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金针疗法特色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匾药
CHINA'S NATUROPATHY, Jan. 2021 ,Vol. 29 No. 2
针疗法特色探析
刘建伟,杨翰,王莹,罗婧,谢黎,汪君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藏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食、行、药、外治为传统藏医治疗疾病的4种有效方法,由于外治法见效迅速,无明显毒副作用,在临床应用广泛,且独具藏族文化特色,故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金针疗法为藏医学18 治法之一,治疗隆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该文从理论基础、形成、操作规程等方面简述藏医金针疗法形成、发展、治法归属及具体操作规程。
【关键词】藏医;金针疗法;隆病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621/ki.11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拥有多种特色的传统
医药学理论体系,藏医药学是医药宝库的重
要组成部分。
藏民族世代在部高原繁衍
生息,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藏医药学理论体系[1]。
食、行、药、外治为传统藏医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由于外
治法见效迅速,无明显毒副作用,在临床应用广泛,独 具藏民族特色,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金针疗法为藏医
学18种外治法之一,是一种温和的外治法。
该疗
法同时结合了艾绒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腧穴的特异
功效和金针的特殊医用治疗作用,用于治疗隆
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从金针疗法的理论基础、成与发展、操作规程等方行特色探析,为金针疗
法的临床推广提供依据。
1理论基础
藏医学历史悠久,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借鉴和吸收
其他民族医学精华,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医理论体
系和诊疗风格']。
藏医,人体由三因(隆、赤巴、培
根-七精(精微、血液、脂肪、肌肉、骨髓、骨骼、精液-三 秽(汗液、大便、小便)构成,三者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在 生理状态下各司其职,维护机体各项功能正常发挥。
当 时令、邪魅、饮食、行作用时,三因紊乱转化为, 三邪,又称作害物,而七精、三秽成为
三因紊乱后的受害物,是三因的作用对象。
在人体正常
生理状态下,隆的作用是主呼吸、肢体活动、血液循环、分
网通信作者:汪君,E-mail:429895276@
A第一作者:刘建伟,E-mail:4〇93l336〇@ 555/r.2021.0217
解和传输食物精微、大小便排泄。
隆通过孔窍在体内上下运行,是维持生理活动的主要动力,隆一旦失调,则会发生心、肝、脾、肺、肾、胃、肠、骨等器官疾病']。
2藏医金针疗法的形成、发展及治法归属
医称金针疗法为扎德色咔(音译-该疗法有1 300多年的应用历史,最早记载于藏医巨著《四部医典》的后续部《外治疗法》章节,该书对金针疗法进行了 的 。
金针疗法是用针、刀等锐器穿刺人体一定部位,用于排除积聚的病气、积液、脓血、黄水和剔除腐肉、痞块、异物的疗法。
当其他治疗方法对疾病不能发挥治疗作用时,该疗法直接作用于病灶,并根疾病']。
由于金针疗法操作,疗效肯定,被历代医家所重视,临床实践较为广泛,故该疗法的理论基础、操作方法和治疗病种也得到相对补充和完善。
《新编藏医学》对历代藏医著作中关于金针疗法的记
行了梳理,是金针疗法的实践参考规范']。
金针疗法属于藏医18种外治法之一,且该疗法结合了艾灸特点,亦属于藏医外治法中的温灸疗法']。
3藏医金针疗法的具体操作规程
3.1施术前的准备①医疗用品:金针、陈艾绒、75<酒精、碘伏等。
②辅助用品:桑皮纸(厚-火柴(打火机-取穴度量绳、治疗椅(高度可调)等。
③施术前充分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对金针疗法的恐惧心理。
④告知患者施术后的注意及调摄事项,以提高临床疗效8]。
3. 2施术的针具与取穴方法施术针具由2. 5〜3. 0g
40 中国民$疔法2021年1 (第29卷第2期
纯金铸造而成,针长3寸(约5. 5 cm),针尖细而锐利,针 柄相对较粗,针尾由金丝环绕9圈呈圆端(类似于针灸
针的针柄,以便固定陈艾绒)$取穴方法:从前额发际
线向上4寸(八横指)处或从鼻尖经眉间过头顶达
后颅窝正中的连线与两耳尖过头顶连线的交点处,即 集驺,相当于中医针灸学的百会穴[9]$
