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望老人》教学设计(精选8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望老人》教学设计(精选8篇)
《探望老人》教学设计篇1
探望老人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页的的《探望老人》
教学目标:
1、创设“探望老人”情景,让同学学会看简洁的路线图。

2、经受用语言表达物体所在方向(位置)的大致过程,培育空间观念,
3、体会与同伴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体验。

4、渗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
会看简洁的路线图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教学手段: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每天上学从家里到学校怎么走?大约走多少米?
(给同学一个可比对象,如我们的教学楼到校门口是100米左右)引导同学说清晰从哪儿到哪儿大约多少米?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出示画面)星期天,小明、小刚和小红要到敬老院探望老人,但不熟悉路,只有一张图,请大家认真观看挂图,关心他们找到所走的方向和路线。

2、组织同学汇报,引导同学说出:
小红向西走60米到敬老院
小明向北走20米,再向东走50米到敬老院
小刚向西走30米,再向北走50米到敬老院
3、师:请大家算一算谁家离敬老院最远,谁家最近?
探望老人后,他们怎样走才能回到自己的家。

4、组织同学汇报:
小红回家要向东走60米
小明回家要先向西走50米,再向南走20米,小刚向南走50米
向东走30米
二、探究与体验
1、完成“练一练”第1题,出示图片让同学观看图文:读懂题意,独立完成。

想一想自己确定游乐场的方法,在小组内说给同伴听。

(汇报沟通)
2、设疑:假如在商场西20米处设停车场,用o标出,怎么确定位置?你还可以确定哪些物体,用适当的符号标出来,在小组内说一说。

3、完成“连一连”第2题
出示“寻宝图”引导同学观看,自由说一说小动物的寻宝路线图。

4、小组合作完成,仔细观看,自由表述。

5、完成“连一连”第3题。

师:小兔要送信,请你们帮它算一算,从动身到家一共走了多少米?
6、小组内争论:确定路线,再计算。

说路线,算路程:
顺原路回()
走新路回(),争论后打算走哪条路最近,班内沟通。

三、实践应用
1、“练一练”第4题
师:请你说说回家的路线,要求运用四个方向精确地表述。

同学小组内说一说
2、把大家说地路线制成一幅线路图。

每小组指定一人说,其余同学共同完成。

3、小组合作完成一幅路线图。

(分工合作)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练习设计:
练一练的1——4题。

六、板书设计:
探望老人
邮局-————敬老院————————小红家
| 50m | 60m
|20m | ↑
| |50m 北
小明家 |
店书————小刚家
30m
《探望老人》教学设计篇2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依据方向与距离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详细路线。

2、能正确运用所学学问精确地说出来去某个地方所走的路线,能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行学习。

3、养成敬重老人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学会看简洁地图上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能用精确的语言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详细路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创设:
师:首先请大家唱首歌:《让座》。

生:、
师:刚才我们唱的这首歌讲的是什么:叔叔给我们让座我们可以说是爱惜儿童也就是爱幼的行为。

那我们给婆婆让座是什么行为呢?
生:敬重老人。

师:对!敬重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那我问问大家:重阳节这天,你们预备干什么?
生:敬老人!
师:小红、小明和小刚三个好伴侣也和大家想的一样,约好去敬老院探望老人。

(板书:探望老人)但三个小伙伴不熟悉路,他们手中只有一副地图,这可难住了三个小伙伴。

大家能帮帮他们吗?老师把三个小伙伴去敬老院的路线图带来了。

(课件出示主题图)看看你能从图中看懂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观看路线图,学会从中猎取信息。

说一说,在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知道图上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那些数又表示什么?图中的每一小段表示什么呢?
2、解决问题:
小红现在要去敬老院,她应当怎样走?敬老院与邮局都在小红家的西边,怎么区分敬老院与邮局的不同位置呢?你能用精确的语言描述吗?
请你说一说小明怎样走才能到敬老院?小刚呢?
请你思索后与你的同桌说一说“三个小伴侣分别从自己家动身,怎样走才能到敬老院?”
出示课本第62面的“填一填”:三个小伴侣分别从自己家动身。

小红向()走()米到敬老院;
小明向()走()米,再向()走()米到敬老院;
小刚向()走()米,再向()走()米到敬老院。

同学看图试着完成,再小组沟通,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

集体沟通,老师依据同学的答案演示课件,验证结果、加深印象
你知道谁家离敬老院最近?谁家离敬老院最远?为什么?
假如三个小伴侣探望老人后,他们怎么走才能回到自己的家?
三个小伙伴回到家后各自去做自己的事。

