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湖南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6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
2013年湖南省议论文阅读6篇
磨难是最好的礼物
磨难使人进步。
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能。
在恶劣环境下,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在病痛之下,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甲】。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的智慧将无异于三岁孩童。
长期生活在一帆风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淘汰不了劣者,筛选不出强者,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
磨难使人坚强。
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
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
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务实基础。
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被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假如一世顺利,遍地黄金随意拾取,那么这茬人及后代有可能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乙】。
富贵温柔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病猫,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
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尝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磨难使人超越。
《史记》有言:“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传》,【丙】。
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超越自我而成。
磨难是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
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对人生中的各种磨难都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只要是不可摆脱的磨难,都来吧,我们绝不胆怯,绝不屈服!
16.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17.中心论点: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17.根据文意,请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
(2分)
①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②在饥饿之下,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
③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甲】②【乙】③【丙】①
18.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上填空。
(4分)
正面:①
磨难使人进步。
事:②
磨难使人坚强
人:人经历磨难更坚强。
西伯侯、仲尼、屈原、左丘明、
磨难使人超越
太史公、杜甫、吴敬梓等人的事例。
①磨难促使人类就不断进化和发展,②青苗受重压才长得壮。
(2013湖南长沙)
让我们相信人性的正能量
①必须承认,这个世界并不总是那么的美好,我们的人性也并不总是那么的高尚。
“小悦悦事件”、“彭宇案”都曾经一度让人们感到道德的迷茫:为什么好人得不到好报,为什么周围都是冷漠的目光?于是,有人沮丧,有人彷徨,似乎人们已经找不到方向,似乎社会已经失去了力量。
但张丽莉、王世伟等六位龙江英雄的事迹一次次告诉我们:世界的真相,并不是这样!社会也好,人性也罢,都有着像硬币一样的正反面,我们不要以为看到了一面就看到了答案,这个世界,有黑暗就有光亮,有失望也有希望。
而这光亮与希望,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②我们在报道中看到,当护士拉开窗帘,张丽莉看见照进病房的阳光,不禁由衷地感叹:“活着真好。
”而在张丽莉、王世伟、荆百岁、谢尚威、高铁成、郭肖岐等人的身上,也让我们看到了同样的阳光,那是人性散发出来的希望光芒,也会让我们感叹世界的美好与生命的坚强。
正如本报在27日推出的《发现黑龙江之美·大爱读本》对于六位英雄的解读,在他们身上,都有着热爱生活、与人为善、心怀责任、目标坚定、乐观坚强、平凡可爱的特质,这些都是人性在日常生活中最美好的微茫,而在危难时刻,便会转化成闪电一样的力量。
诗人说:“在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人。
”但其实,能把人做好了,就是最大的英雄,就有无穷的能量。
③我们相信,无论人的本性原来怎样,但最终的方向一定是向善向上,而人性中最重要的品质,也一定是善良。
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心怀善良的人,总是在播种阳光和雨露,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
