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物理试卷
范围:直线运动 相互作用 牛顿运动定律 曲线运动和天体运动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共56分。

1~9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10~14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所示,物体B 的上表面水平,给A 、B 一个初速度,它们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下滑,斜面保持静止不动且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
A. 物体B,C 都各受5个力作用
B. 水平面对物体C 的支持力大于三物体的重力之和
C. 若只减小B 的质量,其它条件不变,物体C 有可能不受水平面的摩擦力
D. 物体B 的上表面一定是粗糙的
2.如图所示,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
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加长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F 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 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
A. F 1不变,F 2变大
B. F 1不变,F 2变小
C. F 1变大,F 2变大
D. F 1变小,F 2变小
3.如图所示,铁板AB 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为θ,一块磁铁吸附在铁板下
方.在缓慢抬起铁板的B 端使θ角增大(始终小于90°)的过程中,磁铁
始终相对于铁板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磁铁所受合外力逐渐减小
B. 磁铁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 磁铁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D. 铁板对磁铁的弹力逐渐增大
4..斜面上有m
1和m 2两个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两物体间用一根轻质弹簧连接,恰好能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弹簧的长度大于原长,则μ1<μ2
B. 若弹簧的长度小于原长,则μ1<μ2
C. 若弹簧的长度大于原长,则μ1>μ2
D. 若弹簧的长度等于原长,则μ1>μ2
5.两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之比为2∶1,若它们的水平射程相等,则它们的抛出点离地面高度之比为( )
A .1∶2
B .1∶2
C .4∶1
D .1∶4
6.2016年8月16日,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已知卫星在距地球表面高度为h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运行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地球半径为R ,则地球的质量可表示为( ) A. B. C. D.
7.在水平的足够长的固定木板上,一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开始滑动,经一段时间t 后停止。

现将该木板改置成倾角为45°的斜面,让小物块以相同的初速度沿木板上滑。

若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小物块上滑到最高位置所需时间与t 之比为 ( )
A .μμ+12
B .12+μμ
C .μμ+22
D .μμ21+
8.如图所示,在水平面和竖直墙壁之间放置质量为m 、高为h 的木块A 和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球B,各接触面均光滑,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 作用,系统处于静止
状态.O 为B 的球心,C 为A 、B 接触点.现撤去外力F,则( )
A. 撤去外力F 瞬间,墙壁对球B 的弹力0B F =
B.撤去外力F 瞬间,球B 的加速度0B a =
C.撤去外力F 瞬间,木块A 的加速度F A m a <
D.撤去外力F 瞬间,木块对地面压力N=(m+M)g
9.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 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表面放置
小滑块A .木板B 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其加速度a 随拉力F 变化的关
系图象如图乙所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10m/s 2,则
( )
A .小滑块A 的质量为1 kg
B .小滑块A 的质量为2 kg
C .AB 间动摩擦因素为0.2
D .AB 间动摩擦因素为0.3
10.三角形传送带以1m/s 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
2m 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 、B 从传送带底端
都以4m/s 的初速度冲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A 、B 都能到达传送带顶端
B. 两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全过程中,物块A 、B 所受摩擦力一直阻碍物块A 、B 的运动
C. 物块A 上冲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的过程中,物块相对传送带运动的路程为1.25m
D. 物块B 在上冲过程中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为0.45m
11.如图所示是滑梯斜面体(倾角为θ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简化图,一质量
为m 的小孩从滑梯上A 点开始无初速度下滑,在AB 段匀加速下滑,在BC
段匀减速下滑,滑到C 点恰好静止,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

假设
小孩在AB 段和BC 段滑动时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AB 与BC 长度
相等,则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小孩在AB 段滑动时地面对滑梯摩擦力大小为mg(sin θ-μ1cos θ)cos θ,方向向右
B. 动摩擦因数μ1+μ2=2tan θ
C. 小孩从滑梯上A 点滑到C 点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
D. 整个过程中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始终等于小孩和滑梯的总重力
12.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

