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雨的颜色》教案(3篇)

【导语】春⾬贵如油,春⾬是春天的使者,它给⼤地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本⽂是⼩学语⽂教科版⼀年级下册的⼀篇课⽂。
课⽂以童话故事的⽅式讲述了下⾬时⼀群⼩鸟争论春⾬的颜⾊的情景。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1、能学会认11个⽣字,会写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通过学习课⽂理解春⾬滋润⼤地、万物复苏,从⽽产⽣热爱⼤⾃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春⾬本⽆⾊,但她为⼤地披上了五彩的⾐裳,所以她好象也是五颜六⾊的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引⼊课题,理解“⾊彩” 师:你们今天很可爱,他穿的红⾊的⾐服,他戴着蓝⾊的帽⼦。
⾐服有各种颜⾊,你还知道什么有颜⾊? ⽣⾃由说。
师:这⼉有位朋友,他有颜⾊吗? ⽣齐读课题。
师:读了这个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春⾬有颜⾊吗?春⾬有些什么颜⾊?为什么春⾬会有颜⾊? 师:问地好。
赶紧读读课⽂吧。
⼆、精读课⽂,理解感悟 1、学习⼀⾃然段,感受春⾬的轻和细 师:⼩朋友们说的是真的吗?让我们⼀起到课⽂中去感受感受吧。
请齐读第⼀⾃然段。
⽣齐读第⼀⾃然段。
师:“沙沙沙,沙沙沙”我听出来了,春⾬真的很轻。
可哪⼉告诉了我们春⾬很细呢? ⽣找到“春⾬像春姑娘纺出的线”加以理解。
师:除了细得像线,还可以怎么说?(细如⽜⽑,细得落下来没有声⾳──春⾬细⽆声) 师:(进⼀步引导)你们见过春⾬吗?想⼀想,春⾬落在脸上是什么感觉? ⽣谈感觉。
师: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读第⼀段。
(⽣再读) 师:(过度)如果伸出⼿来接⼏滴,回忆回忆,会是什么颜⾊?⽣说出⾃⼰的看法。
2、学习第⼆⾃然段,引出问题 师:⽥野⾥有三只⼩鸟,不知他们是否同意你们的看法。
去问问好吗?瞧,他们来了。
(出⽰图⽚,认识三只⼩鸟。
)他们在⽥野⾥⼲吗呢? ⽣争论⼀个有趣的问题。
师:什么有趣的问题?(请⼀个学⽣朗读。
)他读得真好,是真的想提出问题。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2021年份教案五篇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2021年份教案五篇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平行班用的同一课题的教案设计,根据上课班级学生的实际差异宜有所区别,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1《老人与苹果树》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自主识字,认识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老人的美好心灵。
3、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能用重点词语口头造句。
教学重难点: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老人美好的心灵。
教学准备:教师:本课的生字卡片、朗读带。
学生:动手制作苹果图形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直接揭题1、教师板书课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题3、出示“苹”、“果”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4、指名读课题。
5、齐读课题。
6、教师设置悬念:小朋友们,老人和苹果树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老人与苹果树》。
二、自学生字1、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3、教学学生无法自己拼读的生字。
三、熟读课文,感知理解。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朗读,学生认真倾听。
2、再次播放,学生跟着轻声读一读。
3、学生试着读一读课文。
4、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其他评议。
6、大家一起读一读。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反馈:课文讲了老人和苹果树间的什么故事?(尽可能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教师出示老人的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学生看图说一说)3、教师:你们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现在他们年纪大了,平时都做些什么呢?4、教师:是呀,爷爷奶奶去世了,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也该好好休息了,可是这篇课文中的老人年纪也不小了,可是他却在干什么呢?(出示老人种树的图片)5、指名反馈。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够根据文中内容,回答课后思考题;3.了解文中的故事,感悟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行为和品德是高尚美好的。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奶奶说的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阳光吗?(喜欢)站在阳光下晒太阳,我们会感到浑身舒服,你们知道阳光都给我们带来什么了?(老师边说边出示关于四季的阳光的图片) 你给别人送过阳光吗?有一个小女孩她要给别人送阳光,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5 课《送阳光》(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提出问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借助汉字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反复多读几遍,做到不加字、不丢字,要求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将本课要认、写的字圈出来。
3.指名读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小组内轮读课文,然后在组内说一说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2.汇报。
(1)为什么送阳光?(用“因为……所以……”说完整话)(2)念叨(指导读出感情)(3)(课件出示图片)观察图上有什么,你看到了什么?解决第二个问题怎样送阳光?指名演示练读相应段落,换词练习( )的阳光3.指导学习:体会人物心里。
找出体现苗苗送阳光急切心情的词语。
出示相应句子,读一下这句话,体会一下苗苗急切的心情好吗?谁能也照着课文的样子用:“一……就……”这句式说一句话。
问:阳光到底送到没有?奶奶到底收到阳光没有?请问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找答案。
读文后汇报:阳光没送到,奶奶收到的阳光不是真正的阳光。
