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习题分类汇(00001)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会考试题分类汇编

高中物理会考试题分类汇编

高中物理会考试题分类汇编(一)力1、如图1-4所示,质点A 受到F 1和F 2两个力的作用,其中F 1=8N ;F 2=6N ,方向与F 1垂直,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F =__________N 。

2、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向下的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D.重力的方向总是跟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的3、两个方向相互垂直的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6N 和8N ,它们合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N 。

4、两个大小分别为5N 和8N 的共点力,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 )A.1NB.3NC.6ND.17N5、一根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 ,把弹簧竖直悬挂,重为2N 的物体挂在弹簧的下端保持静止,求弹簧的伸长量. (二)物体的运动6、一辆汽车在4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为2m/s ,末速为10m/s ,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的加速度为2m/s 2B.汽车的加速度为8m/s 2C.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m/sD.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0m/s7、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1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0.5m ,则第2秒内通过的位移是( )A.0.5mB.1.5mC.2.5mD.3.5m8、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 )A.为正值B.为负值C.为零D.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9、汽车起动的快慢和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是衡量汽车性能的指标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指标。

汽车起动的快慢用车的速度从0到100km/h 的加速时间来表示,这个时间越短,汽车起动的加速度就越大。

下表中列出了两种汽车的性能指标(为了简化计算,把100km/h 取为30m/s)。

图1-4现在,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车头向着同一个方向,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车相距85m,甲车先起动,经过一段时间t0乙车再起动。

若两车从速度为0到最大速度的时间内都以最大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乙车开出8s时两车相遇,则(1) t0应该满足的条件是什么?(2)在此条件下,两车相遇时甲车行驶的路程是什么?10、美国的刘易斯是著名的短跑运动员,他曾经保持过多年的百米世界纪录.看他的比赛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发令枪响以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刘易斯并不能跑在最前面,而最后的冠军一般都被他获得.请你用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对刘易斯的百米跑加以简要的评述:.(三)牛顿运动定律11、水平地面上的静止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一个拉力F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f,在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条件下,下面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F增大时,f随之减小B.当F增大时,f保持不变C.F与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F与f的合力为零12、一个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为2.0kg,在水平方向受到4.4N的拉力,物体跟平面的滑动摩擦力是2.2N,求物体4.0s末的速度和4.0s内发生的位移。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16个板块)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16个板块)
XX K]
[
10
20 t/s
(1)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德 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 块 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 到达滑轮处) 。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 5 个点取 1 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 间的距离如图议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 50Hz。
一.物理学史、直线运动
1.(山东卷).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 C.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必然结果 D.感应电流遵从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 答案:AD 2.(海南卷) .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 的联系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 D.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得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解析:考察科学史,选 ACD 3.(海南卷).一物体自 t=0 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 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在 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 30m B.在 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 40m C.在 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 7.5m/s D. 5~6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答案:BC 解析: A, 0—5s,物体向正向运动, 5—6s 向负向运 动,故 5s 末离出发点最远,A 错 B 由面积法求出 0—5s 的位移 s1=35m, 5—6s 的位移 s2=-5m,总路程为:40m,B 对 C 由面积法求出 0—4s 的位移 s=30m,平度速度为:v=s/t=7.5m/s C 对 D 由图像知 5~6s 过程物体加速,合力和位移同向,合力做正功,D 错 4.(上海卷) .小球每隔 0.2s 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为 6m/s 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 空中不相碰。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数为(取 g=10m/s2) ( )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 s/m 答案:C 20 5.(上海卷) .质点做直线运动,其 s-t 关系如图所示,质点在 0-20s 内的平均速 度大小为_________m/s 质点在_________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 6-20s 内的平均速 10 度。 答案:0.8,10s 和 14s, 6.(山东卷) .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 0 程中, v t 图像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前 3s 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 B.最后 2s 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 C.前 3s 内与最后 2s 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 D.第 3s 末至第 5s 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 答案:AC 7.(山东卷).(13 分)

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201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专题01. 直线运动力和运动专题02.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03.机械能和动量专题04. 电场专题05. 磁场专题06. 电磁感应专题07.电流和电路专题08. 选修3-3专题09. 选修3-4专题10. 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专题11. 力学实验专题12.电学实验专题13. 力与运动计算题专题14.电与磁计算题专题01.直线运动力和运动1.【2017·新课标Ⅲ卷】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cm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长也为80 cm。

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 cm;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A.86 cmﻩB.92 cm ﻩC. 98 cmD.104 cm【答案】B【考点定位】胡克定律、物体的平衡【名师点睛】在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时,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正交分解法将各个力分解成两个方向上的力,然后列式求解;如果物体受到三力处于平衡状态,可根据矢量三角形法,将三个力移动到一个三角形中,然后根据正弦定理列式求解。

前后两次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即合外力为零,在改变绳长的同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跟着改变。