同善良的人接触,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
”而在前几天,著名教授易中天先生在来哈的讲座中,也一再强调,与其空谈信仰,不如坚守道德底线,而这底线的标准之一,就是恻隐之心,而恻隐之心的实质,就是善良。
这种人性的善良,用易中天先生曾经的比方,“就是全人类都能输的0型血”,能够拯救道德的沦丧,能够温暖世道的寒凉。
④无论是英雄挺身而出的义举,还是民众爱心涌动的景象,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相信,只要社会中的“正能量”充足,就一定会形成道德与爱的强大气场。
而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也最终一定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无尽的力量,无尽的希望,像水融入着水,像光簇拥着光。
——选自2012年5月30日“黑龙江新闻网”
2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7.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分)
28.选文第①段中列举“小悦悦事件”、“彭宇案”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
29.文章第②段写道:“能把人做好了,就是最大的英雄,就有无穷的能量。
”请结合你的学习与生活,谈谈我们应该聚积和传递哪些“正能量”?(2分)
【参考答案】
26.让我们相信人性的正能量。
27.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或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28.①论证这个世界并不总是那么的美好,我们的人性也并不总是那么的高尚。
②从反面引出议论中心。
29.示例:学习有目标,有责任心,热爱生活,关爱他人,为人真诚善良等。
(符合题意即可)(2013湖南邵阳)
难得淡定
(1)苏轼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读来读去,我读出了两个字:淡定。
淡定,是近年来颇时髦的一个词,但作为一种情怀和境界,却是古已有之。
(2)东坡对自己的淡定是很有自信的,一生坎坷,几经浮沉,就是靠淡定情怀才没有被打垮,而且活得很潇洒。
不过,还有比他更淡定的。
一天,东坡坐禅,茅塞顿开,悟出“八风吹不动“一语,非常满意。
忙遣书童把字送到江对岸的老和尚佛印那里指正。
佛印看后,在下面写了一个“屁”字。
苏轼不由恼火,过江来评理。
佛印一笑,又添几字,成了“一屁过江来“。
看来,苏轼在淡定上比佛印还差了一大截。
(3)淡定,是指面对危险和被动局面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镇定态度。
昔日,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镇定自若,方寸不乱,别出心裁地唱了一出“空城计”,化险为夷,留下千古美谈。
2011年2月11日,印度外长克里希纳在联合国发言时,念错了稿子,引起底下一片骚动,那是相当的尴尬。
可克里希纳却镇定自若,微微一笑,颇有大将风度地说:“啊,文件太多了,忙中出错,看来文山会海真是害死人哪?”淡定的一句话就巧妙地化解了被动局面,台下传来了善意的笑声和掌声。
(4)淡定,也指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
太史公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乾隆问和珅:“运河上千帆竞发,船来船往,都运的是什么?”和珅答曰:“一为名,一为利。
”可见,自古至今,能轻名利者不多。
东汉将军冯异算是一个,他为人谦逊低调,每当宿营时,将领们就坐在一起争功,冯异却常一个人躲在树下休息,人称“大树将军”。
这是在名前的淡定。
东汉大臣甄宇也是一个,每年腊月祭祀后,皇帝要赏赐给博士每人一头羊。
羊有大小肥瘦,很不好分,常引争执,甄宇就主动牵走了最瘦小的羊,人称“瘦羊博士”。
这是在利前的淡定。
(5)淡定,还指在胜败利钝面前从容不迫,胜不骄,败不馁。
东晋时,淝水之战的捷报送到京城时,主帅谢安与客人正在下棋。
他拿过捷报阅过,便随手放在一边,不动声色继续下棋,就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到一般。
他淡定如水,客人却忍不住问道:“前方战事如何?”他漫不经心地回答:“孩子们已打败了敌人。
”依旧从容安详。
这便是他的淡定涵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胜败都是过眼云烟。
(6)淡定,还有面对生死的自若精神。
“千古艰难唯一死”,面对死亡仍能保持淡定,尤为难能可贵。
金圣叹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泰然自若,临刑不惧,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嵇康遭人陷害,临行前,神色不变,如同平常,还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
曲毕,叹息道:“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后,嵇康从容就戮。
(7)时下,戾气太重,使人总处于紧张之中,幸福指数大打折扣。
有了淡定情怀,大家才能心平气和,轻看身外之物,直面灾害和困难,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
18、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分)
19、文中开头引用苏轼的词作有什么作用?(2分)
20、文章第(4)段论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
21、结合文章内容,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2分)