四、老师总结,课外延伸师: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从字面上看奶奶没有收到真正的阳光,可奶奶收到了比真正阳光还好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指名说一说师: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希望同学们用你的爱心去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人:一个人,心里有爱,就会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的事物;心里有爱,就会关爱他人,把他人的冷暖放在心上;心里有爱,内心就会永远充满灿烂、明媚的阳光。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案五篇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案五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1《小鹰学飞》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小鹰学飞》一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板书课题)2. 复习词语(出示幻灯片1)3.谁能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二)自由细读课文思考:小鹰跟着老鹰飞行经过了哪些地方?结果又怎么样?(学生回答)课文哪些段落写的是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树上面的内容?(1、2自然段)课文哪些段落写的是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山上空的内容?(3、4自然段)课文哪些段落写的是小鹰跟着老鹰飞到更高的天空的内容?(5、6自然段)(三)逐段学习1.指名读1、2自然段:(出示幻灯片2)思考:<1>.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树上面,小鹰会怎么样?又怎么说?(出示幻灯片3)<2>.小鹰说这句话时,心情怎样?(非常高兴、满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高兴”、“喊”、“已经”“啦”)(出示幻灯片4)<3>.指导朗读同学们,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当你做一件事时,开始不会,后来会了,你的心情怎样?小鹰现在的心情和你一样,你能读出来吗?(练习读、指名读、齐读,重读“已经”)评价:读得不错,你们能通过“已经”一词表现出此时小鹰的心情吗?看来大家已经理解了这个词,那你能用它说句话吗?<4>.用“已经”说话。
(出示幻灯片5)评价:同学们,学了就会用,这才是会学习的孩子。
过渡语:小鹰自以为飞到大树上面,飞行的本领就算学会了,那老鹰是怎么说的呢?(出示幻灯片6)<5>.老鹰怎么说?为什么这样说?“不算会飞”是什么意思?你认为小鹰学会飞了吗?想想我们通常能看到鹰吗?为什么?小结:作为鹰飞得比大树高根本不能算“会飞”,还差得远呢,必须继续飞行。
教科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语文教学课标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能用钢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3.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4.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5.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三、习作: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2.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3.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四、口语交际:1.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2.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1.策划简单的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2.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六、教学重点: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科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篇

科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篇科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熟读、背诵古诗,感知大意。
2.认识13个二类生字,会写7个一类生字。
3.处理课后练习,积累词语。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用自己的方法识记一类生字,正确书写一类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实物投影。
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感悟诗中大意,学习文中二类生字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宋代有一个人叫范成大,与尤、杨万里、陆游合称“四大家”。
他很有才气,多次做官,他常常写一些描写农村风俗的诗。
一年夏天,恰好是江南一带农忙的时候,他来到了江南,看到了金黄的梅子和肥肥的杏子都成熟了,小麦也到了扬花授粉的阶段,油菜花多数都已经谢了,可是却不见人影,原来人们在大忙的季节里,都下田地去了,只有蜻蜓蝴蝶飞过。
看到了此情此景,诗人范成大写下了《夏日》这首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新授(一) 读诗、赏诗,感悟诗意1. 老师配乐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2. 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3. 学生感悟古诗大意。
小组合作学习,说一说诗中的意思。
汇报(二)处理文中的二类生字。
1. 出示文中的二类生字,请同学们在诗中找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进行出声认读。
2. 通过组词的方式学会应用这些二类字,重点讲肥、稀、惟、蛱、篱。
3. 巩固复习二类字猜字游戏完成三、朗读、背诵古诗。
四、作业:熟背古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一类生字的认读及其书写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背诵古诗2. 复习二类生字(卡片)二、学习一类生字梅:形声字,可用拆字法识记。
木﹢每=梅。
1.梅,落叶乔木,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
果实味酸。
2.梅花。
3.梅的果实,本课取此意。
杏:会意字,指一种果子,即杏子。
杏子是一种果树,所以用“木”表形,杏子可以吃,也可以入药,所以木下加个“口”。
肥:会意字。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升国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升国旗】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首小诗只有一节,六行,三句,25个字,却简洁形象地交代了国旗的有关知识。
诗歌短小精悍,有表达,有描写,有抒情,凝练地传达了国旗的知识,形象地表达了爱国的情感。
二、教学理念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要感悟,就必须充分地读。
熟那么能悟,悟那么能化。
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熟读精思,才能真正地感悟,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培养语感。
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表达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在读中了解国旗,热爱国旗。