2.【2017·天津卷】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N上的a、b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

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的右端上移到b ,绳子拉力不变B.将杆N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C.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D.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架悬挂点右移【答案】AB【解析】设两杆间距离为d,绳长为l ,Oa 、Ob 段长度分别为la 和l b,则b a l l l +=,两部分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和β,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个专题同名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个专题同名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个专题同名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201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专题01. 直线运动力和运动专题02.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03. 机械能和动量专题04. 电场专题05. 磁场专题06. 电磁感应专题07. 电流和电路专题08. 选修3-3专题09. 选修3-4专题10. 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专题11. 力学实验专题12. 电学实验专题13. 力与运动计算题专题14. 电与磁计算题专题01. 直线运动力和运动1.【2017·新课标Ⅲ卷】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cm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长也为80 cm。

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 cm;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A.86 cm B. 92 cm C. 98 cm D. 104 cm【答案】B【考点定位】胡克定律、物体的平衡【名师点睛】在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时,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正交分解法将各个力分解成两个方向上的力,然后列式求解;如果物体受到三力处于平衡状态,可根据矢量三角形法,将三个力移动到一个三角形中,然后根据正弦定理列式求解。

前后两次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即合外力为零,在改变绳长的同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跟着改变。

2.【2017·天津卷】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N上的a、b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

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的右端上移到b ,绳子拉力不变B .将杆N 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C .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D .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架悬挂点右移 【答案】AB【解析】设两杆间距离为d ,绳长为l ,Oa 、Ob 段长度分别为l a 和l b ,则b a l l l +=,两部分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和β,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物理试卷物理力学题分类汇编含解析

物理试卷物理力学题分类汇编含解析

物理试卷物理力学题分类汇编含解析一、力学1.以下为小明的物理笔记摘录,正确的是A.游泳时,产生了使人前进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人B.跑步时,脚应向后蹬地,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足球被踢出后在空中飞行,此时足球受到重力和脚的踢力D.鸡蛋碰石头,鸡蛋破了,说明石头对鸡蛋的力比鸡蛋对石头的力大【答案】B【解析】A、游泳时向后用力划水人就前进,手对水施加向后的力,水同时对人施加向前的力,人才能够前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A错误;B、跑步时,脚应向后蹬地,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C、足球被踢出后在空中飞行,此时足球不在受到脚的踢力,故C错误;D、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和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它们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2.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B. 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C. 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D. 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答案】 D【解析】【解答】A、牙膏盒相当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A不符合题意;B、回形针相当于弹簧测力计的指针,B不符合题意;C、钩码的质量已知,当挂在橡皮筋上时对橡皮筋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D、不同橡皮筋在相等的拉力作用下伸长的长度不同,即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不相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此装置对比分析得出答案。

3.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A. 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 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 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 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答案】 C【解析】【分析】(1)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的作用,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2)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3)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解答】小球出手之前,和手一起运动,抛出的小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小球出手前后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故选C.【点评】(1)掌握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作用,这个问题学生容易错误理解成还在受到手的作用.(2)掌握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3)掌握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4)掌握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保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4.如图所示悬空的磁环活动中,假设甲、乙、丙三个磁环相同,中间塑料管是光滑的.当磁环都处于静止状态时,甲对乙的作用力F1和丙对乙的作用力F2的大小关系是()A. F1小于F2B. F1等于F2C. F1大于F2D. 无法比较【答案】A【解析】【解答】对乙进行受力分析可在,此时乙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甲对乙的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1和丙对乙的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2,这三个力平衡,向上的合力等于向下的合力,所以可得甲对乙的作用力F1小于丙对乙的作用力F2,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在初中物理中算是难题。

初中物理大题分类汇总

初中物理大题分类汇总
(3)假若该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额定功率匀速直线行驶.速度为20 m/s.请计算该车10 min内牵引力所做的功和小汽车受到的阻力。(g=10 N/kg,1L=10-3m3)
十、热量计算:
21、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来加热水的一种装置,小新同学家有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在离地面10m高的屋顶上。现需要将初温为100C的100kg的水,加热到600C,则:
I1=U/R1=6V/10Ώ=0.6A I2=U/R2=6V/15Ώ=0.4A
4、根据图示,当电源电压为U=4 V时,U1=1 V,U2=U-U1=3 V。

当电源电压为12 V时,I=0.5 A。
=24 Ω
所以R1+R2=24 Ω ②
解①②组成的方程组得R1=6 Ω R2=18 Ω。
5、
6、(1)由P=UI得I=P1/U=30W/220V=0.14A ;
13、一把杆秤不计自重,提纽到秤钩距离是4cm,秤砣质量250g.用来称质量是2kg的物体,秤砣应离提纽多远,秤杆才平衡?若秤杆长60cm,则这把秤最大能称量多少kg的物体?
七、压强计算:
14、学生课桌质量为9千克,桌子与地面有四个接触面,每个接触面的面积为4×10-4米2;某同学将底面积为24.5×10-4米2、容量为1升、装满水后水深为18厘米的塑料水杯放在课桌的桌面上。求:
初中物理大题分类汇总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
一、串、并联电路计算:
1、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 V,当S1、S3断开, S2闭合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3 V.求:
(1)电源电压是多少? (2)当S1、S3闭合, S2断开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高考物理最新力学知识点之动量分类汇编含答案(1)