抛出时间间隔2s ,它们运动的v-t 图像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

则 ( )
A .t=2s 时,两球高度相差一定为40 m
B .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
C .t=4s 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
D .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相等
13. 两倾斜的滑杆上分别套有A 、B 两个圆环,两圆环上分别用细线悬吊着
一个物体,如图所示.当它们都沿滑杆向下滑动时,A 的悬线与滑杆垂直,
B 的悬线竖直向下,则 ( )
A. A 圆环与滑杆无摩擦力
B. B 圆环与滑杆无摩擦力
C. A 圆环做的是匀速运动
D. B 圆环做的是匀速运动
14. 卫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轨道调整.如图所示,某次发射任务中先将卫星送至近地轨道,然后再控制卫星进入椭圆轨道.图中O点为地心,A点是近地轨道和椭圆轨道的交点,远地点B离地面高度为6R(R为地球半径).设卫星在近地轨道运动的周
期为T,下列对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 控制卫星从图中低轨道进入椭圆轨道需要使卫星点火加速
B. 卫星通过A点时的速度是通过B点时速度的6倍
C. 卫星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是通过B点时加速度的6倍
D. 卫星从A点经4T的时间刚好能到达B点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15.(10分)橡皮筋也像弹簧一样,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即F=kx,k的
值与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长度L、横截面积S有关,理论与实践都表明k=,其中Y是一
个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中称之为杨氏模量。

(1)在国际单位中,杨氏模量Y的单位应该是_______。

A.N B.m C.N/m D.N/m2
(2)有一段横截面是圆形的橡皮筋,应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出它的杨氏模量Y的值。

首先利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橡皮筋的长度L=20.00cm,利用测量工具a测得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直径D=4.000mm,那么测量工具a应该是_____。

A.游标卡尺B.千分尺C. 毫米刻度尺(3)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就可以测出这种橡皮筋的Y值,上面的表格是橡皮筋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x的实验记录,请在图乙中作出F—x图像。

由图像可求得该橡皮
有效数字)
16.(6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个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秤的挂钩与矿泉水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MN、PQ,并测出间距d.开始时将固定有弹簧秤的木板置于MN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1,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P Q处的时间t.
(1)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_____;为了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多次测量时间t,取t的平均值;
(2)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秤示数F1的关系.下列图象能粗略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_____.
(3)(多选)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_____.
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题,共28分。

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写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7.(6分) 如图,细线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系着质量为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
小球在如图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细线长为,与竖直方向
的夹角为ɵ,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小球对细线拉力F 的大小;
(2)小球角速度的大小。

18.(8分) 2016年2月27日江苏有一面包车上掉下一小孩,接着小孩追赶一段距离后无法追上而停止下来.小孩静止时,面包车正以速度10=v m/s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且与小孩的距离20=L m ,此时,小孩身后4=x m 处有一轿车发现状况后以初速度40=v m/s 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小孩处速度恰好为零,再经6=∆t s ,轿车司机把小孩接上车后立即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5.2=a m/s 2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追赶前方匀速运动的面包车,若轿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m v 54km/h .求:
(1)轿车在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2)轿车司机接上小孩后至少需经多长时间才能追上面包车。

19. (14分) 如图所示,一水平足够长的浅色传送带与一足够长的平板紧靠在一起,且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传送带上左端静止放上一质量为m=1kg 的煤块(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及煤块与平板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均为μ1=0.1.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及平板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向右加速度a=3 m/s 2开始转动,当其速度达到v=1.5m/s 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转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随后煤块在平稳滑上右端平板上的同时,在平板右侧施加一个水平向右恒力F=17N ,F 作用了t 0=0.5s 时,煤块与平板恰好共速,此时刻撤去F .最终煤块没有从平板上滑下,已知平板质量M=4kg ,(重力加速度为g=10m/s 2),求:
(1)传送带上黑色痕迹的长度;
(2)有F 作用期间平板的加速度大小;
(3)平板上表面至少多长(本小问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漳平一中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物理评分标准
范围:直线运动 相互作用 牛顿运动定律 曲线运动和天体运动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共56分。

