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动物的运动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动物的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c4c34f523968011ca2009157.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动物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
一、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⒈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动物能够通过运动,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
陆生动物中的鸟类和昆虫能够飞行和滑翔。
⒉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提高了生存能力。
生物通过运动还能迅速迁移到更为适宜的栖息地和生殖场所,从而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繁殖。
二、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⒈动物的运动器官或结构
草履虫依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运动,变形虫依靠伪足运动。
蚂蚁等昆虫的足分节,依靠足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分节的足产生运动。
运动时,一般是以一侧的前足、后足和另一侧的中足为一组,进行交替运动。
⒉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
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其中,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因而也可说成“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
”
骨骼(骨和骨连接)是动物形体的基础,为肌肉提供了附着点。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人和脊椎动物的肌肉收缩和舒张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
⒊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消化吸收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食物───→细胞───→A TP───→肌肉。
动物的动态方式——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教案
![动物的动态方式——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e7239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a.png)
动物在运动方式上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的环境和生物体内部的特定需要下,动物会采取不同的动态方式,使它们快速,精确地完成各自的任务。
此次我们学习的是《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主要通过学习动物栖息的方式,能力和习性等,来了解动物在外界适应与生存方面做了哪些优化和改变。
本次课程将深入地了解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让学生们对动物的行动方式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第一部分:环境对动物运动方式的影响在不同的环境中,动物的身体结构、行动方式和习性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动物为了适应外界环境而进行的。
例如在陆地上,动物在物理特性上不同于水中,肺部的机制让它更容易吸氧,而在水中,则通过鳃呼吸。
然而类似的,在地下,飞行和栖息在树枝上等相似的环境因素也会成为动物改变运动方式的重要原因。
本课将就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而进行特化来实现不同环境下的运动和最佳的减阻来进行分析。
第二部分:动物身体结构和运动方式的关系动物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式密切相关,在生物学界中,常常就是通过身体结构来分析它们的生命活动模式,也称“形与能”关系。
例如勿犬是肉食动物,其臂力和下颚的张力就比其他生物强壮,它们通过身体结构和劣势差异化来捕食猎物。
而长颈鹿则有着两根长长的脖颈,通过远距离取食后利用食物消化进行能量的补充; 相比之下,体型较小的动物(如老鼠和兔子)运动速度和操纵性会更加灵活。
另外此次课程将进一步通过快速动物以及慢速动物来从物理学和生物学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运动与认知能力动物在运动方式上也与认知能力息息相关,运用自身的经验来判断运动方式的优劣,在繁殖、栖息和捕食等方面会与运动方式的多样性给予影响。
例如栖息在树冠上的猴子运用其高度的优势,并且向其他猴子学习如何跃跃欲飞,这些都是动物认知能力的一部分。
而狮子呈现出群居和个体行为的不同方式,也说明了其拥有优秀的认知、神经和运动控制能力。
第四部分:为何动物的运动方式变化如此多样?动物在运动方式上表现出的多样性在很多时候都是为了适应外界环境和生物体内部的特定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满足生存需要和繁殖需要。
“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a5173b83c4bb4cf7ecd111.png)
1 教 材分 析
请 学生 欣赏 一段 大 自然 中动物 运 动 的画 面 , 中 其 包 括在 空 中 、 陆地 和水 中生 活 的常见动 物 ( 老鹰 盘旋 、 大雁 南 飞 、 蜂 采 蜜 、 蝶 飞 舞 、 豹 奔 跑 、 鼠和 蛙 蜜 蝴 猎 袋 类 的跳跃 、 猴 攀 援 、 的行 走 、 蜴 的 爬 行 、 儿 游 猕 熊 蜥 鱼 泳 、 鹅游 弋 …… ) 企 和具 有 特 殊 运 动方 式 的 动 物 ( 水 母 的 漂 浮 运 动 、 鼠 的 滑翔 、 蚓 的 蠕 动 …… ) 鼹 蚯 的视 频, 让学 生直 观地 感受 到动 物运 动方 式 的多 样性 。为
徙 ( 食 , 适 宜 的环 境 里 筑 巢 、 卵 、 雏 ) 觅 在 孵 育 ?接 着 播放 鱼类 的涸 游 片段 , 出 问题 : 提 鱼类 为 什 么会 洄 游
“自然界 有很 多 美 丽 而 精 彩 的 画面 , 有海 阔凭 鱼
跃, 天高任 鸟 飞 ( 示 动 画 ) 万 马奔 腾 ; 鹅 游 弋 ; 展 ; 企 孔
密, 学生也很感兴趣 , 以笔者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借 所 助 精彩 的视 频 和 大量 的 图 片 。这 不 仅 能 帮 助 学 生 直