高考物理最新力学知识点之动量分类汇编含答案(1)

高考物理最新力学知识点之动量分类汇编含答案(1)一、选择题1.运送人造地球卫星的火箭开始工作后,火箭做加速运动的原因是( ) A .燃料燃烧推动空气,空气反作用力推动火箭B .火箭吸入空气,然后向后排出,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C .火箭发动机用力将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推出,气体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D .火箭燃料燃烧发热,加热周围空气,空气膨胀推动火箭2.半径相等的两个小球甲和乙,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若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发生碰撞前,两球的动能相等,则碰撞后两球的状态可能是( )A .两球的速度方向均与原方向相反,但它们动能仍相等B .两球的速度方向相同,而且它们动能仍相等C .甲、乙两球的动量相同D .甲球的动量不为零,乙球的动量为零3.自然界中某个量D 的变化量D ∆,与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t ∆的比值Dt∆∆,叫做这个量D 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D 表示某质点做平抛运动的速度,则Dt∆∆是恒定不变的 B .若D 表示某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动量,则Dt∆∆是恒定不变的 C .若D 表示某质点做竖直上抛运动离抛出点的高度,则Dt∆∆一定变大. D .若D 表示某质点的动能,则Dt∆∆越大,质点所受外力做的总功就越多 4.一弹丸在飞行到距离地面5 m 高时仅有水平速度 v =2 m/s ,爆炸成为甲、乙两块水平飞出,甲、乙的质量比为3∶1.不计质量损失,取重力加速度 g =10 m/s 2,则下列图中两块弹片飞行的轨迹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5.如图,一个倾角为α的直角斜面体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斜面体质量为M ,顶端高度为h ,今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当小物体从斜面顶端自由下滑到底端时,斜面体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是( )A .mhM m+B .MhM m+C .cot mh M mα+D .cot Mh M mα+6.有人设想在遥远的宇宙探测时,给探测器安上反射率极高(可认为100%)的薄膜,并让它正对太阳,用光压为动力推动探测器加速。

高考物理分类汇编(必修一部分)(最新修正)

高考物理分类汇编(必修一部分)(最新修正)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16个模块含答案)一.相互作用 (1)二.物理学史 直线运动 (2)三.牛顿运动定律 (11)四.曲线运动 (15)五 . 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 (19)一.相互作用1. 14、如图7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 的支撑点M 、N 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 .N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C .M 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 方向D .N 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解析】弹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切线垂直,M 处支持力方向与地面垂直,即竖直向上,所以A 正确N 处的支持力方向与MN 垂直向上,所以B 错误摩擦力方向与接触面切线平行,所以C 、D 错误2.5.如图,一不可伸长的光滑轻绳,其左端固定于O 点,右端跨过位于O /点的固定光滑轴悬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OO ‘段水平,长为度L ;绳子上套一可沿绳滑动的轻环。

现在轻环上悬挂一钩码,平衡后,物体上升L 。

则钩码的质量为A .M 22B .M 23 C .M 2 D .M 3 5. 【答案】D 【解析】平衡后,物体上升L ,说明环下移后,将绳子拉过来的长度为L ,取环重新平衡的位置为A 点,则'O A O A L ==,则如图易知3mg Mg =,选项D 正确。

O300Mg A O’ mgM NP 图73. 14.如图,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的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

某次维修时将两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

木板静止时,1F 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2F 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 )A.1F 不变,2F 变大B.1F 不变,2F 变小C.1F 变大,2F 变大D.1F 变小,2F 变小14、【答案】A 【解析】木板静止,所受合力为零,所以F 1不变,将两轻绳各减去一小段,木板再次静止,两绳之间的夹角变大,木板重力沿绳方向的分力变大,故F 2变大二.物理学史 直线运动1.14.—质点沿x 轴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分类汇编附答案(1)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分类汇编附答案(1)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分类汇编附答案(1)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巧妙地测出来万有引力常量B.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C.单位m、kg、s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D.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加速度等于零下的一个特例2.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将其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的数值B.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定了引力常量G和静电力常量k的数值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时找到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规律D.开普勒提出了三大行星运动定律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3.下列对运动的认识错误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质量小的物体下落快B.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C.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没有关系D.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经过严谨的考证,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这并不影响他在科学界的地位4.发明白炽灯的科学家是()A.伏打 B.法拉第 C.爱迪生 D.西门子5.在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以下对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牛顿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安培总结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C.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时空观D.第谷通过大量的观测数据,归纳得到了行星的运行规律6.2016年“科学突破奖”颁奖仪式在美国举行,我国科学家王贻芳获得“物理学突破奖”.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贡献和物理研究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特斯发现了电流磁效应B.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C.“元电荷”、“点电荷”、“总电阻”、“电场强度”概念的提出应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D.安培提出了电场线的概念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奥斯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认为永磁体的磁场和通电导线的磁场均由运动电荷产生B.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认为永磁体的磁场和通电导线的磁场均由运动电荷产生C.根据“分子电流”假说,磁铁受到强烈振动时磁性会减弱D.根据“分子电流”假说,磁铁在高温条件下磁性会减弱8.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物理)物理试卷物理力学题分类汇编含解析