三、教学目标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语言美,使学生乐读、爱读。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能借助拼音认读汉字,认识“升〞、“旗“等7个字。
学写“升〞、“国〞等8个字。
学习偏旁“口、〞。
3、了解国旗,懂得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偏旁“口〞,会写“升、国〞等8个字。
难点: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激发学生尊敬国旗,热爱国旗的情感五、教具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国旗的资料2、生字卡片,升国旗的录像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每周一的早晨,我们全校师生都要到操场上举行什么活动?谁来说说升国旗时的情景?那么,升国旗时,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做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课题,学生书空〕〔二〕初读课文,探究识字1、汇的了课前收集的资料,享受成功的快乐。
〔1〕小组内交流〔2〕小组代表发言,汇总资料(3 ) 教师小结: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它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
2、自由朗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3、同桌互相读课文,纠正读音。
4、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
哪组又快又准,就可得到优秀奖。
〔三〕朗读感悟,激发情感1、朗读争冠。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篇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篇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篇幅短小,语言优美,富有生活情趣的小散文。
文章生动地描绘了中秋节的晚上,全家人欢聚在花园里,吃月饼看月亮的情景。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和一个笔画:(卧钩),会写6个一类生字。
2、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和优美的语句。
能讲述关于月亮的传说和故事,或能背诵关于月亮的古诗。
3、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甜蜜,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识字教学。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我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你知道哪些?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和中秋节有关的课文《中秋节的晚上》。
中秋节有哪些风俗习惯?一起来看看中秋节的晚上发生了什么?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教师范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小组内练习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
3、说一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4、学习一类、二类生字。
(1) 本课6个一类字都是独体字,注意强调“心”“也”的笔顺。
(2) 用扩词和说句子的方法加强记忆。
(3) 了解“中”“心”的象形含义。
三.理解课文,朗读训练。
1、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或者不明白的句子。
(1) “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妈妈的月饼又香又甜。
”练习用“又……又……”说话。
(2) “月饼就像天上的月亮!”照例说几句话。
2、想一想:为什么“每个人的心里都那么甜蜜。
”?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体会美好的生活给温馨的家庭带来的幸福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3) 轻声——“晚上”、“我们”“月亮”“天上”“看着”“吃着”“那么”。
(4) 感叹句——月饼就像天上的月亮!天上的月亮也是个大月饼。
(5) 重音——又大又圆;又香又甜。
板书设计:看月亮:又大又圆心里甜蜜吃月饼:又香又甜布置作业:调查其它传统节日还有哪些节日食品?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生字,熟读课文。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春雨的颜色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春雨的颜色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认识词语“春雨”、“浇”、“翻新”及它们的汉字;了解春雨给大自然和人们带来的益处;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爱好自然,从小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春雨的颜色》。
本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春雨的美好,通过对春雨的描述,增强了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大自然的美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和认识词语“春雨”、“浇”、“翻新”及它们的汉字,了解春雨给大自然和人们带来的益处。
2.教学难点:增强学生对春雨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采用看图编故事、童话故事、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图表、声音、动作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大自然中春雨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春雨的概念和特点,并思考春雨的作用。
(2)教师出示一些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主要特点,并让学生想象它们被春雨浇灌后的样子。
2.讲授:(1)全班齐读课文,了解春雨的多彩色彩。
(2)教师通过解释词语的意思,让学生熟悉词汇,开展课文的学习。
(3)教师引导学生营造一个春雨的场景,让学生通过感官体验春雨的美好。
(4)教师让学生通过分组表演的方式,表达出春雨的不同颜色和带给植物和人类的变化。
3.交流:(1)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向全班介绍春雨的颜色和作用。
(2)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发言和互动,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
4.小结和拓展:(1)学生自主回忆课文中的内容,概括春雨的作用。
(2)教师鼓励学生在平时观察周围环境,发现更多春雨的美好,并与家长分享。