小刚要去邮局,小红和小明要去书店,他们又应当怎样走呢?在小组内沟通沟通。

(三)、巩固练习:
1、帮三个小伙伴解决了问题,现在我们再帮城建局的叔叔们一个忙好吗?
在商场的东面 60米的地方建一个游乐场,请用三角符号标出她的位置。

在商场的西面20米的地方建一个停车场,请用圆形标出它的位置。

假如你是设计师,你还想建什么?建在什么地方?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2、有一天,三个小动物听闻一个地方藏有珍宝,它们打算去寻宝,谁能说一说它们的寻宝路线,并算一算谁家离的最近?(参看课本的寻宝图)
3、小兔送信:
小兔要给4只小动物送信,你能说说它的送信线路吗?(同学独立思索,并在书上标出自己设计的路线,借助实物投影仪,让同学展现结果边说自己设计的路线,边用彩笔演示过程)
送完信后小兔回到家一共走了多少米?
小兔送信有几条路线?走哪条最近?
4、刚才你们在路线图中能够非常好的辨别东南西北,那请你看一看现在你所在的教室,你能告知我哪是东、南、西、北、吗?(复习教室中的方向)你能说一说,从你的座位,怎样走可以走出教室?(同桌相互说一说,然后同学边说边演示)
从教室动身,怎样走可以走到办公室?
(四)、课后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怎么样?你还想说些什么?
《探望老人》教学设计篇3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二班级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中的其次课时,是在同学学
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探望老人这样一个情境,使同学学会看简洁的路线图,了解路线图的基本结构,由方向和距离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进一步巩固看图辨认方向的学问。

教学目标:
1、能依据方向与距离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详细路线。

2、能正确运用所学学问精确地说出来去某个地方所走的路线,能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行学习。

3、养成敬重老人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学会看简洁地图上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能用精确的语言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详细路线。

二、说教学方法:
教学是依据同学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与同学生活亲密联系的活动情境,为同学供应思索与人合作沟通的空间,增加探究体验的机会,让同学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熟悉和理解学问。

三、说教学手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了详细的生活情景,设计了生动好玩、直观形象的数学练习活动,使同学在玩中学、学中乐,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四、说教学流程:
(一)、情境创设: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重阳节这天,小红、小明和小刚三个好伴侣约好去敬老院探望老人。

(板书:探望老人)但三个小伙伴不熟悉路,他们手中只有一副地图,这可难住了三个小伙伴。

大家能帮帮他们吗?老师把三个小伙伴去敬老院的路线图带来了。

(课件出示主题图)看看你能从图中看懂什么?
(由于同学第一次接触路线图,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同学用数
学的眼光去看四周的事物,使同学体验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并渗透传统美德的教育)
(二)、探究新知:
1、观看路线图,学会从中猎取信息。

说一说,在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知道图上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那些数又表示什么?图中的每一小段表示什么呢?
(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同学从整体上了解路线图,知道从图上猎取信息来关心我们解决问题)
2、解决问题:
小红现在要去敬老院,她应当怎样走?敬老院与邮局都在小红家的西边,怎么区分敬老院与邮局的不同位置呢?你能用精确的语言描述吗?
请你说一说小明怎样走才能到敬老院?小刚呢?
你知道谁家离敬老院最近?谁家离敬老院最远?为什么?
假如三个小伴侣探望老人后,他们怎么走才能回到自己的家?
(本环节采纳了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为同学创设有利于他们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数学学问的技能。

而用精确的语言进行描述,使同学明白:只知道方向是不够的,还要知道距离才能确定位置。


三个小伙伴回到家后各自去做自己的事。

小刚要去邮局,小红和小明要去书店,他们又应当怎样走呢?在小组内沟通沟通。

(充分利用教材现有的资源进行变式练习,培育思维的敏捷性。


(三)、巩固练习:
1、帮三个小伙伴解决了问题,现在我们再帮城建局的叔叔们一个忙好吗?
在商场的东面60米的地方建一个游乐场,请用三角符号标出她的位置。

在商场的西面20米的地方建一个停车场,请用圆形标出它的位置。

假如你是设计师,你还想建什么?建在什么地方?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本环节在课本原有练习的基础上,设计了变式练习,意在激活同学创新
的火花,在边标边说中巩固、强化,使创新思维得到提高。


2、有一天,三个小动物听闻一个地方藏有珍宝,它们打算去寻宝,谁能说一说它们的寻宝路线,并算一算谁家离的最近?(参看课本的寻宝图)
3、小兔送信:
小兔要给4只小动物送信,你能说说它的送信线路吗?送完信后小兔回到家一共走了多少米?
小兔送信有几条路线?走哪条最近?
(这两个练习采纳故事的形式,激发同学的奇怪心,增加学习的爱好,再通过争论沟通的方式,提高同学语言表述力量,进一步增加辨别方向的力量。


