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泾县中学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泾县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人:查宝珠
说明:本试卷分笫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6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
动物游戏之谜
周立明
近二十年来,动物的游戏行为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
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
生物世界有一条普遍规律,就是尽可能节省能量。
那么,动物为什么要消耗大量能量来进行这种没有明确目的游戏呢?对此,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看法。
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水,用牙齿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
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则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
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
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有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
他们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
他们还指出,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例如河马喜欢玩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的游戏,渡鸦喜欢玩从雪坡上滑梯的游戏等。
这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
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
不久前,美国加州大学神经生理学家汉斯·特贝、哈佛大学神会生物学家斯塔·阿特曼等提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假说——“学习说”。
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
特贝在卡纳里群岛上研究黑猩猩发现,如果给黑猩猩一根棍子,他们就会用棍子去做出各种游戏行为:会用棍子互相赶来赶去,像人们赶鸭子似的;也会用棍子去取挂着的食物。
经历过这种游戏的黑猩猩,在今后生活中容易学会使用棍子。
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游戏成为幼小动物和成年动物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美国爱达荷大学的约翰·贝叶和加拿大动物学家保尔·赖特认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
贝叶注意到,西伯利亚羱羊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
向:它们选择在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好像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
赖特发现,哈得逊湾的北极熊在冬季要花很大力气去捕捉海豹、鱼类;到了夏季,北极熊转移到陆上生活,不必为猎食整天奔波。
吃饱喝足,就进行各种游戏,如摔跤、奔跑等。
夏季游戏好像体育运动,使北极熊在食物丰富的季节保持了身体的灵活和力量,这对冬季捕食大有好处。
因此,这两位学者提出“锻炼说”来补充“学习说”。
这几种假设说,哪一种更有道理?研究者们各抒己见,众说纷纭。
目前这些假说都难以圆满解释的问题是,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象力、狡猾、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等,都远远超出人们对它们的估计。
游戏行为有点儿像体育运动,有点儿像演戏,既无目的,又无结果,即兴发生,没有一定模式,没有不变的规则,令人捉摸不透。
因而要解开动物游戏的所有秘密,还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1.对“动物游戏之迷”的破解总结有误的一项是()
A.游戏是动物能把自身的天赋技能和复杂的环境巧妙结合。
动物在学习中也得到了愉悦。
B.动物通过游戏锻炼身体和熟悉未来生活应掌握的技能,以适应生存。
C.动物游戏实施动物在竞争生活中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调节和补偿。
D.动物游戏行为是复杂的,“动物游戏之谜”的谜底有待深入研究。
2.下面列举的动物行为不能对应证明“动物游戏之谜”的假说的一项是()
A.“演习说”:黑猩猩掌中汲水。
B.“自娱说”:北极渡鸦在雪坡上飞上滑下。
C.“学习说”:猩猩用棍子赶鸭子;动物捉迷藏和追逐。
D.“锻炼说”:羱羊在斜坡上奔跑,在悬崖上跳跃。
3.对本文的思维结构形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四个方面叙述了动物游戏的四个“假说”,采用了并列式思维结构。
B.本文从四个方面逐层深入分析动物游戏的目的,为层进式思维结构。
C.本文用先提出命题,然后阐述各种假说,再结论的总分总式思维结构。
D.本文先结论,再举例论证,有理论阐释,也有实例支持,行文思维严密。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
豫让者,晋人也。
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
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
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
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
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
”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
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
”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
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
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
