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与爱的天意,救你就是救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与爱的天意,救你就是救自己
作者:欧阳杰
来源:《党员文摘》2011年第01期
在北京街头的偶然瞬间,她救了别人的命,更拯救了自己的命运。
救父亲,还是救陌生老人?
2009年5月27日,北京火车站。
谁会注意到人海中一个扎着马尾辫、穿着中学生制服的瘦小湖北女孩,谁又会注意到她小小年纪却紧紧皱成一团的眉头?
女孩名叫钟小雪。
本来,她应该像当阳一中高三(1)班的同学一样,安安静静坐在教室里为高考冲刺。
但就在4月下旬,钟小雪的父亲钟先进被医院确诊为心内膜增厚,必须尽快做手术,否则活不过三个月。
在当阳市半月镇燎源村,钟家穷得出了名。
爷爷奶奶久病在床,叔叔是聋哑人,妈妈多年来积劳成疾,稍稍走几步路腰就痛。
尽管疼爱女儿的父母十万个不愿意,也只好打电话让女儿请假回家。
钟小雪四处奔走借到5000块钱后,带父母来到北京远房舅父家住下求医。
5月27日这天,钟小雪请的假马上就要到期,父亲的手术费却没有凑够,于是她来到火车站买车票,准备当晚带父母回湖北。
刚走出售票大厅,钟小雪听到前面传来一阵骚动声。
定晴一看,只见一个老人倒在地上痛苦呻吟,随后口吐白沫四肢抽搐。
不少人在围观,却无一人伸出援手。
钟小雪犹豫了一下。
她要赶车,她没有管闲事的资本。
但老人痛苦的样子让她想起了父亲。
她心一颤,挤进人群,将老人扶起,叫了一辆的士直奔医院。
钟小雪想联系老人的家人,可老人处于重度昏迷,而且随身一无包裹二无手机。
经过医院的急救后,老人脱离了生命危险,却仍然无法开口说话。
此时已是晚上10点,钟小雪心急如焚。
医生告诉她:病人需要交钱办理入院手续。
钟小雪犯了难。
她口袋里是有一万块钱,但……
钟小雪带父亲到北京,一方面是北京积水潭医院做相关手术最有名,另一方面也是想跟舅父借钱。
谁知他们找到北京舅父家后才发现,舅父独自一人凭微薄的工资供儿子上大学,根本没有余钱借给他们。
钟小雪打电话回家,弄到一些在北京打工的老乡的电话,从4月27日到5月27日,她在北京跑了整整一个月,厚着脸皮到处借钱。
遗憾的是,那些老乡只是普通的打工者,最多只能拿出一两百块钱。
5月27日下午,钟小雪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去朝阳大街找一个做服装生意的老乡。
老乡不在,她结结巴巴跟老乡的妻子讲述完后,老乡的妻子竟然拿出一叠钱递给了她:“这里有一万块钱,你拿去用吧,不用还了。
”
钟小雪千恩万谢,将一万块钱仔仔细细藏在贴身的衣服里。
那是爸爸的救命钱,绝不能有一丁点闪失。
可是,现在怎么办?想到父亲,钟小雪恨不能拔脚逃离。
可是看到昏迷中的老人,她就是迈不开步子。
茫然中,钟小雪想起老乡妻子那亲切的脸,想起小时候叽叽喳喳跟父亲讲学校的故事,父亲乐呵呵地听,话不多,翻来覆去就几句:“吃亏是福!”“助人为乐!”
钟小雪忽然想通了:这钱本就是好心人给的,可光这一万块钱也救不了父亲,如果父亲知道我拿这钱救了一个老人的命,他一定会说我做得对。
再说,等老人清醒后找到家人,这钱很快也就能还给我。
钟小雪把一万块钱预交给了医院。
因为急着赶火车,她打电话叫来舅父,请舅父代她照顾老人。
困境中,救过的人寻来了
带着父亲回家后,钟小雪打算休学照顾父亲。
父亲发了脾气:“你要不回去读书,我病也不治了!”钟小雪含着眼泪,回到学校。
然而,钟小雪回校的第四天,又接到了父亲病危的消息。
钟小雪跌跌撞撞赶回家,趴在父亲床边,恨自己无能,没能凑够钱给父亲做手术。
父亲睁开眼睛望着女儿,格外平静地说:“女儿,你小小年纪,做得很好,我很自豪。
我走了你没有了牵挂要安心高考……”话未说完,父亲溘然长逝。
悲痛的钟小雪协助母亲郑祖兰将父亲下葬后,立即返回学校,只复习了两天就走进了高考考场。
成绩常年保持在全年级第三名的钟小雪只考了504分,被延安大学录取。
但钟小雪把录取通知书藏了起来。
她知道,对穷人家的孩子来说,读书真是一件奢侈的事。
还在高一时,当时为了筹款给父亲治病,她偷偷跑去一家广告公司打工,四个月后被妈妈发现了。
妈妈追到她安装户外广告牌的地方,甩了她一个耳光:“我和你爸爸就是累死,也要你好好读书!”
如今爸爸去世了,难道她真的为了读书,让妈妈也累死?