(物理)物理试卷物理力学题分类汇编含解析

(物理)物理试卷物理力学题分类汇编含解析一、力学1.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实力悬殊,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得“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的力的作用C.它们所受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C【解析】【分析】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

【详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方向相反的;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受力的同时,石头也受到鸡蛋对它的作用力;故A错误;B、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方向相反的;即鸡蛋和石头受的力是相等的;故B错误;CD、鸡蛋和石头受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是相等的,之所以鸡蛋破是因为石头比鸡蛋硬;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 D【解析】【解答】A、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A不符合题意;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是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C不符合题意;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线上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块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沙桶相连,当沙桶与沙的总质量为m时,物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物理)物理试卷物理力学题分类汇编

(物理)物理试卷物理力学题分类汇编

(物理)物理试卷物理力学题分类汇编一、力学1.如图所示,小蚂蚁背负着果实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大小关系中,正确的是A.果实所受的支持力大于果实所受的重力B.果实所受的支持力小于果实所受的重力C.果实所受的支持力等于蚂蚁所受的支持力D.果实所受的支持力小于蚂蚁所受的支持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果实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的支持力与自身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蚂蚁和果实作为一个整体,它们所受的总重力与蚂蚁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果实受到的支持力小于蚂蚁受到的支持力,D选项正确.考点:二力平衡受力分析2.如图所示,物体沿斜而匀速下滑,其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 B.C. D.【答案】 D【解析】【解答】物体沿斜而匀速下滑时其受三个力的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摩擦力(方向:沿着斜面向上)。

【分析】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判断。

故答案为:D。

3.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甲乙丙丁A. L甲=L乙=L丙=L丁B. L乙=L丁<L甲=L丙C. L甲=L乙<L丙=L丁D. L丁<L乙<L甲<L丙【答案】 B【解析】【解答】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而图甲和丙都是让弹簧伸长的,图乙和图丁都是让弹簧压缩的,图甲和图丙上的作用力相同,故伸长量相同,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相同,故压缩量相同,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分析】图甲虽然看上去只有一个拉力,实际上另一个拉力是墙,所以与丙的作用效果相同,同理,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相同。

4.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减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断()A. 两物体受的浮力一定相同B. 两个物体一定是等重的C. 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D. 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答案】 A【解析】【解答】∵物体都浸没在水中,∴F浮=G-F′,即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A项正确;因为只知道物体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据F浮=G-F′所以不能确定物体受重力.浸没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大小关系,B.C项错;浸没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所处的深度无关,D项错.故选A.分析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减少的示数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减小的示数相同说明受到的浮力相同.5.如图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接触到弹簧到将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b为曲线最高点.不计空气等阻力,弹簧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小球的机械能不断减小B. 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C. 小球运动过程中动能一直增大D. 小球在b点时重力等于弹力【答案】C【解析】【解答】A、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此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所以小球的机械能不断减小,A不符合题意;B、在此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形变逐渐变大,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B不合题意;C、由图乙可知,小球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所以动能先变大后变小,C符合题意;D、从小球刚接触到弹簧到将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小球受竖直向上的弹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重力大于弹力时,合力向下,小球速度越来越大. 随着弹性形变的增加,弹力越来越大,当重力和弹力相等时,合力为零. 小球继续向下运动,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小球速度减小. 由此可知,当弹力等于重力时,小球速度最大,即小球在b点时重力等于弹力 . 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小球下落到弹簧上时,弹簧被压缩,小球在下落的过程中将机械难转化为弹簧的势能;B、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越大 . 小球在下落过程中,弹簧被压缩,形变逐渐增大;C、从图中可以看出小球的运动速度,由小变大到达b点后,再由大变小,根据物体具有的动能与质量与运动速度的关系,判断小球运动过程中动能的变化情况;D、小球落在弹簧上,在a-b的过程中,重力大于弹力,小球速度不断增大; 在b-c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速度不断减小,因此在b点时,小球所受弹力等于重力 .6.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发生了形变就一定有弹力B. 人坐在椅子上时人和椅子都受到弹力作用C. 地球对月亮的吸引力是弹力D.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使弹簧伸长的力是物体的重力【答案】 B【解析】【解答】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在恢复形变的过程中产生的力。

