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测试题(全部试卷)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c26dd9561252d380eb6eda.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同学们围绕着水瓶发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敲瓶(瓶内含水)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猜想与假设)A.瓶子振动;B.瓶内水振动;C.瓶内空气柱振动(进行实验)(1)将瓶子装满水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
(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
(得出结论)由上述实验分析可知,敲瓶发声,主要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提出新的问题)(1)瓶子发声的音调跟瓶内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2)随着瓶内水的增多,敲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和吹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又有何不同呢?(设计实验)(1)如图甲所示,先将8个空的玻璃瓶子放到桌子上一字摆开,再向瓶内注入不等量的水,从左到右,瓶内注入的水逐渐增多,最后用筷子从左到右依次敲击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2)用嘴从左到右依次吹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再得出结论)(1)敲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2)吹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拓展应用)如图乙所示. 用嘴分别对着5个高度不同的小瓶的瓶口吹气,发现瓶子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1)用嘴对着5个小瓶的瓶口吹气,5个小瓶均发出声音,则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
(2)5个小瓶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B瓶子低高瓶内空气柱空气柱的长短、粗细不同,导致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解析】【分析】【详解】[1]将瓶子装满水后,瓶内没有空气,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说明敲瓶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所以可以将猜想C排除。
[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瓶内没有水,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说明敲瓶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瓶内水振动产生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6486c002768e9950e73819.png)
【来源】广东珠海市香洲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答案】2.65220.50.2>变速直线偏大
【解析】
【详解】
(1)[1]由图像可知待测物体起始端与4.00cm刻度对齐,末端与6.65cm刻度对齐,因此待测物体长度为
(2)用图装置实验时,测得AB间距离sAB=40.0cm,AC间距离sAC=80.0cm,小车从A到B所用时间tAB=2s,A到C所用时间tAC=3s,则AB间平均速度vAB=______m/s,AC间平均速度vAC_________vAB(选填“>”、“=”或“<”),小车做_______(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3)由实验看出,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选填“慢”“快”).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 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
(5)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_______
【答案】40.025.0小静止>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知道,刻尺的分度值为1cm,所以,AB段的距离是:
sAB=80.0cm-40.0cm=40.0cm,
[2]由于测得运动时间是tAB=1.6s,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是:
,
(2)[3]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时间偏大,根据 知道,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小;
初二上册物理测试卷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上册物理测试卷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731267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1.png)
初二上册物理测试卷测试题及答案初二上册物理测试卷测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B.星光闪闪C.海水奔腾D.春风拂面2.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3.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 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4.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5. 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
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A.地球B.“火卫一”探测器C.太阳D.火星6、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7、图4(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4(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 ( )8.李军的家距学校600 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 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 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A.1.2 m/sB.1.25 m/sC.2 m/sD.2.5 m/s9.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以上说法都对10.下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玉屏驶向贵阳,若玉屏至贵阳约为3.2×105m,则( )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s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hC.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km/sD.该汽车只要4小时就可到达贵阳二.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谓参照物,就是指绝对不动的物体B.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是最合适的,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C.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一定是不同的.D.研究宇航员在飞船中的运动情况,选择飞船作参照物较方便12.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丙的速度最小,它们的s-t图像为图2所示,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的s -t图可能为图线aC. 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bD. 丙的s-t图可能为图线c13、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A. 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B. 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C. 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D. 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三. 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4、“旭日东升”是以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为参照物的.1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 min内通过了300 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这个物体在前10 s内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16.完成下列单位转换(1)50m=__________km (2)36km/h=_________ m/s (3)0.6min=_______h17.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下右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__________ h.18.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和________;经过5 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18小题) (17小题)四.实验题(4分+2分+9分=15分)19. 如图1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木块的长度为 ______cm。
