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初二物理教案电磁波的海洋.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初二物理教案电磁波的海洋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学生边学边实验、师生共同讨论相结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简述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说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简述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电磁波的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科学的兴趣教具
收音机,电池,导线,真空罩,抽气机,水槽和水,木棍,音叉和锤,铁丝网
教学方法
交往活动式
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难点: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
教学过程
引入:学生收听电台广播,教师隐蔽地用遥控器干扰收音。

师:收音机没有电线通向电台,这些信号是靠什么传播?(电磁波)除此之外,电视、手机、遥控器都利用电磁波来工作,我们就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里。

(板书)二、电磁波的海洋
师:波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我们桌面上的器材,大家能让它们产生哪些波?
学生讨论、实验并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这些波的原因,类比引出电磁波的产生:水波由木棍上下振动产生;声波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电磁波是不是也由什么物体的振动产生呢?
(板书)1.电磁波的产生
(实验)图9 2-2。

导线的一端与电池正极相连,另一端与负极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收音机里发出“喀喀”声,因为导线与电池组成的电路中产生了迅速变化的电流,是变化的电流产生了电磁波,收音机接收了这一电磁波,并把它放大、转换成声音,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喀喀”。

(板书)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了电磁波。

师:在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能产生电磁波,同学们列举出生活中能够产生电磁波的一些例子,如电脑、手机、微波炉、电视机等,它们产生的电磁波的强度虽不一样,但都是由一些复杂的电路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而产生的,我们就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

师:虽然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可以给我们传递各种信息。

电磁波是如何传播的呢?
(板书)2.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师:水波是通过水把振动向外传播;声波通过空气等介质把振动向外传播,电磁波的传播是否也需要介质?
学生猜想、讨论。

(演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手机放在真空罩内,拨打该手机,手机收到
信号同时听到铃声,用抽气机将罩内空气抽掉,再拨打该手机,听不到铃声但仍收到信号。

师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板书)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又如何?
我们以水波为例来学习波速的计算,再类比水波来讲解电磁波速的计算。

出示水的波形图,
讲解波峰、波谷、波长、频率(一秒(下转第41页)(上接第39页)内电流振荡的次数)及单位,波速(即一秒内振动从A点传到B点的距离),得出波速=波长×频率,波长越长,频率越小。

科学测量表明,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c=2.99792485×108m/s≈3×105km/s,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由此产生什么联想?(说明光也是电磁波)。

(板书)光也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2.99792485×108m/s ≈3×105km/s。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9 2-3电磁波波谱让学生大致了解。

电磁波是个大家庭,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

动手动脑学物理:
1.各小组汇报、介绍收集到的利用电磁波的资料。

2.探究:用金属网能够防止电磁波的泄漏吗?
板书设计
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
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