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梦江南》,两种理解,思妇怀远或羁旅乡思,哪种合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首《梦江南》,两种理解,思妇怀远或羁旅乡思,哪种合适
展开全文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作家,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温庭筠的《梦江南》共有两首,其一便是那首著名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而令一首《梦江南》“千万恨,恨极在江南”虽没第一首那么广为流传,但也是非常经典的一首词。
梦江南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温庭筠的首二句上来就点明所要抒发的情感,即恨,并且用千万修饰,说明恨之多,而最恨的则是“在天涯”,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所思念的人在天涯,表达的是思妇怀远的主题;一是温庭筠自己在天涯,表达的则是游宦行旅的主题。
不管是哪种情感,在这首词中都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来,而温庭筠似乎也未给出具体的答案。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山月本来就是无知无情之物,温庭筠明知,却还心生埋怨,看似无理,实是情深所致。
这样的诗例还有晏殊的“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鹿虔扆的“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等等。
当然,山月的知或者不知,有情还是无情,全在于温庭筠们表达情感的需要,说它有情,它则有情;要它无情,它则无情。
但无论山月是有情还是无情,诗人却是一片深情!为什么说山月不知呢?因为山月总给人孤独冷清的感觉,常会勾起旅人思妇的相思,旅人思妇怕相思,因为相思到深处总会数断回肠。
水风与山月一样,不知温庭筠有“千万恨”,吹空了眼前的花,也吹破了温庭筠的梦,眼前一片空寂,心里也是一片空寂。
这种绝望和幻灭的感觉,用概数“千万”实在是无法传达了,因此温庭筠采用了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尽量拓展诗歌的想象空间,让我们自己去体会,去感悟。
“摇曳碧云斜。
”摇曳,飘忽不定,象征旅人思妇焦灼不宁的情绪;碧云斜,暗示抒情主人公渐渐消沉的情绪。
此句是对三四句写景渲染的进一步深化,将眼前的落花,稍远的山月,渐渐推向天边的碧云,希望似乎越来越渺茫,情绪越来越低沉,使人有不能承受其重难以喘息的感觉。
“望江南”这一词体结构章法很特别,先是直抒胸臆,点明情感,接着寓情于景,烘托渲染情感,最后或点或染,将情感进一步深化,
推向极致。
因此,《梦江南》这一词牌,为众多文人名家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