初二物理上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上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a0f03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e.png)
初二物理上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选项中,属于光源的是()。
A. 月亮B. 太阳C. 镜子D. 手电筒2. 声音的传播需要()。
A. 空气B. 真空C. 水D. 固体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5 km/sB. 3×10^8 m/sC. 3×10^7 km/sD. 3×10^6 m/s4. 以下哪个选项是力的三要素()。
A. 大小、方向、作用点B. 大小、方向、作用效果C. 大小、作用点、作用效果D. 方向、作用点、作用效果5.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
A. 一定改变B. 一定不变C. 可能改变D. 无法确定6. 以下哪个选项是光的折射现象()。
A. 影子B. 倒影C. 彩虹D. 光的直线传播7. 物体的内能与()有关。
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温度C. 物体的形状D. 物体的颜色8. 以下哪个选项是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A. 传导、对流、辐射B. 传导、对流、蒸发C. 传导、蒸发、辐射D. 对流、蒸发、辐射9.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磁波()。
A. 声波B. 光波C. 无线电波D. 次声波10. 以下哪个选项是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
A. 能量可以被创造B. 能量可以被消灭C.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D.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间相互转换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光年是天文学上常用的长度单位,表示光在一年内通过的______。
2. 声音的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______。
3.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______和______。
4.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有关。
5.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6. 电磁波谱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______。
7. 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______保持不变。
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544a74aa00b52acec7ca4a.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用尺子来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小明做了以下实验:(1)用尺子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_____有关.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2)用尺子来探究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保持人耳到钢尺的距离不变,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答案】慢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钢尺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解析】(1)尺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钢尺振动频率小于20Hz;(2)用尺子来探究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保持人耳到钢尺的距离不变;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故答案为(1)慢;低;频率;钢尺振动频率小于20Hz;(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故答案为:(1). 慢 (2). 低 (3). 频率 (4). 钢尺振动频率小于20 Hz (5). 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点睛】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2.为了探究收音机接收电磁波的情况好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将一只袖珍收音机调好电台节目和音量后完成了以下实验:①将收音机放进一只铝锅内,发现声音明显变小,取出后又恢复了原来的音量。
(完整版)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dd2e5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06.png)
(完整版)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2.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受力大小的?A. 质量B. 力C. 速度D. 加速度3.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方向的?A. 速度B. 力C. 加速度D. 时间4.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5.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距离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6.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7.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率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8.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原因?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9.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10.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方向?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叫做________。
2.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做________。
3.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叫做________。
4.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方向叫做________。
5.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叫做________。
6.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的大小叫做________。
7.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的方向叫做________。
8.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的变化量叫做________。
9.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变化的大小叫做________。
10.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变化的方向叫做_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在10秒内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²,求物体在10秒内的位移。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7b3bddd4d8d15abe234ed2.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题(Word 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这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平均速度”的情景:(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3)小车从B 到C 的距离是:________(4)小车从A 到C 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全程平均速度是:________.(5)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熟练的使用电子计时器,如果小车过了A 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测得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来源】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教学质量检测)【答案】v= s/t 小 0.48m 3s 0.29m/s 大【解析】【详解】(1)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是根据公式s v t=进行测量的;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一些;(3)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cm ,由B 到C 小车的路程:6.00dm 1.20dm 4.80dm=0.48m BC s =-= ;(4)由图知,小车从A 到C 的路程:10.00dm 1.20dm 8.80dm AC s =-=, 3s AC t =, 则全程平均速度是8.80dm 2.9dm/s=0.29m/s 3sAC AC AC s v t ==≈; (5)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故所计时间偏小,由s v t=可知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偏大。