3. 3施术的操作流程①首先明确患者的临床诊断,依据天文历算与患者属定的 和坐向方位。
②按上述取穴方法,准确定位集驺穴,并进行
常规消毒(穴位处和金针针身)$③取一大小适中的陈
艾绒团,放人厚桑皮纸中,将金针针尾穿过艾绒团和桑纸,并紧捏桑皮纸使艾绒团成球状并紧紧固定于针。
④为了预防艾火脱落烫伤头皮,穴位处一张
中间有孔的桑皮纸"针尖沿桑皮纸心直刺头皮,并点燃艾绒团,向燃烧的艾绒团吹气,
以助艾绒团快速燃尽。
⑤待金针针凉后,拔出金
针,并用棉签按压针孔,以防出血,最后再次常规毒针孔,以防局部感染'+]。
3. 4施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金针疗法在施术过程
中通过艾绒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腧穴的特异功效和
金针特殊作用,发挥疗效。
艾叶性辛温,归肝、脾、肾 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血等功效,临床多选用3年 或5年陈艾叶"挥发油艾叶减少,燃对
缓慢,火力绵软温和,热力渗透性佳,且燃尽后艾灰不
易散落"烫伤意外的发生,故有“灸治百病”之
说[1°]。
现代研究发现,艾灸的治疗作用机制主要有艾
叶的药性作用、温热效用、光辐射效应、艾叶的燃烧生
成物作用及芳香疗法作用等[11]。
,黄金作为一种
贵重金属,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有久的历,传统医药黄金是养精安神的良药,具有祛邪安
、镇心之功[12]。
将黄金做成针灸器械,亦是传统
医药的特色,金针性纯无毒、体韧而经年无折、质软,且
导热性能良好,能将艾绒燃烧产生的热能直
穴,发挥温热效应和光辐射效13]。
穴位于颠顶,属督脉,通脑中,为三阳处,督脉及多条经脉交,具有安神定志、醒脑开窍之功']。
综上可知,金针疗法结合了艾灸、腧穴、金针等综合治疗效应,发挥
祛隆邪、醒脑开窍、舒筋活络#作用[14]。
根据长期
的临床实践观察和文献报,金针疗法可调节中枢
神经功能,调节体内物质代谢,改善人体功能等,临
民族匾药中国民
CHINA'S NATUROPATHY,Ja n.2021 ,Vol.29 No.2 床主要用于治疗一切隆病,如隆性高血压、癫痫、口眼埚 斜、四肢麻木、低体温、遗尿、眩晕、耳鸣、耳聋、言语謇涩、心悸、失眠、肢体活动障碍等,也可以治疗血隆、头 隆、培隆、张隆等疾病']。
3. 5施术的注意与调摄事项①金针施术前,用合适
的力度按压施术穴位,使之产生麻木感,以减少或消除
施术过程中局部热性痛感,并严格消毒金针针体和患
者头处"处或交叉。
②金针
施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和表情,并时时询问患
者有无胸闷、心慌、全身大汗等情况发生,以避免突发晕针,如患者突然晕针,应立即拔出金针治疗,使患者处于足高头低卧位,并适量饮用温糖水。
③金针结束后,拔出金针用消毒棉签按压针孔,避免
出现头皮下血肿,嘱患者在室内适量活动,治疗当日避
免饮浓茶,在施术后5〜7d内禁用寒凉食物,禁止冷水
洗头、手脚,禁止贪凉吹风'+]。
4小结
医金针疗法结合了艾灸、腧穴、金针等综合治疗
作用,治疗隆病的临床效果肯定,是一种藏区患者乐于的治疗方法,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该疗法
亦存在如下不足:取穴个数相对较少,不利于拓展疾病
种类;纯黄金针具对柔软,刺人头度和深
度不易+屯黄金针具导热性能良好,施术过程中腧
穴周围热性剧烈,影响患者对金针疗法的度
及后续治疗+屯黄金针属于贵重的治疗器械"临
床使用,如消毒不严格,存在交叉感染风险;部分施术在拔出金针后,在针孔处涂以酥油,不符合临床有创作的无菌原则。
综上,金针疗法是藏医外治法
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和理论依据,且具有
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临床推广,值得临床进一
人挖掘、整理和探析,使之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黄蓉萍,李元,王婷婷,等.藏医放血疗法与中医学的交流
及应用浅谈']•亚太传统医药,2019,15(2) :23-25.
[2] 王智森.基础藏医学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3] 赵健民.从《四部医典》中看藏医对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
认识']•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2):34-36. [4] 宇妥•云丹衮波.四部医典[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
中国民法2021年1 (第29卷第2期41
社,2009.
[5] 桑旦.新编藏医学[M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7.[6] 毛韶玲.藏医外治疗法[M ].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1.[7] 索朗欧珠.藏医外治操作规范[M ].拉萨:西藏藏文古籍出 版社,2017.
