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教育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西教育考察报告
河西教育考察报告
20**年11月1~10日,庆阳市教育局组织全市13所重点高中和部分普通完中校长20人、市局主管领导、联络人员、司机等共27人的“教育考察团”,赴张掖、酒泉二市考察参观了部分学校,就学校的校园建设、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建设以及学校后勤社会化办学思路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考察,现就考察情况做以下四个方面的总结汇报,以期引起关心我县教育事业的仁人志士和各主管领导、各职能部门的重视和借鉴。

一、高起点的规划给河西地区未来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按计划,我们考察了张掖中学、张掖二中、张掖四中、高台一中、临泽一中、酒泉市一中、酒泉市肃州中学共七所学校,其中张掖二中是20**年验收合格的省级市范高中,酒泉市肃州中学是20**年开始筹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中,张掖中学、酒泉市一中是两所市属重点高中,高台一中、临泽一中是两所县属重点高中,张掖四中是一所国立初中。

总体影响是建设规划起点普遍高,基本上都有三栋以上的教学楼,有科技楼(或电化教育楼)、图书实验楼、男、女生公寓楼(大多是分开各一栋)、400m跑道的标准田径场、足球场、水泥硬化的篮球场5个以上。

张掖中学还设有图书馆、健身房,其健身房的总面积约在480m2以上。

酒泉市一中还建有体育馆、有室内高标准的篮、排球场以及各项室内型体育活动场所。

高台一中在已有占地面积百余亩的情况下,近期又征地60亩扩建校园。

临泽县一中占地面积已超过200亩(13。

5万m2)。

而这中间大同小异的是各学校基本上都
是从98年开始规划的,现除个别学校还有收尾工程外,大都已完工使用。

各校均完成了校园网的建设,这为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全体师生能在学校园各个角落浏览多媒体信息,下一步实现校校通工程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校园均已实现了多媒体课堂、网上交流、数字广播、视频会议等多功能的教学管理和教学形式。

二、高标准的建设为未来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河西七校考察过程当中,我们惊奇地发现,除了普遍具有高起点的规划外,还具有高标准的建设。

无论是办公楼、科技楼,还是教学楼、公寓楼,一律是磁砖地面,磁砖墙群,建筑物造型宏伟,室内装璜豪华。

所修建的教学楼,基本上没有6000m2以下的,临泽一中的教学楼,是我们见到的最小的,其建筑面积为5800余平方米。

张掖中学新建的综合楼,建筑面积在120**m2以上,楼内除了配置有我们预料到的高标准的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以及必要的办公设施外,还有能供约百人同时活动的健身设施,有能供全校师生活动的图书馆、阅览室等,田径场全是400m跑道的标准场,篮球场全是水泥硬化。

酒泉一中的体育馆,跟国际比赛用的专业馆相比,除了看台面积稍小外,没有更大的差距了。

信息技术教育设备的投入,全是一次到位。

有的学校学生人数与供学生用的计算机数之比达到6:%,而且学生实验均能保证二人一组。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是完成学校建设的保证。

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内,河西地区的校园建设何以能达到如此规模,大多数学校总投资都超过20**万元,钱从何来?这是我们最困惑,也最想破解的谜团之一。

经过走访,与熟人的私下交谈,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支持,政策倾斜,绿灯开道。

张掖市教育局的贾局长在介绍张掖地区教育发展状况时,首先提出的是前任张掖地区地委书记马西林同志。

在私下了解中,我们发现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均对马书记抓教育不绝口,是马书记提出“必须党政一把手抓教育”、“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教育”、“动员一切力量办教育”。

有了政策,就有了活力,导致了高起点的规划和高标准的建设的产生,出现了政府投资幅度大,基层办事积极性高的良好局面。

2、有较活的收费政策和大胆的改革思路。

我们在高台县一中的收费公示牌上看到,高一级新生入学除正常收费以外,每人还需交200元教育积金,高
二、高三学生每人收50元。

借读生的收费标准远高于省上制定的(这一点只是我们的猜测,因为当我们问到这方面情况时,校领导均避而不谈,市局领导则告诉我们说:“这个我们不管……”),张液四中本是一所初中,但校长大胆设想,市局同意,在学校内搞了个股份制高中,是校内校,收费标准不告诉我们,但今年一次招高一学生近千人(14个教学班)。

教师带课发津贴,年终还可以分红。

3、后勤管理社会化,为学校建设带来了资金和活力,充分体现了“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教育”的指导思想。

我们了解到,各学校均有银行贷款、工队垫资、教职工集资、学校自筹等多方面的资金来源,而由此引起的负债数目也相当惊人。

比如张掖中学,98年起筹资20**万元动工建设,到今天还负债约千万元。

当我问及还款计划及思路时,市局领导插话说“能归还利息的校长就是好校长……”。

四、河西教育发展的势头告诉我们:单靠“三苦精神”办学,肯定赶不上时代的步伐。

河西的基础设施远远地超过了我们;河西的用
人机制也远远地走在我们的前列。

教师的职称问题、住房问题、待遇问题都能得到良好的解决,这无疑为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吸引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就职称分布而言:张掖中学在学校学生数为3644人,而教职工总数为272人,师生比达到1:13。

4。

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69人,一级教师124人,中级以上职称人数占教职工总数的71。

69%,由于条件优越,待遇良好,所以人才吸引力度就相当之大,据不完全统计(市教育局提供)20**年西北师大应届毕业庆阳籍学生中,有33名都被张掖市挖走,这已充分说明我们走在人家的后面了;尽管过去的张掖,教学质量还不如庆阳,20**、2001、20**这三年已和庆阳不相上下,但如照此发展下去,张掖市的教学质量很快会位居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在11月9日的考察总结会上,全体考察组成员一致认为:河西教育的发展可以总结为“大三点,小三点”。

其中“大三点”是“高起点的规划,高标准的建设,多渠道筹资”;“小三点”是“一把手抓教育,举债办教育,规模效益”。

以上是我本人在10天的考察中所了解和感受的,有些可能与实际有出入(因为我们的考察时间过于仓促),有些观点也纯属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批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