故答案为: sv t= ; 小 ;0.48m ; 3s ; 0.29m/s ;大。
2.如图所示,是小华和小明两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1)如甲图所示,小华将木块放置于水平桌面上,两边各用一段细绳通过定滑轮悬挂一定量的钩码.小华发现,当左边悬挂三个钩码,右边悬挂两个钩码时木块A也能保持静止.这是由于____.(每个钩码重1 N)(2)小明认为将木块A换成带轮子的小车,实验效果会更好,其原因是:________.(3)换成小车后,若要使小车保持静止,应当在右侧(选填“增加”或“减少”)________1个钩码.(4)小车处于静止后,保持两边拉力的大小不变,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扭转回来.这一步骤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在________上的条件.【来源】2020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运动和力【答案】木块与桌面的摩擦力太大导致的;小车比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更小;增加;同一直线。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14e496bcd126fff6050b4a.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甲所示,小芳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如图乙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________(选填符号a、b、c 或d).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固体能够传声金属丝比棉线的传声效果好手阻止了琴弦振动传声 a d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实验中没有控制材料相同【解析】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控制变量法.解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土电话”能实现10m 间的通话,说明固体可以传声;以相同的响度讲话,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说明金属丝传声效果比棉线好;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手指阻断了声音的传播,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必须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故选 . a d;因为a和b材料、长度都相同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故答案为(1)固体能传播声音;(2)金属丝的传声效果好;(3);手阻止了琴弦振动传声;(4)①ad;②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③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两根导线的材料相同.2.(1)由图(a)可知当线轴的甲轮刚接触到棉布时,其速度的大小将(变小/不变/变大),而乙轮的速度不变;(2)从图(a)、(b)两种类似现象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而发生折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3)下列几个研究案例中与本题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用水波来形象地认识声波;B.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C.在探究发声的音叉是否在振动时,将一个乒乓球靠近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D.将闹钟放在钟罩内,通过抽气来探究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答案】(1)变小;(2)光由空气进入水中的速度变慢了;(3)A.【解析】试题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阻力对物体运动的作用.同时要知道若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2)分析(a)和(b),要注意从中找出相同点,总结规律.(a)发生折射是由于速度发生了变化,从(a)联想(b)的原因.(3)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类比法.将物理现象与生活现象类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更容易理解.解:(1)在滚动过程中,由于甲首先到达细布,受到摩擦力而速度变小;乙此时仍在光滑的木板上,由于不受摩擦,所以乙的速度不变.(2)从(a)图看,由于甲端的运动速度发生了变化,甲端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偏折,所以(b)中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可能是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发生了变化,即可能是光由空气进入水中的速度变慢了.(3)此题这种研究方法为类比法,在前面电学中,将水流类比为电流、水压类比为电压、通过水波认识声波等都属于此种研究方法.选项B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运用了控制变量法;选项C在探究发声的音叉是否在振动时,将一个乒乓球靠近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运用了转换法;选项D将闹钟放在钟罩内,通过抽气来探究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运用了理想实验法.故只有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变小;(2)光由空气进入水中的速度变慢了;(3)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在此题中关键要找出生活现象和物理现象的相同点,运用类比法将知识进行迁移,这也是我们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在平时要注意总结.3.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1)若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此时发出声音的声源是________(填“空气柱”或“水瓶和水”),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____.(2)若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此时发出声音的声源是________(填“空气柱”或“水瓶和水”),瓶中的空气柱越短,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____.(3)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保温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________.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答案】水瓶和水低空气柱高 A【解析】【分析】【详解】(1)[1]当用相同的力敲击水瓶时,振动发声的物体主要是水瓶和水;[2] 敲击水瓶时,瓶中的水越多,水瓶和水越难振动,音调越低;(2)[3]当用嘴依次吹瓶口时,振动发声的物体主要是空气柱;[4] 吹瓶口时,瓶中盛水越多,空气柱越短,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3)[5]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保温瓶内的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高调越高;故BCD项错误,A项正确.4.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1)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8456aef90f76c661371aaa.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观看交响乐队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同属于管乐器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发出声音的高低各不相同,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长度有关猜想二: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粗细)有关小明找来了两个未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制成了一些哨子(如下图所示).注射器的规格分别为2.5ml和5ml.他一边吹哨子一边调整注射器内空气柱的长度,同时利用专用仪器测出声音的频率和响度,详见下表(表中“ml”表示毫升,“cm”表示厘米)(1)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______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音调越______.(2)选用序号为______的两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______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音调越______.(3)序号为C、D的两次实验中,响度大的是______(选填“C”或“D”).【答案】横截面积(或粗细)高 A、D(或B、E或C、F)长度低 D【解析】【分析】【详解】要研究音调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需用控制变量法.(1)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横截面积(或粗细)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需控制琴弦的长短和琴弦的材料不变,所以要选择A、D(或B、E或C、F).由此可得,在空气柱的长度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音调越低;(3)序号为C、D的两次实验中,D实验时的声音强度为75分贝,大于C实验时的声音强度.2.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具体数据如下表:编号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甲钢丝10cm0.2mm2紧乙钢丝10cm0.1mm2紧丙钢丝5cm0.1mm2紧丁钢丝5cm0.1mm2松(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______钢丝时的音调高。
