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主题一 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 教学设计(表格式) 高中美术必修 《美术鉴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二、新课讲授
(一)初赏徽派建筑——感知建筑装饰美
(1)播放安徽宏村视频。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画面中有哪些具有徽派建筑特色
的元素,并用笔记下来。
生答:有青砖、小瓦、马头墙还有雕梁花窗、飞檐翘角,回廊挂落等建筑特色。
(2)活动探究一
请参考导学案和课本,分别从马头墙、天井、门楼、木雕、点窗分析建筑的造型、材料、色彩和纹样,感知徽派民居建筑之美,并完成学习任务单。
建筑部位思考造型材料色彩装饰纹样看见什
么?
为什么这
样建造?
老师提醒:不仅要看到它们的色彩和装饰,更要探究其背后的寓意。
以木雕为例进行探究
教师出示徽州卢村的志成堂的图片,通过木雕细节呈现,体会徽州木雕的精美,体现了徽州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小组探究成果呈现:
1.马头墙
马头墙是指山墙的墙顶部分,沿山势层层跌落,其形状酷似马头,有印斗式、鹊尾式等数种,砖墙墙面以白灰粉粉刷,墙头覆以青瓦,白墙有青瓦,颜色明朗而素雅。
装饰纹样有万字头、鹊尾等吉祥图案,寓意吉祥如意。
2.天井
院落式布局进:院落数
PPT引出徽派民居布局的另外两个特点:规模灵巧,变化无穷;且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
(三)承志堂平面图——感受徽派建筑主次有序的布局方式
PPT呈现承志堂平面图
活动探究二:
请同学们拿出题板,小组合作把标有名字的贴纸贴到相应位置。
标签名:主人、父母、儿子、女儿、妾室、管家、女佣、男佣、保镖、书房、吞云轩、排山阁
师问:从承志堂安排住房的位置,大家可以看出其中暗藏了怎样的伦理秩序呢?
生答:以中为尊,尊卑有序,男女有别,贵贱有分
(四)通过音乐的体验——感知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律之美
播放宏村音乐视频,体会建筑的形式语言。
师1问:如果是你,这样的画面,你们会用什么乐器演奏?
生1答:古筝、钢琴
师2问:你如何理解音乐和建筑的之间关系?
生2答:音乐是通过节奏音符的排列,给人一种或宁静或激昂的感觉。
建筑
则是通过点、线、面的转化、空间动线的开合等形式形成的空间美学。
总结:音乐和建筑有一种大同而和谐共生的美感,建筑是凝固的,它随着空间的固定而存在,它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历史的沉淀而变,我们站在优美建筑的面前,可以带来美的感受和灵魂的震撼,可以体会建筑,反映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层层提问,利用提问法和引导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和进一步讨论,从了解具有徽派特色的建筑元素、探索建筑布局及其布局安排暗藏了怎样的伦理秩序,最后感知音乐和建筑的关系。
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
学生采用小组探究和自主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语言表达和信息共享意识,为提高问题的能力奠定了基础,也是体现学生主体性作用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
三、课堂小结
本课通过欣赏建筑的装饰性,感知建筑的造型、色彩,寓意,通过对建筑空间的欣赏,感知徽派民居的布局特点。
通过对承志堂布局图的分析,感受古人主次有序的布局方式。
最后通过音乐的体验,感知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律之美,从而理解音乐和建筑的关系。
四、课后作业
课后拓展,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建筑,并完成学习单。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知识的再巩固、再认识。
五、板书设计
建筑的装饰性
——感知徽派建筑的形式、色彩、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