”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
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
襄子至桥,马惊。
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
”使人问之,果豫让也。
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
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
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
”使兵围之。
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
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
”
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
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史记·刺客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已者容容:打扮
B、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恨:仇恨
C、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数:责备
D、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布:袒露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豫让“忠义”的一组是()
①去而事智伯②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③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④我故国士报之⑤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⑥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A.①④⑤B.②③⑤C.①③⑥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豫让“漆身”“吞炭”的目的是隐藏自己,方便报仇,但是他的朋友却
以为这样做不值得,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
B、豫让改变姓名,到宫中充当“刑人”涂饰厕所,想在襄子如厕时,趁其不备杀死他,结果被襄子识破。
C、豫让曾先后臣服几个主子,智伯对他很宠信。
在智伯被襄子灭掉后,豫让为报答知遇之恩,一心为智伯报仇。
D、豫让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明知报仇之事难为却拼死为之,就连险遭他刺杀的襄子也深深赞叹他的忠义。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
(3分)
(2)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3分)
(3)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8分)
朝耕
袁中道
荷锄出茅屋,月色白如素。
过林滴水声,一天好雾露。
东方犹未光,灿灿动霞路。
不觉叱牛声,惊起政白鹭。
8.映衬(如动静、声色等)是古诗常用手法,试以此诗为例加以分析。
(4分)9.全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六小题
.......)(6分)(1)夫人之相与,,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兰亭集序》)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滕王阁序》)
(3)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4)是故,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5),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6)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
也? ! (贾谊《过秦论》)(7)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李清照《声声慢》)
(8)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三、(24分)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永恒的托尔斯泰
①曾经让我激动的小说可真不少,其中当然有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安娜·卡列宁娜》。
而后来,我怎么就那么强烈地喜欢上了海明威?他那貌似枯槁的短句竟有那么丰腴的蕴藏,我甚至感到全世界的作家数他最有魅力。
还有总是穿了破衣服拍照的福克纳,还有鲁尔弗,还有日本的川端康成,在图书馆里吸了一辈子灰尘的博尔赫斯……托尔斯泰怎么竟显得模糊了?曾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又终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
仔细想想,大师是谁,海明威还是福克纳?川端还是谷崎润一郎?心里忽然明白过来,真正的大师应该是托尔斯泰,那个长着大胡子身穿布衣经常和农民一起耙草的伟大的托尔斯泰。
②现代作家如海明威、卡夫卡、马尔克斯,怎么着都觉得散碎了点,思想让人捕捉不住,令人激赏的往往只是语言、细节和叙述手法。
现代文学展示着现代的人生?如果说文学仅仅是对人生或社会的展示,那怎么能让人心悦诚服?毕竟,文学不只是展示。
仅此一点,海明威怎么能和托尔斯泰比?有人说,托尔斯泰是一面“镜子”,托尔斯泰怎么能仅仅被说成是一面“镜子”?
③是什么让我们觉得托尔斯泰好像是一座山,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弥漫着浓浓的忏悔之情,不是白种人或是黑种人或是黄种人的忏悔,而是人类的忏悔?为什么他的小说能让人听到深深的叹息,感觉到对人类灵魂的无情鞭挞?难道这一切不是基于对人的深深的爱?塔吉雅娜·托尔斯泰这样回忆她的父亲:“有一次在雅斯纳亚。
波良纳那里,父亲忽然心血来潮,要大家说出人生的三个愿望。
父亲想出了两个——爱一切人,被一切人爱。
”现代派作家少的是爱,多的是技巧,然而文学毕竟不是技巧的展示会、语言的杂耍或叙事的杂技。
④读托尔斯泰,常常让人想到宗教。
但把宗教淘洗一番,祛除世俗附加上去的荒诞,剩下的就是宗教美好的一面:净化人类的灵魂。
这话太古老了,但托尔斯泰最动人之处正在于此。
阅读托尔斯泰,你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是那么不干净,
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净化,像是跳进清流洗了一次澡。
据说田园牧歌是虚幻的,但难道许多现代派作品中的浮躁、失落、异化和颓唐能成为人类的精神营养?
