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24种树郭橐驼传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 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巩固
检查我的基础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伺.(sì)病偻.(lǚ)移徙.(xǐ)
蕃.(fán)根拳.(quán)暮抚.(fǔ)
莳.(shì)鸡豚.(tún)传.其事(chuán)
D.长.人者(zhǎnɡ)勖.尔植(xù)早缫.而绪(cāo)
解析:D项,“缫”应读“sāo”。

答案:D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偻.(脊背弯曲)名我固.当(本来)
B.遂.而鸡豚(成,养大)故病.且怠(穷困)
拳.而土易(拳曲,伸展不开)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根本)
D.勖.尔植(勉励)字.而幼孩(养育)
解析:C项,本:树干。

答案:C
句是( )
例句: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解析:例句中的“爪”是名词用作动词,用手指甲划。

B项中的“衣”也是名词动用:穿……衣。

答案:B
加点部分文言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故不我若
...也
A.微斯人,吾谁与归
....,遍于天下
.... B.钩党之捕
是之不察莫吾知
.......兮,旦吾济乎江湘
解析:惟D项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句。

答案:D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解析:A项中“其实”都是“(他)实际上”。

B项中上句“也”是句中舒缓语气词;下句“也”是判断句句尾判断语气词。

C项中上句“者”是代词,代“的人”;下句“者”是语气舒缓词,用在“者……也”判断句主语后。

D项中上句“然”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下句“然”是“这样”,代词。

答案:A
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某某永济市虞乡镇)人,世称“柳河东”。

又因官至某某刺史,也称“柳某某”。

“古文运动”,在古文理论上有着相同的见解,但韩愈在排斥佛老、复兴儒学、提倡师道方面贡献较大,柳宗元则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如我们初中学过他的《捕蛇者说》。

C.柳宗元的文学性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

如《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等,都写得精湛感人,表现了作者本人的正直品格,寄托了他的政治主X,反映了社会现实,可以说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一个新发展。

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的知识。

——加里宁
D.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

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对农民的残酷无情的剥削,婉约而多讽,体现出柳宗元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一贯风格。

解析:D项,“指摘中唐吏治对农民的残酷无情的剥削”有误,应是“指摘中唐吏治扰民伤民”。

答案:D
剖析精彩文段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字注音并解释。

(1)见长.人者好.烦其令()(2)勖.尔植()
答案:(1)zhǎnɡ治理hào喜好(2)xù勉励
8.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解析:A项,它的果实;实际上。

B项,本性;方法。

C项,生长;治理。

D项,类似。

答案:D
9.翻译下列句子。

(1)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2)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参考答案:(1)早早让你们煮蚕茧抽取蚕丝,早早让你们用线织布。

养育好你们的小孩,哺大你们的鸡和猪。

(2)我们小民停止吃饭来慰劳官吏尚且没有空闲,又怎能使我们繁衍生息而安顿好我们的身家性命呢?。

(四个字以内。


答案:得其天性
综合拓展提升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2题。

蝜蝂传(节选)
柳宗元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行遇物,辄持取,昂①其首负之。

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②仆不能起。

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注:①昂:仰也。

②踬:跌倒。

11.翻译本段文章。

参考答案:蝜蝂,是一种善于背负东西的小虫子。

走路时遇到东西就取来,仰起它的头背负起来。

背负的东西越重,即使非常难以背动了,它还是不停地去取物背上。

它的背上很涩,东西积聚了很多,因而也不散落,终于摔倒不能爬起来。

有的人怜悯它为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如果能站起走了,又照旧持取物来背。

它又好向高处爬,用尽它的力气也不停下来,一直到坠倒地上摔死。

12.蝜蝂小虫有几个特点?柳宗元的此文,有什么社会意义?试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有两个特点:一是贪婪,贪欲无限;一是向上爬。

柳宗元写这篇传,其目的是讽刺当时官场上那些贪官污吏、嗜取者,他们为自己无限地贪求富贵、惟恐少积,一旦贬官,困难过后,依旧贪婪,最后往往自取灭亡。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

龚遂字少卿,山阳某某阳人也,以明经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贺,贺动作多不正。

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涕泣,蹇蹇亡已。

而剌王过,王至掩耳而走,曰:“郎中令善愧人。

”及国中皆畏惮焉。

王尝久与驺奴、宰人游
戏饮食,赏赐亡度。

遂人见王,涕泣膝行,左右侍御皆出涕。

王曰:“郎中令何为哭?”遂曰:“臣痛社稷危也!愿赐清闲竭愚。

”王辟左右,遂曰:“大王知胶西王所以为无道亡乎?”王曰:“不知也。

”曰:“臣闻胶西王有谀臣候得,王所为拟于桀、纣王也,得以为尧、舜也。

王说其谄谀,尝与寝处。

唯得所言,以至于是。

今大王亲近群小,渐渍邪恶之习,存亡之机,不可不慎也。

臣请选郎通经术有行义者与王起居,坐则诵《诗》《书》,立则习礼容,宜有益。

”王许之。

遂乃选郎中X安等十人侍王。

居数日,王皆逐去安等。

久之……会昭帝崩,亡子,昌邑王贺嗣立,官属皆征入。

王相安乐迁长乐卫尉。

遂见安乐,流涕谓曰:“王立为天子,日益骄溢,谏之不复听。

今哀痛未尽,日与近臣饮食作乐,斗虎豹,召皮轩,车九流,驱驰东西,所谓悖道。

古制宽,大臣有隐退,今去不得,阳狂恐知,身死为世人笑,奈何?君,陛下故相,宜极谏争。

”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

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

皆诛,死者二百余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为城旦。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蹇蹇
..亡已
蹇蹇:忠言直谏。

