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测试卷高一2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煌敦市安放阳光实验学校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选出。
每小题3分,共48分)
1.2月进行了第三次核,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
235 92U可用于核燃料,该原子的中子数是( )
A.235 B.92
C.143 D.无法确
【解析】元素符号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左下角表示质子数,中子数于质量数减去质子数。
故选C。
【答案】C
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Ⅴ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则( )
A.原子半径:丙>丁>乙
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的水化物能相互反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用。
在中学化只有氨气的水溶液才显碱性,因为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甲是H,乙是N;甲和丙同主族,因此丙只能是Na,这说明丁属于第三周期,根据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所以丁是Al。
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选项A正确,B不正确,还原性该是Na>Al>H;Na属于活泼金属,其氧化物Na2O属于离子化合物,C不正确;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的水化物分别为HNO3(强酸)、NaOH(强碱)、Al(OH)3(氢氧化物),因此选项D也是正确的。
【答案】AD
3.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解析】对主族元素的原子其最高化合价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但氟元素无正价,氧元素没有最高化合价,A不正确;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不相同的。
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B不正确;P、S、Cl均属于第三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所以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所以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C正确;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线附近的元素一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在周期表中第三纵行到第十纵行,包括7个副族和一个Ⅷ族共同组成了过渡元素,因此选项D也不正确。
【答案】C
4.下列有关化学史知识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是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B.俄国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C.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制,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原子的图像和动态化学变化D.英国家道尔顿首先发现了电子
【解析】英国家汤姆生首先发现了电子,D项错误。
【答案】D
5.来自瑞士ETH天文研究的Ansgar Crimberg的研究结果表明,太阳气体
中存在大量的20Ne和22Ne。
下列关于20Ne和22N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Ne和22Ne互为同位素
B.20Ne和22Ne是同一种核素
C.20Ne的原子核中有20个质子
D.22Ne的原子核中有22个中子
【解析】20Ne和22Ne互为同位素,A正确;20Ne和22Ne是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B错误;20Ne的原子核中有10个质子,C错误;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2Ne的原子核中的中子数=22-10=12,D错误。
【答案】A
6.下列晶体中,化学键种类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A.SO3与SiO2
B.NO2与H2O
C.NaCl与HCl
D.CCl4与KCl
【解析】三氧化硫是分子晶体,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A错误;二氧化氮和水都是由共价键形成、由分子组成的物质,形成的晶体均为分子晶体,B 正确;氯化钠是离子晶体,氯化氢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C错误;四氯化碳是共价化合物,形成分子晶体,氯化钾是离子晶体,D错误。
【答案】B
7.下列对化学反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会产生的物质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解析】化学反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学键的形成,表现为有物质生成,而化学变化中的反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在反前后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故C项错误。
【答案】C
8.A、B、C、D、E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A与B不在同周期,A与C同主族,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A、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6,D的氧化物具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B.离子半径:C<D
C.气态氢化物的稳性:B>E
D.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的水化物之间不能发生反
【解析】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B为He、C或S。
若B为He,则A为H,与题目中“A与B不在同周期”不符合;若B为S,则原子序数比B大的C、D、E不可能都是短周期元素,故不符合题意,则B只能是C。
A与B不在同周期,A为H;A与C同主族,且C的原子序数要比B大,则C 为Na;D的氧化物具有,且D的原子序数比C大,则D为Al;A、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6,则E为Si。
H与C能形成多种有机物,A错误;离子半径:Na+>Al3+,B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气态氢化物的稳性:CH4>SiH4,C正确;元素Na、A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和Al(OH)3,二者能够发生反:NaOH+Al(OH)3===NaAlO2+2H2O,D错误。
【答案】C
9.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K+的结构示意图:
B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C.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D.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
【解析】钾的核电荷数为19,A错误;四氯化碳的电子式中氯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也要表示出来,B错误;选项C中为球棍模型,C错误。
【答案】D
10.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CO和CO2
B.S2与S8
【答案】D
11.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位于A、B、C、D四种元素中间(如图所示),则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如下所示,其中不可能是(镧系、锕系、0族元素除外)( )
A.4x B.4x+6
C.4x+10 D.4x+14
【解析】在A、B、C、D四种元素中,同周期的两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2x,又因同主族各周期的两元素之间的原子序数相差8、18、32。
所以四种元素中,同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x、2x+10或2x+14。
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可能为4x、4x+10或4x+14,故只有B项不可能。
【答案】B
12.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8个中子的碳原子:14 6C
B.HF的电子式:
C.Cl-的结构示意图:
D.NH4Cl的电子式:
【解析】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含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数为6+8=14,则核素符号为14 6C,A正确;HF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氟原子与氢原子共用1对电子,HF的电子式为
,B错误;氯离子的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最外层电子数为8,Cl-的结构示意图为,C错误;Cl-的电子式书写错误,NH4Cl的电子式
为,D错误。
【答案】A
13.已知A、B、C、D、E是短周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呈气态