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b5d143c5da50e2534d7f44.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同学测小车的平均速度,请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1)测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和______;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____(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时间;(3)如图所示,斜面长1.6 m,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 s。
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 s。
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为___________m/s;(保留两位小数)(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来源】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停表svt小长 0.29 变速【解析】【分析】【详解】(1)[1][2][3]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就是速度的计算公式=svt测量路程和时间需要的仪器是刻度尺和钟表;(2)[4][5]在小车能下滑的情况下,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下滑的速度变化较慢,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较长,这样便于测量时间;(3)[6]如图所示,斜面长1.6 m,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 s。
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 s。
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为20.8m===0.29m/s2.8ssvt(4)[7]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需要的时间不同,所以,小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2.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小车的平均速度。
(1)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2)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t 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cm/s;(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选填“大”或“小”);(4)根据你的实验经历,你认为小车由静止释放时,斜面的倾角增大后,通过相同的路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将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初二物理上册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上册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880f8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d.png)
初二物理上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 月亮B. 太阳C. 镜子D. 手电筒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A. 340m/sB. 3.4m/sC. 3400m/sD. 340km/s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5 km/sB. 3×10^8 m/sC. 3×10^4 km/sD. 3×10^6 m/s4. 以下哪个现象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A. 影子B. 激光准直C. 月食D. 彩虹5. 物体的长度测量时,如果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mm,则测量结果应保留到()。
A. 毫米B. 厘米C. 米D. 微米6. 以下哪个选项是光的折射现象()。
A. 镜面反射B. 漫反射C. 光的直线传播D. 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7. 以下哪个选项是声音的反射现象()。
A. 回声B. 声音的传播C. 声音的扩散D. 声音的折射8. 以下哪个选项是声音的传播条件()。
A. 真空B. 固体C. 液体D. 气体9. 以下哪个选项是声音的特性()。
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以上都是10. 以下哪个选项是光的反射现象()。
A. 影子B. 镜面反射C. 漫反射D. 光的折射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天文学上用来表示 ________ 的单位。
2. 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____ 作为介质。
3. 光的三原色是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4. 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5.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包括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等。
6. 光的折射现象包括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等。
7.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 ________ 中最快,在 ________ 中最慢。
初二物理上册测试题
![初二物理上册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bbd194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0.png)
初二物理上册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00,000 m/sB. 299,792 km/sC. 3×10^8 m/sD. 3×10^5 km/s2. 以下哪个不是力的三要素之一: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质量3. 一个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其受力情况是:A. 受力不平衡B. 受力平衡C. 只受重力D. 只受摩擦力4.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速度单位:A. m/sB. m/minC. m/hD. km/h5.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的形状D. 物体的颜色6. 以下哪个是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 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自发改变7. 以下哪个是声速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A. 300 m/sB. 340 m/sC. 1000 m/sD. 3×10^8 m/s8. 以下哪个是正确的温度单位:A. 摄氏度B. 华氏度C. 开尔文D. 所有选项都是9. 以下哪个是正确的热传递方式:A. 辐射B. 对流C. 传导D. 所有选项都是10. 物体的密度定义为:A. 质量除以体积B. 体积除以质量C. 力除以面积D. 面积除以力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光年是______单位。
12.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______。
13.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14. 压强的国际单位是______。
15.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______和物体排开液体的______有关。
16. 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的物理量。
17.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和______。
18.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______和状态有关。
19. 电流的国际单位是______。
初二物理上册的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上册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6ee77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2.png)
