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期(总第843期)夂教%’科
国际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比较
马倩美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665)
摘要: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支撑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
研究德国、美国、(本、新加坡四国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对中国职教师资培养和职业教育发展有启发意义。
笔者认为,中国职教师资培养应借鉴国际经验,采取以下做法:政府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多方参与展开立体合作,提升职教师资培养效能;加强中外职教师资交流,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国际比较
为建设教育强国,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1月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引领带动各地建立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019 年8月,教育部发布《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注入新动力。
中国职教师资培养已取得不菲的成绩,但尚存在一些的[1I O国际上,德国、国、、新国在职教师资培养方面均有其特色之和成,丈对于强中国职教师资培养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一、国际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中
提出的%职教师资培养职教教师教育,一的职业教育、教的
下,各各教育的教育教务,为实
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某种特定的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叫教师职业教育发的关,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型成,对中国职教师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一)德国。
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最大的特色体现在“双元制”,
校业不的教育资,刁教实结合的方,和部
之间的合,实合作方之的互补,确保师资质量培养模式%主要有:
1.“校合作”的培养方式。
德国职教师资来源具有多元性,成长路径有较强的灵性叫职业校、业、高校及其他社会团,多方通力合保证职教师资培养质量,专职和兼职教师并举的办法破解职教师资%
2.注重“一体化”的培养过程。
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以教育实习为核心,强调专业理论和实一化培养。
以国汉堡
为例,与职业校开协同合,建“3+2”的培养式,即本科学习三年,硕士研究年,以教育实习为,以实为抓手传授职业教育理论和专业,二者交替进叫
(二)美国。
国设立了较完善的职教师资培养制度,对任职资格、聘任制度、专业发展等都有系统化的规定和说明。
1.职教师资培养准双管齐下%国职教师资培养准既有国家标准,又有各州的地方标准,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标准符合其州情的律规,对职教师资的培养、教师资格证认定和要求等做出较为的规定)5*。
根据美国劳工部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2019年9月4日最新发布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前景手册》,明确规职业技术教育教师通常必须至少有一个学士,还需要所教学科的相关工%除此之外,公立学校教师还要出方的教师资格证证叫有业工作经验和证的职业
校教师有常的业前景。
2.职业校教师的专业发。
从为职前教师提供专业教育,为职教师提专业发教育。
国,要求每年假期期间,教师必须到企业、工厂第一线学习和实,提高技术水[7],去高等校和社院接受继续教育,提高理论水平%
(三)(本。
职教师资培养方面过长期实,
出了特的“产学合”型培养模式,“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取得良好的成效%
1.'合”促进互动共%政府社会、业、
学及学生之间建立了积极的互动关系。
日本各通过加强“合”教育,既进高等教育和业的合交,,强他对的和提情,其完善职业规划%时,社会和业,合高校的校实和聘会。
大学、社会业合作,以社会需要,明确
教育目标,提高学生就业率,形成良性的职业循环。
2.“产学合作”助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类型是多层次的,包括管理人才、创业人才、服务人才、技术人才等。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高校与企业通过“产学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已形成以“产学合作”为主体,政府、产业界、教育界和社会多方参与的现状。
日本政府设置了以“产学合作”为中心,地方、企业、大学多方合作,实习和讲座有机结合的教育方,通过“产学合作”,培养能够为企业变革与创新提供技术支持的优秀技术人才性
(四)新加坡。
政府很重视职教师资的准入制度和终身培训制度,培养有成,世界地
%
1.政府视职业教育为国家发展战略。
职业教育在新加坡教育体中有大重%政府职业教育方重职教师资,高的社会地和%职业教育的一师资来自业企业的技术人,
有一来自多与职业校%政府的推动下,新的职业教育有大有企业的高教师,成为实的“师型”教师%与其同,教师资和的,实%
2.注重职教师资的实践经验%职教师资招聘时,需要考虑的括学、工作、言、道德品质和健康状况%学方面的要求,者更重求职者的作和实%教师须定期去企业学习和接触最新技术开发和应用%此外,职教师资有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用业余间教授学生技、指导运营和指导最项目发%
二、国际经验对中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启发
国际中国职教师资培养具有借鉴价值,中国应根据自情做出符合自实际的“中方”%总之,职教师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培养模式的变革须依托培养体系的整体改革叫
(一)政府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际上的职业教育发达法律层教师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吸多优秀人才%虽然我政府出台了一政策文件,表了发职业教育的重视,但些文件对职业教育师资的标准不确,给的地和待遇很难吸的企业人才%为了吸更多的人才
入教师,有必确保他们的法律地和报酬,同:格挑选教师%资必须基、资和而不是基高学技证书%此外,有必定期重新评估认证,促使教师继续学习和修,紧跟世界技术的步伐%
(二)多方参与展开立体合作,提升职教师资培养效能。
随学技术和的不断发,“师”应动态发展%
一是改教师准入度%以“师”质为导,以职业技术师校为主体、产教合的多培养培
,“定+”的教师资置阿%二是健职教师资培养培,助师资续提升%加强和支持教师的在职进修和继续教育%为了满足经发的,须立学、高的继续教育体%订切实可行的培划,安排教师到企事业作,提高广大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技和实%
是创培养职教师资,立多方合培养师资制度%借鉴成功的国际经验,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设、高学校、职业学校和企业的良性合作,立高等学校、业企业联合培养师型教师的[11)o,立有的,立共和合作%次,合作参与者的顾虑和行业壁垒,共同探讨有效的合作%最后,实现合作共赢目标,合作入通和确工,度,入整以实现有的协作[12]%
四是依托“产学结合”,学的教学体系。
充实课程,优化课程框架,形成专业课、文化课与实的有机合,程多和学的教学法职教师资培养
有重%同重设和大教育实习度,学生
接接业企业和作的教育教学,实中过的专业教学技术与技,同立确的职业
与确的道,为中职教师资设师型专业教师%
(三)加强中外职教师资交流,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
,全球化进程对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的,随一程,职业和技术高等教育的际化已成为一个重血%表明,际之是提升职业教育发之和际的重证,提是“际”和“本”的%—是“来”%际优质教育资,借鉴外的有,性地和本教育的,为本校“”业引业技术的外教师高人才,本校教师
际教学提高%二是“出去”。
选职教教师
外学习有的教育和管,提高学的教育教学改和管,培养国际的业人。
三是“参与”%度参与际职业教育贝U、标准、评价体的制,设有本和际的业、程、教材、教学、评价体等,教育合作中提形象,谋求各国教育同发展叫
参考文献:
[1]张洪华.中国职教师资培养的探索与创新(1978—2018年)[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28):42-47.
