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七汽车舒适总线故障诊断与检修 《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检修》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门控制单元的功能包括控制电动可调外后视镜(折叠功 能)、电动车窗升降机的过载保护和降噪平缓升起功能。
任务二 舒适总线认知
图7-16 POLO轿车舒适CAN总线系统电路框图
任务二 舒适总线认知
2. 登车报警灯
前车门装备了登车报警灯,其位置如图7-17所示。
图7-17 登车报警灯位置图
任务二 舒适总线认知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3. 节点
节点是一种电子装置,在总线系统中,节点包括控制单元 和总线辅助设备,如图7-14所示。与传统汽车单片机控制系统 的ECU相比,控制单元在硬件上多了专门的总线接口装置(如CAN 总线接口),并有相应的软件即通信标准的支持;而传统意义上 的传感器、执行器在现场总线系统中被称为总线辅助装置。
图7-7 宝来轿车发动机ECU J220与自动变 速器ECU J217之间总线信号传递方式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实现了从传统的一线一用的专线制到一线多用制的转变, 从而大大减少了汽车上导线的数量,缩小了线束的直径。同时, 也使汽车内部的线束连接变得简洁、清晰,如图7-8所示。
图7-8 采用总线技术后汽车内部的线束(装 备三个电子控制单元)
一、 汽车总线的产生与发展
为实现汽车内部各个电子控制系统之间 的数据共享和快速传输,在显著降低线束用 量的同时,有效提高汽车电子系统的安全性 和可靠性,现代汽车普遍采用总线技术。汽 车总线技术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与现场总线 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1. 传统信息传输的瓶颈
任务二 舒适总线认知
图7-15 POLO轿车舒适CAN总线系统的组成
任务二 舒适总线认知
它至少由一个中央控制单元和四个车门控制单元组成, 其电路框图如图7-16所示。
中央控制单元的功能包括行李厢使用中控门锁,舒适关 闭功能(车窗升降机、活动天窗),驾驶员侧车门单独打开,车 门使用中控门锁,整辆车通过内部按钮联锁和解锁,只能通 过摇控器使防盗报警装置退出工作,可关闭的超声波车内监 控、自诊断、中控门锁“安全”指示控制。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以宝来轿车的驾驶员侧车门控制单元为例,如果采 用传统的布线方式进行信息传输,需要9个线束插接器, 共45根导线,才能完成其全部控制功能,如图7-9所示。
图7-9 采用传统的布线方式(9个线束插接器, 共45根导线)
速腾轿车巡航控制系统的设定与检测
采用总线技术进行信息传输之后,则只需2个线束插 接器,共17根导线即可,如图7-10所示。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图7-2 汽车上的电控系统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图7-3 汽车内部传统的线束(装备三 个电子控制单元)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从发动机控制到 传动系统控制,从行驶、制动、转向系统控制到安全保 障系统及仪表报警系统,从电源管理到提高舒适性而做 的各种努力,使汽车电子系统成为了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这些系统除了各自的传感器、执行元件外,还需要互相 通信,其传统的布线方式如图7-4所示。
任务二 舒适总线认知
1. POLO轿车舒适CAN总线系统的组成
CAN总线是双向串行数据总线,采用双线制(采 用两条传输线CAN H、CAN L)且两条线缠绕在一 起传输数据,直接通信距离最远可达10 km,此时 传输速率为5 Kb/s,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 Mb/s,此 时通信距离最长为40 m。
POLO轿车舒适CAN总线系统的组成如图7-15所 示,其传输速率为100 Kb/s,具有单线工作能力。
码元速率RB指每秒钟传送的码元数,单位为波特/秒 (Baud/s),又称为波特率。信息速率Rb指每秒钟传送的 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bit/s),又称为比特率。
在汽车总线上用波特率表示传输速率,但一般不采 用调相技术,波特率等于比特率。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6. 网关
由于各种数据总线和网络的传输速率、信号表示、 通信协议等不同,因此不同类型的总线或网络之间无法 进行直接耦合连接并进行数据交换,必须经过一种具有 特殊功能的计算机进行转换,这种计算机称为网关。 它 使不同总线和网络的信息共享并使协议间不产生冲突, 从而实现无差错的数据传输。
网关是在采用不同体系结构或协议的网络之间进行 互联时,用于提供协议转换、数据交换等网络兼容功能 的设备。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网关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网关在传输层 上以实现网络互联,是最复杂的网络互联设备,仅用于 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联。网关既可以用于广域网 互联,也可以用于局域网互联。网关是一种充当转换重 任的设备。在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或语言, 甚至体系结构完全不同的两种系统之间,网关是一个翻 译器。与网桥只是简单地传达信息不同,网关对收到的 信息要重新打包,以适应目标系统的需求。
