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卷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同步训练试题(无超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同步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4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A.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B.婴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
C.儿童在医院输液打针
D.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
2、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的一种免疫缺陷综合征,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也没有药物可以治愈。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会导致人感染
B.静脉注射毒品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C.艾滋病毒不会瓦解人体免疫系统
D.艾滋病不会通过分娩传给胎儿
3、吸烟、酗酒有害健康。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吸烟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
B.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只会影响自己,对别人没有影响
C.青少年吸烟,会导致记忆力降低、注意力分散,从而影响学习
D.酗酒对肝的伤害最直接,也是最大的。
4、下列器官中不能产生抗体的是()
A.淋巴结B.胸腺C.脾D.甲状腺
5、练习人工呼吸的急救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清除被救者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B.让被救者侧卧、头前曲
C.捏住被救者鼻孔,口对口用力吹气D.吹气停止后,立即松开捏鼻的手
6、蛔虫寄生在人体内可引起蛔虫病,下列哪些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人感染蛔虫病()
①喝白开水②喝生水③睡懒觉④随地大便⑤不洗手⑥不嗽口
A.②④⑤B.②③④
C.②③④⑥D.①④⑤
7、下列与预防寄生虫病无关
..的卫生习惯是()
A.早晚刷牙和洗脸B.注意饮食卫生
C.在野外不喝生水D.不随地大小便
8、预防蛔虫病,必须注意个人饮食卫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喝不清洁的生水B.蔬菜、水果要洗干净
C.饭前便后要洗手D.远离得蛔虫病的人
9、下列与预防蛔虫病无关的卫生习惯是()
A.用作肥料的粪便要先杀死虫卵B.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
C.早晚刷牙、洗脸D.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
10、2020年最美的明星是我国的“白衣天使”,他们冲在了抗击新冠疫情的最前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贡献离不开身后专家团队的指引,下列关于专家的简述不正确的是
A.钟南山——中国消化道病学专家,2020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荣誉
B.张文宏——中国感染学专家,获2020年“科普杰出人物奖”
C.李兰娟——中国传染病学专家,2020年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作出巨大贡献
D.陈薇——中国军事科学院院土,国内新冠疫苗研发的主导者之一
第Ⅱ卷(非选择题 60分)
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烟草中危害最大的有毒物质是_____,其次是焦油、一氧化碳等。
人一旦开始吸烟就很难戒掉,因为_________。
2、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后,刺激淋巴细胞(____的一类)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_____。
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叫______。
注意:
(1)某种抗体只与刺激它产生的那种抗原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2)抗原被清除后,人体在一定的时间内仍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时,人体就会产生大量相应的抗体,将病原体清除,从而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
3、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而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___________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也常被称为___________病或“现代文明病”。
4、为帮助大众建立人群免疫屏障,保障人民身体健康,2021年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有序开展。
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相应的______,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接种疫苗,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_。
5、将下列与左侧各项对应连线的右侧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6、科学评价健康状况的三条标准是:
(1)身体方面保持健康。
(2)__________方面保持健康。
(3)______能力强。
7、溺水是导致少年儿童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
溺水导致新鲜的空气无法进入____________,造成人体缺氧。
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前,应先清理其口鼻,保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的频率应为
____________。
8、经常参加______、____膳食、养成良好的_____是保持心脏和血管健康的关键。
注意:不要误认为所有的心血管疾病都可以通过注意生活方式而避免:先天性的心血管疾病即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不能避免。
9、为了预防天花病毒,人们接种了牛痘疫苗,接种后人体就会产生一种抵抗天花病毒的特殊蛋白质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引起人体产生的这种特殊蛋白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人们把这种免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免疫。
10、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_____、______和______等都恰到好处。
三、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______)
2、良好的家居环境必须通过豪华装修才能实现。
(_____)
3、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计划免疫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4、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____)
5、只要注意场合,少量吸烟对身体是没有影响的。
(____)
6、皮肤和粘膜筑成保护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____)
7、疫苗就是用减毒或者失活的病毒制成的生物制品。
(______)
8、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杀菌物质构成。
(______)
9、青少年吸烟不会降低记忆力,但会分散注意力,影响身体正常发育。
(____)
10、国际上把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分析】
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如对刚出生的婴儿注射卡介苗、幼儿服用糖丸、对幼儿注射麻疹疫苗预防麻疹都属于计划免疫。
【详解】
A.计划免疫即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属于计划免疫,A不符合题意。
B.计划免疫即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如婴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属于计划免疫,B不符合题意。
C.儿童在医院输液打针属于对疾病的治疗,不属于计划免疫,C符合题意。
D.计划免疫即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如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属于计划免疫,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分析】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
【详解】
A.空气、饮食、普通接触等日常生活接触、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不会传播艾滋病,A错误。
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B正确。
C.艾滋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缺陷,C错误。
D.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因此艾滋病会通过分娩传给胎儿,D错误。
故选B。
3、B
【分析】
吸烟有害健康,我们,尤其是青少年要拒绝吸烟,分析解答。
【详解】
A.烟中的有毒物质首先危害人的呼吸系统,吸入后对呼吸道有害,正确。
B.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不只会影响自己,还会对别人有影响,错误。
C.吸烟有害健康,会降低记忆力,分散注意力,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的学习,尤其是青少年要拒绝吸烟,正确。
D.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酗酒对肝的伤害是最直接、最大的,正确。
故选B。
4、D
【分析】
(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详解】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就是抗体;淋巴结、胸腺和脾都是免疫器官,都含有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而甲状腺是内分泌器官,能产生甲状腺激素,不能产生抗体,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B
【分析】
人工呼吸是常用的急救措施之一,人工呼吸使要方法得当。
【详解】
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首先要将被救者放在空气清新的场所,让被救者仰卧,如果口鼻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再捏住被救者鼻孔,然后进行口对口的吹气。
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次数为16~18次。
故选 B。
6、A
【分析】
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
【详解】
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
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
加强粪便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等。
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②喝生水、④随地大便、⑤不洗手,可能会感染蛔虫病。
故选A。
7、A
【分析】
寄生虫病是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食物传播和水源传播等。
【详解】
寄生虫病是传染病,所以我们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如: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
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
加强粪便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寄生虫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早晚刷牙、洗脸,与预防寄生虫病无关。
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8、D
【分析】
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由感染性蛔虫卵引起的,要注意饮食卫生,预防感染,据此解答。
【详解】
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不喝不清洁的生水能切断传播途径,能预防。
蔬菜、水果要洗干净,能去掉蛔虫卵,预防感染。
饭前便后要洗手,能去掉蛔虫卵,切断传播途径,能预防,蛔虫病不是通过接触和空气传播的疾病,远离蛔虫病人,不能起到预防蛔虫病的作用,D符合题意。
故选D。
9、C
【分析】
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详解】
A.粪便中可能含有蛔虫卵,若不小心接触会患上蛔虫病。