拟.于桀、纣王也
拟:模仿。

减死
..
减死:免去。

D.为城旦
...
为城旦:剃发之刑。

解析:B项,拟:相似。

答案:B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本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陈祸福,至于涕泣
..饮食
.. B.王尝久与驺奴、宰人游戏
清闲
..竭愚 D.古制宽,大臣有隐退
..
解析:A项,都是“哭泣”;B项,文中的意思是“游猎戏逐”,现代汉语指“娱乐活动或玩耍”;C项,文中的意思是“一些时间”,现代汉语中是“清静闲暇”;D项,文中的意思
是“退职、归隐”,现代汉语多指“退居二线”。

答案:A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解析:A项,凭、因。

B项,于是。

C项,动词“参与”;连词“和”。

D项,语气词“啊”。

答案:C
16.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王贺“所谓悖道”的一组是()
①王至掩耳而走②王尝久与驺奴、宰人游戏饮食③涕泣膝行,左右待御皆出涕④居数日,王皆逐去安等⑤王说其谄谀,尝与寝处⑥斗虎豹,召皮轩,车九流,驱驰东西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①④⑥
解析:①句侧面表现龚遂勇于直言劝谏,③句陈述的对象是龚遂,⑤句陈述的对象是胶西王。

答案:C
1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龚遂屡屡对昌邑王忠言直谏,甚至涕泣膝行。

他的态度使昌邑王左右的人都感动得落泪。

B.龚遂讲胶西王的故事,是为了让昌邑王接受教训,不要亲近小人,危及社稷。

C.龚遂的忠言直谏使昌邑王当上了天子,可是他自己却被处以剃发之刑,罚做劳役。

D.龚遂不但自己忠言直谏,又选X安等十人辅佐昌邑王,又请昌邑故相安乐谏争。

解析:C项,不是因为龚遂的忠言直谏,他自己却被处以剃发之刑,罚做劳役,也不是因为昌邑王当上了天子。

答案:C
1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大王知胶西王所以为无道亡乎?
(2)今大王亲近群小,渐渍邪恶之习,存亡之机,不可不慎也。

参考答案:(1)大王知道胶西王无道而亡的原因吗?
(2)现在大王您亲近小人,渐渐沾染上了他们的坏习惯,存亡的关键时机不可不慎重啊!
参考译文:龚遂,字少卿,山阳某某阳人。

因为通晓经传而做了官,官至昌邑郎中令。

少卿辅助大王贺,大王的举止行为大多不合正直人的要求。

龚遂为人忠厚老实,性格刚直有很高的节操。

在内,在大王面前据理力争;对外,指责傅相。

引经典的理义,陈事件的祸福,有时到了泪流满面的程度,直言进谏直到生命终结。

有时,如果讽谏王太难堪,大王塞着耳朵跑了,说:“郎中龚遂的直言让人难以接受。

”这时整个京城中的人都畏怕他。

大王曾经与驺奴、宰人一起游猎戏逐吃饭,赏赐这些人又不符合法度。

龚遂进去拜见大王,哭着跪着前行,大王身边的人看了都哭了。

大王说:“郎中令为什么哭呢?”龚遂说:“我痛心的是国家危险呀!希望大王能赐我一些时间,让我了此余身。

”大王让左右的人退下去,龚遂说:“大王知道胶西王无道而亡的原因吗?”大王说:“不知道。

”龚遂说:“我听说是由于胶西王身边有阿谀奉承的大臣侍候而造成的。

胶西王做的事情与纣王相似,但胶西王能够做得与尧舜一样。

胶西王喜欢听人阿谀奉承,这些人曾与胶西王相处在一起,只听得进这些人的话,因此,才到了这种地步。

现在大王你亲近这么多的小人,慢慢地染上了他们的不良习惯,大王你面临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能不慎重啊!我请求选一些精通经术又品德高尚的郎中来陪你一起生活。

大王坐下,他们就教您诵读《诗》《书》;大王站着,他们就教你熟悉各种礼仪,这样对您应该是有所帮助的。

”大王答应了他。

龚遂于是选了郎中X安等十人陪伴大王。

处了不长的日子,大王都一个一个地让X安等人离去了。

过了很长的时间……正赶上昭帝驾崩,昭帝又没有儿子,于是昌邑王贺被立为国君,昌邑王的故友部属都被征召任用。

昌邑王原来的辅相安乐被升为长乐卫尉。

龚遂拜会了安乐,他流着泪说:“昌邑王现在立为天子,一天天变得骄横,大臣进谏又不再听从。

今天我们为大王以前的行为的哀痛之心,还未到尽头,今天天子又天天与身边的大臣吃喝玩乐,让虎豹相斗,召来华贵的车子,浩浩荡荡地驰骋在国中,这,就是所说的违背古道。

古制比较宽泛,大臣可以隐居退归。

现在我是想离开都不行了。

如果假装疯癫,又怕被天子发现,身死而被天下人笑话,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您是陛下的老相国了,应该极力进谏才好。

”昌邑王即位才二十七天,最后因为淫乱而被废黜。

昌邑王原来的大臣们,犯了陷大王于恶习之中而不直言进谏的错误,都被杀死了,被杀的有二百多人。

只有龚遂与中尉王阳,因为曾多次全力进谏而得以免去一死,处以剃发之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