⑤我们有时会觉得托尔斯泰太像一位“教主”。
然而他的劝谕总是通过“真正的小说”来实现的。
小说就是小说,小说不是哲学,小说是入浴而不是说教。
和托尔斯泰比较一下,萨特的小说是不是太“非小说化”了?托翁总是不动声色地通过人物达到他的目的。
真理从来都是浅近的,就像太阳,悬在你的头上,就那么一个圆,带给你光和热。
读《复活》或《安娜·卡列宁娜》,你感觉到的是手法?语言?结构?全不是。
这一切那么完美地综合着,任何一面都不特别突出,一切均水乳交融,以求突出人物来传达作家所要传达的“教谕”。
这才是大师,自然、大方、有力。
在托翁面前,现代许多“实验性小说”是不是太喜欢花样百出,因而太有些小气?
⑥文学上“寻根”的说法往往显得可笑。
我们的许多作家像一棵树,站在大地上却喋喋不休:“我们的根在哪里?”而暮年的托尔斯泰还是对来访的朋友说起他正在写一本书:“我的余生不长了,然而生存一刻就要工作一刻,我正在写有关政府和人民关系的书。
”散步的时候,托翁常常会突然停下来,“一位老农,刚磨完了一把镰刀。
托尔斯泰伯爵和他说了几句话,丢下手杖,一下子夺过镰刀,麻利地割着草以试一试刀刃”。
“我们遇见两位香客打扮的老头,背着旅行袋,拄着拐杖,脚上缠着布片,快步走过。
托尔斯泰叫住他们,说了一会儿话,又从怀里掏出钱包,给了他们一些钱”。
真不知道托尔斯泰和两个老头说了些什么,想必不是“今天天气哈哈哈”。
他一生都努力地想使自己不要远离人民。
⑦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日记和关于他的回忆录,一次次地让人感动。
我想,面对托尔斯泰的著作你就会清清楚楚地知道什么是大师,知道托尔斯泰与某些“大师级”作家分量的不同。
11.根据文意,分别解释文章第一段与第六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6分)
①曾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又
终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
②我们的许多作家像一棵树,站在大地上却喋喋不休:“我们的根在哪里?”
12.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归纳作者否定海明威等现代派作家是文学大师的理由。
(6分)
①内容上,现代派作家的作品。
②形式上,现代派作家的作品。
13.作者认为托尔斯泰是“真正的大师”,理由是什么?请你写出三点。
(6分)①;
②;
③。
14.文章既评述托尔斯泰,又点评了现代派作家。
这是—种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
第Ⅱ卷(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安祥峥嵘座右铭礼上往来
B.缥缈渲泄萤光屏饿殍遍地
C.深邃整饬度假村鳞次栉比
D.箴言沉缅流水帐再接再厉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抛.砖.引玉
..的即兴发言,博得了全场一片掌声。
B.《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化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
....的腐儒形象。
C.刚从世界锦标赛载誉归来的羽坛名将林丹,即使着便装上街,也同样是
精神抖擞,引起路人纷纷侧目而视
....,暗暗喝彩。
D.今年,教育收费的情况差强人意
....,乱收费的问题初步得到解决。
17.下面文段共六句,其中五处有语病,将有语病的句子加以修改。
(5分)
①我们记忆中的春晚,本应是诚恳的、家常的,能够让全国观众度过一年最后在一种相对纯净的气氛中的闲暇。
②然而这种印象今天正在迅速消解,零点报时这类亿金难买的“硬广告”倒也罢了,观众还得忍气安插进节目里的零星“软广告”。
③一台春晚,是联欢晚会还是“广告晚会”?这是网友们看了虎年春晚后的揶揄。
④因为不知道这些无孔不入的“软广告”,其“创意”和受益方是节
目表演者还是春晚项目组(抑或二者各图其利)图利。
⑤部分节目的粗制滥造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春晚作为一个原本带有一定公益色彩的品牌节目,正越来越沦落为金钱,却忽略了广大观众。
⑥这种掉进钱眼里的做法,实在是破坏了观众观赏春晚的坏心情,让国人很是不爽。
18.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漫画的主题。
(不超过40字)(5分)
19.把下面6句依次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上下文语义连贯。
(4分)现在,诗歌是越来越不景气了,这也难怪,一些故作深沉的和故弄玄虚的诗歌好像在那儿有意“自绝于人民”似的,在自我陶醉中画地为牢,那些除了他自己谁也看不懂的诗歌把那一点点有限的感情拧过来拧过去,痛苦得别扭,欢喜得蹊跷,意思九曲十八湾,上气不接下气地用生造的词语拼接了又撕碎,撕碎了又拼接;流行歌曲是越唱越热闹了,倒也必然,,让稍有知识的听众觉得莫名其妙。
①那些浅浅的笑靥和嗲嗲的娇嗔加上东拼西凑的词语
②不知所云的歌词
③可相当多的歌词也好像是在那儿重复来重复去的唱老调
④灌进听众的耳朵里
⑤常常让不知就里的听众觉得深沉奥妙
⑥仿佛要把一滴感情化开变成一大锅浓汤
20.阅读下面网页上的一则新闻,写一组对偶句加以评论。
要求观点鲜明,用语文明规范,每句9—15宇。
(4分)
五、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告别,我们在告别中不断长大,渐渐成熟。
告别还意味着新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请以“告别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限记叙文或议论文;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800字以上。
泾县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答题卷
________________ ----------------------------------
②
13.①
②
③
14.