4、放学了,从咱们教室到学校门口应怎样走?再说一说自己放学回家的路线。

(练习紧密联系生活,活动性强,有利于同学在活动中提高学习爱好和学习效果。


(四)、课后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怎么样?你还想说些什么?
(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

本节课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将同学带入一个生活情境中,让同学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做到学以致用,体现学数学、用数学的理念。


五、说板书设计:
探望老人
小红向---走----米到敬老院。

小明向---走----米,再向---走----米到敬老院。

小刚向---走----米,在向---走----米到敬老院。

(用精确的语言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详细路线是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分散难点,我设计了上面的板书,以适当的空位引导同学有话可说、说精确的话,体现了路线图的基本结构——由方向与距离
确定的相对位置。

这样的板书集目的性、针对性、概括性、条理性于一体,书之有用,书之有据,书之有条,书之有度。


《探望老人》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 在知道地图上方向的基础上,学会看简洁的路线图,进展空间观念。

2.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渗透敬重老人的传统美德教育。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材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中的第3课时,是在同学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方向的基础上,学会看简洁的路线图,进一步巩固看图辨认方向的学问。

使同学学会看简洁的路线图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突破此重难点的关键是老师不要把这部分内容作为学问点讲给同学,而要为同学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让同学在亲自体验中理解和熟悉。

同学状况:
二班级同学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是比较简单的,但要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会看简洁的路线图对他们来说则具有肯定难度。

因此,教学时要依据同学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与同学生活亲密联系的活动情境,为同学供应思索与合作沟通的空间,增加探究、体验的机会,让同学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熟悉和理解学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课文情境图)星期天,小红、小刚和小明三位乐于助人的好同学相约去敬老院探望老人。

瞧,他们都已经从自己家里动身了。

请同学们看看图,动动脑筋想一想,他们要怎么走才能到达敬老院?
二、合作沟通,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看,看一看,想一想小红、小明、小刚怎么走才能到达敬老院?独立完成书上的“填一填”,并在小组内进行沟通。

(老师巡察指导。


师:哪个小组选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完成状况?
生1:小红向西走60米到敬老院。

生2:小明向北走20米,再向东走50米到敬老院。

生3:小刚向西走30米,再向北走50米到敬老院。

师:刚才的“填一填”同学们完成得很不错,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再说几个问题
(1)谁家离敬老院最远?谁家离敬老院最近?
(2)探望老人后他们怎样才能回到自己的家?
师:同学们在小组里说得很仔细,现在我们全班沟通。

生4:小刚家离敬老院最远,要先走30米,再走50米,一共80米。

小红家离敬老院最近,才60米。

生5:探望老人后,小红向东走60米就能到家。

生6:小刚先向南走50米,再向东走30米就能回家。

生7:出了敬老院*,小明要先向西走50米,再向南走20米才能到家。

师:同学们都很聪慧,替小红、小明、小刚找到了回家的路线,接下来我们的同学也来亲自走一走。

(在教室里选择几个不同的位置,请同学从自己的座位走到指定位置,并说一说走的方向和走了几步。


三、拓展学问,应用巩固
1. 做第62页练一练的第1题(屏幕出示题目及图)。

师:从图上可知道每一小段路的距离是多少?
生: 10米。

师:你能找到游乐场的位置吗?按要求填在书上。

(用实物投影仪展现同学标的状况。


师:你是怎样找到游乐场位置的?
生:商场的东面也就是商场的右面,所以往右数6格就找到游乐场的位置了。

师:假如在商场西面20米的地方建一个停车厂,你们能用○标出它的位置吗?
(同学独立完成,老师用投影仪展现同学标的状况。


2.寻宝嬉戏。

(第63页练一练第2题。


师:小狐狸、小老鼠、小狗它们三家四周,藏着一个百宝箱,同学们能帮它们找一找吗?(出示第63页的寻宝路线图。


师:老师请3位同学分别来扮演小狐狸、小老鼠和小狗,只要你能正确说出寻宝路线,就能从老师这里的百宝箱里得到一件礼物。

同学自主选择喜爱的角色,并叙述寻宝路线。

师:找到百宝箱后它们应当怎样回家呢?
同学回答。

师:老师的百宝箱里还有很多礼物,只要同学们看着图还能提出问题,并能正确地回答也能得到礼物。

甲生:从小狗家到小老鼠家怎么走?……
乙生:小老鼠要到小狐狸家怎么走?……
3.开放性活动:小兔送信。

师:小兔不仅跑得快,而且办事仔细负责,于是动物们选它当了邮递员。

今日它要给4个小动物送信,最终还要返回家中,它该怎样走,你们能帮它设计一条最短的路线吗?(出示63页小兔送信图。


同学独立沿方格线画出小兔送信路线,计算出小兔一共走了多少米。

小组内沟通。

全班展现各组最短的路线设计。

四、联系实际,实现迁移
师:你能说说放学回家的路线吗?
指名同学说出自己放学回家的路线。

师:(屏幕出示森林之家的地图,标有道路和距离。

)哪位同学能从村口动身,找到小熊的家呢?
同学回答。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知道怎样才能找到要去的地方吗?你还学到了什
么?
同学们懂得可真不少!课外,请同学们调查一下,从我们学校动身,怎样才能到达人民公园。