[2]徐晶,贺文瑾.三元共生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保障制度评析[J].职教论坛,2010(34):63-65.
[3]安冬平.中国职教师资培养路径创新与O越:基于德国经验的历史追踪与系统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8(21):79-86.
[4]申文缙,周志刚.汉堡大学理实一体化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09):65-70+73.
[5]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课题组.(下转第36页)
个完整的外部世界已全然可以通过语言符号内化于心?或者我们所有想表达的精神意识内容全部可以付诸语言形式?答案是否定的。
例如,不能很准确地说出“啤酒”的味道,“点着的香烟”的气味、“痒”的感觉等,只能通过一些相似的味道、气味或感觉近似表达(另外,单凭人类语言的声音容易受制于发音器官、气流长短等生理机能这一方面,语言形式呈现为一种单向的线条式结构,多样立体的内外部世界便不能被我们完全认识和了解)虽然语言符号的两面之间的组合具有任意性,在表达有广延性,但时间的线之只能一个,的内容有可能部,以不可能
分地表达。
因此,为了地表达人类世界或达到与他人更好的,我们可以辅以其他表达手段,如:手势、肢体、表、眼神、语气、声等。
例如,我们人
一的,、表、等单
句描述显得更形象生动,容易和"
但是,同样不能,因为有了“语言符号”这种媒质的
,的精神世界可以出外世界有的,或未发生的,或是待实现的,哪怕是幻想,这种想象出的图景已有的感知经验"另外,利“语言符号”系统,异时异地的信息和经验的传递变可能,人类之间的范围不再容易受到时地环境的限制,内外部世界的内容及相互关系不再那么难以把握和理解。
总之,人类世界“符号化”的过程,是我们利用不同形式
(上接第100页)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职教师资培养策略体系国际比较研究”总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06):5-9.
[6]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U.S..Department of Labor,Occupational Outlook Handbook,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Teachers[DB/OL].https:///ooh/educa-tion-training-and-library/career-and-technical-education-teachers.htm,2019.9.16.
[7]苏春辉,陈衍,颜炳乾.国际职教师资培养的特点与趋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31):80-85.
[8]王丽燕,庞昊.日本依托“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高校科技,2017(09):49-52.
[9]石伟平,付雪凌.职教师资培养体系需重新系统设计[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8(05):2-3.
[10]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通知[EB/OL].http:///fbh/live/2019/51475/twwd/201910/t20191017_ 404061.html,2019.08.30.感知其内在意义的过程。
尤其因为有了“语言符号”这一系统,能指和所指的世界上原本不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正是这种“无关之关”才使联系的范围扩大化,而不至容易受制于物体内在特性或环境。
但这联系却不能单独由某个人或一些人创造,需要这一“符号”整的社团或集体的共认同,才能大限度地
人类服务,人类的认知世界。
注释:
①出自王红旗.生活中的神秘符号[M].北京:中国华侨
,1992.
参考文献:
[1]黄华新,陈宗明.符号学导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
,2016.
[2]王铭玉.语言符号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印,2017.
[4]赵毅衡.符号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展
言学教[M].,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王学[M].北京:印书馆,2013.
[11]钟秉林.扎根中国大地推进强师兴国[J].中国高等教育,2018(Z1):1.
[12]平.W本经验历史追踪下的我国职教师资培养
新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9(4):86-92.
[13].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
,2019:1-2.
[14]杜玉波.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水平助推“一带一路”发展—
—在“2019产教合发”上的报告[R]. 2019.7.19.
基金项目: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类教学改革重点项目“职教师资培养的国际比较研究”(JSZD201820);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重点项目“广东地方高校国际合作办学中的学分互认机制研究”(JYZD201612);广州市高等学校第九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一带一路”愿景下广州市职业教育国际化体制与机制改革探索(2017D05);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中英比较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研究"(2014GXJK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