第Ⅱ卷
17.
19
20
参考答案及详解
1.A(解释的是“学习说”,“动物在学习中也得到了愉悦”不当。
)
2.C(“猩猩用棍子赶鸭子”无此游戏,应为“猩猩用棍子互相赶来赶去,向人们赶鸭子似的。
”)
3.C(A 四个“假说”为并列,不能说明全文;B四个“假说”非层进,也不能说明全文;
D这是文章局部的论证方法,不能说明全文。
)
4.B(恨:遗憾)
5.D(①是豫让的行为,但不能表现他的忠义;③是豫让对朋友所提建议的评论;⑤是襄子劝豫让的话)
6.A(“以为这样做不值得,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错)
7. ①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呀。
(第一句“亡”,第二句省略的成分“之”,第三句判断句式;错一处扣1分)
②范氏、中行氏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
(众人:像对待一
般人一样。
遇:对待。
故:因此。
每个词译错扣1分)
③可是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做法(这样做的原因),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
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
(若理解为定语后置句,且翻译正确也对。
译文:可是我这样做的原因,就是要使(让)那些怀着二心来侍奉国君的天下后世的臣子感到羞愧)。
(译出大意1分。
所以:……的原因。
愧:羞辱;使……羞愧。
事:侍奉。
每个词译错扣一分)
8.①月色皎洁显静,出屋、经过树林有滴水声为动,动静映衬;
②雾气露水、东方未亮显静,霞光灿灿、叱牛声、白鹭惊起都为动,动静映衬。
③白如素的月色、东方霞光,与农夫叱牛、惊起白鹭声交织在一起,互相映衬。
(只要各举
出一例,答出“动静”、“声色”一个方面即可给2分。
)
9. 通过迷人的乡村晨景和诗意的叱牛早耕图景,表现了作者对安闲自得的农家、纯朴清新
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仰慕、赞美)之情。
(“图景”占1分,“思想感情”占3分,图景只要答出一个即可,思想感情如答到“对生活的热爱”之类可给2分。
)
10.(1)俯仰一世(2)不坠青云之志(3)不尽长江滚滚来
(4)无贵无贱(5)鹰击长空(6)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7)如今有谁堪摘(8)气吞万里如虎
11.①有段时间曾经怀疑最初的认识,现在终于明白托尔斯泰才是真正的大师。
②许多作家生活在人民中间却不知道文学应该为谁服务。
(大意对就给分)
12.①仅仅是对人生或社会的展示(或“充满浮躁、失落、异化和颓唐”)
②是技巧的展示会、语言的杂耍或叙事的杂技。
(或:只注重语言、细节和叙述手法) 13.①托尔斯泰的作品基于对人的深深的爱。
②托尔斯泰的作品能够净化人的心灵。
③托尔斯泰的作品总是以突出人物来传达主题思想。
④托尔斯泰始终不忘与人民的联系(学生答到其中三点即可)
14.手法:对比(2分,答“比较”或“反衬”得1分)。
作用:①使文章内容更鲜明突出,从而说明托尔斯泰才是真正的文学大师;
②表达了作者的文学追求。
(各2分)
15.C (A项安详礼尚往来 B项宣泄荧光屏 D项沉湎流水账)
16.D (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这个成语的主语只能是第一人称。
胸无城府:襟怀坦荡,不隐瞒什么。
是褒义词。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表示畏惧或愤恨。
)
17.