(物理)物理试卷物理力学题分类汇编含解析

(物理)物理试卷物理力学题分类汇编含解析

(物理)物理试卷物理力学题分类汇编含解析一、力学1.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在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L甲<L丙L乙>L丁B.L甲= L丙L乙= L丁C.L甲<L丙L乙= L丁D.L甲= L丙L乙>L丁【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可知,图甲和丙的力都会使弹簧伸长,图乙和图丁的力都会使弹簧压缩;在图甲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左,所以图甲和图丙的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伸长的长度相同,所以L甲=L丙;在图乙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所以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缩短的长度相同.所以L乙=L丁.故选B.2.如图是打台球时的情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用球杆击球时,台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是由于受到球杆施加的力B. 台球被击出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了向前的力C. 水平桌面上运动的台球没有受到摩擦力D. 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答案】A【解析】【解答】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

当用球杆击球时,台球受到球杆施加的力,而改变了运动状态,A符合题意;球离开球杆后,就不再受到向前的力的作用,能继续运动是由于球有惯性,B不符合题意;水平桌面不是绝对光滑,在上面运动的台球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慢慢停下,C不符合题意;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3.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B. 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C. 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D. 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答案】 D【解析】【解答】A、牙膏盒相当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A不符合题意;B、回形针相当于弹簧测力计的指针,B不符合题意;C、钩码的质量已知,当挂在橡皮筋上时对橡皮筋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D、不同橡皮筋在相等的拉力作用下伸长的长度不同,即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不相同,D符合题意。

历年高中物理会考试题分类汇编之欧阳引擎创编

历年高中物理会考试题分类汇编之欧阳引擎创编

高中物理会考试题分类汇编欧阳引擎(2021.01.01)(一)力1.(95A)下列物理量中,哪个是矢量( )A.质量B.温度C.路程D.静摩擦力2.(93A)如图1-1所示,O 点受到F 1和F 2两个力的作用,其中力F 1沿OC 方向,力F 2沿OD 方向。

已知这两个力的合力F =5.0N ,试用作图法求出F 1和F 2,并把F 1和F 2的大小填在方括号内。

(要求按给定的标度作图,F 1和F 2的大小要求两位有效数字)F 1的大小是____________;F 2的大小是____________。

3.(94B)在力的合成中,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是( )A.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B.合力一定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C.合力一定至少小于其中一个分力D.合力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小,也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大4.(96A)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一个力的大小是20N ,另一个力的大小是30N ,这两个力的合力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N 。

5.(96B)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分别是30N 和40N ,如果它们的夹角是90°,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 )A.10NB.35NC.50ND.70N6.(97)在力的合成中,下列关于两个分力与它们的合力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B.合力一定小于每一个分力C.合力的方向一定与分力的方向相同D.两个分力的夹角在0°~180°变化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7.(97)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B.地球对重物的作用力大于重物对地球的作用力图1-1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D.作用力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8.(9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B.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C.有的物体自己就有一个力,这个力不是另外的物体施加的D.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9.(98)大小分别为15N 和20N 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对于合力F 大小的估计,正确的说法是( )A.15N ≤F ≤20NB.5N ≤F ≤35NC.0N ≤F ≤35ND.15N ≤F ≤35N10. F 1、F 2的合力为F ,已知F 1=20N ,F =28N ,那么F 2的取值可能是( )A.40NB.70NC.100ND.6N11.(95B)有四位同学把斜面对重物的支持力3N ,分别画成如图1-2的四种情况,其中画正确的是( )12.(93A)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一个拉力F 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f 的作用。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 (1)(2015-2-16 11.33.44)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 (1)(2015-2-16 11.33.44)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4年合编版)知识点160:热点问题2009年14. (09·广西河池)2009年3月1日北京时间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完成全部使命后,准确落于月球的预定撞击点(如图7),为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们知道,月球上既无空气,也无磁场,同一物体在月球所受的引力是地球的1/6. 假如你登上了月球,你可以做下列的哪件事A. 用指南针辨别方向B. 直接与月球上的同伴对话C. 重做马德堡半球实验D. 轻易地举起50kg的重物答案:D详细解答:/exercise/physics/397406/?mty(09湖州).在今年央视春晚中,魔术师刘谦的精彩表演叫人叫绝,使人们对魔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银币穿越玻璃杯》的魔术是在不动大杯的情况下,让在桌面上的银币进入到小杯中(如图甲)。

图乙是对该魔术的一种破解过程,则有关破解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A到B的过程中,硬币受到了重力、摩擦力、手对硬币的推力B.硬币从B到C的过程中,由弹簧的势能转化为硬币的机械能C.硬币离开B后,由于惯性一直运动到DD.硬币从D到E再到杯中,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答案:A详细解答:/exercise/physics/244360/?mty(09安徽).2008年5月,美国发射的“凤凰”号探测器在火星的北极附近着陆,找到了火星上曾经存在液态水的证据。