1~9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10~14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D
2.B
3.D
4.A
5.D
6.D
7.A
8.C
9.B
10.CD 11.ABC 12.CD 13.AD 14.AD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15. (10分) (1).D (2).B (3). 图像如图;3.1×102
(4). 5×106N/m 2
16. (6分) (1). (2). C (3).BC (漏选得1分,错0分)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题,共28分。

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写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7. (6分)
解:(1)在竖直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 1分 所以:………………………………………………………………………… 1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细线拉力的大小为:;…………… 1分
(2)由几何关系可知,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1分 在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1分 所以:
……………………………………………………………………… 1分
18. (8分) 解:(1)据运动学知识,有x a v 020
2=……………………………………………………… 1分 轿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20=a m/s 2 …………………………………………… 1分
(2)轿车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20
00==a v t s…………………………………………… 1分 轿车加速过程中速度达到15=m v m/s 时,由1at v m = , 2112
1at x =…………… 1分 得61=t s , 451=x m………………………………………………………………1分此时两车相距的距离为110)(x t t t v L x -+∆++=∆即115=∆x m………………… 1分 此后轿车以V m =15m/s 的速度匀速追赶面包车Δx=V m t 2-Vt 2得t 2=23s………………… 1分
故轿车接上小孩后追上面包车所需时间至少为2921=+=t t t s……………………1分
20. (14分)
解:(1)煤块在传送带上发生相对运动时,加速度
a 1= μ1mg /m =μ1g=0.1×10m/s 2=1 m/s 2,方向向右;…………………………………………1分
设经过时间时t 1,传送带达到速度v ,经过时间时t 2,煤块速度达到v , 即 v=at 1=a 1t 2,代入数据解得t 1=0.5s ,t 2=1.5s , ……………………………………………………… 1分
传送带发生的位移s= v 2 /2a +v (t 2-t 1)= (1.52 /2×3 +1.5×1)m=1.875m ,………… 1分
煤块发生的位移s ′= v 2 /2a 1 = 1.52 /2 =1.125m ,………………………………………………… 1分
黑色痕迹长度即传送带与煤块发生的位移之差,即:
△s=s-s ′, 代入数据解得△s=0.75m .………………………………………………………………….1分
(2)煤块滑上平板时的速度为v 0=1.5m/s ,

速度为a 1= μ1mg /m =μ1g=1m/s 2
,……………………………………………………………………1分
经过t 0=0.5s 时速度v=v 0-a 1t 0=(1.5-1×0.5)m/s=1.0m/s ,………………………………………… 1分
平板
的加速度大小a 2,则由v=a 2t 0=1.0m/s , 解得 a 2=2 m/s 2.……………………………1分
(3)设平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2,由a 2=2 m/s 2,
且Ma 2=(F+μ1mg )-μ2(mg+Mg )
,代入数据解得μ2=0.2,………………………………1分
由于μ2>μ1,共速后煤块将仍以加速度大小a 1= μ1mg /m =μ1g 匀减速,直到停止, 而平板以加速度a 3匀减速运动,Ma 3=μ1mg-μ2(mg+Mg ),

入数据解得
a3=-2.25 m/s2, (1)

用时t3= v/ a3=( 1 /2.25) s= (4/ 9 )s,……………………………………………………………………….. 1分
所以,全程平板的位移为S板=( 0+v/ 2) (t0+t3)= 1 /2 ×(0.5+ 4 /9 )m= (17/ 36) m,…. 1分
煤块的位移S煤= v02/2a1= (1.52/2 )m=( 9 /8) m,…………………………………………………..1分
平板车的长度即煤块与平板的位移之差,L=S煤- S板= (47 /72) m=0.65m.……………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