《探望老人》教学设计篇5
《探望老人》是第五单元位置与方向的第三课时,是在同学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学会看简洁的路线图,进一步巩固看图辨认方向的学问,并向同学渗透敬重老人的传统美德教育。

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并能依据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对二班级同学来说是具有肯定难度的。

因此,教学时,我源于生活为动身点,以关注同学思维进展、实际运用力量为主导思想,让同学在生动详细的情景中熟悉和理解学问。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情境图辨认方向,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让同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这一节课上,同学的乐观性非常身高,爱好很浓,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堂课有几个方面我做得比较好,主要体现在:
1、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于是上课开头我向同学进行了尊老敬老的教育。

然后创设爱心小队去敬老院探望老人的情景,不知怎样才能到达敬老院,请同学们关心。

引出路线图。

采纳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同学学习爱好。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上自己的制造,制作出与本课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课件,通过课件的展现,优化了教学过程,激发了同学的爱好,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提高了教学实效。

3、通过合作沟通的方式让同学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既培育了同学独立思索、勇于表达自己意见的力量,又教育同学从小要养成擅长倾听、与人合作的好习惯。

4、经过反思我觉得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欠缺是没有把学习到的学问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数学的生命在于应用,应当把学习的所得应用于实践中,既提高了同学应用数学的意识,也能在实践中检验同学的把握状况。

《探望老人》教学设计篇6
我上的是二班级数学《探望老人》,其目的是让同学感知方位,知道方向和距离后确定详细位置,通过上课后,我觉得有几点是比较满足的。

一、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利用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去学校、去敬老院、邮递员送信等路线和方向,创设教学氛围,让同学既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熟悉到所学数学可用于生活。

在复习旧学问时运用“问答歌”的形式,调动同学的乐观性,很快的巩固复习了旧学问。

开课时,精致的课件、创设的好玩情景把同学深深的吸引了,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的爱好
二、这一节课整合了例题中的问题。

通过让同学小组合作学习,培育同学合作、探究、沟通的意识和力量,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这不仅活跃了同学的思维,而且使同学对问题的理解也会更丰富、更全面,让同学学得轻松活泼,乐观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在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的时候,我把握同学的学习爱好。

老师先依据已有的路线图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同学来解答。

再由同学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同学自己解答。

这个过程,充分利用了已有的练习资源,同学进行了变式练习。

个人完成,小组检查,老师投影上检查等。

同样也是处于充实课堂的考虑,在做完第一个课后练习的`基础上,我也是在原有的教学资源的里连续挖掘。

逐层增加问题,加大问题的难度。

四、在每一个练习之前,我都把提出的问题引导同学去充分的观看题目。

这样,每一个问题都是非常扎实的,同学有了充分理解题目的基础,那么对于自主练习就特别顺当了。

这节课也有许多我不满足的方面,比如我实际上课的时候就发觉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语言不是特殊精练,对于方向和行步行线的叙述不是特别流畅。

我分析缘由如下:
1、在观看平面图时老师给的时间还是不是特殊充裕,老师让同学自己发觉图中的数学信息,让同学说的还不是特殊充分。

2、对于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个平面图上方向的常识,有些同学把握的还不是特殊扎实。

3、课堂时间预设不够,没有让全部同学都参加进来,而且课堂达标检测也
没有在课堂上准时完成。

4、没有让同学们多说、多练习,始终是老师在说,同学没有充分展现的时间。

今后,我在教学中应当留意让同学争论的时候争论的再充分一点,观看图的时候给的时间再充裕一点。

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发言,让同学们多说、多练习,多向老老师学习,多讨教,学习他们的优秀教学阅历,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探望老人》教学设计篇7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学校二班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的其次课时探望老人。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同学在一班级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相对位置以及上一课时结合详细情境,会辨认东南西北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我们仔细分析教材通过探望老人这一情境,使同学学会看简洁的路线图,了解路线图的基本结构,由方向和距离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进一步巩固辨认方向的学问,为以后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和简洁的路线图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依据方向与距离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详细路线。

2、能正确运用所学学问精确地说出去某地所走的路线,能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习。

3、渗透敬重老人的传统美德,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看简洁的路线图,巩固看图辨认方向的学问。

教学难点:
能用精确的语言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详细路线。

学情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