因此,用作肥料的粪便要先杀死虫卵,A 正确。
B.生水中、手上可能带有蛔虫卵,通过食物和饮水能够引起蛔虫病,B正确。
C.早晚刷牙洗脸是讲究卫生,刷牙能够预防龋齿,与蛔虫病无关,C错误。
D.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可能带有蛔虫卵,造成蛔虫病,D正确。
故选C。
10、A
【分析】
钟南山是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敢医敢言,勇于担当,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在非典型肺炎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出巨大贡献,2020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荣誉。
【详解】
A.结合分析可知:钟南山是我国呼吸疾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不是消化道病学专家,A错误。
B.2020年12月4日,在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的颁奖典礼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被授予“科普杰出人物奖”,B正确。
C.李兰娟是我国著名传染病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她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7N9流感以及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等多次重大疫情的防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C正确。
D.陈薇是我们生物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在生物安全、生物防御、生物反恐等方面业绩显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2020年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D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
1、尼古丁尼古丁会让人上瘾
【分析】
吸烟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我们要拒绝吸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分析解答。
【详解】
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
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其次是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
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易患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然后会通过循环系统影响其他系统的健康,如对人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使人记忆力衰退,过早衰老。
人一旦开始吸烟就很难戒掉,因为尼古丁会让人上瘾。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吸烟的危害。
2、白细胞抗体抗原
【分析】
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类)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详解】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如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类),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
【点睛】
解此题要明确抗体和抗原的概念。
3、糖尿生活方式
【分析】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现代人应该选择的生活方式。
【详解】
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病也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影响外,这些病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
现在动脉硬化有低龄化的倾向,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
4、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分析】
(1)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详解】
疫苗在免疫学上属于抗原,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可以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增强人体免疫,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属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抗体和抗原,区分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5、(1)---B (2)---C (3)--- A (4)--- E (5)---D
【分析】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如下表:
【详解】
(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2)皮肤和黏膜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4)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
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5)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本题。
6、心理社会适应
【详解】
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健康。
(1)身体健康:指身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
(2)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
(3)社会适应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
7、肺泡每分钟16~18次
【详解】
青少年儿童不熟悉水性意外落水造成溺水,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导致新鲜的空气无法进入肺泡,窒息死亡。
人工呼吸过程中,将病人头侧向一方,清理口腔内异物。
人工呼吸时每分钟的吹气次数大概是16﹣18次。
8、体育锻炼合理生活习惯
【分析】
生活方式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讲究卫生;坚持锻炼;合理饮食;合理作息;保持心情愉快;与他人友好相处等。
【详解】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平衡膳食;坚持适度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因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合理膳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持心脏和血管健康的关键。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
9、抗体抗原特异性
【详解】
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
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免疫学角度属于抗原,故牛痘疫苗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天花病毒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
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给人体注射牛痘疫苗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是特异性免疫。
10、品种剂量服用时间
【详解】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是药三分毒,每一种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不能随便用药。
有病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即使是非处方药,也不能随便用,最好咨询专业医师做到对症下药。
三、判断题
1、正确
【分析】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该说法正确。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2、错误
【详解】
房屋装修,装修或是装饰材料中往往含有有害气体,例如,人造材料、各种油漆、涂料、粘合剂以及家具等,其主要污染物是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和氨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无机物,还有如大理石等建材中,往往含有放射性的污染源,这些都对人体有害。
良好的家居环境表现在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有良好的日照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身体健康。
故题干观点错误。
3、正确
【详解】
计划免疫是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计划免疫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题干说法正确。
4、错误
【分析】
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阻挡、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能溶解,吞噬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能产生抗体、消除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详解】
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
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故题干表述错误。
明确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是解题关键。
5、错误
【详解】
据科学家测定,烟草中含有数百种复杂的化学成分,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其主要损害的人体器官是肺。
故即使注意场合,少量吸烟,也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故答案为错误。
6、错误
【分析】
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
【详解】
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和纤毛。
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题干说法错误。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
7、错误
【详解】
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防治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
疫苗类型有:减毒活疫苗、灭活病毒疫苗、重组蛋白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
故题干观点错误。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疫苗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8、错误
【分析】
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详解】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组成,不仅可以阻挡大多数病原体,还能分泌杀菌物质。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还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题干说法错误。
9、错误
【分析】
吸烟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思考判断。
【详解】
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
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
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
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
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
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主要危害因素,吸烟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健康杀手。
由上可见,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应该吸烟,否则会降低记忆力,分散注意力,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的学习。
题干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