初二物理上册的试题及答案初二物理上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3×10^6 m/sC. 3×10^4 m/sD. 3×10^2 m/s2. 以下哪个物体不是光源?A. 太阳B. 月亮C. 灯泡D. 火把3.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A. 340 m/sB. 34 m/sC. 3.4 m/sD. 0.34 m/s4. 以下哪个单位不是力的单位?A. 牛顿B. 千克C. 千克力D. 牛5.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速度B. 质量C. 形状D. 体积...(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______的单位。
2. 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状态和______。
3. 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______。
4.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将保持______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 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______有关。
...(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2. 什么是光的反射定律?并简述其内容。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千克,受到的重力为多少牛顿?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2米/秒²加速运动,求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
五、实验题(10分)根据实验器材和步骤,描述如何测量一个物体的密度。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A4. B5. B二、填空题1. 距离2. 匀速直线运动3. 作用点4. 静止5. 质量三、简答题1.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F=ma。
2. 光的反射定律是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四、计算题1. 物体受到的重力G=mg=5kg×9.8N/kg=49N。
初二物理上册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上册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84b1d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d.png)
初二物理上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00,000 km/sB. 3,000,000 km/hC. 3×10^8 m/sD. 3×10^5 km/h2. 以下哪个不是力的作用效果?A.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 改变物体的形状C. 改变物体的颜色D. 改变物体的质量3. 一个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它的加速度:A. 越小B. 越大C. 不变D. 无法确定4.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形状C. 物体的颜色D. 物体的运动状态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不变C. 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 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的6. 以下哪个是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反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同7.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其下落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A. 正比关系B. 反比关系C. 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 与时间的平方成反比8.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哪个力是不需要的?A. 重力B. 支持力C. 摩擦力D. 牵引力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B.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成正比C.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D.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成反比10. 以下哪个是正确的?A. 物体的势能与物体的高度成正比B. 物体的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C. 物体的势能与物体的高度成反比D. 物体的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光年是_________的单位。
12.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___定律。
13. 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时,它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上册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355deb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f.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220V。
B. 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D. 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0g。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3.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
C. 秋天,早晨草木上露珠的形成。
D. 冬天,湖面的水结成冰。
4. 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此处可插入简单光路图选项,由于无法直接画图,您可以想象四个不同的光路图选项A、B、C、D)5. 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5cm的地方,在凸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
A. 放大。
B. 等大。
C. 缩小。
6. 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D. 一块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7.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力只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8.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静止放置着一个盛水的杯子,杯子重1N,水重2N,杯底面积为100cm²,则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g = 10N/kg)A. 300Pa.B. 200Pa.C. 100Pa.D. 30Pa.9. 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 在轴承中加滚珠。
B. 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6套)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6套)](https://img.taocdn.com/s3/m/22540fe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0.pn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6套)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物理量的单位,正确的是()A. 长度的单位是千克B. 时间的单位是米C. 质量的单位是秒D.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答案:D2. 下列关于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水加热时,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变慢B. 水结冰时,体积缩小,密度变大C.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为3×10^8米/秒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与温度无关答案:C3. 下列关于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 力是物体形状改变的原因C. 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D.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的原因答案:D4. 下列关于功和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B. 能是物体做功的本领C. 功和能的单位都是焦耳答案:D5. 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描述,正确的是()A.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B. 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大小C. 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省力但费距离D. 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答案:C二、填空题6. 物体运动的速度可以用__________来表示,单位是__________。
答案:距离/时间,米/秒7. 物体受到的力可以用__________来表示,单位是__________。