6月底,钟小雪在宜昌市三峡家政公司找到了工作。
她坚强地对妈妈说:“社会同样是一所大学,我相信自己能读好它!”
看到其他考上大学的孩子在谢师宴上眉飞色舞,想到女儿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父亲这个依靠,做母亲的难受得揪心揪肝。
2009年9月7日上午,郑祖兰正在门口洗衣服,耳边忽然响起一个陌生的声音:“请问,您是钟小雪的妈妈吗?”郑祖兰抬头一看,门外站着一位高大英俊的年轻军人。
见她点头,军人激动起来:“郑妈妈,小雪是我爸爸的救命恩人呀!”
年轻军人叫杨列,是湖北荆州人,18岁入伍,后来考入军事院校,毕业后分配到北京某部担任通讯工作。
杨列的母亲因病早逝,父亲杨德瑞承包鱼池,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将杨列养大,多年的操劳让杨德瑞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和心脏病。
父亲独自在家杨列很不放心,多次请求父亲到北京休养。
这次老人找到可靠的朋友将鱼池暂时托管后,才坐火车去北京。
没想到,杨德瑞下火车后正欲跟儿子联系时,突然有人从后面一把掳走了他的手机。
老人一时急火攻心,突发脑溢血倒在地上,行李也被小偷顺手牵羊拿走了。
杨列对救父恩人钟小雪感激涕零。
可当他按照小雪舅父提供的手机号码给小雪打电话时,始终未能打通。
他只好将那一万块钱托小雪舅父还给她。
杨德瑞住院80多天,几乎天天都跟杨列念叨,让儿子一定要上门感谢恩人。
杨列等父亲病情好转,这才腾出空专程赶来当阳。
听杨列说完,郑祖兰记了起来。
那一万块钱由北京汇回后,很快就被债主们要走了,当时小雪手机打不通,是因为手机在转车时丢失了。
突然间,杨列看到墙上挂着的遗像,他意识到了什么:“郑妈妈,咱家是不是发生了什么……”
郑祖兰将丈夫患病去世及女儿放弃上大学等事和盘托出。
杨列来到遗像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钟伯伯,您是个好父亲,您教养出了天底下最好的女儿!从今天起,我就是您的儿子,我一定竭尽全力供妹妹读完大学!”
拿到小雪的电话号码,杨列打过去:“小雪妹妹,今天是9月7日,你赶紧回家,还赶得及去大学报到!”
杨列没想到,钟小雪在电话中竟然谢绝了他。
念大学的费用实在不菲,她不愿给别人增加负担。
杨列第二天赶到宜昌,找到在那里打工的钟小雪。
他诚恳地说:“你忘了钟伯伯临终前对你说的话吗?他老人家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你读大学。
这也是我爸爸的愿望,你怎么能让两位老人家失望呢!”
钟小雪终于点了点头。
别怕,
困难面前我们是一家人
9月13日,在杨列的陪同下,钟小雪踏进延安大学校园,成为一名中文系新生。
杨列帮她办理了入学手续,又给她办了一张银行卡,存好生活费:“你放心,从今以后,有哥哥在,你就再也不用担心没书读!”
杨列每隔半个月就会打电话关心钟小雪的学习和家庭情况。
听小雪提起,妈妈的腰腹部经常剧痛。
杨列有一个当阳籍的战友退伍后在医疗部门工作,他拜托这位战友帮忙留意,竟然得知:郑妈妈患的是子宫癌!
杨列工作忙无法抽身,就让已经康复的父亲杨德瑞赶到当阳,将郑妈妈送到宜昌市中心医院住院。
可是,在医院刚住了一个星期,郑祖兰就说住院太贵,强行出了院。
杨德瑞怎么都拦不住,只好一路跟着她回到了村里。
亲眼目睹了钟家的艰难,杨德瑞不由得一阵阵难过,怎么帮呢?
杨德瑞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养鱼。
他在村前村后转悠了几天,发现当地有很多鱼塘尚未被人承包,不由得大喜过望。
2010年春节后,杨德瑞在当阳承包了20亩鱼池。
看着鱼苗一天天长大,他对郑祖兰说:“等我养的鱼长肥了,所有费用就不用愁了!”
2010年3月下旬,杨列请了一个月探亲假来到当阳,将郑妈妈送到医院做了肿瘤切除手术。
20多天后,郑妈妈恢复情况良好,杨列这才打电话给小雪,讲了实情。
放下电话,小雪哭了。
为妈妈的病,也为杨家人的好。
她向学校请了假,连夜乘火车从延安赶回湖北。
她要马上看到死里逃生的母亲,看到好心的杨伯伯和杨列哥哥!
火车在夜色中穿行。
小雪忽然想起上中学时老师讲过的一个故事: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一枚炮弹呼啸而至,一名军官飞身扑到旁边的士兵身上,救了士兵的命。
回头一看,炸弹不偏不倚地落到军官刚趴过的地方,炸出了一个深坑——军官在救战友的同时,也救了自己一命。
“轰隆隆”的火车声中,钟小雪欣喜地笑了:也许,一切早就注定,善与爱自有天意。
(摘自《女报》2010年第8期图:刘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