如图,a是提供电力的太阳能帆板,b是探测器在火星表面留下的影子,c是探测器的“大脚”。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能帆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探测器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大脚”的面积较大,可以减小探测器对火星表面的压强D.火星上的昼夜温差大,是因为火星表面砂石的比热容大答案:D/exercise/physics/337132/?mty(09·四川雅安市)4.以黑洞理论闻名于世的英国数学和物理学家霍金,原准备2009年参加维珍集团公司推出的银河太空旅行项目,6名乘客将搭乘“宇宙飞船二号”在亚轨道太空飞行。

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分类汇编1通用

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分类汇编1通用

咐呼州鸣咏市呢岸学校物理:高三上学期期末分类汇编选择〔一〕整理:徐广明卢立臻物理史、方法、物理量及单位制1.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A) 亚里士多德(B) 伽利略(C) 牛顿(D) 爱因斯坦2.在1960年代建立电磁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存在的物理学家是〔〕〔A〕麦克斯韦〔B〕马可尼〔C〕赫兹〔D〕柯林斯1.以下物理量不属于矢量的是A.速度 B.位移 C.功率 D.电场强度2.许多家在物理学开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奉献,以下各项说法中哪项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A〕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数〔B〕安培最早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C〕伽利略最早系统地研究了匀加速直线运动〔D〕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1.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的物理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爱因斯坦1、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建立惯性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B.亚里士多德、牛顿 C.伽利略、牛顿 D.伽利略、爱因斯坦1.单位制规力学量所选用的根本量是〔〕A. 长度、力、时间B. 长度、质量、时间C. 长度、力、质量D. 速度、加速度、力1.以下四个选项中,运用平行四边形那么求和的物理量是〔〕〔A〕位移〔B〕质量〔C〕时间〔D〕功1.关于力学单位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kg、N、m/s都是导出单位〔B〕kg、m、N是根本单位〔C〕在单位制中,质量的根本单位是kg,也可以是g〔D〕在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律的表达式才是F=ma3、历史上认为“光是某种振动所激起的波〔机械波〕〞的代表人物是(A)牛顿 (B)惠更斯 (C)爱因斯坦〔D〕麦克斯韦4、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从而将电现象与磁现象联系起来的家是〔〕。

〔A〕法拉第〔B〕奥斯特〔C〕麦克斯韦〔D〕赫兹1.被国为“物理年〞,以表彰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奉献。

第一学期高三物理期末统一练习分类汇编力学

第一学期高三物理期末统一练习分类汇编力学

批扯州址走市抄坝学校市08—09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分类汇编-力学一、力与运动 (2)二、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0)三、机械能 (15)四、动量 (21)一、力与运动〔崇文区2021---2021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1.如下图,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不计摩擦,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A对绳的作用力大小为MgB.物体A对绳的作用力大小为mgC.物体A对地面的作用力大小为MgD.物体A对地面的作用力大小为(M+m) g答案:B〔东城区2021—2021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1.如以下图是力的三个装置,这三个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A.控制变量的方法B.放大的思想方法C.比拟的思想方法D.猜测的思想方法观察桌面受力发生形变手的压力使玻璃瓶发生形变卡文迪许示意图答案:B〔2021—2021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关于以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合力必大于分力B.运动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一和它运动方向相反C .物体受摩擦力时一受弹力,而且这两个力的方向一相互垂直D .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答案:C〔2021--2021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1.以下四个选项中,用平行四边形那么计算的物理量是:A .位移B .质量C .时间D .功 答案:A〔2021--2021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3.如下图,两根相同的轻弹簧S 1、S 2,劲度系数皆为k=4×102N/m .悬挂的重物的质量分别为m 1=2kg 和m 2=4kg .假设不计弹簧质量,取g=10m/s 2,那么平衡时弹簧S 1、S 2的伸长量分别为:A .15 cm 、10 cmB .10 cm 、15 cmC .5 cm 、10 cmD .10 cm 、5 cm 答案:A〔东城区2021—2021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2.如下图,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记录了他行走中9个位置的图片,观察图片,能大致反映该同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的是〔 〕 答案:C〔2021--2021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5.一个以初速度0v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 秒末速度为t v ,如图,关于t 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S 1 S 2 m 1 m 2vtv t 0vtvtA B CD速度v 和加速度a 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2/)(0t v v v +=B .2/)(0t v v v +<C .a 恒D .a 随时间逐渐减小 答案:D〔东城区2021—2021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9.如下图,一斜面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物体恰能在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可以证明此时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假设沿平行于斜面的方向用力F 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斜面体依然和地面保持相对静止,那么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 〔 〕A .大小为零B .方向水平向右C .方向水平向左D .大小和方向无法判断 答案:A〔2021—2021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2.一运发动双手对称地握住单杠,使身体悬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试卷分类汇编(9简单机械)学校: 班级: 姓名: 得分:一、填空题1、(2007·上海市)如图9-1所示,物体 A 和 B 所受重力都为120牛,滑轮重力不计。

