺钙或者土壤干燥或施氮肥过多而使土壤溶液浓度太高,致使根吸收钙素受到阻碍,以及钠、钾、铵对钙的拮抗作用等导致白菜缺钙生理病害。

此外,空气温度过大,蒸腾作用减弱等也可导致白菜缺钙。

白菜对缺硼也较敏感,若叶柄内侧组织常发生木栓化,并由褐色变为黑色,叶片边缘枯死,结球不良,则通常是因为缺硼而引起的缺素症状。

因此,在白菜栽培施肥中,施入少量钙、硼肥等能使白菜结球良好,品质提高。

(2)白菜的施肥技术
白菜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

通常有机肥和磷肥主要用作基肥,无机肥和部分速效有机肥用作追肥。

基肥:白菜生长期较长,产量高,必须施足基肥,才能获得高产。

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无机肥配施。

氮、磷、钾速效肥要配合施用,不可偏施氮肥,否则会引起徒长,叶大而薄、结结球而不紧、叶球含水量增加、抗病能力下降、含糖量降低、品质下降。

一般每亩(1亩≌667㎡)施优质腐熟堆厩肥4000~6000kg,化肥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全部基施,氮肥的基施量占全生育期施肥量的30%~50%。

通常是在白菜定植前,结合耕地整畦时施入。

追施:追肥对白菜产量至关重要,追肥的原则是轻、勤。

一般情况下,追肥量约占总施肥量的1/3,可进行分期追施。

在追施量一定的情况下,分期追肥的增产效果优于坝追肥。

追肥时期对白菜增产效果很重要,一般分为4个时期追肥,即幼苗期(若基肥足且施用种肥,此期可不施肥)、莲座期、结球初期和结球中期追肥。

应突出重点追肥时期,重点施肥时期不同,增产效果相差很大,其原则是保证吸肥高峰需要,充分发挥肥效。

通常莲座末期为重点施肥期。

各期的追肥量也不一样,确定合理的追肥量,既能充分增产,又降低成本。

一般看苗施肥,每亩施氮掌握在30kg以内。

白菜在生长过程中,有两处对产量起决定作用的时期:即莲座期和结球期。

莲座期是功能叶迅速形成、叶面积急剧扩大的时期。

“卷心”长相的出现是莲座期结束、结球开始的形态特征,这一时期需大量的氮能,以保证莲座期叶的充分形成。

只有形成了发达的莲座叶,才可能结出硕大的叶球。

因此,莲座期施足氮肥是高产的关键。

结球期是叶球形成的时期,也是最后决定产量高低的时期。

结球期施肥重点应放在前期,即结球初期,这时期应重施肥、浇足水,要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不要作单施氮肥,若磷钾不足,白菜则往往不易结球;而且此时根系已布满土壤表层,要适当控制肥料浓度,不要太浓,不在大水灌溉,以免诱发软腐病和霜霉病。

(3)白菜的叶面施肥技术
白菜管理中除注意及时追肥外,可根据白菜长势和养分供应情况进行多次叶面施肥。

叶面施肥肥料用量少,肥效快,并可避免养分被土壤固定,是一种省工、有效的施肥方法。

可用于叶面喷施的肥料除了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硝酸钾、复合肥等常用的肥料外,还可选用市场销售的含大量、中量、微量元素的肥料。

但蔬菜生长发育所需要求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基肥和其他追肥,所以叶面施肥只能作为辅助施肥措施。

生产实践证明,叶面施肥可促进白菜生长、提高产量,如:在白菜定苗后,叶面施肥喷施0.05%~0.1%海藻肥溶液,可促进生长;从莲座期开始到结球后期,每7~10天叶面施肥1次0.1%~1%尿素和0.1%~0.5%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可增产10%~15%,还可增加白菜的抗性,提高净菜率,改善品质,提高商品价值;莲座期和包心期叶面喷施0.01%八硼酸钠(钾)溶液,可增产10%~15%。

叶面施肥可有效防治或矫正白菜的缺素症状。

白菜的干烧心病为缺钙生理病。

发病大多在结球期,外观叶片正常,内部球叶先从边缘黄化变干,逐步扩展,叶肉呈干纸状,发病组织和健康组织之间界限分明;症状在储藏期能继续发展,随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通过叶面喷施补钙明显降低白菜干烧心病的发病率。

如:在莲座后期叶面喷施0.3%氯化钙溶液或0.1%~0.2%糖醇钙溶液,或者在收获前5天叶面喷施0.7%氯化钙溶液,连喷4~5次,对白菜储藏期干烧心病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在白菜播种期,用微量元素锰接种或在白菜幼苗期、莲座期和包心期各喷施一次0.1%~0.2%硫酸锰溶液,对白菜干烧心病也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且品质有所改善。

另外,叶面施肥也可结合防治病虫害与农药进行浓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