观、 轻松 地学 习新 知识 , 能激 发 学生 的兴 趣 , 到 理 还 达 想 的教 学效 果 。通 过 分 组 讨 论 、 表 发 言 、 答 等 活 代 抢
了让 学 生有 目的地 观看 视频 , 放前 应提 示 学生 把 观 播
“ 动物运 动方 式 的多样 性 ” 苏 教 版 《 物》 年 是 生 八 级 上册 第六 单元 第 1 6章 “ 物 运动 ” 1节 的 内容 。 动 第 本 节从 角 马群体 生活 的 防御 图人 手 , 明动 物 的运 动 说 是 为 了适应 复 杂多变 的环 境 , 种 群 的生 存 和 繁衍 有 对 重 要意 义 。本节 课 的知 识 与 学 生 的 生 活 联 系 十 分 紧
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生活习性
![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生活习性](https://img.taocdn.com/s3/m/720feb6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4.png)
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生活习性动物世界千姿百态,不同动物在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性上展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
本文将探讨动物的运动方式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以进一步了解动物们的生态行为。
一、四肢动物的运动方式四肢动物是指有四条腿的动物,它们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
其中,爬行动物如蜥蜴和蛇采用的是腹肌运动和蠕动的方式前进。
这种方式可以使它们在地面上灵活自如地行走。
与之不同的是,哺乳动物如猫狗和人类,则是通过四肢的协调运动进行行走。
它们的肌肉和骨骼结构使得它们能够以较高的速度奔跑,展现出了卓越的移动能力。
除了行走,四肢动物还具备其他的运动方式。
例如,鸟类运用翅膀的扑打和滑翔来实现飞行。
这种运动方式凭借着翅膀的设计和羽毛的特性,使得鸟类可以在空中自由翱翔。
而非洲草原上的大象,虽然体型庞大,但它们却可以通过四条粗壮的腿迈出长距离的步伐,以一种优雅的方式快速移动。
二、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水生动物居住在水中,它们的运动方式也与陆地上的动物有所不同。
鱼类是典型的水生动物,它们靠尾鳍的摆动和背鳍的稳定来实现前进。
鱼类的身体形状和鳞片结构使得它们能够在水中迅速游动,轻而易举地穿梭于水中的各个层次。
另外,水生哺乳动物如海豚和海狮则是通过肢体的划水动作来前进。
它们的前肢演变成鳍状结构,使得它们可以在水中灵活自如地游动。
这种运动方式使得水生哺乳动物能够在水下探寻食物和逃避天敌,成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独特的存在。
三、昆虫的生活习性昆虫类动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它们展现出了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生活习性。
例如,蚂蚁是社会性昆虫,它们形成了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结构。
蚂蚁分工明确,个体之间通过信息素进行交流,共同合作建造巢穴、觅食和保护领地。
这种社会性的生活习性使得蚂蚁能够有效地在自然界中存活和繁衍。
另一方面,蝴蝶则是典型的迁徙动物。
每年春季和秋季,蝴蝶都会进行大规模的迁徙活动,寻找适宜的繁殖地和温暖的气候。
这种迁徙行为在昆虫界中十分独特,同时也使得蝴蝶成为了生态研究中的热门对象之一。
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教案
![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46324de45c3b3567ec8b34.png)
第十六章动物的运动第一节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列举说出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2.列举说出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1.学会分析利用媒体资料的方法。
2.通过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动物世界的勃勃生机。
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2.认识到生命在于运动,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1.列举说出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2.列举说出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难点:.列举说出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等进行直观演示,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通过探究活动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利用已有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四).学习方法本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启发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五)教具准备挂图或多媒体、小黑板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好!一提到动物大家都非常熟悉吧?学生答:下面我想请几位同学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动物有哪些?学生答:那么,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运动方式呢?学生答:然而,动物的这些运动方式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引出新课,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1、小组活动:(1)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上的几幅图片和老师带来的图片以及你课下收集的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讨论并完成下表的问题。
(2)填表请几位学生上台表演行走、奔跑、跳跃这三种运动方式的不同(4)请各组代表起来回答2、活动小结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水中生活的动物一般以游泳为主,陆地上的动物以爬行、行走、奔跑、跳跃为主,空中的动物则以飞行为主,也可以滑翔。