当分别用力匀速提升物体A 和B 时,F A 为____牛,F B 为____牛。

60;120。

2、(2007·山东)(6分)图9-2是电工常用的胶把钢丝钳。

请你指出这种工具在设计上、结构上或使用中应用物理知识的三处地方,并写出所依据的物理知识。

应用物理知识的地方依据的物理知识 举例 剪口 剪口面积小,可增大压强。

1 2 3应用物理知识的地方依据的物理知识 举例 剪口 剪口面积小,可增大压强。

1 钳口 钳口粗糙并有条槽,可以增大压强和摩擦.2胶把胶把是绝缘材料,可以绝缘。

图图9-13整个钢丝钳是省力杠杆,可以省力。

3、(2007·桂林市)如图9-3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使用时相当于一个____(填“省”或“费”)力杠杆;若箱和物品共重100N,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则抬起拉杆的力至少为____N。

省;204、(2007·连云港市)我们在学习杠杆原理时知道阿基M德有一句豪言壮语——“给我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小刚同学对此产生了疑惑,他查阅了有关资料,知道地球的质量为6 ×1024kg。

并且假设支点距地球1m,阿基M德给杠杆的最大压力为600N,则阿基M德需要一根约为____m的轻质杠杆。

即使他以100km/h的速度(相当于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匀速下压杠杆,要将地球撬起1cm,也需要____年(1年约为104小时)。

小刚据此指出这一豪言壮语是不可能实现的。

你对小刚同学的做法有何评价____。

1×10231×1012敢于向权威质疑(其余合理均得分)二、选择题1、(2007·黄冈市)图9-5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CA.开啤酒瓶盖的开瓶器B.剥核桃壳的核桃钳C.钩鱼者手中的鱼杆D.撬钉子的钉锤图9-52、(2007·江西省)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A.学校里升旗杆的顶端所安装的滑轮是定滑轮B.矿泉水瓶盖周围的凹凸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C.用瓶盖起子开啤酒瓶盖,是为了省距离D.饮料吸管的一端剪成斜的,是为了增大压力3、下列机械中,能省功的机械是【】DA、扳手B、天平C、剪刀D、以上三个均不省功4、(2007·宁波市)以下是一双木筷的自述,其中与科学道理不相符的是【】BA B C D图9-3地球图9-4A “将我放在水里.我不易下沉。

”B “就餐夹菜时,我成了省力杠杆。

”C “将我斜插在水中,你能看到我的身子弯折了。

”D “将干燥的我接入电路,电流不易从我身上流过。

” 5、(2007·梅州市)学校国旗的旗杆下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对该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三、作图题1、(2007·天津市)图6为一种能夹着重物起吊的钳子的示意图,其中AOB 和COD 为构成钳子的两个杠杆,O 为转轴,a、b为绳子。

请你画出吊起重物时钳子AOB 部分所受绳子拉力的力臂和重物对钳子压力的力臂,并分别用l1和l2表示。

2、(2007·山东)(2分)如图9-7所示,重100 N 的均匀木棒AB在细绳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

请你画出木棒所受拉力的力臂及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3、(2007·南京市)在图9-8中画出使杠杆OA 平衡时最小动力F 1的方向和阻力F 2的力臂l 2.4、(2007·.广东省)画出图9-9中力F 的力臂。

5、(2007·兰州市)在图9-10中,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的力F 的示意图(要求保留徽图痕迹)。

6、(2007·泰安市)列车上有出售食品的手推车,如图9-11所示。

若货物均匀摆在车内,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 时,售货员会向上提扶把,请在图中画出此时售货员提车使用的最小力的示意图和这个力的力臂。

AB 图9-7图9-6图9-8图9-9图9-10图9-117、(2007·贵阳市)用图9-12中所示的两个滑轮组成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拉力为物重的三分之一(忽略摩擦以及绳和滑轮的重力),请在图9-12中画出绳子的绕法。

(用直尺作图)8、(2007·遂宁市)(3分)在图9-13中画出渔翁用力拉起鱼网时拉力的力臂。

四、探究与实验题1、(2007·河南省)兰兰有一个石头雕成的小乌龟,重约6 N,她想利用所学知识探究两个课题:A.实际测量一下小乌龟的重力;B.测量小乌龟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兰兰手边只有一个量程为0~5 N的弹簧测力计,为了完成探究,她又找到了以下器材:轻质滑轮(滑轮重和摩擦忽略不计)、铁架台、轻质刻度尺、细线(自重不计)、足够大的量杯和足量的水,如图9-14所示。

