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一中2016-2017-1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思想政治(理科)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页上,交卷时只交答题页。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凡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4分。

1.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
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

这反映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2.哲学是“智慧之学”。

在古汉语里,知识的“知”字通假“智”,但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

要将具
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应
A.脱离具体科学,深入思考人生问题
B.不断揭示具体科学领域的规律与奥秘
C.对丰富的具体知识加以概括、总结和反思
D.用哲学学习代替具体科学的学习
3.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4.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

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
在的根据。

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

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5.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科学发展和哲学发展合
乎规律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A.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B.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C.《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
D.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英国宪章运动
6.“天人合一”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强调人与自然密切相连,不可分割。

这一观点的现实
意义在于能够引导人们
①承认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规律
③征服自然,造福人类
④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下列观点中属于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是
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②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③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④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能源危机、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这一系列困境使得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严重障碍。


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认识到经济增长只是社会发展的手段,提出了人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

这表明
A.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B.哲学思想蕴含在经济发展过程之中
C.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D.哲学源于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表现在它第一次实现了
①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②思维与存在的统一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6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

我国地质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发,科学的防灾减灾工作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材料蕴含的道理有
①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震减灾
②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地质气候变化复杂但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④人可以发挥能动性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式开启第二阶段运行,将探索希格斯玻色子、暗
物质、反物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等更多未知科学领域,并在微观尺度上还原宇宙大爆炸后的初期形态。

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
①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③宇宙形成的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创造规律满足自身需要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 企业若想得到良好发展,必须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优秀的经营者能够对市场需求做出
正确的判断。

从哲学基本问题来看,这是因为
①存在决定思维
②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③思维决定存在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①是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
科学理论体系
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高理论成果
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诸葛亮《诫子书》中有言曰:“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曾这样嘱托新生:“只
有身心宁静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守住内心宁静”的原因是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尊重规律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④人的主观意识影响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

下列对成语的
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③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意识活动有利于人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④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16. (20分)2016年4月1日以来,我国湖北地区出现较历史同期异常偏多的持续强降雨过程,截止4月6日15时统计,持续强降雨引发暴雨洪涝灾害,已造成武汉、黄石、宜昌、荆州、孝感、黄冈、咸宁、潜江、天门等9市28县(市、区)95.53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88亿元。

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损失,一些人思想“另类”,议论纷纷:第一种人说:一切都是天意,天命不可违;第二种人说,灾害已成定局,过一天算一天吧;第三种人说,天灾不可避免,但事在人为,我们应该把损失缩减到最低程度。

(1)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上述三种人分别属于什么哲学派别,其基本观点各是什么? (12分)
(2)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8分)
17.(20分)近年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呈现出许多新亮点。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交流成果丰硕,文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我们要看到,我国文化产业总体水平不高,文化产业配套政策不够完善,文化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我国文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①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发挥财政作用,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骨干文化产业。

②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④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坚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推动我国文化创新。

(1)运用“运动和静止”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12分)
(2)分析说明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中蕴含的辩证唯物论哲理。

(8分)
兰州一中2016-2017-1学期高二期中政治考试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分)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道题4分,共60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6.(1)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上述三种人分别属于什么哲学派别,其基本观点各是什么? (12分)
(2)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8分)
17.(1)运用“运动和静止”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12分)
(2)分析说明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中蕴含的辩证唯物论哲理。

(8分)
兰州一中2016-2017-1学期高二年级期中理科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16.(20分)(1)①第一种人认为“天命不可违”,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其基本观点是: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4分)②第二种人认识到“灾害已成定局”,但消极等待,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且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4分)③第三种人的认识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4分)
(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分)①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3分)②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3分)
17.(20分)(1)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4分)②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我国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我国文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4分)③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我们既要看到我国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也要看到我国文化发展的情况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

(4分)
(2)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4分)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在加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4分)(回答其他辩证唯物论原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