图7-10 采用总线技术的布线方式(2个线束 插接器,共17根导线)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3. 采用汽车总线技术的优点
1 (1)减轻整车质量。
2 (2)实现资源共享,
降低生产成本。
5 (5)减少装配时间。
4 (4)增大开发余地。 3
(3)提高工作可靠性。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4. 汽车总线技术的发展趋势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2. 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field bus)是一种工业数据通信总线,是一 种在过程现场安装在控制室先进自动化装置中的串行数字 通信链路。现场总线主要用于过程自动化控制(如钢铁冶金、 啤酒酿造)、制造自动化控制(如机械加工)、楼宇自动化控 制等领域,以解决工业现场的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器、 执行机构等现场设备间的数字通信,以及这些现场控制设 备和高级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目前,汽车上广 泛使用的控制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 就可以归为现场总线类网络。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4. 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communications protocol)是控制通信实体间有效完成 信息交换的一组规则和约定。即要想 交流成功,通信双方必须“说同样的 语言”。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5. 传输速率
计算机中的信息都用二进制的0和1表示,其中每个 0或1被称作一个位,即bit(比特)。传输速率是指数据在 信道中传输的速度,它分为两种: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导线数量的增加造成了以下影响。 (1)整个汽车的布线十分复杂,而且显得很凌乱。 (2)占用空间更大,使得在有限的汽车空间内布线越 来越困难,限制了功能的扩展。 (3)故障率随之增加,降低了汽车的可靠性。 (4)一般情况下,线束都装在纵梁下等看不到的地方, 一旦线束中出现问题,查找便相当麻烦,增加了维修的难度。
通过Telematics提供的服务,用户不仅可以了解交 通信息或临近停车场的车位状况,确认当前位置,还可以 与家中的网络服务器相连接,及时了解家中的电器工作情 况、安全情况及客人来访情况等。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二、 汽车总线常用术语 1. 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是模 块间运行数据的通 道,即所谓的“信 息高速公路”。
任务二 舒适总线认知
一、 典型舒适CAN总线
CAN是controller area network的缩写,即控制 器局域网,是由德国Bosch公司最早提出的,目前已形 成国际标准,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 CAN总线在汽车舒适系统中普遍应用,用于舒适系统传 输数据的CAN总线称为舒适CAN总线,POLO轿车的舒 适CAN总线系统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为解决以上问题,汽车总线技术应运而生。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2. 基于汽车总线技术的信息传输
采用总线技术后,汽车电控系统之间的布线方式如 图7-6所示。
图7-6 汽车电控系统的总线连接方式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在传统的信号传递方式中,每个信号都有专属的传输线, 需要传递的信号越多,需要的信号传输线就越多,而采用汽车 总线技术后,只需要一根或两根传输线即可,如图7-7所示。
Telematics技术整合了汽车网络技术(也包括其他移 动运输工具内部的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GPS卫星导 航技术,通过无线网络随时给行车中的人们提供驾驶、生 活、娱乐等所必需的各种信息。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图7-12 Telematics信息交换过程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通常所说的Telematics就是指应用无线通信技术的车载 计算机系统,被认为是未来的汽车网络技术的发展趋耗随之增加。据统计,导 线质量每增加50 kg,汽车油耗每百千米会增加0.2 L。
(6)电控单元并不是仅仅与负载设备简单地连接,更 多的是与外围设备及其他电控单元进行信息交流,并经过 复杂的控制运算,发出控制指令,按传统的连接方式,线 束成本较高。
图7-13 数据总线示意图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数据总线可以在一条(或几条)数据线上,同 时(或分时)传输大量的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编码的 数据(信号),其所传输的数据(信号)可以被多个系 统共享,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信息传输效 率,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如果系统可以发送和 接收数据,这样的数据总线就称为双向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实际上是一条或几条导线。
