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8月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8月份)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3分)(xx•中山模拟)化学与能源、环保、资源利用、食品安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液化气、汽油和石蜡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B.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碘﹣131、铯﹣137互称同位素,可使蛋白质变性
C.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的CO2增多D.“地沟油”、“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都对健康有害
2.(3分)(2011•中山模拟)若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Fe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
B.28gCO中所含的原子数为2n A
C.0.1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CO32﹣数为0.1n A
D.标况下,22.4L苯的分子数为n A
3.(3分)(xx•佛山二模)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氨水吸收过量的SO2:OH﹣+SO2=HSO3﹣
B.F eSO4溶液被氧气氧化:4Fe2++O2+2H2O=4Fe3++4OH﹣
C.N 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AlO2﹣+H++H2O=Al(OH)3↓
D.C l2与稀NaOH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
4.(3分)(2011•广东)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23gNO2含有N A个氧原子
B.1L 0.1mo1•L﹣1的氨水含有0.1N A个OH﹣
C.常温常压下,22.4L CCl4含有N A个CCl4分子
D.1mo1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
5.(3分)(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下列实验操作或事实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或事实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用HNO3酸化的BaCl2溶液,产
生白色沉淀说明试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再
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研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C 将Na2CO3与HCl两种溶液相互滴加可以鉴别这两种溶液
D C2H5Br与AgNO3溶液混合加热检验C2H5Br中的溴元素
A.A B.B C.C D.D
6.(3分)(xx•广东)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氮,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①②⑤⑥D.③④⑤⑥
7.(3分)(xx•广东)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 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均冒气泡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
B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溶液澄清Ag+与NH3∙H2O能大量共
存
C 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HNO3中溶液变蓝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
应
D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
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
紫红色
氧化性:Fe3+>I2
A.A B.B C.C D.D
8.(3分)(xx秋•正定县校级期末)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普伐他汀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不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3mol NaOH反应
二、(请判断下列说法正误,标√或×)
9.(3分)(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常温常压下,22.4LCO2中含有N A个CO2分子..(判断对错)
10.(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个n A个CCl4分子(判断对错)11.(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 A(判断对错)12.(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标准状况下,1moL 水中所含原子总数数为3 N A(判断对错)13.(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常温常压下,22.4L O3中含有3n A个氧原子(判断对错)
14.(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常温常压下,22.4L SO2和O2的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总数为2N A (判断对错)
15.(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3.4gNH3中含有电子数为0.2N A(判断对错)
16.(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24g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 A(判断对错)
17.(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1.00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判断对错)
18.(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1mol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判断对错)
19.(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1mo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判断对错)
20.(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常温常压下,1 mol Fe在1 mol 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判断对错)
21.(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78gNa2O2中含有2N A个阴离子(判断对错)
22.(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1 mol Na2O和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3 N A (判断对错)
23.(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在熔融状态下,lmol NaHSO4完全电离出的阳离子数目为2N A (判断对错)
24.(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1mol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判断对错)
25.(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标准状况下当氧气与氦气的原子数均为N A时,它们具有相同的体积(判断对错)
26.(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常温常压下,16g CH4中所含中子数为10N A(判断对错)
三、简答题
27.(15分)(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书写化学方程式.
(1)甲烷在光照时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气态有机产物:
(2)用乙醇为原料来制备乙醛
(3)CH3CHO发生的银镜反应
(4)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5)乙醇和CH3CO18OH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制乙酸乙酯:.
28.(16分)(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Heck反应是合成C﹣C键的有效方法之一,反应如图:
化合物Ⅱ可由以下合成路线获得:Ⅳ(分子式为C3H6O3)VⅡ
(1)化合物Ⅲ的分子式为,1mol化合物Ⅲ完全燃烧最少需要消耗molO2.
(2)化合物IV分子结构中含甲基,写出化合物IV的结构简式:,并写出由化合物IV反应生成化合物V的化学方程式.
(3)有关化合物Ⅱ说法正确的是.
A.1mol化合物Ⅱ最多可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
B.化合物Ⅱ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化合物Ⅱ难溶于水
D.化合物Ⅱ分子间聚合,反应生成的高聚物结构为
(4)化合物Ⅲ的一种同分异构体VI,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VI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核磁共振氢谱共有三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2:2,VI的结构简式为.
