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
76、请说明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的概念是什么?哪几类生产厂房和库房不应设在地下室内?(J、F)
地下室是指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一半者。
半地下室是指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3,但不超过一半者。
甲、乙类生产厂房和甲、乙类物品库房不应设在地下室内。
77、高层工业建筑的概念是什么?哪类生产不能设在高层厂房内?(J、F)
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厂房、库房为高层工业建筑。
甲类生产不能设在高层厂房内。
78、高架仓库的概念是什么?其火灾特点是什么?(J、F、M)
高架仓库是指货架高度超过7米的机械化操作或自动化控制的货架库房。
特点是:由于其储存物品比单层库房多得多,故火势蔓延快,疏散和抢救物资困难,扑救困难。
79、高层民用建筑的概念是什么?高层民用建筑裙房的概念是什么?(J、F、M)
高层民用建筑是指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不含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
高层民用建筑裙房是指与高层建筑相连的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的附属建筑。
8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的概念时什么?汽车库分为几类?(J、F)
汽车库是指停放有内燃机驱动且无轨道的客车、货车、工程车等汽车的建筑物;修车库是指保养、修理由内燃机驱动且无轨道的客车货车、工程车等汽车的建筑物;停车场是指停放由内燃机驱动且无轨道的客车货车、工程车等汽车的露天场地和构筑物。
汽车库按汽车库内停放汽车的数量分为Ⅰ、Ⅱ、Ⅲ、Ⅳ类。
Ⅰ:301辆以上Ⅱ:151-300 Ⅲ:51-150 Ⅳ:50辆以下
81、什么是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为几个级别?级别的名称时什么?(J、F、M)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其燃烧或遇火时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和化学变化,该项性能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可燃程度及对火焰的传播速度。
是评价材料防火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分为四个级别。
即:A级,级别名称为不燃性建筑材料;B1级,级别名称为难燃性建筑材料;B2级,级别名称为可燃性建筑材料;B3级,级别名称为易燃性建筑材料。
82、简述建筑构件按燃烧性能的分类。
(J、F)
建筑构件按燃烧性能分为三类。
为:不燃烧体、难燃烧体和燃烧体。
用金属、砖、石、混凝土等不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称为不燃烧体。
该构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高温作用下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
如砖墙、钢屋架、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等构件都属不燃烧体,常被用作承重构件。
用难燃烧性材料制成的构件或用可燃材料制成而用不燃性材料作保护层制成的构件,称作难燃烧体。
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且当火源移开后燃烧和微燃立即停止。
用可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称作燃烧体。
该构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高温作用下会立即起火或发生微燃,而且当火源移开后,仍继续保持燃烧或微燃。
如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楼板等构件都属于燃烧体构件。
83、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概念时什么?影响耐火极限的因素有那些?(J、F、M、K)
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
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
用小时表示。
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1、材料的燃烧性能。
材料燃烧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构件的耐火性能,如相同截面的钢筋混凝土柱与木柱相比,前者的耐火极限要高出许多。
2、构件的截面尺寸。
构件的截面尺寸对其耐火极限有较大影响。
构件的耐火极限跟随其截面尺寸的增大而升高。
3、保护层的厚度。
构件的耐火极限和其保护层的厚度有直接关系。
如:钢结构构件,加大保护层的厚度,可以提高其耐火极限,对混凝土构件,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增加2厘米,其耐火极限可成倍提高。
84、请阐述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各类火灾危险性的主要特征?(J、F、H、K、M)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
其火灾危险性的主要特征是:
甲类:闪点〈280C的液体;爆炸下限〈10%的气体;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遇酸、受热、摩擦、碰撞、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等于或超过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乙类:闪点≥280C至〈600C的液体;爆炸下限≥10%的气体;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助燃气体;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600C的液体雾滴。
丙类:闪点≥600C的液体;可燃固体。
丁类:对非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热或融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它用的各种生产;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戊类: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燃烧物质的生产。
85、请阐述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各类火灾危险性的主要特征?(J、F、H、K、M)
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各类火灾危险性的主要特征:
甲类:闪点〈280C的液体;爆炸下限〈10%的气体;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10%的气体的固体物质;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遇酸、受热、摩擦、碰撞、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乙类:闪点≥280C至〈600C的液体;爆炸下限≥10%的气体;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助燃气体;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然的物品。
丙类:闪点≥600C的液体;可燃固体。
丁类:难燃烧物品。