六、教学评价:1.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参与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2.学生能够掌握春雨的概念及特点,能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乌龟笑了》教案三篇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乌龟笑了》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3.通过阅读、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小乌龟为什么笑了。
教具准备:课件、动物头饰课时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题目质疑,激发兴趣出示多媒体课件,请同学们看看图中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小乌龟为什么笑了?让我们一起走入“快乐读书屋”看看。
二、初读感知,自悟解题。
1. 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2. 小组同学合作识字。
3. 默读课文,说一说小羊、小公鸡和小猴为什么不理小乌龟了?4. 小组内交流,小乌龟为什么笑了?小乌龟是怎条一个人?(全班汇报)5. 说说你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三、分角色朗读、表演,体会人物个性特点。
1. 同桌对话练习。
在全班分角色读。
(学生体会叹号所表述的语气,例如:小乌龟难过说:“唉,我爬得太慢了!”引导学生用低且缓的声音读出小乌龟的自责。
又如:小公鸡感谢地说:“谢谢!”“谢谢!”用急切、感动的语气来表现小公鸡的感受激之情。
)2. 学生戴头饰分角色表演,大家评价。
四、拓展延伸小乌龟被人误解了,该怎么办?说说你在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或者是亲身经历的别人误解你的事,你会怎么办?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短文认读短文中的认读字。
2、理解文章内容,懂得只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真心帮助他人,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懂得只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真心帮助他人,一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
教学难点:懂得只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赶忙帮助他人,一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
课型:综合课课时:1课时教具:头饰、小黑板,字卡、图片教学过程:一、交流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高兴)老师准备了礼物,如果谁认真听讲,大胆发言,积极思考,老师一定会送给他的。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春雨的颜色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春雨的颜色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春雨的颜色,提高学生观察和感受能力;2.让学生能够形象地描写春雨的颜色,并能运用所学词语描述春雨;3.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理解春雨的颜色,并掌握相关词语;2.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和描述春雨的颜色;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语进行简单的团队合作。
三、教学内容1. 课文讲授(1)让学生朗读课文《春雨的颜色》;(2)带领学生认读重点词语:黄色、红色、蓝色、绿色、白色、紫色、黑色、灰色;(3)介绍课文中春雨的颜色,引导学生形象描写春雨的颜色。
2. 感受春雨(1)出示图片,学生自由描绘图片中的春雨,分享感受;(2)团队合作,让学生分组描绘春雨的颜色,要求使用课文中所学的词语。
3. 课文解析(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春雨的颜色》;(2)对学生不理解的词语进行讲解,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全面理解。
4. 课外拓展(1)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户外观察春雨的颜色;(2)课外实践:出示手工材料,让学生制作与春雨相关的工艺品。
四、教学方法1.朗读、分组讨论、集体展示等情景教学法;2.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春雨;3.实践教学法,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实际运用。
五、教学过程1. 绪论教师介绍今天的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习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课文讲授和感受春雨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春雨的颜色》,带领学生认读重点词语,介绍春雨的颜色,并引导学生形象描写春雨的颜色。
之后,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自由描绘图片中的春雨,分享感受。
接着,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团队合作,描绘春雨的颜色,并要求使用课文中所学的词语。
最后,每个小组展示成果。
3. 课文解析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春雨的颜色》,并对学生不理解的词语进行讲解,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全面理解。
4. 课外拓展教师出示手工材料,帮助学生制作与春雨相关的工艺品,巩固所学知识。
教科版新编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五篇

教科版新编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五篇为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教案,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一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一年级语文教案1《天地人》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这个游戏吗?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
我说什么,你们就做我说的相反的动作,明白吗?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3.(教师板书"天"和"地")引言:我们生活在天和地之间,我们是--人。
(板书"人")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因为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
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进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1.播放童谣视频。
(你是妈妈,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
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
"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
