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课时 速 度教案与反思教案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速度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涵亚学校陈冠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知道探寻物质世界的奥秘,要从研究物质的运动开始,而研究运动,要从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开始学习.形成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重点】
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常见的两种方法.
2.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难点】
知道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单位,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识点快与慢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25-26,完成以下问题:
1.在物理学中,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物体运动的速度.
2.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v=s
t
(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m·s -1.
【合作探究】
演示一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观察下面表格,有四个物体沿平直道路行驶
1.
答:通过路程相同,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2.如何比较B和D的运动快慢?
答:时间相同,通过路程越大,运动越快.
3.如何比较B和C的运动快慢?
答: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大小.
演示二速度
物理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为什么不用单位路程的时间来表示速度呢?
答:因为单位时间的路程越大,则速度越大;而单位路程的时间越长,则速度越小,故虽然后者也能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但比较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用单位时间的路程来表示速度.
2.速度的公式及其单位.
答:速度的公式:=s
t
.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则速度的
单位就是米/秒,即m/s或m·s-1.常用单位是km/h或km·h-1.单位换算:1 m/s
=3.6 km/h;1 km/h=
1
3.6
m/s.
【教师点拨】
速度的计算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速度单位的读法.
【跟进训练】
1.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最明确的是( B )
A.离弦之箭B.一日千里
C.姗姗来迟D.风驰电掣
2.一个物体在2 min内通过了300 m的路程,运动的速度是2.5 m/s. 解:已知s=300 m,t=2 min=120 s,物体的运动速度:
v=s
t

300 m
120 s
=2.5 m/s.
1.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1)比较相同时间内谁走的远.
(2)比较在通过相同路程内谁用的时间短.
2.物理上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取单位间或路程来比较它们的路程或时间.
3.速度
(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程.
(2)公式:v=s t .
(3)单位:即m/s或m·s-1;常用单位是km/h或km·h-1.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素材积累】
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放。

摘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摘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摘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