戊类:非燃烧物品
86、建筑物耐火等级划分为几级?厂房耐火等级的确定原则是什么?(J、F)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一级耐火性能最高,四级最低。
在设计新厂房时,要根据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的类别,慎重地选定厂房的耐火等级,厂房的耐火等级应与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相适应。
如:甲、乙类生产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
建筑物;丙类生产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丁、戊类生产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四级。
87、高层建筑的总体布局应考虑哪些方面的防火要求?(J)
应考虑:
1)与城市消防站的关系。
根据我国消防站的布点原则,应保证在接到火警后5分钟内到达该高层建筑;
2)与其他民用建筑的关系。
建筑物起火后,强烈的热辐射作用将对周围建筑物构成威胁。
因此,这些建筑物之间,应按国家有关防火规范的规定,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
3)与易燃易爆建筑的关系。
城市中常设有易燃易爆建筑,如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液化石油气供应站、气化站、易燃易爆物品库房等。
这些建筑发生火灾时对高层建筑具有很大威胁。
因此,应按照有关防火规范要求,如:甲、乙类厂房、库房不宜布置在高层建筑附近,与丙、丁、戊类厂房、库房及液化石油气供应站、气化站、混气站间应保持规定的防火间距;
4)与附属建筑的关系。
高层建筑内设置的锅炉房、配电室、空调机房、汽车库和人防等附属用房,应按规范要求布局和设置。
5)与消防车作业的关系。
高层建筑在总体布局时,应按照规范规定布置消防车道和消防车辆作业条件。
6)应考虑与消防水源的关系。
88、防火间距因场地等各种原因无法满足国家规范的规定要求时,可采取哪些相应措施?(J)
1)改变建筑物内的生产或使用性质、尽量减少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改变房屋部分结构的耐火性能,提高建筑物的耐火极限。
2)调整生产厂房的部分工艺流程和库房储存物品的数量;调整部分构件的耐火性能和燃烧性能。
3)将建筑物的相邻外墙设计为防火墙。
4)拆除部分耐火等级低、占地面积小、适应性不强且与新建筑物相邻的原有陈旧建筑。
5)设置独立的室外防火墙等。
89、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有哪些?确定防火间距的原则是什么?(J)
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辐射热是影响防火间距的主要因素;
2)热对流;
3)建筑物外墙门、窗洞口的面积大小;
4)建筑物内可燃物种类和数量多少;
5)风速;
6)相邻建筑物的高度。
一般,较高的建筑物着火对较低的建筑物影响小;
7)建筑物内消防设施水平。
消防设施完善,则建筑物的安全性高;
8)灭火时间。
一般,火灾延续时间越长,则火场温度相应增高,对周围建筑物的威胁增大。
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考虑热辐射的作用;
2)考虑灭火作战的实际需要,特别是消防车的作业;
3)在能够阻止火灾向相邻建筑物蔓延的前提下,有利于节约用地;
4)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
5)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原有生产厂房和民用建筑,其防火间距可按四级确定;
6)两座相邻建筑较高的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7)两座丙、丁、戊类厂房相邻两面的外墙为非燃烧体,如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当每面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不超过该外墙面积的5%时,且门窗洞口不应正对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减少25%。
90、消防车道设计应符合哪些原则?(J)
1)消防车道一般按单行线考虑,其宽度不应小于消防车的净宽,一般为3.5米;对于需通过大型车时,不应小于4米。
为便于消防车顺利通行,消防车道上空4米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当有特殊大型消防车时,应与当地消防部门协商解决。
2)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消防车辆的满载要求,不应沉陷。
3)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和天然水源,应设消防车道。
4)消防车道与建筑物间,不应有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
5)建筑物的封闭内院和天井,如其短边长度超过24米时,宜设有进入内院的消防车道。
6)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场或回车道。
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12米,供大型车辆使用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5×15米,对特大型消防车辆使用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8×18米。
7)消防车道与铁路、公路交叉时,应有措施保证紧急情况时消防车的通行需要。
8)在城市规划和总平面布局时,街区内相邻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超过160米。
9)建筑物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米或总长度超过220米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其门洞和净宽均不应小于4米;门垛之间的净宽不应小于3.5米。
91、请阐述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J)
就防火安全而言,高层民用建筑的特点是层数多、垂直疏散距离长,人员集中,疏散时易出现拥挤情况,烟气与火势竖向蔓延快,室内消防水量往往不足,室外补水扑救困难,
内部功能复杂,火灾隐患多。
因此,采取每层做水平防火分区,即每层应至少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力争将火势控制在起火单元内加以扑灭。
目前我国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因用途、性能不同,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也不同。
对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如高级旅馆与住宅、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及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其内部装修、陈设等可燃物多,且有贵重设备、空调系统等,火灾危险性大、火灾后果严重,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平方米;对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如10层-18层的普通住宅,及建筑高度不超过50米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其火灾危险性与火灾损失、影响相对小,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500平方米。
