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地区林业生产与林业资源保护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农业科技2021年第4期
林业科学摘要安徽省太和县为典型的平原地区农业大县,林业生产特点能代表平原地区的一般性。
本文对太和县及周边地区林业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从经果林品种选定、外来树种与本地树种的选择、大树与古树的管理问题等方面,为未来林业生产建设提出调整或引导性意见,以期提高平原地区林业生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林业生产;经果林;外来树种;乡土树种;大乔木;保护利用;平原地区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1)04-0118-02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1.04.050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
平原地区林业生产与林业资源保护对策
李礼
(太和县皮条孙镇林业站,安徽太和236600)
1经果林品种选择要符合平原地区的市场供求
当前,经果林生产过程中,面临一个技术性错误,即经营者片面从市场林果产品中寻找价格高、当前经济效益好的品种投资建园,以期获取较高收益。
但林业生产周期较长,一般果树种植3年才能有稳定收成,待产品上市时,价格却已大幅下降,果农生产积极性受挫。
鉴于此,平原地区的林果经营者,应充分认识平原地区的特色,建园时要选择能够在本地生产、品质能够基本保证、销路定位于本地就地销售的树种,如葡萄、桃、樱桃、杏、李子、柿子等。
一般不要选择山地树种,如核桃、猕猴桃、梨、板栗等。
2不宜大规模引入外来稀有树种
随着技术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引进外来树种时,技术与经济问题基本解决,而这种障碍的解除却导致本地树种急剧减少,外来树种急剧增多。
引入外地树种最直接的好处是满足了本地人对新物种的认识,使绿化环境产生一种新鲜感[1]。
外来物种的引入,使当地人主观地把树种按人为标准(即价格水平)进行地位分级,外来树种直接被当作贵重品种。
当国家扶持资金较为丰厚,而营林地块不足时,会优先选择贵重的外来树种。
然而,外来树种一般生长适应性差、生长速度慢、对环境要求苛刻、移植与运输成本高[2]。
这种树因为稀有而贵重,引种的好处是可以保护稀有树种的
种群规模,对物种保存有积极意义,但对稀有树种的保存,不应采用远距离引种的方式,应就地保存,远距离转移稀有树种实际是对稀有树种的破坏,外来树种的过度引入从生态上来说缺乏安全性。
3客观确定一个外来树种引入本地成功的标志
一个外来引入树种在本地种植成功的判定标准
主要有以下2种。
一是种植成活率。
认为成活率达到某一数值即引入成功,这种观点具有片面性,忽视了树种的生长状况。
二是引入树种在本地种植的规模。
这一判定标准也具有片面性,只能反映社会对该树种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
林业工作者应从生态适应性的角度判定外地树种引入本地是否成功,即看该树种在本地是否能够实现自我扩繁。
外来树种在人为干涉下成活后,如果离开人为的直接干预,能够自然扩展规模,且未给本地环境造成明显破坏,则该树种引种成功。
4做好本地树种的保护与利用
平原地区应优先保存本地树种,其适应性强,经济潜力大。
比如,规模种植枸树,可用于制药、造纸等;种植桑树,可用于桑椹、桑叶产品生产;种植刺槐,可用于槐花生产,都是很好的林业投资项目。
当前,建议林业部门拨付一部分林业生产资金,至少在县级层面建立林业物种基因库,结合林业生态旅游,建立适度规模的林业物种园。
物种园保护的是本地物种,其适应性强,不需要投入专门的温度、湿度设施,成本较低,加上具有本地特点,可以吸引外地游客;同时,可使本地人了解乡土树种的特点,增强其文化自信心[3]。
5做好高大乔木保护工作
5.1平原地区高大乔木急剧减少的原因
5.1.1
杨树被快速采伐。
杨树是高大乔木的典型代表,因其生长速度快、直立性好、管理简单、工业加工需求大而被广泛种植,成为平原地区高大乔木的主体树种。
随着杨树树龄的增大,种子上毛絮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故全国采取了有序采伐、控制种植的政策,杨树存量规模持续下滑,成为高大乔木存量减少的重要因素。
收稿日期
2020-09-04
118
(上接第114页)
4参考文献
[1]孙其君.平阴县玫瑰花品种及其繁育技术[J].科技创新导
报,2014,11(32):52.
[2]王新刚.玫瑰扦插生根解剖学及繁殖技术研究[D].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2012.
[3]莫小锋,陈江平,贲柳玲,等.玫瑰扦插繁殖试验[J].园艺与
种苗,2019,39(9):30-33.
[4]许来珍,曹艳,侯春丽,等.四季玫瑰嫩枝扦插繁殖技术[J].