请你从A、B两个课题中任选一个,并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参照示例设计实验技术方案。

图9-14课题序号实验原理或依据简述实验方法及测量的物理量(可用实验示意图表示)测量结果表达式A杠杆平衡条件用刻度尺、铁架台和细线组成二个省力杠杆,将尺子最左端悬挂作为支点,小乌龟挂中央,用测力计提住尺子最右端,静止时读出示数F。

G=2F课题序号实验原理或依据简述实验方法及测量的物理量(可用实验示意图表示)测量结果表达式图9-12图9-13A杠杆平衡条件用刻度尺、铁架台和细线组成二个省力杠杆,将尺子最左端悬挂作为支点,小乌龟挂中央,用测力计提住尺子最右端,静止时读出示数F 。

G=2FA动滑轮可省一半力①在铁架台上用细线和滑轮组成一个动滑轮来提小乌龟;②用弹簧测力计钩住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上提,保持静止或匀速拉动③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G=2F B阿基M 德原理①用量杯盛适量的水,记下示数V 1②用细线吊起小乌龟,使其完全浸没水中,稳定后,记下示数V 2。

F 浮=ρ水(V 1-V 2) A阿基M 德原理力的平衡①用量杯盛适量的水,记下示数V 1;②用细线吊起小乌龟,使其完全浸没水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提起细线另一端,稳定后,记下量杯的示数V 2;③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G=F+ρ水g(V 2-V 1)2、(2007·兰州市)(6分)在验证杠杆平衡条件时,某实验小组得到了如图9-15所示的杠杆平衡状态。

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相等:(1)热钩码所挂位置不动,将左边的约码是掉一个,为使杠杆仍然保持平衡,右边的约码该拿掉____个; (2)由此,归纳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_____。

(1)2个(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五、综合应用题1、(2007·兰州市)(8分)如图9-16所示装置,绳重及摩擦不计。

(1)请利用图示的3个滑论,补画该清论组完整的绕线;(2)当物重为50N 时,绳端需用20N 的拉力才能使物体匀速上升,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3)当物重为90N 时,绳端需用多大的拉力才能使其匀速上升? (4)如果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N ,那么该滑轮组最大可吊起多重的物体?(1)图 略(2)当物重G 1 = 50N ,拉力F 1 = 20N 时, 滑轮组机械效率 = ×100%=图9-15图9-16×100%=62.5% -------(2分) 由平衡力知识知:4F 1=G 1+G 动 ∴ G 动 = 4F 1 - G 1 = 4×20-50 = 30N -------(2分) (3) 当物重G 2 = 90N 时,∵ 4F 2 = G 2 + G 动 ∴ F 2 = (G 2 + G 动) = ( 90 + 30 )= 30N -------(1分) (4) 当绳上拉力为最大值F 3=60N 时,所吊物体最重,设为G3 -------(1分) ∴ 4F 3 = G 3 + G 动 ∴ G 3 = 4F 3 - G 动 = 4 × 60 – 30 = 210N 答:略。

2、(10分)(2007·株洲市)在机械制造中有一个给大飞轮定重心的工序,该工序的目的是使飞轮的重心发生微小的位移,以使它准确位于轴心上。

如图9-17所示,一个质量为M =80kg 、半径为R =0.6m 的金属大飞轮可在竖直平面内绕轴心(图中两虚线的交点)自由转动。

用力推动一下大飞轮,飞轮转动若干周后停止。

多次实验,发现飞轮边缘上的标记F 总是停在图示位置。

(1)根据以上情况,可以初步确定飞轮重心P 可能在图中__。

A .轴心正下方的某一位置B .轴心左侧的某一位置C .轴心右侧的某一位置(2)工人在飞轮边缘上...的某点E 处,焊接上质量为m =0.4 kg 的金属后,再用力推动飞轮,当观察到____________的现象时,说明飞轮的重心已调整到轴心上了。

(3)请在图9-17中标出E 的位置。

(4)试求调整前飞轮的重心P 到轴心的距离l 。

(提示:利用杠杆平衡条件) (1)A (2)每次推动飞轮后,飞轮边缘上的标记F 可以停在任意位置(3)E 点位置如图2所示(4)考虑到调整后,飞轮可以停在任意位置,那么当飞轮的重心P 和焊接点E 转动到同一水平线上时(如图3所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Mgl = mgR 解得 l =mR/M = 0.4 kg ×0.6m /80kg= 3×10-3m= 3mm3、2007·扬州市)某型号液压汽车起重机自重8t 起重时汽车与地面接触面积约为4000cm 2,当它吊起2t 货物静止在空中时,如图9-18所示,L 1=2m ,L 2=6m ,不计起重臂的自重,Fl 应多大?地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少?(g 取10N /kg)6×104N 2.5×105PaFE图2E P mgMg图3F图9-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