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同步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五首》自主学习学习目标
1.朗诵诗歌,感觉诗歌鲜亮的节奏。
2.意会诗歌精练的语言。
3.掌握诗歌创造的境界,领会其思想感情。
4.背诵并默写诗歌。
训练累积( 15 分钟小练)
【基础存盘】
1.给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
怆然: ______决眦:______..
2.解说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
(1)独怆但是涕.下 __________(2)造化钟神秀 __________
.
(3)荡胸生曾.云 __________(4)自缘身在最高层 __________
.
3.以下对病句的改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
一项(鸡 t ún______天yá______)
A. 经过建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资料,解说安全知识,使市民加强了安全意识。
(删掉“经过”或“)使”
B. 《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遇到人们的喜欢,是由于其形式新奇,有文化内涵的原由。
(删掉“的原由”)
C.可否真实做到精确扶贫,是乡村贫穷户得益的根本保证。
(删去“可否)”
D.在此次校园安全工作大检查中,我们解决并发现了一些潜伏隐患,保证校园安全零事故。
(删去“在”和“)中”
4. 联合语境,续写两个分句,使之组成一个语意有关的排比句。
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偎依在山冈上的几点残雪,________, ________。
【阅读经纬】
5. 阅读《登幽州台歌》,回答以下问题。
(1)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 的思想感情。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但是涕下”两句诗创造了一种极其悲怆的境界。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
理解。
6.阅读《望岳》,回答以下问题。
(1)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首联是眺望之景,颔联是________之景,颈联是________
之景,尾联是极望之景。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中“钟”“割”用字精妙,请简要赏析。
7.阅读《登飞来峰》,回答以下问题。
(1)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有显然的不一样,请谈谈哪里不一样。
(2)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诗人借写登塔眺望,抒发了自己意得志满、不畏困难的情怀。
B.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千寻” ,这里极写诗人登临之高。
C.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象用来比喻拥有踊跃意义的事物。
D.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情密切联合起来,有力地突出了诗的主题。
8.阅读《游山西村》,回答以下问题。
(1)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一个“ ________”字贯穿全诗,生动地描述了丰产之年乡村的欢腾气象和乡下的风
光风俗,刻画了农民 ________的品性。
(2)请归纳诗人游山西村的所见所闻所感。
9.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回答以下
问题。
(1)请写出这首诗中押韵的字。
(2)“浩大离愁白天斜,吟鞭东指即天涯”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应了诗人当时如何的心情?
拓展迁徙
【拓展阅读】
最忆三月青海湖
焦军政
3月的青海湖壮阔而雄奇。
我们迎着料峭的北风,走进湖畔早春的阳光里。
一进入青海,深沉蔚蓝的长空与点缀其上的簇簇白云就让人心醉不已。
环视荒野周围,褐青色、赭石
色的山其实不高,山腰上还有融化未尽的点点积雪。
山脚下,草原呈粉白色,向来铺到湖畔。
文成公主当年“流泪而成”的倒淌河里还结着冰,宛如一条彩练飘向湖畔。
远眺青海湖,白茫茫看不到终点。
晶莹剔透的冰面在 3 月阳光的照耀下有点刺眼。
没有夏秋节气清风
微澜的起伏波涛,眼前辽阔苍莽的“冰湖”倒也别具画意诗情。
我们驾车沿着环湖公路向东慢行,到达倒淌河进口处。
河水在冰下贱动,桥下传来汩汩水声。
放眼望
去,河流两岸的大草原上,羊群、牦牛群迟缓挪动,黑白相间,刚从寒冷中清醒的草原洋溢着盎然活力。
湖的东面矗立着一大片杨树林,连着日月山,南接茫茫草原,北拥莽莽沙丘。
湖岸上长满芦苇,袅袅
娜娜;一尊紫铜色佳人鱼塑像面向公路,高高矗立在白绒绒的芦花之中。
目之所及,壮美悠久的湖光山色让人心生敬畏,不由感叹数百万年来的山川湖泊沧海桑田。
现在,青
海湖成海洋的影,也有了“中国最大咸水湖”的千古美誉。
子向北爬行 5 里,我走出了林,入一堆堆沙丘之中。
定睛看,土黄色的沙如面粉,
脚上去,鞋子便被吞没,人不敢前行。
立望,只沙土上迸出一,个子其实不高大,枝条
还没有吐芽,但却挺健壮。
若将其与不的青海湖接起来,不得不人慨得一的景!