18【示例一】商品名称运用谐音手法借助“名人效应”现象泛滥。
【示例二】商品名称借谐音恶意篡改名人姓名促销产品造成不尊重他人的现象。
【示例三】讽刺商家运用谐音手法借助“名人效应”胡乱使用语言文字的严重现象。
【评分提示】5分,答到“运用谐音手法”得1分,答到“借助名人效应”得2分,答到“现象泛滥”“促销产品造成不尊重名人”“随意组合语言文字的严重现象”之类得2分,有其它思考角度,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9. 序号:③①⑥④②⑤
20. 示例:(1)昔日抢今日卖强盗如此无耻今日购明日退国人这般聪明
(2)卖贼赃理直气壮真无赖护国宝义正节高好男儿
(对偶2分,内容3分。
内容不全面可酌情扣分)
三、作文,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豫让,是晋国人,以前曾经侍奉范氏和中行氏两家大臣,没什么名声。
他离开那里去奉事智伯,智伯特别地尊重宠幸他。
等到智伯攻打赵襄子时,赵襄子和韩、魏合谋灭了智伯;消灭智伯以后,三家分割了他的国土。
赵襄子最恨智伯,就把他的头盖骨漆成饮具。
豫让潜逃到山中,说:“唉呀!好男儿可以为了解自己的人去死,好女子应该为爱慕自己的人梳妆打扮。
现在智伯是我的知己,我一定替他报仇而献出生命,用以报答智伯,那么,我就是死了,魂魄也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
”于是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身上藏着匕首,想要用它刺杀赵襄子。
赵襄子到厕所去,心一悸动,拘问修整厕所的刑人,才知道是豫让,衣服里面还别着利刃,豫让说:“我要替智伯报仇!”侍卫要杀掉他。
襄子说:“他是义士,我谨慎小心地回避他就是了。
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
”最后还是放他走了。
过了不久,豫让又把漆涂在身上,使肌肤肿烂,像得了癞疮,吞炭使声音变得嘶哑,使自己的形体相貌不可辨认,沿街讨饭。
就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
路上遇见他的朋友,辨认出来,说:“你不是豫让吗?”回答说:“是我。
”朋友为他流着眼泪说:“凭着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爱您。
亲近宠爱您,您再干您所想干的事,难道不是很容易的吗?何苦自己摧残身体,丑化形貌,想要用这样的办法达到向赵襄子报仇的目的,不是更困难吗?”豫让说:“托身侍奉人家以后,又要杀掉他,这是怀着异心侍奉他的君主啊。
我知道选择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困难的,可是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
豫让说完就走了,不久,襄子正赶上外出,豫让潜藏在他必定经过的桥下。
襄子来到桥上,马受惊,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
”派人去查问,果然是豫让。
于是襄子就列举罪过指责他说:“您不是曾经侍奉过犯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
智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
至于智伯,他把我当作国土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土那样报答他。
”
襄子喟然长叹,流着泪说:“唉呀,豫让先生!您为智伯报仇,已算成名了;而我宽恕你,也足够了。
您该自己作个打算,我不能再放过您了!”命令士兵团团围住他。
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埋没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为美名去死的道理。
以前您宽恕了我,普天下没有谁不称道您的贤明。
今天的事,我本当受死罪,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刺它几下,这样也就达到我报仇的意愿了,那么,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了。
我不敢指望您答应我的要求,我还是冒昧地说出我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