在汽车单片机控制时代, 特别是早期生产的汽车,车上 只有一个电子控制单元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ECU),其信息传输量较少, 电子控制系统的传感器、电子 控制单元和执行器之间的连接 电线(线束)的数量还不太多, 尚可接受,如图7-1所示。
图7-1 汽车内部的线束(装备一个 电子控制单元)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图7-4 汽车电控系统的传统布线方式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如图7-5所示,每项信息都需要通过一条独立的数据线 进行交换,即有几个信号交换就要有几条信号传输线,其内 部线束的数量将急剧增加,甚至难以承受。
图7-5 宝来轿车发动机ECU J220与自动 变速器ECU J217之间传统的信号传递方式
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检修
项目七 汽车舒适总线故障诊断与检修
任务引入
某顾客的一辆POLO轿车,汽车中控门锁和电动玻璃升降 器不能正常工作,车主要求排除故障,修复此汽车。
要完成这个工作任务,就需要知道中控门锁和电动玻璃升 降器的控制原理,在POLO轿车上它们隶属于舒适总线系统。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使用Telematics技术,当汽车行驶过程中出现故障时, 通过无线通信连接服务中心,进行远程车辆诊断,内置在发 动机上的计算机记录汽车主要部件的工作状态,并随时为维 修人员提供准确的故障位置、故障原因和维修方法。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使用Telematics技术,通过终端机接收信息并查看 交通地图、路况介绍、交通信息、安全与治安服务及信息 娱乐服务等,在后座还可以进行电子游戏和网络应用(包 括金融、新闻、E-mail等)。
图7-14 现场总线中的节点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一个节点可以包括十几个传感器和执行器,即一个节点 可以同时接收并发送十几个传感器信号,同时控制十几个执 行器。若某节点上只有传感器,则称为传感器节点;若某节 点上只有执行器,则称为执行器节点。
一个节点的各传感器和执行器可以分属于不同的控制系 统,即传感器信号对于本节点控制的执行器不一定是有用的 信号,节点只负责把传感器的信息发送到总线上,而该执行 器所需的传感器信号也不一定与该执行器在同一节点上,控 制单元可以从总线上获得该控制系统所需的传感器信息。
图7-11 汽车将进入信息化时代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Telematics是远程通信技术(telecommunications) 与信息科学技术(informatics)的合成词,意指通过内置在 汽车、航空器、船舶、火车等运输工具上的计算机网络技 术,借助无线通信技术、GPS卫星导航技术,实现文字、 图像、语音信息交换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任务二 舒适总线认知
图7-16 POLO轿车舒适CAN总线系统电路框图
任务二 舒适总线认知
2. 登车报警灯
前车门装备了登车报警灯,其位置如图7-17所示。
图7-17 登车报警灯位置图
任务二 舒适总线认知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3. 节点
节点是一种电子装置,在总线系统中,节点包括控制单元 和总线辅助设备,如图7-14所示。与传统汽车单片机控制系统 的ECU相比,控制单元在硬件上多了专门的总线接口装置(如CAN 总线接口),并有相应的软件即通信标准的支持;而传统意义上 的传感器、执行器在现场总线系统中被称为总线辅助装置。
图7-7 宝来轿车发动机ECU J220与自动变 速器ECU J217之间总线信号传递方式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实现了从传统的一线一用的专线制到一线多用制的转变, 从而大大减少了汽车上导线的数量,缩小了线束的直径。同时, 也使汽车内部的线束连接变得简洁、清晰,如图7-8所示。
图7-8 采用总线技术后汽车内部的线束(装 备三个电子控制单元)
一、 汽车总线的产生与发展
为实现汽车内部各个电子控制系统之间 的数据共享和快速传输,在显著降低线束用 量的同时,有效提高汽车电子系统的安全性 和可靠性,现代汽车普遍采用总线技术。汽 车总线技术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与现场总线 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1. 传统信息传输的瓶颈
任务二 舒适总线认知
图7-15 POLO轿车舒适CAN总线系统的组成
任务二 舒适总线认知
它至少由一个中央控制单元和四个车门控制单元组成, 其电路框图如图7-16所示。
中央控制单元的功能包括行李厢使用中控门锁,舒适关 闭功能(车窗升降机、活动天窗),驾驶员侧车门单独打开,车 门使用中控门锁,整辆车通过内部按钮联锁和解锁,只能通 过摇控器使防盗报警装置退出工作,可关闭的超声波车内监 控、自诊断、中控门锁“安全”指示控制。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以宝来轿车的驾驶员侧车门控制单元为例,如果采 用传统的布线方式进行信息传输,需要9个线束插接器, 共45根导线,才能完成其全部控制功能,如图7-9所示。
图7-9 采用传统的布线方式(9个线束插接器, 共45根导线)
速腾轿车巡航控制系统的设定与检测
