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变化及备考要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年甘肃省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变化及备考要义
xx年甘肃省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变化及备考要义
唐军文
[关键词]高考考试大纲变化备考
《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新高考方案”)已于xx年10月19日正式公布,xx年甘肃省新高考将保持“三个不变”和“四个变化”。

“三个不变”即,命题不变、模式不变(“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分值不变。

“四个变化”即,考试内容的变化(普通高中新课程)、试卷构造的变化(增加选答题)、外语增加听力考试、建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将仍然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试题,命题依据为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以及国家考试中心制定的高考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

考试范围为普通高中新的课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及其说明中规定的考试内容。

其中选修模块考试内容限定在《甘肃省普通高中选修I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规定的限选模块范围内。

语文学科的选考内容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个选修模块,考生从两类中选择一类作答即可。

依据“新高考方案”精神,甘肃省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考试说明和语文试卷构造将与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考试说明和语文试卷构造完全对接,xx年将是甘肃省新旧高考对接的第一年,为便于我省考生更好地应对新高考,现就大纲版和课标版考试大纲、试卷构造进展比照分析,可以了解新课标版的最新理念。

一、内容的变化
(一)“考试内容”增加了“选考内容”。

大纲版考试内容分五大板块:“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

新课标版分为六大局部:(1)现代文阅读(9分);(2)古代诗文阅读(36分);(3)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4)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5)语言文字运用(20分);(6)写作(60分)。

其中(3)和(4)为选考内容。

从考题的设置及分数的分布来看,新课标更注重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加大了对古代诗文识记理解能力的考查力度。

(二)现代文阅读由原来大纲版的“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变成新课程版的必考题“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和选考题--文学类(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实用类(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文本阅读。

同时新课标版去掉了大纲版中现代文阅读“概括文章内容进展推断和想象”。

(三)“考试能力要求”由大纲版的五级变为新课标版六级,增加了“探究”能力的考查。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能力要求:(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开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对作品进展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探究”能力要求:(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开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明显增加了考查考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某一问题,能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四)大纲版要求的“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在新课标版中直接移至“古代诗文
阅读”局部,并只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可见“文学常识”和“现当代诗文默写”不再考查。

且从xx年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卷来看,古代诗文的名句名篇考查涉及初中、高中教材及传统文化经典。

如,《孟子告子上》、韩愈《师说》、辛弃疾《永遇乐》。

(五)语言文字运用中,由大纲版的“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变为新课标版的“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标准汉字”,均增加了“常用”一词,限定了范围。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中,由大纲版的八种变为新课标版的九种,增加了“反复”。

(六)写作中,由大纲版的“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变为新课标版的“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书写标准”变为新课标版的“不写错别字”。

显然,新课标版表述更严密,要求更详细。

(七)xx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共17套,选用材料作文的16套。

选用命题作文的1套,为江苏卷,但也是采用了材料+命题的形式。

材料作文题型始终坚持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立意上具有多种选择,理解上不设阅读障碍等原那么,并通过题干的详细要求,将立意的自主权、文体的选择权和标题的拟定权交给考生。

大纲版、新课标版的作文都是材料作文。

xx年大纲版试卷提供的是“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因顾虑太多而不知所措的事,xx新课标版试卷提供的是修船工顺手补船洞救人的事。

这些事,都非常贴近时代,贴近生活。

只不过大纲版所提供的材料指向十清楚确,妈妈的话:“你不是没有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忧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

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已经暗示“过多的
顾虑,过重的包袱,过繁的牵挂,使我们不能专注不能全心投入,进而影响了我们自身能力的发挥,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据此,“卸下顾虑的包袱”、“舍弃顾虑”、“为心灵作一次减
法”“舍弃便是获得”“全心”等均符合题意。

新课标版所提供的材料从道德层面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呼唤人性的善良。

诸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勿以善小而不为”、“知恩图报”、“善有善报”“既利人又利己”等。