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案例
![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67c602f43323968011c92ac.png)
《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案例铁岭五中韩春红【设计依据与构想】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大课堂,在自然界中动物运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留心观察是学生积累知识和学习经验的重要途径。
动物的运动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现象。
通过方方面面的渠道都能获得对动物运动最基本的认识。
本节课内容在开始时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美丽的画面让学生去感悟、去发现,然后通过观察、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理解动物运动的意义,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2.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1.学会利用各种渠道收集资料。
2.提高观察动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观察和小组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注自然、保护环境、团结协作的情感。
教学重点1.列举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2.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教学流程及分析】一、导入新课(情景创设)教师: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有何意义?学生: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
生物能够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进化。
教师:正是由于地球环境的复杂、变化多端,地球上的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求得生存,保证种族的繁衍与延续。
动物也不例外,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运动方式,以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思想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同时也为讲解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埋下伏笔。
二、新课活动:播放一段多媒体片断,请注意收集信息及时记录。
画面中出现:游弋的鱼群、飞翔的海鸥、扑腾入水的企鹅、跳跃的猴群、飞跑的麋鹿、追逐的猎豹、悠然的丹顶鹤、开屏的蓝孔雀、快速旋转运动的草履虫。
(配有节奏较快的背景音乐,随画面一幅幅闪过。
) 设计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美丽的画面,让学生去感悟、去思考、去发现。
学生:积极思维,收集信息,及时记录。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动物花样繁多的移动方式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动物花样繁多的移动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8ef366a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9.png)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动物花样繁多的移动方式动物是地球上最为活跃的生物,它们有各种各样的移动方式。
在五年级下册的科学教材中,我们将学习动物的移动方式,体验生命的多彩和神秘。
一、什么是动物的移动方式动物的移动方式是指不同的动物通过不同的器官、肌肉或特殊的身体构造,完成自身的运动、移动、爬行或飞翔等能力。
根据不同的器官、肌肉或特殊的身体构造,可以将动物的移动方式大致分为行走、飞行、游泳和爬行四种。
二、动物的移动方式1、行走:光脚的鸟有五指,其中4指向前,一只向后,从而可以稳定地站立和行走。
像咕咕鸡,天鹅等动物行走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
腿长、肌肉发达的动物,如马、狗、斑马等速度快、力量大,可以跳跃,飞檐走壁。
一些节肢动物,如昆虫等,使用的是多脚行走的方式。
2、飞行:鸟是飞行的代表。
鸟的前翅变成了羽毛,体表覆盖了细而疏松的羽毛,便于保持身体的平衡和保暖。
同时,鸟类几乎都有空气囊,可以帮助它们获得所需要的空气量,加强身体的抵抗力。
除了鸟类以外,昆虫等小型生物也可以利用翅膀进行飞行,如:蜜蜂、蜻蜓等等。
3、游泳:所有的海洋生物,如鱼类、鲸鱼等,都可以在水中游泳。
这是因为它们的身体形态、骨骼、鳍和在体表覆盖的鳞片和生物膜的结构非常符合水下冲动的特征。
同时,鳃器官可以将空气转换为氧气,适应水下生存。
4、爬行:一些特殊的动物,如蜥蜴、蛇等野生爬行动物通过身体的弯曲和缩短等运动方式进行移动。
并非所有动物都像鸟类那样具有加强内部结构的体形,爬行动物的多样化直接反映了适应环境的先进技术。
三、动物的移动方式和环境的关系动物的移动方式和它们所适应的环境类型密切相关。
例如,鸟类大多生活在空中,而水生生物则必须拥有好的游泳能力,以在水中自如地活动。
爬行动物的活动地点主要是陆地,它们可以在平地和崎岖不平的山路中自如行走。
四、动物的移动方式对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性动物的移动方式对于自身生存和繁衍是至关重要的。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对动物的生存造成极大威胁。
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https://img.taocdn.com/s3/m/544519365727a5e9856a6117.png)
奔跑
跳跃
游泳
飞行
大自然有着许多的神奇之处等待我们去 探索,除了我们刚才列举的这些运动之 外,同学们还能通过互联网搜索到一些 更加有趣和特殊的动物运动方式吗?
鼯 鼠
章鱼
蜥蜴“水上漂”
为什么鸟能飞而人不能飞呢?人如果有 动物们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是与它 了翅膀是不是就可以飞行了呢? 们的运动器官及其它相关结构相适应的 企鹅是一种鸟类,走起路来憨态可掬, 但它们已经不能飞行,可是却善于潜水, 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鸟类飞行的原因
1.具有翼及覆盖全身的羽 2.具有发达的胸肌 3.进行双重呼吸 4.骨骼为气质骨(无牙齿)
海水浴的鸵鸟
上岸啦!