采用总线技术进行信息传输之后,则只需2个线束插 接器,共17根导线即可,如图7-10所示。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图7-2 汽车上的电控系统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图7-3 汽车内部传统的线束(装备三 个电子控制单元)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从发动机控制到 传动系统控制,从行驶、制动、转向系统控制到安全保 障系统及仪表报警系统,从电源管理到提高舒适性而做 的各种努力,使汽车电子系统成为了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这些系统除了各自的传感器、执行元件外,还需要互相 通信,其传统的布线方式如图7-4所示。
任务二 舒适总线认知
1. POLO轿车舒适CAN总线系统的组成
CAN总线是双向串行数据总线,采用双线制(采 用两条传输线CAN H、CAN L)且两条线缠绕在一 起传输数据,直接通信距离最远可达10 km,此时 传输速率为5 Kb/s,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 Mb/s,此 时通信距离最长为40 m。
POLO轿车舒适CAN总线系统的组成如图7-15所 示,其传输速率为100 Kb/s,具有单线工作能力。
码元速率RB指每秒钟传送的码元数,单位为波特/秒 (Baud/s),又称为波特率。信息速率Rb指每秒钟传送的 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bit/s),又称为比特率。
在汽车总线上用波特率表示传输速率,但一般不采 用调相技术,波特率等于比特率。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6. 网关
由于各种数据总线和网络的传输速率、信号表示、 通信协议等不同,因此不同类型的总线或网络之间无法 进行直接耦合连接并进行数据交换,必须经过一种具有 特殊功能的计算机进行转换,这种计算机称为网关。 它 使不同总线和网络的信息共享并使协议间不产生冲突, 从而实现无差错的数据传输。
网关是在采用不同体系结构或协议的网络之间进行 互联时,用于提供协议转换、数据交换等网络兼容功能 的设备。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网关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网关在传输层 上以实现网络互联,是最复杂的网络互联设备,仅用于 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联。网关既可以用于广域网 互联,也可以用于局域网互联。网关是一种充当转换重 任的设备。在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或语言, 甚至体系结构完全不同的两种系统之间,网关是一个翻 译器。与网桥只是简单地传达信息不同,网关对收到的 信息要重新打包,以适应目标系统的需求。
图7-10 采用总线技术的布线方式(2个线束 插接器,共17根导线)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3. 采用汽车总线技术的优点
1 (1)减轻整车质量。
2 (2)实现资源共享,
降低生产成本。
5 (5)减少装配时间。
4 (4)增大开发余地。 3
(3)提高工作可靠性。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4. 汽车总线技术的发展趋势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2. 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field bus)是一种工业数据通信总线,是一 种在过程现场安装在控制室先进自动化装置中的串行数字 通信链路。现场总线主要用于过程自动化控制(如钢铁冶金、 啤酒酿造)、制造自动化控制(如机械加工)、楼宇自动化控 制等领域,以解决工业现场的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器、 执行机构等现场设备间的数字通信,以及这些现场控制设 备和高级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目前,汽车上广 泛使用的控制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 就可以归为现场总线类网络。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4. 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communications protocol)是控制通信实体间有效完成 信息交换的一组规则和约定。即要想 交流成功,通信双方必须“说同样的 语言”。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5. 传输速率
计算机中的信息都用二进制的0和1表示,其中每个 0或1被称作一个位,即bit(比特)。传输速率是指数据在 信道中传输的速度,它分为两种: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导线数量的增加造成了以下影响。 (1)整个汽车的布线十分复杂,而且显得很凌乱。 (2)占用空间更大,使得在有限的汽车空间内布线越 来越困难,限制了功能的扩展。 (3)故障率随之增加,降低了汽车的可靠性。 (4)一般情况下,线束都装在纵梁下等看不到的地方, 一旦线束中出现问题,查找便相当麻烦,增加了维修的难度。
通过Telematics提供的服务,用户不仅可以了解交 通信息或临近停车场的车位状况,确认当前位置,还可以 与家中的网络服务器相连接,及时了解家中的电器工作情 况、安全情况及客人来访情况等。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二、 汽车总线常用术语 1. 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是模 块间运行数据的通 道,即所谓的“信 息高速公路”。
任务二 舒适总线认知