"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
)将视频定格在最后一句话。
2.学生尝试朗读这个句子。
回忆我们刚才看过的童谣,"你"指谁?"我"指谁?"他"指"谁"?3.互动活动。
教师面向全体同学,用手势分别指自己、一名同学和另外一名同学,引导学生交流:"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
(语文教案)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有人说,朋友是冬日里温暖的火炉;是疲惫时可以倚靠的肩膀;是一口可以给你甘甜的深井……有了朋友,我们心灵的天空更高远;一起看看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欢送查阅!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
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有人说,朋友是冬日里温暖的火炉;是疲惫时可以倚靠的肩膀;是一口可以给你甘甜的深井……有了朋友,我们心灵的天空更高远;有了朋友,我们人生路上的步伐更坚决;有了朋友,我们生命中的某些时刻显得更刻骨铭心。
不是吗我们与朋友分别的那一瞬至今仍历历在目。
今天我们就来和身在西北边塞的岑参一道送送他的朋友,重温那难忘的一幕。
二、介绍投影:岁参:(714-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
他与高适齐名,是盛唐时期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
其边塞诗歌雄健豪迈,读之令人兴奋。
岑参的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摇曳生姿的笔触描绘了壮丽瑰奇的塞外雪景,表达了诚挚浑厚的送别之情,读来感人至深。
三、诗文赏析聆听感受1、教师范读,聆听感受。
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读音。
2、读准字音岑参cén shēn 散入sàn狐裘qiú 锦衾薄qīn báo瀚海hàn 阑干lán羌笛qiāng 风掣红旗chè3、请一位读书好的学生来读,其余学生感受。
整体把握1、齐读全诗——读准字音,初步感知文意。
2、解题——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咏雪、送别。
(板书)师:请同学们说说哪些诗句是写咏雪的,哪些诗句是写送别的学生答教师明确;诗的前半局部是咏雪,后半局部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并理解其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和语言表达技巧。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合作等方式,主动探究学习内容,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简单的文本分析、信息提取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能力。
通过文学作品的熏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生字词的掌握和正确书写。
朗读能力和文本感悟的培养。
难点:较为复杂的句式结构和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的提高。
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为课文学习做铺垫。
2. 自主预习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自主预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记下不懂的问题。
课堂上通过小组交流预习成果,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和补充。
3. 课文学习分段教学,每段讲解前提出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
通过讲解、讨论、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 语言训练围绕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语言训练活动,如填空、仿写、扩写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语言训练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课堂总结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重点和难点,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所学内容,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准备。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科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精选5篇)

科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精选5篇)科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1学习目标: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
2、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课前准备:1、《百鸟朝凤》录音带。
2、课文插图(挂图)。
3、小鸟破壳而出的图片。
4、2个鸟蛋。
5、带和不带拼音的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出示鸟蛋,板书课题学习生字“蛋”同学们在哪儿见过“蛋”这个字?(蛋黄派、蛋糕、动画片中的人名)你们可以给“蛋”字找个朋友吗?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识字教学应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习新课之前,小朋友们该做什么呢?1、自由读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不懂的可以轻声地问同桌。
2、选择读请小朋友选择自己读得的或最喜欢的小节,读一读,其他小朋友认真听,比一比谁的耳朵灵,能发现这个小朋友哪个字音读得最准,你要向他学习,哪个字音不够准,读完后你提醒他。
3、互相读同桌互相读一读,纠正字音。
4、抽读带拼音的生字词鸟蛋取下凉凉的一定捧着连忙轻轻仿佛抬起投向5、抽读不带拼音的生字词鸟蛋取下凉凉的一定捧着连忙轻轻仿佛抬起投向6、齐读生字词。
采用灵活多样的朗读,自由读、选择读、对读、带拼音读、不带拼音读,让小朋友在不知不觉中和生字“见面”,克服单一呆板的识字方法,多见几次“面”,生字就熟了。
三、细读课文,促进感悟小朋友们生字词读得很准确,这回再读课文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准确、更流利。
1、自由读全诗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2、分小节细读诗学习第一节⑴指名读第一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⑵出示鸟蛋尽量让每个学生摸摸鸟蛋,并说说摸鸟蛋有什么感受?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读出“小小的”“凉凉的”“真好玩”的感觉。
①刚才,同学们摸鸟蛋有什么感受就怎么读第一节。
②指名读说说他读得怎么样?③比赛读哪个小朋友读的“小小的”“凉凉的”“真好玩”这些词?“摸鸟蛋”多么有趣呀!一下子唤醒了孩子们内心深处的童真、童趣,“摸一摸”、“说一说”、“读一读”,不露痕迹地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
科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