动物运动的运动器官
单细胞动物 无运动器官,但具有运动结构。如 草履虫的纤毛和变形虫的伪足等。
多细胞动物
生活环境 运动方式
游泳
爬行 行走 奔跑 跳跃 飞行
动物名称
鱼 海龟 蜥蜴 熊 狮子 袋鼠 鸟类 昆虫
自然界中的斗争异常激烈,无论 是捕食者还是被捕食者都要不懈 的努力才能生存下去!!
短片中的狞猫和珠鸡是如何捕食 和逃避捕食的?
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那你还能说 出你所熟悉其他的动物具有什么样的运 动方式吗?(用腾讯通将答案发送出来, 每人至少写3种动物)
你知道动物的运动 方式有哪些
运动方式 多种多样
爬走Biblioteka 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在陆地上生活的多数动物主要是依靠附肢 的活动,使身体在地面上爬行、行走、奔 跑、跳跃。
爬行
蛇无足,它依靠身体的肌肉收 缩,牵动骨胳与腹部鳞片的协 调运动,作“之”字形扭动爬 行、或直线前进、或在沙地上 作“蟹步”横行
(直通车)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试
![(直通车)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试](https://img.taocdn.com/s3/m/196b8112aeaad1f347933fb0.png)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知识清单】知识点一:动物的多样性及分类1. 已知的150多万种动物依体内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动物两大类。
2. 动物生活环境的多样:陆地、水中、空中。
3. 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行走、淤泳、飞翔。
知识点二: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1. 鱼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御敌害。
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2. 鱼的体形呈梭形,鳞片有黏液,可减小水中运动的阻力。
3. 各种器官在鱼游泳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背鳍、胸鳍、腹鳍:有维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臀鳍:辅助其它鳍的作用侧线:感知水位和测定方向鱼鳔:控制上浮、下沉的作用。
4. 鱼在水中的呼吸过程: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鳃是专门适应水中呼吸的构造。
鱼的咽喉两侧各有4个鳃,每个鳃又有鳃片和鳃丝组成。
呼吸时,鳃片和鳃丝完全打开,会增大鳃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加与水中溶解氧结合的机会。
鱼在水中,嘴巴一X一闭的进行呼吸;它X嘴时,把水吸入,鳃盖关闭,闭嘴时,鳃盖打开,让水流出。
在水流经腮的过程中,水中的溶解氧就被鳃上的微血管吸收,同时把二氧化碳排入水中。
鱼只要一旦离开水,它的鳃片、鳃丝粘合重叠在一起,不能及时得到氧而窒息。
知识点三: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1. 本实验供选择的四个建议(1)直接观察(2)剪掉鱼鳍(3)模拟实验(4)捆扎鱼鳍2. 探究步骤(1)提出问题:鱼在淤泳时,各鳍的作用相同吗:(2)做出假设:鱼在游泳时,各鳍的作用不完全相同。
(3)讨论探究思路:实验现象(游泳和速度的变化)第一组捆绑胸鳍和腹鳍腹面常上翻,游动不灵活第二组捆绑尾鳍游动不灵活,速度慢第三组捆绑背鳍和臀鳍身体侧翻,游泳路线弯曲第四组用薄硬板夹住躯干和尾部,保留全部的鳍下沉,不能游动第五组正常的鲫鱼姿态正,游动灵活,速度快(4)结论:鱼在游泳时,各鳍的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
知识点四:其他水生动物类型举例主要特征腔肠动物珊瑚虫、海蜇、海葵有口无腔门软体动物章鱼、河蚌、枪乌贼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甲壳动物水蚤、蜘蛛蟹、虾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哺乳动物鲸、海豚、海豹胎生、哺乳知识五:水域环境的保护人类的许多活动如工厂和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农田中农药和化肥随雨水冲进水体,使许多水域环境遭到破坏,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动物的运动与协调
![动物的运动与协调](https://img.taocdn.com/s3/m/447150a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2.png)
动物的运动与协调动物界的多样性使得不同种类的动物都演化出了各自独特的运动方式和协调能力。
动物的运动与协调是其生存、繁衍和适应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动物的运动方式和协调能力,并探讨其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中的意义。
一、四肢动物的运动方式四肢动物是最常见的一类动物,它们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
例如,陆地上的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通过四肢的步行、跑步、爬行等方式来移动。
鸟类则通过翅膀的扑打和羽毛的控制来实现飞行。
在水中,鱼类通过鳍的摆动来推进身体,并通过尾巴的摇摆来控制方向。
四肢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它们的生态习性紧密相关。
例如,爬行动物的四肢结构适应了在陆地上的爬行,而水生动物的四肢或鳍则适应了在水中的游泳。
鸟类的翅膀结构和羽毛的形态也与它们在空中的飞行紧密相关。
二、节肢动物的运动方式节肢动物是一类拥有许多节段和附肢的动物,它们的运动方式也非常独特。
例如,昆虫通过六条腿的步行、跳跃和飞行来实现运动。
蜘蛛则通过八条腿的爬行和丝线的利用来移动。
节肢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它们的体节结构紧密相关。