我的湖又前行了30 里地,便抵达北部的了。
青褐色的离湖岸不算近,在白冰的托
下得更深沉。
能够想象,一“ 的王国”在初夏定是勃勃活力、非凡;伴着啾啾,儿
留下起湖水的漪和那划破空的英姿。
在湖的北,来的汽笛声。
顷刻,一串形状各异的奔而来。
汽拉力在
青海湖的天白云下行,“速度与激情”真实地浸染了几分“ 情与美景”。
当行至青海湖的西北方,只一条的大河山川,清亮底的河水慢慢注入湖中。
我的心
于落下来了:到湖的源,游湖算了。
3 月的青海湖,开始融化的冰面像一晶的美玉,安静、;山与草原像一幅暖色的画卷,平和、淡雅。
到达片茫雄的土地,欣着的景,真人回味无,气回。
(自《人民日·国外版》2017 年 3 月 22 日)1.通全文,梳理作者游青海湖的序。
温馨提示:从文中摘取关句作答,注意先后序。
2.用的言归纳作者游三月的青海湖的感想。
温馨提示:从文中摘取关句作答,注意扣住“感想”。
3.文中画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温馨提示:此目的答模式是:修辞手法+修辞的通用作用+境作用。
4.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的思想感情?
温馨提示:答模式一般是:文章描了⋯⋯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5.文章以“最忆三月青海湖”为题有什么表达成效?
温馨提示:标题的作用往常有五种: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揭露(示意)文章要旨。
交代故事发生的
环境,创建故事背景。
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
表示文章描绘对象,确立文章感情基调。
设置悬念,吸
引读者;富裕真理,引人思虑。
《古代诗歌五首》自主学习
【基础存盘】
1.chu àng z ì豚涯
2.( 1)眼泪( 2)齐集( 3)同“层”(4)由于
3.D (语序不妥,“解决”和“发现”应调动地点)
4. 示例: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美是跳跃在海面上的一抹夕阳
【阅读经纬】
5. (1)怀才不遇,理想幻灭,孤寂沉郁( 2)把个人置放到广阔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微小孤
寂,进而产生一种苍莽的孤单感。
6.(1)近望细望(2)“钟”字给予大自然以人的感情,是大自然把泰山“装束”得奇特艳丽,进而表
现出泰山的奇特与艳丽。
“割”形象地表现出泰山高耸峻峭的特色,像一把利剑把世界切割成明暗两部分,
极富风采。
7.( 1)这首诗没有过多地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要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觉,寄寓“站得高才能
望得远”的真理。
( 2) C
8.( 1)游朴实、好客( 2)①村民的热忱好客;②优美的风景;③朴实的风土人情。
9.( 1)斜、涯、花( 2)比喻。
写出了诗人走开京城时的忧虑,为国家命运的担忧。
【拓展阅读】
1. 驾车沿着环湖公路向东慢行,到达倒淌河进口处→车子向北慢慢爬行 5 里,走出了杨树林,进入一堆堆沙丘之中→车绕湖又前行了 30 里地,抵达东北部的鸟岛了→车慢行至青海湖的西北方
2.( 1)心醉、感叹;( 2)让人耐人回味,勾魂摄魄。
3.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月的青海湖别样的风景,突出表现了三月的青海湖
的独到之美。
4.这篇文章经过描述三月的青海湖别样的风景,表达了作者对三月的青海湖的赞叹和喜欢之情。
5.交代了此次旅行的时间和地址;确立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7、我们各样习惯中再没有一种象战胜骄傲那麽难的了。
虽全力隐匿它,战胜它,消灭它,但不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依旧显现。
——富兰克林
8、女人诚然是柔弱的,母亲倒是坚毅的。
——法国
9、慈母的胳膊是慈祥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10、母爱是多么激烈、自私、狂热地占有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
——邓肯
11、世界上全部其余都是假的,空的,惟有母亲才是真的,永久的,不灭的。
——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