但防火分区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建筑物的安全度将大为提高,根据建筑物的类别,分别增加到2000平方米和3000平方米,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面积可按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
设在高层建筑内的地上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其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面积可按4000平方米划分。
与高层民用建筑相连的裙房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其裙房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多层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划分要求确定,即每一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达2500平方米,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面积可增加一倍。
92、请阐述多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J)
多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应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长度、室内容纳人员和可燃物的数量、消防扑救能力和力量配置、人员疏散的难易程度及建设投资等确定。
通常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都采用耐火等级较高的建筑构件,火灾时倒塌的可能性较小,并能较好地限制火势蔓延扩大,有利于人员疏散和灭火战斗,其防火分区的建筑
面积及长度可适当增大(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最大允许长度为150米,但体育馆、剧院等可放宽)。
三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的屋顶可以时燃烧体,抗烟火蔓延能力差,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及长度应比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小。
四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的所有建筑构件都可以不是不燃烧体,火灾时燃烧速度快,烟火蔓延快,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及长度应从严掌握(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最大允许长度为60米)。
93、请阐述中庭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技术要求?(J)
火灾危险性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火势蔓延快。
中庭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一旦具有类似室外火灾的环境条件,着火后,火势可不受限制地迅速扩大。
2)烟气扩散快。
中庭空间由于上下贯通,易产生烟囱效应。
如在中庭下层着火,烟气会十分容易地进入中庭内,如在中庭上层起火,当高温烟气不能迅速向外排除时,就会向中庭周围的建筑空间扩散,导致整座建筑物全面受灾。
3)扑救与疏散难度大。
中庭火灾,由于涉及到数个楼层,很容易发展成为立体火灾,使人员疏散与灭火战斗必须在多个楼层同时开展,投入人员多,易造成现场混乱,迅速充满整个空间的烟热,使消防队员难以确定起火点和组织有效进攻,破裂散落的物体也对人员构成威胁。
4)火灾预防难。
中庭空间大,高度高,采用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难以发挥早期火灾探测于扑救初期火灾的作用。
中庭的防火技术要求:
1)房间与中庭回廊相通的门、窗等,应设能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窗;
2)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应设乙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大于3.00小时的防火卷帘分隔,以控制烟火向过厅、通道处蔓延扩散;
3)中庭每层回廊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中庭每层回廊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94、请阐述玻璃幕墙的火灾危害和防火技术要求?(J)
玻璃幕墙是由金属构件和玻璃板组成的建筑物外维护结构,分明框、半明框和隐框玻璃幕墙三中。
构成玻璃幕墙的材料主要有:钢、铝合金、玻璃、不锈钢和粘结密封剂。
由于玻璃幕墙结构上的特点,发生火灾时,建筑物室内的温度急剧上升,幕墙上的玻璃将因温度应力的作用而大面积变形破碎,并在建筑物所受风压的影响下,成为引火风道。
这样火势会迅速向周围空间蔓延,酿成大火,使火势难以控制,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
大面积玻璃的破碎给灭火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玻璃幕墙防火技术要求:
玻璃幕墙多采用全封闭式,幕墙上的玻璃常采用热反射玻璃、钢化玻璃和夹层玻璃等。
这些玻璃强度高,但耐火性差,起不到隔火作用。
针对目前国内外玻璃幕墙的构造上应作如下防火技术处理:
1)设有窗间墙、窗槛墙(窗下墙)的玻璃幕墙,其墙体的填充材料应采用岩棉、矿棉、玻璃棉、硅酸铝棉等不燃烧材料。
当其外墙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小时的不燃烧体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用难燃烧材料,如B1级的泡沫塑料等;
2)无窗间墙、窗槛墙(窗下墙)的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小时、高度不低于0.80米的不燃烧实体裙墙;
3)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95、防烟分区的概念是什么?请阐述防烟分区的设置原则?(J)
防烟分区的概念是指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50厘米的梁来划分区域的防烟空间。
设置防烟分区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不设排烟设施的房间(包括地下室)和走道,不划分防烟分区;走道和房间(包括地下室)按规定都设排烟设施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分设或和设排烟设施,并按分设或合设的情况划分防烟分区;一座建筑物的某几层需设排烟设施,且采用垂直排烟道(竖井)进行排烟时,其余按规定不需要设排烟设施的各层,如增加投资不多,可考虑扩大设置范围,各层也宜划分防烟分区和设置排烟设施。
2)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3)对有特殊用途的场所,如地下室、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避难层间等,应单独划分防烟分区。
4)防烟分区一般不跨越楼层,某些情况下,如一层面积过小,允许包括一个以上的楼层,但以不超过三层为宜。
5)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500平方米,当顶棚(或顶板)高度在6米以上时,可不受此限。
此外,需设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6米的房间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0.5米的梁划分防烟分区,梁或垂壁至室内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