科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由于每位老师的学问、阅历、特长、独特是千差万别的。
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制造性的工作。
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科教版一班级语文下册教案,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科教版一班级语文下册教案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和把握多音字“差”的读音2、理解本课的词语:东西兴奋美丽得意嗓子羽毛等教学重难点:本课的12个生字和把握多音字“差”的读音。
难点:能给简洁的句子加上标点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教学预备:生字卡片和课件教学过程:1、谈话揭题;分别出示狐狸和乌鸦的图片,你知道这两种动物吗?2、看图理解狐狸和乌鸦分别住在哪里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洞里3、看看狐狸的样子它想干什么?乌鸦在大树上怎么呀?为什么心理睬想些什么?4、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片文章教同学字狐狸窝三个生字。
5、听听故事看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商量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6、标出自然小节号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自同学字7、检查自学的状况:读生字生词教学多音字“差”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字行的8、再认真读读课文,检查自学的状况说说课文一共有几段9、分别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
10、作业指导:书写生字,特殊是难写的字要进行提示“谗”“嗓”“极”等11、完成课堂作业第一题其次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懂得乌鸦爱听奉承话上了狐狸的的当。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完成课堂作业第2、3、。
4题教学过程:1、复习生字听写词语2、完成课堂作业其次题3、指名读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4、学习2、3两段商量:狐狸为什么要骗乌鸦的这片肉?乌鸦有了这片肉兴奋吗?哪里能看出来?指导朗读:乌鸦兴奋的语气。
5、狐狸又是什么样子呢?他会怎么想?狐狸是什么样子?(看图说话)6、练习朗读,读出狐狸很谗的样子。
7、学习课文的4-7段A、狐狸观察这片肉想了想它想到什么?B、狐狸是怎样把肉弄到手的?用线把狐狸说的话用横线划出来C、想想它一共骗了几次商量:狐狸是用什么语气说的?(讨好的装腔作势虚情假意的假装亲切的)D、商量你是怎样体会出来的?一次比一次悦耳E、自由朗读体会出狐狸的讨好的语气F、指名让同学来读读比比谁体会的好。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乌龟笑了》教案三篇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乌龟笑了》教案三篇【导语】这篇童话讲了发生在小乌龟身上的两件事,所以学习时要抓住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事件过程中人物的表现,这样才能很好地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
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3.通过阅读、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小乌龟为什么笑了。
教具准备:课件、动物头饰课时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题目质疑,激发兴趣出示多媒体课件,请同学们看看图中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小乌龟为什么笑了?让我们一起走入“快乐读书屋”看看。
二、初读感知,自悟解题。
1. 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2. 小组同学合作识字。
3. 默读课文,说一说小羊、小公鸡和小猴为什么不理小乌龟了?4. 小组内交流,小乌龟为什么笑了?小乌龟是怎条一个人?(全班汇报)5. 说说你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三、分角色朗读、表演,体会人物个性特点。
1. 同桌对话练习。
在全班分角色读。
(学生体会叹号所表述的语气,例如:小乌龟难过说:“唉,我爬得太慢了!”引导学生用低且缓的声音读出小乌龟的自责。
又如:小公鸡感谢地说:“谢谢!” “谢谢!”用急切、感动的语气来表现小公鸡的感受激之情。
)2. 学生戴头饰分角色表演,大家评价。
四、拓展延伸小乌龟被人误解了,该怎么办?说说你在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或者是亲身经历的别人误解你的事,你会怎么办?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短文认读短文中的认读字。
2、理解文章内容,懂得只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真心帮助他人,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懂得只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真心帮助他人,一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
教学难点:懂得只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赶忙帮助他人,一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
课型:综合课课时:1课时教具:头饰、小黑板,字卡、图片教学过程:一、交流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高兴)老师准备了礼物,如果谁认真听讲,大胆发言,积极思考,老师一定会送给他的。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天的声音》教案范文(3篇)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季的声音》教课设计(3 篇)篇一1.使学生感觉春季的美好,升华对春季的热爱之情。
2.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知识,学会集作学习。
3.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4.认识“许、妙”等 8 个生字。
教课重、难点1.朗诵课文,加强学生喜爱春季的感情。
2.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
3.拓展知识,能够创建性地办理使用采集的资料。
教课准备学生采集有关春季的图片及描绘春季的古诗、儿歌、散文等。
教师准备录音机,录有流水、鸟叫、蜜蜂嗡嗡、虫子鸣叫等声音的磁带。
教课时间1课时。
教课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播放带有春季声音的录音,请学生回答听到这些声音后,想到了些什么。
学生赏识后自由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创建学习情境,在情境中睁开学习活动,激起学生读文的兴趣。
)二、新课教课1.初读课文,整体掌握。
( 1)学生看拼音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碰到不认识的字可问同学或老师。
