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如何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如何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作者:金学萍??于忠诚??常泰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第13期
为贯彻落实2018年中央和农业农村部1号文件精神,加快农渔业绿色发展,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农业农村部决定2018年在全国继续高标准创建30个左右的国家级稻渔综合种
养示范区,发挥示范带动、典型引路的作用。

笔者根据相关文件精神,试解析国家级稻渔综合
种养示范区的创建条件与要求,以期抛砖引玉。

一、创建标准与基本条件
1.明确目标。

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农办渔[2018]25号)文件要求,重点关注核心示范区建设,申报单位要在
核心示范区集成、展示、应用稻渔综合种养先进技术模式,达到“有干头、有看头、有说头”,使之成为可观、可学、可复制的典型示范带动模式。

2.必备条件。

《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创建标准》要求,一是主体明确。

创建主体为
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或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

二是权属清晰。

示范区边界清晰,持有合法有效的土地承包权或经营权证明,无土地使用纠纷。

三是质量安全。

示范区周边无工业污染源,近五年来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环境破坏
事件;近三年,没有发生水稻和水产品重大质量安全事件。

3.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必须达到或执行下述标准: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Ⅱ类以上标准。

水源充足无污染,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Ⅲ类以上标准。

执行《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NY/T(5361)、《无公害食品水稻
产地环境条件》(NY/T 5117)等标准。

二、技术模式与指标
1.模式要求。

适应“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典型技术模式,以“稳粮、促渔、增效、安全、生态”为基本目标。

平原地区集中连片面积达到3000亩以上;丘陵山区应各田块位置毗邻,面积在1000亩以上。

同时建立相应的先进稻渔生产技术、质量安全控制和稻渔工程标准。

形成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开发、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的典型经营模式。

创建水稻和水产品自主
品牌,开展“三品”认证,打造品牌知名度,提高产品价格和经济效益。

2.指标要求。

田间工程以不破坏土地耕作层为原则,沟坑开挖占比不得超过总面积的10%。

优质无公害水稻亩产平原地区不低500kg、丘陵山区不低于400kg;亩均利润与同等条件下水稻单作相比提高一倍以上,亩均增加利润不低于2000元。

使用有机肥为主,化肥使用量与同等条件下水稻单作相比减少50%以上;水产动物养殖饵料系数与池塘养殖相比减少35%以上,饲料使用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 5072),渔用药物使用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1)规定。

同时鼓励水稻秸秆还田利用。

三、生产管理与社会效益
1.质量管理。

示范区必须建立生产投入品采购、保管和使用规章制度;生产投入品到合法
生产企业采购,选用符合《农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规定的农药和饲料,不使用冰鲜(冻)饵料直接投喂,不得使用违禁药品,水产品和稻米品质需至少达到无公害产
品标准。

2.生产记录与产品追溯。

示范区要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对农田施肥、水产养殖动物饲
料投喂、用药和产品销售记录,要求按时认真填写,内容详细完整准确并妥善保管。

建立产品
可追溯制度,销售农产品应附具《产品标签》或者《食用农产品合格证》。

3.内部管理。

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张贴重要的管理制度、技术规程等,定期对职工或成员
进行不少于2次的技术培训。

有稻渔综合种养专职技术人员或技术支撑单位。

4.辐射带动。

为发挥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要积极主动为区域农户提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
咨询和培训服务,联系和示范带动周边养殖渔民50户以上,提高周边农户对稻渔综合种养的认知程度和技术水平。

能直接吸纳当地农(渔)民就业或间接提供劳动就业岗位,带动当地相关
的农(渔)民人均年收入增长20%以上。

5.融合发展。

在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基础上,开展农产品加工销售、创意农业体验、休闲
旅游等二三产业,产业链得到有效延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效果显著。

四、申报材料与程序
1.填写申报表。

《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申报表》有统一格式,其中示范区名称:省+县(区)+创建单位主体名称+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表内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创建情况
2项,分别由县、省级渔业部门盖章。

2.填写申报书。

《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申报书》包括5个方面内容,分别是必备条件、产地环境、技术模式、生产管理和社会效益。

根据《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评分表》
准备相关佐证材料。

其中必备条件中主体明确、权属清晰和质量安全为一票否决项。

3.省级推荐。

创建单位在创建符合要求后,要申请省级渔业主管部门考核,并签署考核意见,于9月28日前向农业农村部上报全部申报材料,迎接部级验收评审。

(通联:224761,江苏省建湖县颜单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电话:05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