【参考答案】
18、人生要有淡定的情怀(或做人处事,要有淡定的情怀)
19、①引出论点②为论点作道理论据③增添文学趣味
20、论述了淡定是指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
举例论证或例证法。
21、示例:人生难免起伏,在困难危险面前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容镇定地面对,失败和不如意时,我们要心平气和地面对,从容安详地思考与处理,不过分看重身外之物,不为身外之物所困,始终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怀。
(2013湖南衡阳)
善待挫折
刘熙
①漫漫岁月,茫茫人海,生活的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坎坷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转干不成、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借贷无门、办亊受阻、无端受控等等天灾人祸。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可能翩翩而来.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自古英雄多磨难”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
”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
考,调整行为,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
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因此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坏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的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炼,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节选自《中华语文网》,有删改)
19.第③段要论证的观点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
20.请简要说说笫④段的论证过程。
〔2分)
21.文章结尾说:“只有抱着崇商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炼,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或感想。
(3分)
【参考答案】
19、 (2分)自古英雄多磨难(1分)举例论证(1分)
20、(2分)首先提出挫折的积极意义,接着引用科学家贝佛里奇的名言作阐释,最后得出“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的结论。
21、(3分)可围绕关键词“人生理想”“自觉”“磨炼”等,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看法或感想。
(紧扣主题1分,联系实际1分,语言通顺简洁1分)
示例一:挫折不可怕,就怕没有理想。
我从小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我从未被困难所吓倒,我想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我相信我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示例二:遭受挫折不全是坏事,有理想,有信念,往往能在挫折中越挫越勇。
进入初中的一段时间,我的成绩始终很差,同学噍不起我,连父母也对我产生怀疑,我的压力很大。
后来,我改进了学习方法,在学习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我的成绩稳步上升。
(2013湖南益阳)
公德
冯骥才
①在汉堡定居的一个中国人,对我讲了他的一次亲身感受。
②他刚到汉堡时,随着几个德国青年驾车到郊外游玩。
他在车里吃香蕉,看车窗外没人,就顺手把香蕉皮扔了出去。
驾车的德国青年马上“吱”地来了个急刹车,下车拾起香蕉皮塞到一个废纸兜里,放进车中,对他说:“这样别人会滑倒的。
”这件事给他印象很深,从此再不敢随便乱丢废物。
③在欧美国家的快餐店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吃完东西要把用过的纸盘纸杯吸管扔进
店内设置的大塑料箱内,以保持环境的整洁。
为了使别人舒适,不妨害别人,这叫公德。
④在美国碰到过两件小事,我记得非常深。
⑤一次是在华盛顿艺术博物馆前的开阔地上,一个身穿大衣的男人猫腰在地上拾废纸。
当风吹起一块废纸时,他就像捉蝴蝶一样跟着跑,抓住后放在垃圾筒内,直到把地上的乱纸拾净,拍拍手上的土,走了。
这人是谁,不知道。
大概他看不惯这些废纸满地,就这样做了。
⑥另一次在芝加哥的音乐厅。
休息室的一角是可以抽烟的,摆着几个脸盆大小坐地的烟缸,里边全是银色的细砂,为了不叫里边的烟灰显出来难看。
但大烟缸里没有一个烟蒂。
柔和的银沙很柔美。
我用手一拂,几个烟蒂被指尖勾起来。
原来人们都把烟蒂埋在下面,为了怕看上去杂乱。
值得深思的是,没有一个人不这样做。
⑦有人说,美国人的文化很浅,但教育很好。
我十分赞同这见解。
教育好,可以使文化浅的国家的人很文明;教育不好,却能使文化古老国家的人文明程度很低,素质很差。
教育申的“德”,一个重要成分是公德。
公德的根本是重视他人的存在。
⑧我坐在布鲁塞尔一家旅店的大厅内等候一个朋友。
我点着烟,看到对面一个人面前放个烟碟,就伸手拉过来。
不一会儿那人起身伸长胳膊往我面前的烟碟里磕烟灰,我才知道他也正在抽烟,赶紧把烟碟推过去。
他很高兴,马上谢谢我,并和我极友好地谈起天来。
我想当我把烟碟拉过来时,他为什么不粗声粗气地说;“哎,你没看见我正在抽烟!”