它们的附肢可以进行复杂的运动活动,例如昆虫的腿和蜘蛛的触肢能够实现精密的步行和爬行。
三、软体动物的运动方式软体动物是一类没有硬骨骼的动物,它们的运动方式也与其他动物有所不同。
例如,贝类和腹足类动物通过肌肉的收缩和伸展来实现爬行和游泳。
乌贼和章鱼则依靠喷射水流来快速移动。
软体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软体体态和肌肉结构紧密相关。
它们的肌肉可以通过收缩和伸展来改变身体形状和大小,从而实现运动。
四、动物的协调能力动物的协调能力是指它们在运动过程中各个身体部分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这种协调能力是动物能够实现优雅、高效运动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鸟类的飞行为例,它们需要在空中通过翅膀和尾巴的协调控制来实现平稳的飞行。
鸟类在飞行中不仅需要调整翅膀的摆动频率和幅度,还需要通过尾巴的摇摆来控制飞行方向。
这种协调能力使得鸟类能够在空中高度灵活地飞行。
同样地,四肢动物和节肢动物也需要良好的协调能力来实现各种运动。
动物的运动和骨骼结构
![动物的运动和骨骼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8811945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0.png)
动物的运动和骨骼结构动物世界的多样性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种动物都拥有独特的运动方式和骨骼结构。
这些特殊的适应性特征使得动物能够在各自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本文将介绍动物的运动方式和骨骼结构的关系,并探讨其中的适应性演化原理。
一、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的运动方式可以分为四大类:蠕虫式运动、节肢动物式运动、脊椎动物式运动和鸟类式运动。
1. 蠕虫式运动蠕虫式运动是一种通过蠕动身体的方式前进的运动方式。
蠕虫的体格结构通常较为柔软,身体由不同的环节组成。
例如,蛇是一种典型的蠕虫式运动的动物,它们利用身体的蠕动来推进自己前进。
2. 节肢动物式运动节肢动物式运动是通过节肢的协调动作来实现的。
节肢动物的身体通常由头、胸部和腹部组成,每个部分都有相对独立的运动能力。
昆虫是最典型的节肢动物,它们通过六条腿的协调运动来行走和跳跃。
3. 脊椎动物式运动脊椎动物式运动是脊椎动物通过骨骼和肌肉的协同作用实现的。
脊椎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四足行走、两足行走和飞行等。
例如,哺乳动物利用四肢行走,人类则是通过两足行走,鸟类则可以飞翔。
4. 鸟类式运动鸟类式运动是指鸟类通过翅膀的振动来实现的。
鸟类的骨骼结构十分轻巧且空气动力学力学十分优化,让它们可以在空中飞翔。
此外,鸟类还可以用脚行走、游泳等。
二、动物的骨骼结构动物的骨骼结构与其运动方式密切相关,不同的运动方式需要相应适应的骨骼结构。
1. 蠕虫的骨骼结构蠕虫的骨骼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环节和体壁构成。
这种骨骼结构使得蠕虫可以自由地蠕动,适应了它们的生活方式。
2. 节肢动物的骨骼结构节肢动物的骨骼结构由外骨骼构成,外骨骼在支撑和保护节肢动物身体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外骨骼也带来了一定的限制,限制了节肢动物的体型增长和活动能力。
3. 脊椎动物的骨骼结构脊椎动物的骨骼结构由内骨骼构成,内骨骼可以提供更灵活和多样化的运动能力。
脊椎动物的骨骼结构中还包括脊柱、四肢等特化结构,使得它们可以实现更为复杂的运动方式,如奔跑、爬行和游泳等。
多样的动物运动——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教案
![多样的动物运动——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5c1fd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f.png)
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动物有各种不同的运动方式,有些动物步态优美,轻盈地在草地上跑,有些动物慢慢地爬行在地面上,还有一些动物可以短时间内飞行数千公里。
动物的运动方式的多样性,发生了自然选择的影响,以更适应生存的方式来应对各种环境。
一、步行类运动方式步行是一种最常见的动物运动方式,包括人类在内的多数哺乳动物都采用步行的方式前行。
步行的方式是通过由外部动力提供的能量推动腿部向前踏步的余数来实现的。
步行时,动物必须以正确的顺序移动四肢,以保持身体平衡。
二、奔跑类运动方式奔跑是一种快速和高效的运动方式。
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拥有奔跑的能力,有些动物,如大象和犀牛,在奔跑时能够快速加速。
飞行动物也可以通过奔跑在地面上移动,如企鹅和鸵鸟。
奔跑的能力使动物能够快速逃脱潜在的危险和寻找食物。
三、游泳类运动方式大多数的水生动物,如鲨鱼,海豹和水母,通过游泳来移动。
游泳需要多年的进化和适应,来让动物们能够在水中快速移动,并逃脱潜在的危险。
游泳还可以让动物探索水中世界和寻找食物。
四、滑翔类运动方式滑翔是一种在空中滑行的运动方式,只能由蝙蝠、飞鼠或一些鸟类进行。
翅膀形象千变万化,适应于不同的空气和环境的。
这种运动方式的优点在于节省能量,扩展飞行范围。
五、飞行类运动方式飞行是一种在空中运动的方式,这种方式在所有的运动方式中最为复杂,需要多年的进化和适应。
只有被适应飞行的物种,例如鸟类和昆虫,才能够进行飞行。
飞行使得飞鸟可以迅速地抵达遥远的地方,探索新领地和寻找新的食物资源。
动物的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是由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适应了不同的生存环境,采用相应的运动方式可以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
掌握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动物,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物种。
动物的运动方式