[8] 尼玛才让.藏医金针学[M ].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9.[9] 罗尔吾.藏医金针疗法治疗头隆(眩晕症)的临床研究[J ].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8,24(11) :16-18.
[10] 格桑次仁.藏药方齐I J 学[M ].拉萨: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17.
民族匾药
CHINA'S NATUROPATHY, Jan. 2021 ,Vol. 29 No. 2
[11] 许焕芳,赵百孝.艾灸疗法作用机理浅述[J ].上海针灸杂
志,2012,31(1) :6-9.
[12] 邓荣瑛,阎军.黄金的医用、药用古今探秘[J ].西北地质,
1993,30(2) .‘j ..
[13] 王鑫,孙敬青,魏嘉,等.金针的传承沿革及应用[J ].环球 中医药,2019,12(9) .358-1360.
[14] 娘毛塔,贡保昂杰.浅谈藏医金针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J ].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3,19 (1): 24
(收稿日期.020-06-01)
*上接第39页)消胀除满;陈皮理气调中,炙甘草益气 和中,调和诸药;大枣煎汤调药,补益脾胃。
诸药合用, 共奏健脾燥湿、行气调中之功。
考虑患者病程已久,脾 胃已伤,故祛邪扶正,予以补益脾胃之香砂六君子汤善 后,取得了良好疗效。
4小结
治疗脾胃病要充分重视舌象辨证。
《灵枢•脉度》
云.舌为脾胃之外候,足太阴脾经连于舌本、散舌下。
” 舌象是中医辨证的主要依据之一,清•章楠在《医门棒 喝》中记载.观舌
阴阳虚实,审苔垢
邪之寒热虚实。
”舌象可以反映病位浅深,观舌象区别 病情进退,判断邪正寒热,对推测疾病演变、预后吉凶 和
临床遣方用药有重要的
1]。
舌 化
系统疾病有
的关系,苔为胃
气,是胃气
水谷之气上承于舌面形成的,舌苔的有无可反应胃气 的多少。
因此,通过观舌苔可以审视胃的内部病变。
现代研究也证实,舌苔的厚腻程度
性胃炎病情的
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舌象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 是消化
膜的外在表现[12]。
李生财主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痞满应重点 把握舌象的辨证,湿
焦
性胃炎患者多表现为
白腻苔,此为湿浊内盛之舌象,多由脾虚失于运化,津 液转输不利,导致湿浊内盛,协水谷之气熏蒸舌面而形 成。
治疗当以治脾为首、除湿为要。
脾喜燥而恶湿,祛 湿健脾方可使中焦气机通达,津液布散有序,垢腻舌苔 消除。
李生财主任常用苍术、薏苡仁、佩兰治疗湿阻中 焦
性胃炎,苍术燥湿健脾"
健脾除湿,佩兰
芳香化湿,三味共用,可燥
湿
,改善患
腹满闷、
呕恶食少等胃脘不适症状。
由此可见,临证时需四诊 合参,观舌象,审病机,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随证加
减,灵活化裁,方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SIPPONENP,MAAROOS H I . Chronic gastritis [J ]. Scand J Gastroenterol ,2015,50(6) : 657-667.
[2] B ACHA D , WALHA M , BEN SLAMA S , et al . Chronic gastritis classifications [J ]. Tunis Med ,2018,96(7 ) : 405-410.[3] STOLTE M , MEINING A . The updated sydney system :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of gastritis as the basi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J ]. Can J Gastroenterol ,2001,15(9 ) : 591-598.[4] RODRIGUEZ-CASTRO K I,FRANCESCHI M,NOTO A , et al . Clinical m anifestations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J ]. Acta Biomed ,2018,89(8):88-92.
[5] 张声生,唐旭东,黄穗平,等.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意见(2017)[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7) .060-3064.[6] 刘芬,刘艳菊,田春漫.苍术提取物对脾虚证大鼠胃黏膜及 胃肠免疫功能的影响[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35(3): 343-347,354.
[7] 高学敏.中药学[M ].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2007.
[8] 王彦芳,季旭明,赵海军,等.薏苡仁多糖不同组分对脾虚 水湿不化大鼠模型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32(3)1303-1306.
[9]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10] 吕文纲,王鹏程.佩兰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 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5,22(3) .49-350.
[11] 杨洋,杨敏,瞿先侯,等.化生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舌 象特点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9,27 (9): 684-688.
[12] 邓芳芳,曹淼,张文兴.基于消化道黏膜象进行中医辨证 的思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3) .108-1110.
(收稿日期.020-05-06)
42 中国民$疔法2021年1 (
第
29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