B.一条件下,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
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D、E的单质
D.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解析】由题干信息容易推出:A为H,B为C,C为Na,D为Al,E为Cl;AB组成的化合物为烃,当碳大于4时常温下呈液态,故A错;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反,故B正确;工业上电解熔融的NaCl制Na,电解熔融的Al2O3制Al,电解饱和食盐水制Cl2,
故C正确;化合物AE,CE分别为HCl和NaCl,HCl为共价化合物,NaCl为离子化合物,故D错。
【答案】BC
14.对于ⅣA族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SiO2和CO2中,Si和O,C和O之间都是共价键
B.C、Si和G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C.C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
D.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4和+2
【解析】本题考查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原子结构知识。
Si与O、C与O都是非金属原子之间形学键,所以它们都是共价键。
选项B,C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Ge的次外层电子数为18。
选项C,CO2能直接与CaO反,SiO2在加热时能与CaO反生成CaSiO3。
选项D,根据ⅣA族元素性质可知正确。
【答案】B
15.X、Y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8,若X、Y属于同周期的主族元素,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形成的简单离子若带有同种电荷,则电荷越多半径越大
B.它们之间既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又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C.它们形成的简单离子,阴离子半径必大于阳离子半径
D.它们形成的简单离子,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解析】
主族元素同周期的简单离子,若均形成阳离子,则电荷数大的原子序数大,由“径大序小”可知,其离子半径小,故A错。
同周期的元素即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aCl、MgCl2,也可形成SiCl4、PCl3这样的共价化合物。
同周期的元素形成阴离子,电子层数不变,形成阳离子,电子层数减少一层,故阴离子的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
同周期的元素形成简单的离子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如Na+、Mg2+、Al3+。
故B、C、D项均正确。
____________化合物。
②溴化碘和金属镁反的生成物属____________化合物,电子式为
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③溴化碘和水反生成了一种子分子,该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键形成的____________化合物。
【解析】(1)本题可用假设法求解,当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时均不能满足题意,当核外有2个电子层时①和②中只有C满足题意,③和④中只有Li满足题意,当核外有3个电子层时,③和④中分别有P和Si满足题意。
(2)根据IBr的化学性质类似于卤素单质,可知IBr与水反的化学方程式为:IBr+H2O HIO+HBr。
IBr与Mg反的化学方程式为:2IBr+2Mg===MgI2+MgBr2。
18.(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
(1)①~⑦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2)可作为半导体材料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表中元素⑥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4)④与⑤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5)表中元素①、②、③、⑤、⑦中,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6)表中元素③、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
【解析】由元素在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F、⑤为Mg、⑥为Al、⑦为Si。
(1)根据金属性变化规律: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一主族,从上至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Mg,Mg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ⅡA族。
(2)可作为半导体材料的是Si。
(3)元素⑥是Al(原子序数13),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为。
(4)④(F)与⑤(Mg)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是MgF2,含有的化学键是离子键,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5)根据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核外电子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原子从上到下,序数逐渐增加,半径也逐渐增加。
可知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⑤⑦②③①。
(6)元素③、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是HNO3、Al(OH)3,二者反的离子方程式是Al(OH)3+3H+===Al3++3H2O。
【答案】(1)3 ⅡA(2)Si (3)(4)离子键
(5)⑤⑦②③①
(6)Al(OH)3+3H+===Al3++3H2O
19.(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验证元素周期律。
(Ⅰ)甲同学在a、b、c三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 mL水,再分别滴加几滴酚酞溶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锂、钠、钾块,观察现象。
甲同学设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最剧烈的烧杯是
____________(填字母)。
(Ⅱ)乙同学设计验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
他设计了右图装置以验证氮、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乙同学设计的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B是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1)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写出烧杯中发生反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Ⅰ)锂、钠、钾属于同一主族的金属,比较它们分别和水反的现象,目的是验证它们金属性的强弱,钾最活泼,和水反最剧烈。
(Ⅱ)因为酸性HNO3>H2CO3>H2SiO3,硝酸常温下可与铜反,所以A是硝酸,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可以判断B为CaCO3,C为可溶性硅酸盐。
【答案】(Ⅰ)验证锂、钠、钾的活泼性(或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c
(Ⅱ)(1)HNO3CaCO3Na2SiO3(或K2SiO3)
(2)CO2+SiO2-3+H2O===H2SiO3↓+CO2-3或2CO2+SiO2-3+2H2O===H2SiO3↓+
2HCO-3
20.(14分)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其中A、B处在同一周期,A、C处在同一主族。
C原子核内质子数于A和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
试回答:
(1)这四种元素分别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填写元素名称)
(2)这四种元素中在常温常压下的液态或气态氢化物的稳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3)A与B形成的子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其晶体属于
____________,B与D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____________,其晶体属于____________。
(4)A元素某氧化物与D元素某氧化物反生成单质B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解析】已知A、B处在同一周期,A、C处在同一主族,原子半径D>C >A>B,所以A、B、C、D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为:
AB
D C。
因为C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所以C为第3周期ⅣA族元素,D为第3周期ⅠA族元素,所以C为硅,D为钠。
进而可推知,A为碳。
因为C原子核内质子数于A、B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所以B的质子数为14-6=8,即B为氧。
【答案】(1)碳氧硅钠
(2)H2O>CH4>SiH4
(3) 分子晶体
离子晶体
(4)2CO2+2Na2O2===2Na2CO3+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