![动物的运动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f2c6994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e.png)
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是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通过各种独特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运动目标。
这些运动方式不仅展示了动物王国的多样性,也为人类提供了许多灵感和启示。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动物运动方式,包括四肢行走、飞行以及游泳。
四肢行走是大部分陆地动物最主要的运动方式。
从大象的笨拙行走到豹子的优雅奔跑,四肢行走是动物们在陆地上行动的主要方式。
在四肢行走中,动物会利用它们的腿部结构和肌肉力量来推动身体前进。
各种动物在四肢行走时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应性。
例如,老虎的肌肉强健,有助于其在短距离内迅速加速和捕捉猎物。
而长颈鹿则以其独特的长腿和颈部结构,可以在树林中高高地行走,以便觅食。
飞行是少数动物独有的运动方式,其具有令人叹为观止的优雅和灵活性。
鸟类是最出色的飞行者之一,它们通过振动翅膀产生的空气流动来产生浮力和推动力。
不同类型的鸟类有着各自独特的飞行习性。
例如,雄鹰以其锋利的视力和强壮的翅膀飞翔在高空,捕食猎物。
而蜜蜂通过快速振动翅膀来收集花粉和蜜,使它们能够在花丛中自由地飞行。
除了陆地和空中,水中也是一些动物的运动领域。
游泳是水生动物主要的移动方式之一。
鲸鱼和海豚以其强大的尾鳍在水中迅速前进,它们可以在水下和水面上得心应手地游动。
而海龟则以其四肢划水的方式在海洋中畅游。
与陆地动物相比,水生动物在水中的运动能力更加灵活和舒适。
总的来说,动物王国中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方式都与动物自身的结构和环境紧密相关。
四肢行走是大部分动物在陆地上的主要运动方式,而飞行则是鸟类等少数动物的特权。
水生动物则利用游泳的方式在水中迅速移动。
这些运动方式不仅展示了生物多样性的奇妙之处,也为人类提供了许多启示和探索的机会。
通过研究和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保护这个多彩的地球生态系统。
动物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e8abc01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b.png)
动物的运动动物是地球上最为活跃的生物之一,它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运动。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既包括行走、奔跑、游泳等基本运动方式,也包括飞行、爬行、潜水等特殊运动方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运动方式。
行走和奔跑大多数动物会运用四肢进行行走和奔跑。
这种运动模式适用于陆地上的大多数动物,如人类、狗、豹子等。
这些动物通常具备发达的四肢肌肉和足部结构,能够稳定地支撑身体负重,并且通过腿部关节的弹性运动实现步态。
值得一提的是,人类的奔跑速度在整个动物界中并不出众,但我们拥有长时间持久奔跑的能力,这是我们人类长期以来狩猎和生存所形成的特征。
游泳游泳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水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水中的运动具有比陆地上更大的阻力,因此动物必须具备特殊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式才能在水中更加高效地前进。
鱼类是最典型的游泳动物,它们具备流线型的身体形态和鳍、鳃等特殊结构,能够在水中迅速前进。
此外,其他一些动物如海豚、鳍足类动物等也通过翻滚、拍击尾巴等方式进行游泳。
飞行是一种特殊而震撼的运动方式,只有部分动物具备这一能力。
鸟类是最具代表性的飞行动物,它们拥有轻巧的骨骼结构和强大的飞行肌肉,通过挥动羽翼产生升力,从而在空中飞行。
除了鸟类,其他一些动物如昆虫、果蝇等也具备飞行能力。
它们的翅膀通常由薄膜或硬甲壳构成,能够产生足够的升力支持它们在空中飞翔。
爬行爬行是爬行动物独有的运动方式,如蛇、蜥蜴、乌龟等。
爬行动物的身体结构适应了爬行的方式,通常具备特殊的爪子、鳞片等结构。
它们通过腹部与地面或其他支撑物产生摩擦力,实现身体的前进。
爬行动物通常擅长在不平坦的地貌上爬行,例如树木、岩石等。
它们通过蜿蜒、爬行等方式,能够穿越各种复杂的环境。
潜水潜水是水中动物独有的一种运动方式。
水中的潜水能力帮助动物在水下寻找食物、逃避威胁以及生存。
海豚和海狮等动物通过鼻孔关闭和肺部储氧,能够在水下游泳和呼吸。
其他一些水下生物,如鱼类、海龟等也具备在水下游动的能力,它们通过鳃器官从水中吸氧,实现长时间在水下的生活。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eeea362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e.png)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对动物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其中,动物的运动与行为一直是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话题。
动物的运动能力与其生存和繁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行为则反映了动物的天性与智慧。
本文将探讨动物的运动与行为,从不同角度剖析动物世界的奥秘。
一、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的运动方式体现了动物的适应性与多样性。
根据不同的生活环境,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运动方式。
1.四肢爬行:许多爬行类动物如蜥蜴、蛇等通过四肢爬行的方式前进。
这种方式适用于地面或树上的移动,能够有效地适应环境并保持平衡。
2.四肢行走:大多数哺乳动物和一些爬行动物如龟、壁虎等都采用四肢行走的方式。