答案:牛顿,N8. 物体具有的能可以用__________来表示,单位是__________。
答案:焦耳,J9. 简单机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杠杆、滑轮、斜面10. 物体运动的状态可以用__________来表示,单位是__________。
答案:速度,米/秒三、计算题11. 一个物体以10米/秒的速度运动,求它在5秒内通过的距离。
答案:50米12. 一个物体受到20牛顿的力,求它产生的加速度。
答案:2米/秒^213. 一个物体具有100焦耳的能,求它所做的功。
八年级上册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ba647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d.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题 号 一 (36分)二 (30分)三 (22分)四 (12分)总 分(100分)得 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1.如图,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圆筒的直径d 是 cm 。
2.2011年11月3日1时23分,“神舟八号”到达“天宫一号”30m 停泊点,开始以0.2m /s 的相对速度向“天宫一号”缓缓靠拢对接。
从30m 的停泊点到相互接触共耗时 秒。
如图,对接完成后,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是 的。
3.夏天经常使用的气雾刹虫剂,刹虫剂是在常温下通过 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后装入瓶中的。
在使用杀虫剂喷洒了一会儿后,手会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变凉了,这是因为瓶内的杀虫剂发生汽化时要___________。
4.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
如图,甲、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纳系统收录的500kg 的海豚和100t 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 曲线是蓝鲸发出的波形图。
5.一束光线照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光线与镜面成30°角,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
6.比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
请你将声音和光进行比较,写出它们的一种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 不同点: 。
7.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
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º。
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 些。
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则他看到的角度是 。
8.正常人的眼睛看距自己眼睛25cm 处的物体时最清楚,眼睛也不易感到疲劳.为了看清楚自己面部的细微部分,自己的眼睛距平面镜的距离应为________cm . 9.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 其原理就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照射移动表面(如图),并被反射回鼠标的光学感应器,用以记录移动动作,以此来捕捉移动位置的不同画面。
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来比较各个影像,以决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
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a0e50a1a37f111f0855b85.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发声的音箱上,感觉音箱在晃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2)小明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与抽气机连通的密闭玻璃瓶内.①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_.②分析实验现象,运用的科学方法可得出结论________.【答案】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桌子上放一些碎纸屑变小真空不能传声【解析】(1) 小明把手放在发声的音箱上,感觉音箱在晃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都能证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2)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3)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设想空气全部抽净时,就不传声了,也就听不到声音了,故可的结论:真空不能传声.点睛:利用转换法解答,把发声体的振动转换成一些较明显的小物体的振动.2.吉他演奏会上,小组同学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经过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找到如下表所列的6种规格的琴弦,以及专门测量声音频率的仪器.(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3,请在表中填入所缺数据_________.【答案】A B C E 100 1.1【解析】【分析】【详解】控制变量法就是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研究物理量与该因素的关系;(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所以应选A、B;(2)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所以应选C、E选项;(3)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尼龙和钢的数据相同,即100、1.1.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A、B;(2)C、E;((3)100;1.1.【点睛】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琴弦的材料有关,在探究过程中,应用控制变量法.3.为了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章杰同学进行了实验研究:(1)在玻璃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个小闹钟,耳朵靠近玻璃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闹钟声,闹钟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d39a36ec3a87c24128c497.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时,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1)小华同学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了抽气机的玻璃罩内,如图1所示,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会发现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
如果把空气又逐渐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_________,此实验说明_______。
(2)小丽等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①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________,通过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②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
③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小丽同学采用:先将音叉离开乒乓球一定距离后敲击音叉,然后再靠近乒乓球,观察现象;小刚同学采用:先将音叉贴紧乒乓球,然后再敲击音叉,观察现象。
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操作合理?________。
理由是______。
【答案】声音的响度逐渐增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乒乓球被弹起跳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将不易观察到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弹起小丽小刚的做法分不清是音叉振动让乒乓球跳动起来,还是敲击音叉的人的动作让乒乓球跳动起来【解析】【分析】【详解】(1)[1][2]随着玻璃罩内空气的逐渐减少,声音响度逐渐减小,如果把空气逐渐通入玻璃罩,声音响度会逐渐增大。
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3][4]用小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跳动,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5]实验中利用乒乓球把音叉不易观察的微小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明显振动;[6][7]小丽同学先敲击音叉,然后将音叉再靠近乒乓球,若乒乓球振动,则能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小刚先将音叉贴紧乒乓球,然后敲击音叉,若乒乓球振动,则分不清是因为人敲击使球振动,还是音叉引起球的振动。
所以小刚的操作不合理。
2.用一只手捏住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的某一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听见铝棒发出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测量》单元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一、填空题(53”)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和_________________的一门科学。