(5)和也可以发生类似如图的反应,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如图的反应类型为.
29.(15分)(xx•惠州模拟)某塑化剂(DEHP)的结构简式为:
其合成路线如下:
(1)DEHP的分子式;
(2)反应I的类型,反应IV的产物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3)M,N的结构简式分别为M、N.
(4)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
(5)一定条件下,1mol和足量的H2反应,最多可消耗H2mol.
(6)分子式为C8H6Cl4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可以通过类似:的反应得到,请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xx届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冷坑中学高三(上)月考化学试
卷(8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3分)(xx•中山模拟)化学与能源、环保、资源利用、食品安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液化气、汽油和石蜡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B.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碘﹣131、铯﹣137互称同位素,可使蛋白质变性
C.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的CO2增多
D.“地沟油”、“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都对健康有害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专题:化学应用.
分析:A.石油液化气、汽油和石蜡的主要成分都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属于碳氢化合物;
B.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位素不可使蛋白质变性;
C.亚硫酸容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硫酸;
D.地沟油”、“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均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都对人体有害;解答:解:A.石油液化气、汽油和石蜡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故A正确;
B.碘﹣131、铯﹣137是质子数不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不是同位素,不可使蛋白质变性,故B错误;
C.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所以导致雨水的pH值小于5.6,亚硫酸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使溶液的pH值变得更小,故C错误;
D.地沟油”、“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均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都对人体有害,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用途,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完成.
2.(3分)(2011•中山模拟)若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Fe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
B.28gCO中所含的原子数为2n A
C.0.1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CO32﹣数为0.1n A
D.标况下,22.4L苯的分子数为n 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依据铁与稀盐酸反应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离子分析;
B、质量换算物质的量,结合分子式计算原子数;
C、依据碳酸根离子水解分析判断;
D、依据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分析判断.
解答:解:A、0.1molFe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故A
错误;
B、28gCO物质的量为1mmol,含原子数为2n A,故B正确;
C、0.1mol/LNa2CO3溶液中存在碳酸根离子的水解,含有CO32﹣数小于0.1n A,故C
错误;
D、苯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22.4L苯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主要考查氢离子的弱氧化性把铁氧化为亚铁离子,质量换算物质的量计算原子数,盐类水解的应用,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
3.(3分)(xx•佛山二模)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氨水吸收过量的SO2:OH﹣+SO2=HSO3﹣
B.F eSO4溶液被氧气氧化:4Fe2++O2+2H2O=4Fe3++4OH﹣
C.N 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AlO2﹣+H++H2O=Al(OH)3↓
D.C l2与稀NaOH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一水合氨属于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中应该写成分子式;
B、硫酸亚铁被氧气氧化生成了硫酸铁和氢氧化铁;
C、稀硫酸过量,偏铝酸根离子生成了铝离子;
D、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解答:解:A、一水合氨属于弱电解质,氨水与过量二氧化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H2O+SO2=NH4++HSO3﹣,故A错误;
B、硫酸亚铁被氧气氧化生成了硫酸铁和氢氧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2Fe2++3O2+6H2O=8Fe3++4Fe(OH)3↓,故B错误;
C、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生成了硫酸铝和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
﹣+4H+=Al3++2H2O↓,故C错误;
D、Cl2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注意反应物的量的关系,B项容易出错,注意方程式的配平,本题难度中等.
4.(3分)(2011•广东)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23gNO2含有N A个氧原子
B.1L 0.1mo1•L﹣1的氨水含有0.1N A个OH﹣
C.常温常压下,22.4L CCl4含有N A个CCl4分子
D.1mo1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质量换算物质的量结合分子式计算氧原子;
B、氨水溶液中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
C、依据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分析判断;
D、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计算分析.