一、 典型舒适CAN总线
CAN是controller area network的缩写,即控制 器局域网,是由德国Bosch公司最早提出的,目前已形 成国际标准,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 CAN总线在汽车舒适系统中普遍应用,用于舒适系统传 输数据的CAN总线称为舒适CAN总线,POLO轿车的舒 适CAN总线系统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为解决以上问题,汽车总线技术应运而生。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2. 基于汽车总线技术的信息传输
采用总线技术后,汽车电控系统之间的布线方式如 图7-6所示。
图7-6 汽车电控系统的总线连接方式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在传统的信号传递方式中,每个信号都有专属的传输线, 需要传递的信号越多,需要的信号传输线就越多,而采用汽车 总线技术后,只需要一根或两根传输线即可,如图7-7所示。
Telematics技术整合了汽车网络技术(也包括其他移 动运输工具内部的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GPS卫星导 航技术,通过无线网络随时给行车中的人们提供驾驶、生 活、娱乐等所必需的各种信息。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图7-12 Telematics信息交换过程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通常所说的Telematics就是指应用无线通信技术的车载 计算机系统,被认为是未来的汽车网络技术的发展趋耗随之增加。据统计,导 线质量每增加50 kg,汽车油耗每百千米会增加0.2 L。
(6)电控单元并不是仅仅与负载设备简单地连接,更 多的是与外围设备及其他电控单元进行信息交流,并经过 复杂的控制运算,发出控制指令,按传统的连接方式,线 束成本较高。
图7-13 数据总线示意图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数据总线可以在一条(或几条)数据线上,同 时(或分时)传输大量的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编码的 数据(信号),其所传输的数据(信号)可以被多个系 统共享,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信息传输效 率,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如果系统可以发送和 接收数据,这样的数据总线就称为双向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实际上是一条或几条导线。
在汽车单片机控制时代, 特别是早期生产的汽车,车上 只有一个电子控制单元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ECU),其信息传输量较少, 电子控制系统的传感器、电子 控制单元和执行器之间的连接 电线(线束)的数量还不太多, 尚可接受,如图7-1所示。
图7-1 汽车内部的线束(装备一个 电子控制单元)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图7-4 汽车电控系统的传统布线方式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如图7-5所示,每项信息都需要通过一条独立的数据线 进行交换,即有几个信号交换就要有几条信号传输线,其内 部线束的数量将急剧增加,甚至难以承受。
图7-5 宝来轿车发动机ECU J220与自动 变速器ECU J217之间传统的信号传递方式
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检修
项目七 汽车舒适总线故障诊断与检修
任务引入
某顾客的一辆POLO轿车,汽车中控门锁和电动玻璃升降 器不能正常工作,车主要求排除故障,修复此汽车。
要完成这个工作任务,就需要知道中控门锁和电动玻璃升 降器的控制原理,在POLO轿车上它们隶属于舒适总线系统。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使用Telematics技术,当汽车行驶过程中出现故障时, 通过无线通信连接服务中心,进行远程车辆诊断,内置在发 动机上的计算机记录汽车主要部件的工作状态,并随时为维 修人员提供准确的故障位置、故障原因和维修方法。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使用Telematics技术,通过终端机接收信息并查看 交通地图、路况介绍、交通信息、安全与治安服务及信息 娱乐服务等,在后座还可以进行电子游戏和网络应用(包 括金融、新闻、E-mail等)。
图7-14 现场总线中的节点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一个节点可以包括十几个传感器和执行器,即一个节点 可以同时接收并发送十几个传感器信号,同时控制十几个执 行器。若某节点上只有传感器,则称为传感器节点;若某节 点上只有执行器,则称为执行器节点。
一个节点的各传感器和执行器可以分属于不同的控制系 统,即传感器信号对于本节点控制的执行器不一定是有用的 信号,节点只负责把传感器的信息发送到总线上,而该执行 器所需的传感器信号也不一定与该执行器在同一节点上,控 制单元可以从总线上获得该控制系统所需的传感器信息。
图7-11 汽车将进入信息化时代
任务一 汽车总线技术基本认知
Telematics是远程通信技术(telecommunications) 与信息科学技术(informatics)的合成词,意指通过内置在 汽车、航空器、船舶、火车等运输工具上的计算机网络技 术,借助无线通信技术、GPS卫星导航技术,实现文字、 图像、语音信息交换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