2,要科学地进行测量,需要有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比较的依据,它就叫做_____________。
3,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____,使用时,要使零刻度线对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___刻度线,测量结果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4,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既要记录____________,又要记录___________,还要注明___________。
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
5,测量物体体积的常用工具是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测量体积时,视线应与液面的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齐平。
6,单位换算:(1)无线电波在1秒内通过的距离是3×105千米,合_________________厘米=__________________毫米。
(2)课本面积约540厘米2 =_________________毫米2 =____________________米2 。
(3)大号雪碧瓶的容积约1.25升=_________________米3 =__________________毫升。
7,给下面数字填上合适的单位:一支铅笔的长度约15__________,桌子高度约800_________,窗玻璃的厚度约2.5__________,某同学身高16.5__________,一张纸的厚度约70__________。
8,用尺测得一条直跑道长为62.08米,则该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测量结果中,准确值为__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______。
9,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是5.72厘米、5.73厘米、5.76厘米,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________厘米。
10,如图是利用量筒测量不规则金属块体积的实验:水的体积V1=_____________,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V2=________________,该金属块的体积V=______________。
该量筒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__,可以精确到_______________。
11,测得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____________,它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避免。
12,细菌细胞的直径约为1×10ˉ6米,合_____________微米;世界上最大的蚂蚁长3.7厘米,合______________米。
13,一张单人课桌的桌面面积约为2.4×105毫米2,合______________厘米2,合_____________分米2,合____________米2。
14,2.5米3=________________升=________________厘米3=________________毫升。
15,给下面数字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个热水瓶的容积约2____________;(2)一个墨水瓶的容积约50_______________。
16,某同学用刻度尺测得一本物理课本的厚度为9.0毫米,并数得共有110张纸,则这本书每一张纸的厚度为________________毫米,合_________________微米。
二、判断题(5”)1,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2,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3,实验中出现的错误应该避免。
-------------------------------------------------------------------()4,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若用毫米作单位记录,在小数点后面应保留二位。
----()5,测量工具越精密越好。
----------------------------------------------------------------------------()三、选择题(30”)1,甲、乙、丙三位同学用厘米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甲记录的数据是23.00厘米,乙记录的数据是23厘米,丙记录的数据是23.0厘米,记录数据符合要求的是------------------------------------------------------------()A、甲;B、乙;C、丙;D、都不符合。
2,用量筒测量水银的体积时,量筒中水银面呈凸形的,观察时视线要与水银面齐平,且要-----()A、以凸形的平均高度为准;B、以凸形的顶部为准;C、以凸形的底部为准;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
3,我国人民币的1分硬币的厚度接近于-----------------------------------------------------------------------()A、1厘米;B、1毫米;C、1微米;D、100微米。
4,以下各式中正确的是--------------------------------------------------------------------------------------------()A、3.68米=3.68米×100=368厘米;B、50厘米=50厘米÷100厘米=0.5米;C、2米2=2米2×100分米2=200分米2;D、64厘米2=64×0.01分米2=0.64分米2。
5,测量物体长度时所能达到的精确程度取决于--------------------------------------------------------------()A、测量要求;B、刻度尺的分度值;C、刻度尺的测量范围;D、测量者的认真程度。
6,用一根被拉长的皮卷尺去测量课桌的长度,所得的结果将会-----------------------------------------()A、偏大;B、偏小;C、不一定。
7,长度是1.7×106微米的物体可能是------------------------------------------------------------------------()A、一个成年人的身高;B、一支铅笔的长度;C、一本书的厚度;D、一幢5层楼的高度。
8,正常人的眼睛能分辨两个点的最小距离是0.1毫米,0.1毫米相当于-------------------------()A、0.01分米;B、0.001米;C、100微米;D、0.001厘米。
9,一个物体的长度是190.0毫米,若换用厘米作单位应是------------------------------------------()A、19厘米;B、19.0厘米;C、19.00厘米;D、190厘米。
10,关于误差,正确的说法是---------------------------------------------------------------------------------()A、采用精密仪器可以避免误差;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只要正确做实验可以避免误差;D、以上说法都不对。
11,有一个量杯,它的100mL的刻度线距杯底的高度是H,那么在高度为H/2处的刻度线表示的容积应该是-----------------------------------------------------------------------------------------------------------------------------()A、一定小于50mL;B、一定大于50mL;C、一定等于50mL;D、可能等于50mL。
12,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未按照要求为“齐平”,而是仰视,会造成测量结果--------()A、偏大;B、偏小;C、没影响。
13,将铜丝紧密地绕在铅笔上,用“积累法”测其直径,最后测出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小了,其原因可能是下面的哪一个-----------------------------------------------------------------------------------------------------------------()A、铜丝绕松了,不是一圈圈地密绕;B、铅笔太细了;C、将绕在铅笔上的铜丝多数了一圈;D、将绕在铅笔上的铜丝少数了一圈。
14,下列排列中不正确的是------------------------------------------------------------------------------------()A、0.4升>300毫升=300厘米3;B、5000厘米3<6分米3<0.01米3;C、0.3米2<400厘米2<5000毫米2;D、30000厘米2>0.5米2>6分米2。
15,下列排列中正确的是-------------------------------------------------------------------------------------()A、11.2米>1120厘米>0.001千米;B、75000微米<8毫米<1厘米;C、8000毫米>75分米>5米;D、3千米>29000分米>2800000厘米。
四、实验题1,如图有一个长方形,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其长a和宽b,并计算出它的面积S(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1)长a =________________(2)宽b=____________(3)求S:2,怎样用量程为100mL的量筒测量热水瓶的容积?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3”)3,如图一量筒,它的量程为_____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其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
(3”)4,试用量筒和水测量一金属块的体积。
(3”)实验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金属块体积V=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