解答:解:A、23gNO2物质的量==0.5mol,含有N A个氧原子,故A正确;
B、1L 0.1mo1•L﹣1的氨水含一水合氨0.1mol,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故
B错误;
C、四氯化碳不是气体,常温常压下,22.4L CCl4物质的量不是1mol,故C错误;
D、1molFe2+被过氧化氢氧化为Fe3+,电子转移1mol,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主要考查质量换算物质的量计算微粒数,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计算,弱电解质的判断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5.(3分)(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下列实验操作或事实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或事实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用HNO3酸化的BaCl2溶液,产
生白色沉淀说明试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再
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研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C 将Na2CO3与HCl两种溶液相互滴加可以鉴别这两种溶液
D C2H5Br与AgNO3溶液混合加热检验C2H5Br中的溴元素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A.不能排除AgCl的干扰;
B.应在同一浓度下进行比较实验;
C.前者逐滴滴入后者,发生Na2CO3+2HCl═2NaCl+CO2↑+H2O,后者逐滴滴入前者发生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CO2↑+H2O;
D.C2H5Br无溴离子.
解答:解:A.不能排除AgCl的干扰,应先加盐酸,如无现象,再加BaCl2检验,故A错误;
B.应在同一浓度下进行比较实验,否则没有可比性,故B正确;
C.前者逐滴滴入后者,发生Na2CO3+2HCl═2NaCl+CO2↑+H2O,现象为开始有气泡冒出直到反应结束,但后者逐滴滴入前者发生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CO2↑+H2O,现象为开始没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则现象不同,故C正确;
D.C2H5Br无溴离子,不能生成沉淀,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检验、性质等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的合理性的评价,难度不大.
6.(3分)(xx•广东)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氮,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①②⑤⑥D.③④⑤⑥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
专题:化学应用.
分析:本题根据胶体的性质,带不同电荷的胶粒相遇时会形成沉淀;钢材是铁和碳的合金,比例不同所得材料性状不同;硫酸钡是一种沉淀,但哎溶液中的硫酸钡只要溶解就会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氯气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橡胶、淀粉等都为高分子化合物,因为分子量比较大等知识点来解题.
解答:解:①根据胶体的性质当带不同电荷的胶粒相遇时会发生聚沉,不同地方的泥土胶粒电荷不同,在入海口出聚沉形成沉淀,日积月累形成三角洲,故①正确;
②钢材是铁和碳的合金,②正确;
③“钡餐”是硫酸钡,但硫酸钡是强电解质,因为尽管硫酸钡是难溶物但溶于水的部分
确实完全电离的③错;
④硅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ⅣA主族,是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④正确;
⑤氯气是由非极性键组成的单质,⑤错;
⑥橡胶是高分子化合物,⑥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中胶粒是带电荷的,生活中常见物质钢铁、钡餐、橡胶的组成和成分,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氯气是由非极性键组成的分子等知识点.
7.(3分)(xx•广东)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 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均冒气泡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
B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溶液澄清Ag+与NH3∙H2O能大量共
存
C 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HNO3中溶液变蓝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
应
D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
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
紫红色
氧化性:Fe3+>I2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A.苏打为碳酸钠,小苏打为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均生成二氧化碳;
B.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先生成AgOH后被过量的氨水溶解生成络离子;
C.Cu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变蓝,同时生成NO和水;
D.下层溶液显紫红色,有碘单质生成,则KI和FeCl3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结合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氧化性分析.
解答:解:A.苏打为碳酸钠,小苏打为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均生成二氧化碳,则观察到均
冒气泡,故A正确;
B.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先生成AgOH后被过量的氨水溶解生成络离子,则Ag+与NH3∙H2O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Cu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变蓝,同时生成NO和水,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
D.下层溶液显紫红色,有碘单质生成,则KI和FeCl3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由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氧化性可知,氧化性为Fe3+>I2,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涉及钠的化合物与酸反应、银氨溶液的配制、硝酸的性质及氧化还原反应等,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
8.(3分)(xx秋•正定县校级期末)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普伐他汀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不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3mol NaOH反应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碳碳双键、﹣OH、﹣COOC﹣、0COOH,结合烯烃、羧酸、醇、酯的性质来解答.
解答:解:A.分子中不含酚羟基,则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A错误;
B.含碳碳双键、﹣OH,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B正确;
C.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含﹣OH可发生取代和消去反应,故C错误;
D.﹣COOH、﹣COOC﹣可与NaOH反应,则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mol NaOH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烯烃、羧酸、醇及酯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二、(请判断下列说法正误,标√或×)
9.(3分)(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常温常压下,22.4LCO2中含有N A个CO2分子.×.(判断对错)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而是大于22.4L/mol,结合n=、N=nN A判断.