现代园艺,2019,42(17):201-202.
[5]刘小菊,赵晶.紫枝玫瑰嫩枝扦插繁殖试验[J].陕西林业科
技,2013(2):31-32.
[6]李莉云,刘兴乐,杨青,等.大马士革玫瑰嫩枝分段扦插繁
殖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18):3481-3483.
(上接第116页)
虫子。
可交替使用34%螺螨酯悬浮剂4000~5000倍液或20%丁氟螨酯1000倍液进行防治。
在干燥高温的季节及时浇水,清晨或者傍晚可以使用喷灌系统喷洒叶片,这样可以增加环境湿度,也可以冲洗掉少量害虫及虫卵,减少红蜘蛛对植株的伤害[4-5]。
6.6蓟马
蓟马主要为害花苞和嫩叶,对浅色系花朵破坏程度较大,影响切花的品质。
严重时,可使花苞枯萎,无法正常开花,新叶出现扭曲变形,无法伸展。
可用护花神或艾绿士1000~1500倍液正反两面喷施。
6.7蚜虫
蚜虫早春繁殖迅速,多群集在初生的嫩叶、嫩梢、花蕾上刺吸汁液,被害部位变褐色,叶片卷缩,嫩梢弯曲,花蕾变形,花型变小。
蚜虫既影响植株的生长,又能降低切花的质量。
可以喷施20%烯啶虫胺水剂2000倍液或10%溴虫腈悬浮剂1500倍液防治。
7采收
采收通常在花蕾充分膨大时进行。
剪切切花时既要使花枝有适当的长度,又不能将产花枝全部剪光。
应当在产花枝下部保留2个以上带5枚小叶的全枝,剪口呈45°倾斜[6]。
8参考文献
[1]张弓,刘丽娟,张继福.切花月季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 1999(1):11-12.
[2]梁春丽.日光温室切花月季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19):175.
[3]景春华,司照旭.切花月季的栽培技术[J].绿色科技,2019 (1):157.
[4]邓甜,胡婷,晏丽.切花月季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现代园
艺,2019(21):18-20.
[5]郑春雨,马家艳.北方寒地日光温室切花月季生产[J].吉林
蔬菜,2008(2):85-86.
[6]安雅丽.切花月季栽培管理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7 (1):35.
5.1.2用材林需求下降。
在工业需求方面,木材被塑料、铝材等工业品取代,市场需求量下降;同时,山地木材因价格低廉而被大量引入平原地区,导致当地木材价格下跌,平原地区营造用材林的积极性受挫。
高大乔木基本上为用材林,用材林营造积极性的缺失是本地高大乔木减少的另一因素。
5.1.3高大乔木对生产生活的负面影响。
在城区,高大乔木会遮挡经营门面房的店铺招牌,影响电线的铺设与安全,在道路两侧的大乔木则影响交通视野。
在乡村,农田附近的高大乔木会形成较大的遮阴,影响农作物产量;高大乔木占用宅基地,影响房屋建造,且后期采伐困难。
因此,种植面积大幅下降。
5.2高大乔木保护意义
5.2.1文化意义。
高大乔木,特别是高大又古老的乔木,在平原地区往往会成为一个地方的地理标志,成为一种精神遗产[4]。
当前,大树移植现象在全国非常普遍,基本是把乡村的大树移植到城市或城郊新城区,削弱了大树本身的生长势,破坏了一个已形成的生态单元,这实际上是对乡村生态与文化的一种掠夺,应引起林业管理部门及文化部门的重视。
平原地区的高大乔木,特别是古树,是一种难以快速恢复的资源,如皖北地区银杏、侧柏、圆柏、皂角、楸树、柿树、厚壳树、黄连木、朴树、栎树等百年古树存量日趋减少,无法快速补充,更无法快速建立乡村人对其依恋的情感,应当作为重要文化遗产予以保护。
5.2.2生态意义。
在当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大背景下,平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不容乐观。
高大乔木的日益减少,会影响平原地区林木对台风的减弱效能;硬化道路缺乏高大乔木的遮阴,会加速其曝晒损毁,也影响路人的精神状态;高大乔木的减少会使多种猛禽失去栖息处,而猛禽是生态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猛禽的存在,势必影响整个生态链的安全与稳定。
6参考文献
[1]杜洪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
与应用,2011(24):195.
[2]程加芹.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及发展建议[J].现代
农业科技,2011(18):255.
[3]付伟,罗明灿.山地林业资源优化利用研究[J].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16,26(增刊1):180-182.
[4]王振海,高文彬,李龙.自然保护区的林业资源保护利用
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林副特产,2019(1):93-94.
李礼:平原地区林业生产与林业资源保护对策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