二、构造的变化。

(一)现代文阅读的“鉴赏评价”随着“选考题”调到了
乙卷(主观题)。

(二)“语言知识运用”由一卷调到二卷,这样分类清晰:
一卷是阅读;二卷是表达。

三、试卷构造变化大纲版试卷均为必考内容,全卷21题。

新课标版试卷分
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必考局部要求考生全部作答,选考
局部考生只能从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择一
类作答。

必考题125分,约占全卷总分值的83%;选考题25
分,约占17%。

全卷18题。

xx年考生备考要义
由于xx年将是甘肃省新旧高考对接的第一年,为保持新旧高考模式平稳过渡,确保新旧高考的顺利衔接,xx年的高考将会是在旧的模式根底上进展的渐进式稳步改革,因此考生在备考中可不必过度紧张。

一要扎实研习新课标版考试大纲和新课标卷真题,熟稔考点,明确题点(如,xx年新课标卷第14题--语病题,ABD三项均为构造性病句,但A句为杂糅句,B为主宾不搭配,D为语序不当),有针对性
地进展类题训练。

又如,小说类文本阅读题设置的典型问题一般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写有什么效果”等,像xx年新课标卷第11题(2)“……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xx年江苏卷第14题“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等,这些问题都可归为“作用类题型”,作用类题型,需要分条作答,一般可以从构造项(着眼于或开头或中间或结尾的什么作用、效果)、内容项(写了什么人或事)、情感项(表达了表层或深层的什么情感)以及效果项(运用了什么修辞或手法,有什么作用)四个方面来组织答案。

但这四个方面有时并不是需要都写,而是突出强调某一两个方面即可。

答题时注意术语与文本要有机结合。

二要联系课本,强化识记,夯实根底,融会贯穿,构建知识网络。

要认真梳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5)和我省选修中的限选模块(在以下选修模块中至少选择4个。

诗歌与散文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小说与戏剧系列: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新闻与传记系列:新闻阅读与实践、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语言文字应用系列:语言文字应用、文章写作与修改;文化论著研读系列:先秦诸子论著选读)内容,特别要注意与新课标版试题相对应的限选模块内容的对接,加强目标性、实效性训练,力争在有限的备考时间内,取得最大的备考效果。

备考要强化根底知识,回归教材,把高中语文教材上的语文知识结合高考内容加以筛选、改编、整合、创新。

把精读篇目按现代文和文言诗文两大类型进展梳理:现代文分字音积累、字形辨析、词语辨析、成语积累、精彩段落赏析、能力迁移六个方面;文言诗文分为实词积累、虚词积累、文言句式、名句名篇、诗文鉴
赏、能力迁移六个方面。

字音积累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和中学语文教材注释中出现的一些字词为根底,字形、词语、成语可搜集相关资料编印《容易出错的字》及《容易用错的成语》等小册子提供应学生,让学生在课余分散记忆,积累知识。

文言诗文备考要紧扣《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烛之武退秦师》《六国论》《过秦论》《师说》《劝学》《勾践灭吴》《信陵君窃符救赵》《游褒禅山记》《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伶官传序》《齐桓晋文之事》等经典篇目,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组张伟明先生说过,“在文言文测试方面,文言虚词和实词以及文言文句式考查与课文联系非常密切”,“文言文试题的语段虽然选自课外,但所考查的知识都在课本以内”。

事实上,这几年高考试题中涉及的文言词语大都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如此分类进展归纳总结,由浅入深,稳步推进。

三要全面备考,精心甄选备考资料和试用大市级以上的统考性模拟题(如湖北大学中学语文杂志社、青于蓝考试研究室编纂的《青于蓝高考核按钮》丛书及套题),重点训练必考、易考、常考题型,特别是具有预测性、前瞻性、创新性以及典范性的试题要归类建档,融会贯穿,举一反三。

要掌握答题技巧,强化解题步骤和范式训练,标准答题思维,不妨引导学生从标准(参考)答案中寻找奥秘,锻炼并培养解读简单答案与详细的评分细那么的能力,并由答案反推命题者的设题意图,思悟一般性问题的常规解法。

四要激活思维,体察内心、关注现实人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做社会人,敢于肩负新时代的责任。

只有胸中有丘壑,笔底才能显峥嵘。

唐军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