解答:解: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由PV=nRT可知,气体摩尔体积大于
22.4L/mol,由n=可知,22.4LCO2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故含有CO2分子数目小于
N A个N=nN A,故错误,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计算、气体摩尔体积,比较基础,注意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与对象.
10.(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个n A个CCl4分子错(判断对错)
考点:气体摩尔体积.
专题:化学用语专题.
分析:气体摩尔体积是标准状况1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四氯化碳为液体.
解答:解:标准状况1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标准状况四氯化碳不是气体,故上述叙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分析应用,理解概念实质是关键,题目较简单.11.(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 A错(判断对错)
考点:气体摩尔体积.
专题:化学用语专题.
分析: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应用条件分析判断,标准状态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
解答:解:标准状态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标准状况己烷不是气体,物质的量不是
0.1mol,故上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分析判断,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是关键,题目较简单.
12.(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标准状况下,1moL 水中所含原子总数数为3 N A√(判断对错)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水的分子式为H2O,结合分子式进行判断.
解答:解:水的分子式为H2O,1moL 水中所含原子总数为3 N A ,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构成特点以及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难度不大.
13.(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常温常压下,22.4L O3中含有3n A个氧原子×(判断对错)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不等于22.4L/mol,无法计算物质的量.
解答:解: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不等于22.4L/mol,则22.4L O3的物质的量不等于1mol,氧原子个数不等于3n A,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气体存在的条件是否标准状况的判断,为易错点,难度不大.
14.(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常温常压下,22.4L SO2和O2的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总数为2N A×(判断对错)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不等于22.4L/mol,无法计算物质的量.
解答:解: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不等于22.4L/mol,则22.4L S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等于1mol,氧原子个数不等于2N A,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气体存在的条件是否标准状况的判断,为易错点,难度不大.
15.(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3.4gNH3中含有电子数为0.2N A×(判断对错)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每个NH3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结合n==计算.
解答:解:n(NH3)==0.2mol,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10=2mol,则个数为2N A,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构成特点以及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难度不大.
16.(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24g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 A错(判断对错)
考点:原子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结合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计算.
解答:解:n===1mol,结合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计算,最外层电子数为2N A ,故错误;
故答案为:错.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分析应用,根据物质结构分析判断,题目较简单.
17.(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1.00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对(判断对错)
考点:原子构成.
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先计算钠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钠离子结构计算最外层电子总数.
解答:解: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1.00molNaCl中,所有Na+的物质的量为1.00mol,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此时最外层有8个电子,故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故答案为:对.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的构成,注意当原子失去电子后,次外层就变成了离子的最外层.
18.(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1mol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错误(判断对错)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F 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H2O2+2Fe2++2H+=2Fe3++2H2O,1mol Fe2+被氧化成1mol Fe3+,失去1mol电子,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过氧化氢中氧的化合价为﹣1价,Fe2+具有还原性,两者反应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化合价降为﹣2价,发生反应H2O2+2Fe2++2H+=2Fe3++2H2O,1mol Fe2+被氧化成1mol Fe3+,失去1mol电子,转移N=n×N A=N A个电子,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过氧化氢的氧化性,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化合价从﹣1价降为﹣2价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9.(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1mo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错误(判断对错)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C l2为氧化性较强的非金属单质,和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但1mo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氯气量不足,电子转移依据氯气计算分析,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氯气单质是强氧化剂,能将变价金属氧化到高价态,铁与氯气反应,2Fe+3Cl22FeCl3,铁从0价变为+3价,1mol铁失去3mol电子,电子数为N=n×N A=3×N A=3N A,但需1.5mol 氯气,
所以1mo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电子转移依据氯气计算,电子转移为2mol,电子数为N=n×N A=2×N A=2N A,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氯气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注意氯气的强氧化性以及与变价金属反应的特点,氯气为氧化性较强的非金属单质,和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解答本题关键是足量的铁与1mol氯气反应,氯气量不足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20.(xx秋•怀集县校级月考)常温常压下,1 mol Fe在1 mol 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判断对错)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发生反应:2Fe+3Cl22FeCl3,1 mol Fe在1 mol Cl2中充分燃烧,氯气完全反应,Fe有剩余,根据氯气计算转移电子数目.
解答:解:发生反应:2Fe+3Cl22FeCl3,1 mol Fe完全反应消耗1.5 mol Cl2,故氯气完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