⑨美好的环境培养着人们的公德,比如清洁的新加坡,有随地吐痰恶习的人也不会张口把一口痰唾在光洁如洗的地面上。
相反,混乱肮脏的环境败坏人们的公德,比如纽约地铁,墙壁和车厢内外到处胡涂乱抹,污秽不堪,人们的烟头乱纸也就随手抛了。
⑩好的招致好的,坏的传染坏的。
善的感染善的,恶的刺激恶的,世上万事皆同此理。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013年第l期,有改动)12.填空。
(2分)
(1)选文第⑨段将新加坡和纽约地铁对比,意在揭示_________(限制在10字以内)的道理。
(2)第⑩段画线句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一句古语:______________。
13.说说下列甸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
(1)驾车的德国青年马上“吱”地来了个急刹车,下车拾.起香蕉皮塞.到一个废纸兜里,放.进车里,对他说:“这样别人会滑倒的。
”
(2)当风吹起一块废纸时,他就像捉蝴蝶一样跟着跑
.........,抓住后放在垃圾筒内,直到把地上的乱纸拾净,拍拍手上的土,走了。
14.你认为选文第⑧段中的“我”是有公德的吗?为什么?(3分)
15.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何为公德?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公德?(请提出两个建议)(4分)
【参考答案】
12.(1)环境影响(人们的)公德(1分,答“环境对公德形成有作用”“环境培养或败坏公德”等相同意思亦可,但答“美好的环境培养公德”“环境培养人们的公德”“环境败坏人们的公德”等不给分)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1分)
13.(1)“拾”“塞”“放”这一连串动作(这一组动词),表现了德国青年捡拾香蕉皮的行为是自然的(主动的、娴熟的、习惯性的),(1分)说明他具有不妨害别人的公德。
(1分)
(2)这里将风中废纸比喻成上下翻飞的蝴蝶,(1分)写出了“他”紧追不舍的情状,
体现了“他”的公德心。
(1分)
14.“我”是有公德的。
(1分)因为“我”知道他正在抽烟,便赶紧把烟碟推过去,(1分)说明“我”是重视他人存在的(关心他人的)有公德的人。
(1分)(答“没有公德”该题不给分)
15.公德是使别人舒适,不妨害别人,(1分)重视他人的存在。
(1分)如: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重视公德教育;在公共场合应顾及他人的感受;改善人居环境,培养公民良好的道德习惯等等。
(依据原文,答出任意两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给2分)
(2013湖南常德)
今天最好
鲍尔吉·原野
①人们都有期盼,即明媚有趣的生活只存在于未来。
所以,我们不惜以抛弃今天的代价,去盼望那一天的到来。
存在于未来的美好的一天是什么呢?我们不知道。
那是一份没有数额的存折,是一个没有日期的承诺,然而人们还是满怀信心地期盼着。
②在生活哲学中,期盼明天和怀念旧日是一块金币的两个面。
它们是一回事,只是图案不同。
也许青年人更企盼明日,老年人更怀念昨天。
人就是这么有意思,有时拿着时间这块金币,却不知翻转过来,把两面的图案都看一看。
③我想说的话在于,今天最重要。
④今天就是你搬来的一块砖,虽然朴素不足道,却垫起了你明天的一段高度。
⑤今天是一件披在身上的棉袄,虽然不够阔气,却能挡住寒气,使你明天不会感冒。
⑥今天是拧开水龙头冲出的清水,可以濯足,可以洗衣,可以变为香茶一杯。
⑦我现在后悔了,为许许多多的今天而后悔。
在灰暗的日子中,灰暗的是人而不是日子。
因为在那些日子中,曾有过别人的辉煌。
我曾拥有时间,却不知怎样支配时间,今天我想粗读一遍《明史》,我想了解一些植物学的知识,我想把古今皇帝与朝代的年表背下来,但我没有时间。
我深悔过去没有在某一个“今天”中完成这件事。
⑧然而我悟出,生活的内容,既不能寄托于未来,也不可埋怨于旧日。
我们所有的生活,只发生于“今天”。
⑨因而,今天永远是最美好的一天,也是唯一可以信赖的一天。
如果没有今天,我们什么都没有了。
今天即使是一个沮丧的日子,譬如阴雨连绵,诸事不遂,也是可庆幸的一天。
因为这是你的“今天”。
⑩如果今天是好日子,更可加倍爱惜。
原因在于它由过去的无数“今天”积累过来。
⑾今天划下你生命的一道刻痕,所以最好。
⑿当然,我们在不热度今天的基础上,依旧可以期待明天明媚有趣,因为对明天的向往会让我们倍加珍惜今天。
1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4.第④⑤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5.请结合全文,说说第①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2分)
【参考答案】
13.今天最好
14.比喻论证,用“砖”“棉袄”“清水”做比,论述了“今天最重要”这一中心论点。
15.论述了未来的不可知和不可待。
(2013湖南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