(2)看汉字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念书,会读的同学给不会读的同学当“小老师”,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棒!(扫明朗诵文章的阻碍,领会集作学习的乐趣。
)2.品读课文,想像画面。
教师出示念书参照提示,学生品读课文。
(1)充足阅读全文,边读边想象春季的漂亮风景。
(2)小组合作,一人读,其余学生闭目感觉春季的盎然活力。
(3)可模拟小动物的声音来感觉课文。
教师随机指导朗诵。
学生朗诵文章,发布看法,自由评价其余同学读文。
(创建欢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春季的美。
加强评读意识,培育合作沟通能力,在评读中自我提升。
)三、拓展延长1.指引学生用书中的描绘格式叙述你还听到了春季的哪些美好声音?2.学生出示采集到的有关春季的图片、儿歌、散文等。
(按采集到的资料类型分小组。
)学生自由讲话,分小组沟通课前准备的资料。
选出小组中的代表作向全班同学展现。
(认识课文的表达形式,经过模拟练说,提升学生仔细察看生活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语文第二册教案.doc1.《升国旗》教学设计2 .北京快乐读书屋《家》说话写话《国徽》语文七色光一北京村居3我们去植树《宿新市徐公店》《春晓》教学设计咏柳教学设计《春与夏》教学设计《春天的故事》教学设计5、春雨的颜色口语交际:《春与夏》教学设计7 风《春天的故事》教学设计5、春雨的颜色春天的声音7 风露珠下雨了打电话9、太空生活趣事多10、神奇的塔奇妙的“眼睛”因为有了电……语文七色光五《我们去植树》教学建议:《古诗两首》教学建议《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建议多彩的生活《让我们荡起双桨》《小乌龟笑了》教案设计做什么事最快乐送阳光11、送阳光12做什么事最快乐荷叶姐姐小乌龟笑了看望生病的小伙伴我们一起来洗澡七色光13、小松鼠找花生语文七色光(七)种鱼他们自己爬出来了14乌鸦喝水小猴子捞球16 、美丽的丹顶鹤16 美丽的丹顶鹤17、法布尔观察昆虫梅兰芳学艺科学的大门留心观察语文七色光九上学一年了留言条20、小鹰学飞语文七色光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自己去吧1.《升国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升国旗》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首小诗只有一节,六行,三句,25个字,却简洁形象地交代了国旗的有关知识。
诗歌短小精悍,有叙述,有描写,有抒情,凝练地传达了国旗的知识,形象地表达了爱国的情感。
二、教学理念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要感悟,就必须充分地读。
熟则能悟,悟则能化。
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熟读精思,才能真正地感悟,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培养语感。
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在读中了解国旗,热爱国旗。
三、教学目标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语言美,使学生乐读、爱读。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能借助拼音认读汉字,认识“升”、“旗“等7个字。
学写“升”、“国”等8个字。
学习偏旁“口、”。
3、了解国旗,懂得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偏旁“口”,会写“升、国”等8个字。
难点: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激发学生尊敬国旗,热爱国旗的情感五、教具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国旗的资料2、生字卡片,升国旗的录像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每周一的早晨,我们全校师生都要到操场上举行什么活动?谁来说说升国旗时的情景?那么,升国旗时,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做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课题,学生书空)(二)初读课文,探究识字1、汇的了课前收集的资料,享受成功的快乐。
(1)小组内交流(2)小组代表发言,汇总资料(3 ) 教师小结: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它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
2、自由朗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3、同桌互相读课文,纠正读音。
4、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
哪组又快又准,就可得到优秀奖。
(三)朗读感悟,激发情感1、朗读争冠。
采用指名读,分句读,小组合作读,男女生接读等方式,读出诗的韵律美。
2、学生质疑。
读了课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3、情境诵读。
出示升国旗课件,学生以立正、敬礼的姿态诵读课文。
(四)小组合作,快乐识字1、认识新偏旁,教师讲解名称,学生练写。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字形,可以讲故事,编顺口溜,猜谜语,组词,联系生活等。
3、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4、做猜字游戏。
生在前面,可做出动作,或用语言描述,其余生猜。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说说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过升国旗,要以用几句话描述,也可用笔画一画,并给画起个名字,小组内交流。
(六)教师总结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立正升国旗热爱国旗敬礼2 .北京教材分析:《北京》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比较长的课文,共五个自然段。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们的首都----北京。
文中描绘了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是一座现代化城市,也是一座古老的城市。
通过运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的变化,同时让学生明白首都是我们国家的象征,爱我们的国家就要从爱北京开始。
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是要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提倡学生用自主合作等方式,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让学生在读中感司,读中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样就赋予了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的权利,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城”“央”等6个字,学写“北”等9个字。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感情。
教学重点:认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热爱首都的感情。
教学难点:用课后练习里的8个词语中的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听一首歌,你们愿意吗?生:愿意2、师:刚才那首动听的歌曲唱的哪儿?生:天安门3、师:它在哪座城市生:天安门在北京4、师: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走进北京,走进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3页,看拼音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两遍。