这种方式既适用于陆地,也适用于水中,使得动物在各种环境中具备高度的机动能力。
3.两翅飞行:鸟类拥有独特的飞行能力,通过翅膀在空中飞行。
鸟类的飞行速度和高度较高,能够在空中轻松地寻找食物和逃离潜在的危险。
4.四肢跳跃:一些哺乳动物如袋鼠和兔子等采用四肢跳跃的方式。
这种方式使得动物在草原等开阔地带能够迅速地移动,并且能够有效地节省能量消耗。
二、动物的运动能力动物的运动能力直接影响其生存和繁殖。
不同种类的动物在运动能力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以通过一些指标进行衡量和比较。
1.速度:动物的速度是衡量其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例如,猎豹是陆地动物中奔跑速度最快的,其速度可达每小时100公里以上。
然而,鸟类则具备更高的飞行速度,比如雨燕每小时能够飞行300公里以上。
2.耐力:耐力是指动物能够持续运动的能力。
例如,黄鳝是水中游泳耐力最强的鱼类之一,能够在水中连续游泳数百公里。
而长跑动物驯鹿能够在极寒的北极地区进行长时间的奔跑。
3.灵活性:灵活性指的是动物能够在运动中迅速变换方向和姿态的能力。
例如,猴子具备出色的爬树能力和树间跳跃能力,能够在林间迅速穿梭。
三、动物的行为表现动物的行为表现不仅反映了其天性和本能,还体现了其智慧和学习能力。
动物的行为包括求偶、捕食、互动等多个方面,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个典型行为。
动物运动科学探索——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教案
![动物运动科学探索——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5ed42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3.png)
动物运动科学探索——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教案动物在生存和适应环境中需要通过运动方式来获得食物、追捕猎物、避免天敌等,不同的运动方式是动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与进化过程中的产物。
了解这些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动物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演化过程。
本课通过探究不同肢体结构和适应环境的动物运动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多样化的自然现象,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一、课前情境(10分钟)我会设计一幅插画,使用“惊奇队长”射出光束、让图中的动物运动方式暴露出来。
让学生看一眼图,对此课程主题有个简单的介绍。
告诉学生们在追求进食、逃脱危险等背景下,动物们运用不同的肢体、策略和节奏,将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动作,进一步发挥到极致。
二、探究方法(20分钟)一个视频的链接载入,我会播放一段关于国外的某项立项研究的视频,这项研究是鸟类运动方式的研究。
由于在课程主题中,鸟类的运动方式在动物群体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选择播放这个视频以补足学生关于鸟类运动方式的知识层面不足的问题。
三、探究过程(60分钟)这个阶段涉及大量探究排练的环节,其量必须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每个可能的实验操作、演示和讨论中去,同时我也会根据情况随时互动商讨思想或者拓展部分内容。
通过观察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让学生尝试去想象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它们的运动方式,有哪些特点和规律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究。
1.选取的四种动物(40分钟的讲解和问题探究)(1)蜘蛛:通过让它们网捕来获取食物,表现出其优秀的捕食能力。
(2)动物: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动物能够在水中移动得如此敏捷?为什么其他动物在水中会很慢?(3)黄蜂:根据课本内的一幅插画,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蜜蜂翅膀的摆动频率大于黄蜂?我对课前的挑战是让学生尝试着找到每个动物的共性。
(4)猎豹:学生通过对其他动物和猎豹对比,进一步体会了猎豹奔跑过程中的重心平衡和减轻摩擦力的方式等。
2.一些手工制作我会选取一些对学生来说较为简单的实验方式和体验方式,以充当探究过程中的点睛之笔。
动物的运动的说课稿
![动物的运动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a19924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f.png)
动物的运动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动物的运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动物的运动”是初中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动物的各种类群以及动物的形态结构等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同时,本节课的学习也为后续学习动物的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等内容做好铺垫。
教材首先介绍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通过列举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动物运动的奇妙。
接着,教材详细阐述了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包括骨、关节和肌肉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
