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_跪跳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跪跳起教案
任课教师:
跪跳起教案
《跪跳起》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身体和生理的发育阶段,争强好胜、活泼好动,参与积极
性较高,比较容易调动。
但是他们在课堂上自我约束力较差,学习动作时比较容易浮躁,所以在教学中,应多采用有趣的教学手段,配合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练习,进而建立起动作表象。
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效果分析
本节课利用体操动作进行导入,让学生有了一个初步的学习目标,然后利用“勇士大闯关”活动为课的主线,让学生一步一步由简到难的练习跪跳起的动作,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准备部分,进行了有目的的准备活动,例如“绷脚后踢腿跑”“脚背贴垫找朋友”还有热身操中的专门性练习动作等,巧妙地把诱导性练习融入其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活动,为学习主教材打下了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在基本部分的学习环节,将“闯关”这一主题贯穿始终,让学生在闯关中进入到动作的学习阶段,学生练习积极性很高,掌握情况也较好。
另外,在主教材教学中,充分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在愉悦之中,潜能默化地学习掌握的技巧技能,较好的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跪跳起》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二上学期的内容。
是体操活动中的技巧项目,同时也是一项发展学生灵敏、协调等素质,增强肌肉力量的重要教材。
主要提高学生控制身体的能力,发展腰腹肌力量,为今后组合动作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在通过学生学习与把握跪跳起技巧动作要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技巧动作的方法,培养学生动脑筋、找窍门,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学习精神,并对技巧练习产生一定的兴趣。
评测练习
1、压垫-弹起练习
评测内容:初步体验用力压垫快速弹起的动作感觉。
2、原地跪跳练习及跪跳一定高度的练习
评测内容:体验摆臂制动与压垫提膝的有效配合。
3、跪跳起动作练习
评测内容:难度提升,初步体验在保护帮助下完成跪跳起动作。
4、完整动作展示
评测内容:根据个人学练情况设置不同高度分层进行,最后完整展示亮相,独立体验跪跳起动作。
《跪跳起》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是小学四年级技巧课《跪跳起》,在教学中有很多感悟之处,主要总结以下几点:
1、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在学生分组练习的环节,有个别学生的动作不准确,老师没能够及时进行纠正,对于关注全体学生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2、对学生指导时,要求要进一步细化。
有一小部分学生小腿压垫和摆臂提膝的配合较差,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发现了也进行了提醒,但有个别学生改正的不是很好,后来我考虑,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单独设计一个练习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单独学练,不仅仅是让学生分层进行提高练习,对于掌握不好的学生,要引导他们从最初的动作进行练习,比如继续进行原地跪跳练习或者同伴两人两手相握一人做一人拉手向上提起,来体验动作的感觉,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3、部分学生的保护意识不强,教师的强调不够到位,个别学生保护与帮助不太积极,没有及时移动导致无法有效地保护与帮助。
4、教师的语言需要进一步的规范,一方面,是避免口头用语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在课堂评价用语上进行丰富,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提高他们的练习积极性。
《跪跳起》课标分析
本课贯彻落实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充分体现出了体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采用合理有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思维、情绪、活动同教师的教学交融在一起,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并充分贯彻落实我区在体育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打造一个乐练、练乐、会练、练会的课堂,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另外,根据水平二中课标的要求,制定了本节课的总体目标:
1、运动参与: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跪跳起并能够有做完整动作(亮相)的意识。
2、运动技能:初步掌握跪跳起“脚背压垫、提膝收腿”技术,在保护和帮助下能初步做成动作。
3、身体健康:初步发展腰腹肌力量,提高协调性和身体灵活性。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社会适应: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并学会尊重并听取他人意见,互帮互学,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