2、(出示生字)看这些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现在请小朋友再读课文,找到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比一比看谁交到的朋友最多。
3、你们都和生字宝宝成为朋友了吗?现在我们来点点名吧!生:读4、师:谁能给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呢?生:组词三、再读课文,加课理解1、师:请小朋友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2、师: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生:五个自然段3、学习第一自然段师:通过刚才读课文,你能用一个词来说说北京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吗?生:美丽师:书中的第一自然段就直接告诉我们了,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师: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范读)师:模仿老师的语气自由读一读(自由读)师:谁能再读一遍(指名、齐读)4、学习第二自然段师:谁有勇气来读第二自然段(指名读)师: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师:你们想看看天安六是什么样的吗?(出示图片)师:这就是天安六,在蓝天、白云不,鲜花绿草前望着它,我们好像听见一九四九年毛主席在这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天安门因此成为我们祖国的象征,你认为它美吗?生:美师:哪儿美?生:红墙、黄瓦很美师:天安门附进还有些什么呢?生: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师:谁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干什么的?生:纪念英雄的5、自学了三、四自然段师:北京还有哪些美丽的地方吗?小组合作学习三、四自然段,用笔把这些地方的名字圈起来。
生:汇报师: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生:什么是绿树成荫?什么是立交桥?什么是川流不息?什么叫名胜古迹?(解答、并给予帮助和评价)师:我们生长在这样的国家里,有这么美丽、繁荣的首都,你有什么感受?生:我感到非常的自豪和骄傲。
师:谁能带着自豪、骄傲的语气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呢?生:读(让生对其进行评价)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北京真美啊!师:北京这么美!你想对北京说些什么?生:北京,我爱你师:让我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四、总结全文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浏览了我国的首都---北京,让我们一起祝福北京,祝福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更加富强吧!快乐读书屋《家》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儿歌,题目本身就是一个比喻,因为这里的“家”已超越了“家”的本意-----以婚姻和血统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
这里的家指的是生活的空间,指的是能给人以庇护,给人以生存的条件的场所。
全诗充满了生动的想象,读来给人以无尽的回味。
教学理念: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体现以读为主,在读中培养学生热爱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本课2个生字。
3.培养学生热爱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家,那小鸡、小鱼有家吗?它们的家在哪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快乐读书屋”一起去看看吧。
二.指导阅读:1.稀有读文,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
2.同桌一起读,遇到困难要互相帮助。
3.指名读。
4.评一评。
: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三.朗读感悟:1.教师范读。
2.指导教师有感情朗读课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试着读出感情。
3.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
4.朗读比赛。
5.尝试背诵。
四.识字:1.出来“泥、种”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的?3.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然后用组的词说一句话。
五.拓展延伸:1.齐读课文。
2.课文中说了哪些内容?你能模仿着再说几句吗?(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六.小结:把续编的儿歌写下来。
(写在笔记本上)说话写话《国徽》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国徽。
本文的话是引导学生可以这样说。
文下除国徽外还有两副图,展示了什么地方有国徽。
龙龙的话指出了警察叔叔的帽子上有国徽,这些都是举例,还有很多地方能见到国徽,龙龙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发现。
这样为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它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徽增光添彩。
教学理念:课程标准指出:“口语实际教学要让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表达自己的见解”。
因此我在教学中主要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出示硬币,朗读诗,让学生有话可说,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目标:1.能说出国徽的样子和自己对国徽的认识。
2.通过交流对国徽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1.通过交流对国徽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激发血色怀念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具准备:5分硬币、国徽挂图。
教学过程:七.创设情境导入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硬币,观察一下它的背面是什么?2.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下国徽上都有什么图案,把你观察到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3.指名汇报、评议。
4.国徽是我们国家的象征,你都在那些地方看见过国徽?学生汇报,自由发言。
5.学生汇报课前搜集有关国徽的有内容。
6.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怎样做才能为“国徽”增光添彩。
7.朗诵与国徽有关的诗。
8.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小组或同桌互说)指名汇报。