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弱电解质的电离知识点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弱电解质的电离
-■电解质'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解质必须是自身能直接电离出自由務动的离子的化合物。

SO:. CO:
③条件:水溶液或融化状态
对于电解质来说,只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可,而对非电解质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④难溶性化合物不一就是弱电解质。

例如:BaSCU、AgCl难溶于水,导电性差,但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太小,测不出(或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他们是电解质。

⑤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都是电解质(特姝:盐酸是电解质溶液):
麓糖、洒精为非电解质。

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2、弱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①电解质的强弱打化学键有关,但不由化学键类型决楚。

强电解质含有离子键或强极性键, 但含有强极性键
的不一都是强电解质,如出0、HF等都是弱电解质。

②电解质的强弱打溶解度无关。

如BaS04. CaCCb等
③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说明离子化合物在熔融或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共价化合物只有在溶于水时才能导电.因此,可通过使一个化合物处于熔融状态时能否导电的实验来判是该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还是离子化合物。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导电能力
Z 溶液浓度
《离子浓度4
导电性强弱J I 电离程度
I 离子所带电荷
① 电解质不一圧导电(如NaCl 晶体、无水醋酸),导电物质不一圮是电解质(如行墨),非电解 质不导
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迫是非电解质:
②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决是于溶液离子浓度大小,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

离子电荷 数越高,导电能力
越强。

③ 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楚比弱电解质强(浓度可不同1饱和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 立比弱电解质强 ④ 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是水溶液或高温熔融液(熔液)。

共价化合物只能在溶液中导电,离子 化介物在熔液和
溶液均可导电.(区別离子与共价化介物)
三'弱电解质的电藹平衡
1、电离平衡概念
一定条件(温度、浓度)下,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溶
液中各分子和离子的浓度都保持不变的状态叫电离平衡状态(属于化学平衡九
3、影响电藹平衡的因素(符合勒沙特列原理)
(1) 内因一电解质本身的性质,是决左性因素。

(2) 外因
① 温度一由于弱电解质电离过程均要吸热,因此温度升高,电离度增大。

② 浓度一同一弱电解质,浓度越大,电离度越小。

在一立温度下,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

因为溶液浓度越大,离子相互碰撞结合成分子 的机会越大,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就越小。

因此,稀释溶液会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

例如:在醋酸的电离平衡CHjCOOH CH3COO+H*
MV
卩弱电解质分子电离速率
U 离子结合成的电解质 分子
速率
t -------
任何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存在电离平衡,达到平衡时,弱电解质具有该条件下的最大 电离程度。

2■电离平衡的特征
① 逆:
② 等:
③ 动:
④ 立:
⑤ 变:
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存在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

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不等于零,是动态平衡0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里离子的浓度、分子的浓度都不再改变。

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被破坏,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A 加水稀释,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变大,但C (CH J COOH )、C (H+)、C (CH3COO )变小:
B 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向右移动,
C (CH3COOH )、C (H+)、cfCH.COO )增大但电离程度小;
③ 外加物质
若加入的物质电离出一种与原电解质所含离子相同的离子,则会抑制原电解质的电离, 使电离平衡向生成分子的方向移动:若加入的物质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则会促进 原电解质的电离,使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以电离平衡
汇为例,各种因素对平衡的影响可归纳为下表: 四、电藹方程式的书写
(1) 强电解质用=,弱电解质用 U —
(2) 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多元弱碱一步到位。

H2CO3 H++HCOy, HCOyp^H++CO 齐 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NH3 • HiO = NH? + 0H- Fc (OH ) 3
(3)弱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成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但酸根是部分电离•
NaHCO3=Na 好HCO 厂
屮+COF
(4)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j 完全电离,但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里的电离是不相同的。

熔融状态时:NaHSO4=Na*+HSO4 溶于水时:NaHSO4=Na*+H*+SO4-- 五'电离平衡常数(相当化学平衡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当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状态时,溶液中电离产生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
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弱电解质分子浓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简称 电离常数,通常用Q 表示弱酸的电离常数。

(1)K 的意义:K 值越大,则电离程度越大,电解质(R 卩酸碱性)越强:K 值越小,电离
程度越小,离子结合成分子就越容易,电解质(即酸碱性)越弱。

表达式中各组分的 浓度均为平衡浓度。

Fc% + 3OH ・
AB 今 A*+B-
C{A") c(B')
3 dAB)
(2) K 的影响因素:K 的大小与溶液的浓度无关,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不变,K 值不变:温
度不同,K 值也不同。

(3)多元弱酸的K :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电离的,毎步电离平衡常数,通常用K H K"
K3分别表示,但第一步电离是主要的。

如:磷酸的三个K 值,K|>K2>K5,磷酸的电离 只写第一步。


明,
①一元弱酸、一元弱碱的电离常数表达式:
CH3COOH CH^COO* +H+ 一泄温度下CHsCOOH 的电离常数为: NHa • H2O NH4+ +OH - 一定温度卞NH3 •出0
的电离常数为:
②多元弱酸的电离特点及电离常数表达
A 分步电离:是几元酸就分几步电离.每步电离只能产生-•个每一步电离都有其柑应的
电离常数。

B 电离程度逐渐减小,且K,>K2>K J ,故多元弱酸溶液中平衡时的H+主要来源于第一步。

所以,在比较多元弱酸的酸性强弱时,只需比较其K1即可。

例如25匸时,H3PO4的电离:
K «竺堂•竺?=2・61X I (M3
3 H//PO5-)
多元弱酸溶液中的c (H+)是各■步电离产生的c (H+)的总和,在每步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中 的c (H+)是指溶液中H+的总浓度而不是该步电离产生的c (H+)。

六 ' 电鬲度
电离度()(柑当转化率,与温度、浓度均有关)
电离度C )=己电离的电解质的分子数_X100% 溶液中原有电解质的总分子数
A 内因:电解质的本性。

B 外因:温度和溶液的浓度等。

(1)浓度的影响:
酣酸稀释时电离度变化的数据:
可见,电离度随浓度的降低而增大。

(因浓度越稀,离子互相碰撞而结合成分子的机会越 少,电离度就越大。


c{ClhCOOH)
ciNH^}c(Ofr)
Kb ----- --------
"Nfh - fhO)
式:
H5PO4
+H+
HfO - — HPO-+H+
HPO2・ ___ PO3-+H- 浓度
(mol/L )
0,2 0・1 0.001 0.948
132
124
章节知识结构图
(完全电离•无平衡状态
强电解质无电解质分子,存在着阴、阳离子
I 电离方程式用”表示
I ■部分电离 存在着电解质分子和阴、阳离子 电离方程式用“="表示 f 意义:在一定条件下M 电离)n (结合)时的状态 冃J:d 止)逆)式
特点定: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I 变:外界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
/温度:升高温度,电离程度增大;反之,减小 影响浓
度:增大浓度,电离程度减小;反之,增大
*因素(用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但离子浓度减小) (外加试剂:或促
进或抑制 (表达式:对于+A-, 电离 & c (II+ )・& A-) 常数] HA )
• L I (意义:在相同温度下人越大,越易电离
溺电解质电解质肚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