最后,教材还探讨了动物运动的意义,引导学生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角度来理解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对动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但是,学生对于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和生理机制等知识的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和生动的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
(2)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3)理解运动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注动物生存环境的情感。
(2)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2、教学难点(1)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2)理解运动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动物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动物运动的结构和机制。
初二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59d5c144afe04a1b171decf.png)
初二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初二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第一节动物的运动这种方式一、运动的意义一方面寻找和摄取量食物,迁移到适宜自身生活的栖息场所,另一方面有效地躲过天敌的危害。
二、动物运动的方式1、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水中生活的灵长类种类多、数量大,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如水母的倒退漂浮运动和倒退运动;草履虫、海龟的划水运动;蛙的游泳等。
2、动物在陆地的运动方式:主要依靠附肢的活动,使身体在地面上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等。
1爬行:这种运动方式是依靠肌肉的收缩松弛或者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肌肉推向前进。
○2行走:这种运动方式的动物四肢比较发达,可以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腕部支离破碎身体向○前运动。
如猫、狗、大象、马。
3奔跑:是指能行走速度加快时,在搬离某那一刻四肢都会离开地面,身体腾空。
如生活在草原上的羚羊、斑马等大○多数哺乳动物,还有一些鸟类如驼鸟。
(区分行走和奔跑的关键在于四肢是否同时离开地面,身体腾空。
)4跳跃:这种运动方式的动物具有发达的前肢或后足,依靠弹跳使身体腾空运动。
如蝗虫、青蛙、袋鼠、山雀等。
○袋鼠前肢短小,后肢特别发达,常常以前肢举起,后肢着地,以跳代跑。
袋鼠在跳跃过程中用尾巴保持平衡,当它们缓慢走动这时,尾巴则可作为第五条腿。
蠕动:一些无脊椎动物没有附肢靠蠕动进行运动,这种运动方式比较缓慢。
如蚯蚓。
6、攀援:指生活在树林中,营树栖生活的一些鸟类。
如猴子、猩猩等。
3、动物在空中的运动工具:依靠翅或翼的活动,进行滑翔伞和鼓翼飞行。
滑翔:一些大型动物双翅左右伸展不动,身体从某高处向前下方飘行,好像滑雪一样顺坡而下的飞行方式,是一种得心应手的运动方式。
鼓翼飞行:依靠双翼快速、有力地上下扇动空气而摘得上升和前进的下才动力。
第二节动物运动的形成一、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功能性及功能1、组成: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排列成。
2、功能:具有支持、保护和运动的积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第16章动物的运动
第一节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设计理念】
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大课堂,在自然界中动物运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留心观察是学生积累知识和学习经验的重要途径。
动物的运动是自然界是最常见的现象。
通过方方面面的渠道都能获得对动物运动最基本的认识。
本节课内容在开始时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美丽的画面让学生去感悟、去发现,然后通过观察、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理解动物运动的意义,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2、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1、学会利用各种渠道收集资料。
2、提高观察动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观察和小组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注自然、保护环境、团结协作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列举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2、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
准备收集动物运动的视频资料;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内容:收集有关草履虫、
水螅、蚯蚓、河蚌、乌贼、蜜蜂、鲫鱼、青蛙、蛇、家鸽、兔等动物以及它们的运动方式的相关资料;Ppt课件的制作等。
学生准备:
留心观察周围动物的运动方,并收集老师布置的资料;预习课文内容观察课本图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